義理間架至伊川而轉(zhuǎn)向。伊川對于客觀言之的 “於穆不巳”之體以及主觀言之的仁體、心體與性體似均未能有相應(yīng)之體會,既不同于前三家,亦不能與先秦儒家之發(fā)展相呼應(yīng)。他把“於穆不已”之體(道體)以及由之而說的性體只收縮提煉,清楚割截地視為“只是理”,即“只存有而不活動”的理。(明道亦說理或天理,但明道所說的天理是就其所體悟的“於穆不已”之體說,廣之,是就其所體悟的道體、性體、誠體、敬體、神體、仁體、心體皆一說,是即存有即活動者。)他把孟子所說的“本心即性”亦拆開而為心性情三分:性亦只是理,性中只有仁義禮智,仁義禮智亦只是理;仁性愛情,惻隱羞惡等亦只是情;心是實然的心氣,大體是后天心理學的心,心與性成為后天與先天、經(jīng)驗的與超越的、能知與所知的相對之二。心發(fā)而為情,心亦有兩個重要的觸角:一是后天的偶然的收斂凝聚,由此說敬,說涵養(yǎng);一是心知之明,由此說致知格物??鬃拥娜室嘀皇抢?,以公說仁,公而以人體之便是仁。此全部與其老兄所體會者不同,實體性體只是存有論的理,而心與性不能一自此始:工夫之重點落在《大學》之致知格物上,總之是“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此即喪失《論》、《孟》、《中庸》、《易傳》通而為一之境以及其主導(dǎo)之地位,而居主導(dǎo)之地位者是《大學》。彼有取于《中庸》、《易傳》者只是由之將道體提煉而為一個存有論的理,彼所取于《論》、《孟》者亦只是將仁與性提煉而為理,而心則沉落與傍落。此一套大體是實在論的心態(tài),順取之路,與前三家遠矣。亦與先秦儒家《論》、《孟》、《中庸》、《易傳》之相呼應(yīng)遠矣。此一系統(tǒng)為朱子所欣賞,所繼承,而且予以充分的完成。此一系統(tǒng),吾名之曰主觀地說是靜涵靜攝之系統(tǒng),客觀地說是本體論的存有之系統(tǒng),總之是橫攝系統(tǒng)而非縱貫系統(tǒng)。此方是有一點新的意味,此是歧出轉(zhuǎn)向之新,而非調(diào)適上遂之新。此是以荀子之心態(tài)講孔子之仁,孟子之心與性,以及《中庸》、《易傳》之道體與性體,只差荀子未將其所說之禮與道視為“性理”耳。此自不是儒家之大宗,而是“別子為宗”也。此一系統(tǒng)因朱子之強力,又因其近于常情,后來遂成為宋、明儒之正宗,實則是以別子為宗,而忘其初也。
但南渡后,胡五峰是第一個消化者。五峰倒卻是承北宋前三家而言道體性體,承由《中庸》、《易傳》回歸于《論》、《孟》之圓滿發(fā)展,即承明道之圓教模型,而言以心著性,盡心成性,以明心性之所以為一為圓者。明道只是圓頓地平說,而五峰則先心性分設(shè),正式言心之形著義,以心著性而成性,以明心性之所以一。心即孔子之仁、孟子之本心也。性即由“於穆不已”之體而言者也。故言“性天下之大本”,“性也者天地所以立也”,“性也者天地鬼神之奧也”“誠成天下之性,性立天下之有”;而于心,則言永恒而遍在,“心也者知天地宰萬物以成性者也”,“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機要也”,“圣人傳心,教天下以仁也”,圣人“盡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而于工夫,則重在“先識仁之體”,重在當下指點以求其放失之心,正式言“逆覺體證”以復(fù)其本心以為道德實踐之本質(zhì)的關(guān)鍵、正因的工夫,此與伊川、朱子之順取之路根本有異,不落于《大學》之致知格物言也。此一系統(tǒng)無論是“以心著性”一面,或是“逆覺體證”一面,皆是直承明道之圓教而開出。宋、明儒中最后一個消化者劉蕺山亦是此路。北宋三家后,一頭一尾,兩人相隔如此其遠,然而不謀而合,亦云奇矣!(劉蕺山從未提過胡五峰)惟五峰之學為朱子所不契,作《知言疑義》以疑之;張南軒隨朱子腳跟轉(zhuǎn),不能弘揚其師學;堅守五峰之說而不舍者如胡廣仲、胡伯逢、吳晦叔、彪居正等,又皆作品不存,年壽不永,學力才力恐亦有所不及,皆為朱子所駁斥。是則五峰所開之湖湘學統(tǒng),為朱子所掩蓋,人亦淡忘之,而不知其實蘊矣。然而吾人今日重讀《知言》,并順朱子之駁斥尋胡廣仲、胡伯逢、吳晦叔、彪居正等人之思理,則知此一系實是承明道、上蔡而來者。以五峰為準,其義實是承明道之圓教模型而開出者。故吾正式列胡五峰與劉蕺山為一系,承認其有獨立之意義。
朱子雖將五峰系壓下,然其實在論的心態(tài),歧出之轉(zhuǎn)向,順取之工夫入路,皆不為象山所許可。象山從《論》、《孟》人手,純是孟子學,只是一心之朗現(xiàn),一心之伸展,一心之遍潤。是真能相應(yīng)“夫子以仁發(fā)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孟子十字打開,更無隱遁”而開學脈者,故亦能恰當?shù)卣f出此語。象山對于北宋諸家未曾多下工夫,亦不是承明道而開出,尤其不喜伊川。他根本不是順北宋前三家“由《中庸》、《易傳》回歸于《論》、《孟》”之路走,他是讀《孟子》而自得之,故直從孟子入,不是由明道之圓教而開出。他之特喜孟子,也許由于其心態(tài)使然,也許由于當時有感于朱子學之歧出與沉落(轉(zhuǎn)向)而豁醒,而更加重其以孟子學為宗旨。象山比朱子少九歲。鵝湖之會時,象山三十七歲,宗旨已定,而朱子四十六歲,已經(jīng)過與湖湘系之奮斗而早已成熟。朱子在未與象山會面前即因夙聞而有禪之聯(lián)想,故自始即斥其為禪,后來更甚。此其不相契可知。此顯然是歪曲與誣枉。此與禪根本無關(guān),問題只是伊川、朱子對于先秦儒家由《論》、《孟》至《中庸》、《易傳》之呼應(yīng)不能有生命感應(yīng)上之呼應(yīng)也。吾人今日當從此著眼而觀象山之孟子學,不當再順朱子之聯(lián)想而下滾。后來陽明承象山之學脈而言致良知,亦仍是孟子學之精神。人隨朱子之聯(lián)想,吠聲吠影,更視之為禪矣。實則問題只是以《論》、《孟》、《中庸》、《易傳》為主導(dǎo),抑還是以《大學》為主導(dǎo)。時過境遷,不應(yīng)再有無謂之忌諱。故問題之真相可得而明矣。
象山與陽明既只是一心之朗現(xiàn),一心之伸展,一心之遍潤,故對于客觀地自“於穆不已”之體言道體性體者無甚興趣,對于自客觀面根據(jù)“於穆不已”之體而有本體宇宙論的展示者尤無多大興趣。此方面之功力學力皆差。雖其一心之遍潤,充其極,已伸展至此境,此亦是一圓滿,但卻是純從主觀面伸展之圓滿,客觀面究不甚能挺立,不免使人有虛歉之感。自此而言,似不如明道主客觀面皆飽滿之“一本”義所顯之圓教模型為更為圓滿而無憾。蓋孔子與孟子皆總有一客觀而超越地言之之“天”也。此“天”字如不能被擯除,而又不能被吸納進來,即不能算有真實的飽滿與圓滿。是則《中庸》、《易傳》之圓滿發(fā)展當系必然者,明道之直下通而一之而鑄造圓教之模型亦當是必然者,而由此圓教模型而開出之“以心著性”義(五峰學與蕺山學)亦當是必然者。自象山、陽明言,則不須要有此回應(yīng),但承明道之圓教模型而言,則應(yīng)有此回應(yīng)以明其所以為一為圓,以真實化其“一本”與圓滿。自此而言,象山、陽明之一心遍潤,一心伸展,始真有客觀的落實處,而客觀地挺立矣。自此而言,五峰、蕺山與象山、陽明是一圓圈的兩來往:前者是從客觀面到主觀面,而以主觀面形著而真實化之;后者是從主觀面到客觀面,而以客觀面挺立而客觀化之。兩者合而為宋、明儒之大宗。皆是以《論》、《孟》、《中庸》、《易傳》為主導(dǎo)也。若分別言之,則五峰與蕺山是由濂溪、橫渠、而至明道所成之圓教模型之嫡系,而象山與陽明則只是孟子學之深入與擴大也。如不能把孔孟之“天”擯除之,則《中庸》、《易傳》之圓滿發(fā)展為合法者,明道之圓教模型亦合法者,五峰、蕺山之“以心著性”之回應(yīng)亦是合法者。如不能斷此為歧途,則此兩系最好視為一圓圈之兩來往。須知在成德之教中,此“天”字之尊嚴是不應(yīng)減殺者,更不應(yīng)抹去者。如果成德之教中必函有一“道德的形上學”,則此“天”宇亦不應(yīng)抹去或減殺。須知王學之流弊,即因陽明于此處稍虛歉,故人提不住,遂流于“虛玄而蕩”或“情識而肆”,蕺山即于此著眼而“歸顯于密”也。(此為吾之判語。)此為內(nèi)圣之學自救之所應(yīng)有者。(以博學事功來補救、相責斥,則為離題。)而象山于此稍虛歉,故既啟朱子之責斥,而復(fù)不能順通朱子之蔽而豁醒之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