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福老人歡迎您;
http://qwp43.360doc.com*國外油畫*國內油畫*精致工筆*風景人物 *雕塑奇石 工藝精品 視頻電影 學習筆記羅馬帝國的興起:三次布匿戰(zhàn)爭 2011-08-04
引自 大石頭的博客
本文引用自仰望星空
《羅馬帝國的興起:三次布匿戰(zhàn)爭》《掠奪薩賓婦女》(The Rape of the Sabine Women),作者Pietro da Cortona。羅馬初建時,男多女少,于是羅馬人在一次偷襲中,掠奪了大批的薩賓婦女帶回羅馬,作為羅馬人的老婆。
這一故事詮釋了羅馬發(fā)家史之一面:戰(zhàn)爭與掠奪。
《薩賓婦女的調?!罚═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作者Jacques-Louis David是拿破侖的首席宮廷畫家(參見有關博文)。薩賓婦女被掠奪三年之后,薩賓人進攻羅馬進行報復。這時,已為人妻或為人母的薩賓婦女們苦勸丈夫們與父兄們和好,最終促成兩個部族融合。從此,薩賓人和拉丁人一起共同成為古羅馬文明的創(chuàng)立者,羅馬元老院最早的三百名元老中即有一百名來自薩賓部落。
這一故事詮釋了羅馬發(fā)家史的另外一面:妥協(xié)與融合。
西方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羅馬帝國,始建于公元前814年(一說前820年,這里不論證)。
但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三場戰(zhàn)爭,則是羅馬帝國興起的關鍵:
戰(zhàn)爭前,羅馬帝國只占有亞平寧半島的南部。
戰(zhàn)爭前,羅馬帝國只有陸軍,沒有海軍。
戰(zhàn)爭后,羅馬帝國擁有了整個地中海沿岸,包括原來屬于迦太基的西班牙和北非各地:
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戰(zhàn)爭前的雙方形式圖。
當時,迦太基(圖中紫色部分)是地中海的海上霸主,羅馬帝國及其同盟(紅色)只有陸軍。雙方之間的戰(zhàn)爭被稱為布匿戰(zhàn)爭,從爭奪敘拉古(Syracuse,綠色,西西里島希臘城邦,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開始爆發(fā)。布匿戰(zhàn)爭打了三次,戰(zhàn)爭持續(xù)了合計118年(前264-前146年),羅馬人三戰(zhàn)三勝。
敘拉古,滅亡了。迦太基,也滅亡了。
這里,涉及一系列歷史故事,很多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所以,必須了解這些歷史,才能了解古代歷史。下面,一項一項敘說(翻譯和編譯)。
背景介紹之一
牛皮圈地 建成迦太基
迦太基(Carthage)是腓尼基(Phoenicia)人建立的帝國。
西方歷史中,希臘文明來源,一是愛琴海地區(qū),二是腓尼基人所在的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地區(qū)(如右圖所示)。例如,腓尼基人發(fā)明了字母,希臘人又在腓尼基字母上加了幾個元音,成為希臘字母:歐洲所有文字的起源。
腓尼基人是把埃及文明傳承到希臘的中介。
腓尼基的國王,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國王去世以后,姐弟不和,姐姐黛朵(Dido Elissa)帶著一些腓尼基人,來到迦太基一帶,創(chuàng)建了新的腓尼基國家:這時候,正是希臘聯(lián)軍攻打特洛伊戰(zhàn)爭的時期。
這位姐姐黛朵(Dido Elissa)可能是早期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她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她用牛皮圈地的辦法,得到了一大片土地,建造了迦太基城。
第二,她接待了特洛伊逃出來的王子埃涅阿斯(Aeneas),兩人墜入愛河。
這兩件大事,分述如下。
腓尼基人既善于航海,又善于經商,所以腓尼基人的各個城邦都非常富有。從公元前14-15世紀開始,他們就是地中海地區(qū)最富有的一個民族,無論誰打來,他們都很合作地送上“保護費”:這總比打仗省錢。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腓尼基人的城邦國家是推羅(Tyre)。推羅是現(xiàn)在黎巴嫩的一個海港城市,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很多。希臘神話說:推羅國王的女兒歐羅巴,被化作公牛的宙斯騙走,生了三個孩子,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兒子叫作米諾斯(Minos),希臘文明的最早一段時期即以米諾斯命名,歐洲大陸的名字則以這位推羅公主歐羅巴的名字命名: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公元前820年左右,推羅國王去世后,讓黛朵姐弟聯(lián)合執(zhí)政,弟弟后來不愿意,姐姐就帶著一批人離開推羅。
留下來在推羅單獨執(zhí)政的黛朵的弟弟皮格馬利翁,也是一個知名人物:他喜歡雕塑,自己雕刻了一個美女,后來愛上了這個美女(參見博文:《皮格馬利翁與他的雕塑》)。
姐姐黛朵,來到現(xiàn)在的突尼斯地區(qū),當?shù)氐呐僚翣柸瞬辉敢鈩e人來占領他們的地盤,僅僅答應給黛朵“一張牛皮”的地盤。于是,聰明的黛朵把一張牛皮,剪成細條連成一個長條,圍出來一大片土地,帕帕爾人只好承認。黛朵就在這里,建起了迦太基城。
于是,黛朵成為迦太基第一位女王。
后來,從特洛伊逃出來的特洛伊王子王子埃涅阿斯(Aeneas)來到迦太基,他在這里逗留了整整一年多:黛朵和埃涅阿斯相愛了。
但是,神明提醒埃涅阿斯:不要忘記建造特洛伊人的新的國家的使命。于是,埃涅阿斯丟下黛朵,毅然離開迦太基,輾轉來到臺伯河一帶,他的子孫建立了羅馬。
一對情侶,創(chuàng)建了兩個敵對的帝國。
五百多年后,兩國成為地中海兩大霸權。
五百多年后,兩國大戰(zhàn)了118年。
這種歷史巧合,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學家們記載:埃涅阿斯王子走后,無比悲傷的黛朵女王感到自己“無法繼續(xù)活下去”,于是,這位聰明美麗的腓尼基公主憤然自殺了(右邊的雕塑,現(xiàn)存法國盧浮宮)。藝術作家們評論:這就是后來迦太基和羅馬兩個帝國發(fā)生戰(zhàn)爭的起始原因。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美好的神話和傳說,歐洲人直到今天都尚未“考證清楚”這些傳說的真實性,就像中國的大禹治水,舜堯治世等傳說一樣。
但是,后來的信史,來自希臘和羅馬的歷史學家記載:
公元前264年開始,迦太基和羅馬,爆發(fā)戰(zhàn)爭。
《埃涅阿斯向黛朵講述特洛伊城的災難》(Aeneas tells Dido the misfortunes of the Trojan city),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描述埃涅阿斯流浪六年后,來到迦太基。
有的希臘和羅馬歷史學家,把迦太基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成立時間,白紙黑字,都定為公元前814年。似乎他們非常希望成全兩位王子公主的這一段佳話。但是,這段迦太基初創(chuàng)歷史的具體時間,至今無法確認,就像中國的周武王和姜子牙到底在哪一年攻打商紂王,牧野之戰(zhàn)到底哪一年發(fā)生一樣,雖然確有其事,時間有待確定。
神話,傳奇,半傳奇,信史,歷史:這些名詞英文含義各不相同,不述。
不過,迦太基城的遺址,已經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照片為證:
迦太基遺址,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突尼斯,突尼斯城南。
迦太基遺址,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突尼斯,突尼斯城南。
迦太基遺址,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突尼斯,突尼斯城南。
迦太基遺址,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突尼斯,突尼斯城南。
背景介紹之二
敘拉古 與“皮洛士的勝利”
亞歷山大大帝出征亞洲之后,希臘本土的各個城邦互相攻伐,希臘衰落了。
皮洛士(Pyrrhus,前319-272年),希臘晚期的軍事家,先后擔任希臘的伊庇魯斯國王和馬其頓國王,在公元前280-275年期間,率領希臘軍隊登陸意大利亞平寧半島和西西里島,征戰(zhàn)了6年。最后,這支希臘軍隊,無法戰(zhàn)勝“后起之秀”的羅馬軍團,退回了希臘。后來,又過了大約100年,在第三次馬其頓戰(zhàn)爭(Third Macedonian War,前171-168年)中,羅馬人征服了希臘,約15萬希臘人成為奴隸。前148年,第四次馬其頓戰(zhàn)爭(Fourth Macedonian War,前150-148年)后,約30萬馬其頓人成為奴隸,希臘最強大的城邦國家馬其頓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不述。
皮洛士留下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皮洛士的勝利”。皮洛士帶到意大利亞平寧半島的軍隊約2.6萬人:2000步兵,3000騎兵,2000弓箭手,500投石兵。公元前280年,皮洛士和羅馬人首次交戰(zhàn)“勝利”(Battle of Heraclea,赫拉克利亞戰(zhàn)役 ),羅馬人損失7000人,皮洛士的軍隊損失4千人,“并且是最好的士兵”,還有的歷史學家記載:羅馬人損失1.5萬人,皮洛士損失1.3萬人。總而言之:希臘方面也損失慘重。
第二年,公元前279年,皮洛士再一次“戰(zhàn)勝”羅馬人(Battle of Asculum,阿斯庫路姆戰(zhàn)役),希臘方面又一次同樣損失慘重:羅馬人損失8000人,皮洛士損失4000人。皮洛士嘆道:“再來這么一次勝利,就沒人跟我回希臘了”。后來的西方諺語中,把這種損失極大的慘勝叫做“皮洛士的勝利”(Pyrrhic victory)。
第二個故事是:皮洛士不僅攻擊羅馬人的意大利亞平寧半島,還攻擊迦太基勢力范圍的西西里島(右上圖是皮洛士的征戰(zhàn)路線圖),從而引發(fā)了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羅馬人和迦太基人聯(lián)合對付希臘人,皮洛士憤憤撤兵回希臘,說:“我們走,讓羅馬人和迦太基人去爭斗吧”。大約十年后,皮洛士的預言成為了事實,并且是他留下的雇傭軍引發(fā)的。
公元前6-3世紀,希臘人和迦太基人為爭奪地中海西部沿岸霸權,爭斗了三百多年。皮洛士的征戰(zhàn)是希臘人最后一次抗爭迦太基人:皮洛士,畢竟不是一百年前的亞歷山大大帝。
敘拉古,西西里島上的一個城邦國家,晚期希臘文化中心之一,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
在公元前280-275年的“皮洛士戰(zhàn)爭”中,羅馬,迦太基和敘拉古,聯(lián)合起來對付希臘來的皮洛士。
在皮洛士撤離后,這三個國家和他們的同盟之間,陷入一場大混戰(zhàn):這時,也正是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后期,“戰(zhàn)國七雄”混戰(zhàn)時期。中國人評論的“春秋不義戰(zhàn)”同樣適合西方:沒有對錯,只有勝負。
敘拉古是晚期希臘文化中心之一,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已經列為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意大利西西里島,敘拉古劇場(Theatre at Syracuse),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意大利西西里島,敘拉古,阿基米德廣場(Archimede Square)。
意大利西西里島,敘拉古,“阿基米德的墳墓”,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阿基米德的雕像。
敘拉古,原來是希臘著名城邦國家科林斯(Corinth)在公元前734-733年的時候建立的一個殖民地。也就是說,這座城市的歷史已經超過2700年。
敘拉古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是其希臘,羅馬和巴洛克的文化遺產。
敘拉古,在希臘時期成為一個強大的獨立城邦,后來,先后從屬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即西羅馬和東羅馬),公元1130-1816年期間成為西西里王國(Kingdom of Sicily )的首都長達將近700年:當時,西西里王國不僅擁有西西里全島,還擁有意大利南部,如右圖所示。
后來,西西里島并入意大利。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的起因:希臘的皮洛士撤離后,他留在西西里島的雇傭軍與敘拉古之間的爭端引起的混戰(zhàn)。當時流行雇傭軍的做法,希臘人和迦太基人都大量雇傭其他民族的雇傭軍征戰(zhàn)四方。皮洛士留在西西里島的雇傭軍來自意大利南部地區(qū),他們自稱為“戰(zhàn)神的子孫”(Mamertines),繼續(xù)盤踞在西西里島的墨西拿(Messina,現(xiàn)在為西西里島的第三大城市),四處擾民。于是,敘拉古聯(lián)合其他西西里島的城邦去討伐這些“戰(zhàn)神的子孫”。
當時敘拉古與羅馬商定:敘拉古主攻,羅馬協(xié)助,占領墨西拿后,一家一半。
后來“戰(zhàn)神的子孫”頂不住攻勢了,向羅馬人請降:把墨西拿全部獻給羅馬。
全個城邦當然比半個城邦的利益更大。羅馬人背信棄義,出兵來“接收”墨西拿。
敘拉古人擔心羅馬人到來后腹背受敵,加強了攻勢,墨西拿的“戰(zhàn)神的子孫”更加頂不住了,他們干脆再當一次孫子:墨西拿人又向西西里島西邊駐扎的迦太基人,又請降一次。迦太基人也出兵了。
兩個大國都派軍隊來“接收”墨西拿,小小的敘拉古只好撤圍退兵。
羅馬人和迦太基人,在墨西拿城下打起來了:羅馬和迦太基兩國開會“商議墨西拿的未來”,羅馬人翻臉扣留了迦太基的司令,逼迫迦太基人退兵。迦太基元老院大怒,下令西西里島的迦太基軍隊進攻墨西拿:公元前264年,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爆發(fā)了。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
羅馬人稱迦太基人為“布匿人”,所以三次戰(zhàn)爭稱為布匿戰(zhàn)爭。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公元前264-241年)打了23年,戰(zhàn)爭結果:西西里島全部歸屬羅馬。23年里的故事很多,這里講兩件主要故事。
第一件:羅馬從陸上霸王成為海上霸王。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之前,羅馬人從來沒有離開亞平寧半島,也沒有進行過海上戰(zhàn)爭。所以開始的時候,羅馬人在海上被打敗了。“但是羅馬人可能是古代最優(yōu)秀的工程師”。戰(zhàn)爭第三年,公元前261年,羅馬人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建造了一支艦隊,并且發(fā)明了一種武器“烏鴉船”(如右圖所示):船頭帶著一個鉤子,在海戰(zhàn)中可以鉤掛在敵人的船上,然后羅馬“海軍陸戰(zhàn)隊”就可以沖上敵人的船進行攻擊,發(fā)揮羅馬人的陸上搏殺戰(zhàn)爭技術優(yōu)勢。從此以后,羅馬人開始在地中海上,成為海上霸王。
第二件大事:迦太基的英雄,“閃電”哈米爾卡出現(xiàn)。
中國“抗戰(zhàn)八年”時間很長。2500年前,在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后期,迦太基元老院派到西西里島的司令哈米爾卡,也在這個孤島上整整抗擊羅馬帝國長達七年,直到戰(zhàn)爭結束。
哈米爾卡·巴卡(Hamilcar Barca,前275-228年),迦太基軍事家和政治家,Barca的意思是“閃電”。他在28歲(前247年)時被派往西西里島,組織一支混合雇傭軍,屢次打敗羅馬人。最后,拿哈米爾卡沒有辦法的羅馬人只好直接進攻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投降議和。元老院指令哈米爾卡在西西里島負責就地談判簽約,撤離西西里島。
《羅馬史》中寫道:“一個戰(zhàn)敗國家的不敗將軍,走下了他防守多年的山崗,把那些400多年來始終掌握在腓尼基人手里的,希臘人屢攻不克的城堡,交給了西西里島的新主人。”
正像擅長陸戰(zhàn)的羅馬人,被逼出了一支無敵的艦隊一樣,原來僅僅擅長海戰(zhàn)的迦太基人,也被逼出了一支強大的陸軍:哈米爾卡·巴卡在公元前237年,率軍經略現(xiàn)在的西班牙地區(qū)。他的大軍中,有他的兩個女婿,三個兒子,包括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威震羅馬的英雄,“世界四大軍事家之一”的漢尼拔·巴卡。
出征西班牙這一年,哈米爾卡的大兒子漢尼拔,剛剛10歲。
漢尼拔,早在幼年時代,就發(fā)誓“一定要打敗羅馬人”。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前的迦太基:地中海西部沿岸的霸主,擁有三個大島嶼。
戰(zhàn)后,羅馬先割走了西西里島,后來又借機侵占了撒拉丁島和科西嘉島。
西方史學家普遍認為:“布匿戰(zhàn)爭如果迦太基獲勝,歐洲的歷史肯定會改寫”。
臥薪嘗膽20年
哈米爾卡·巴卡在西班牙征戰(zhàn)了8年。
公元前228年哈米爾卡·巴卡不幸陣亡以后,他的二女婿哈斯德魯巴爾(Hasdrubal,公元前270 - 221年)繼承了他的地位。哈斯德魯巴爾不僅能征善戰(zhàn),并且外交手腕高超,他還設法建立了一座新城市,新迦太基(Nova Cartago),這座城市現(xiàn)在是西班牙的海軍基地卡塔赫納(Cartagena)。
西班牙,這個名字是迦太基人起的。
西班牙,在迦太基語里是“野兔”。
可以想見:當時的西班牙大概遍地都是野兔子亂跑,屬于一片相當?shù)幕男U落后的土地。
哈米爾卡和哈斯德魯巴爾兩代人,經營西班牙16年,建立了5-6萬人的陸軍,6千多人的騎兵,在西班牙的銀礦里,數(shù)萬名奴隸日夜開采白銀,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增長。兩代人16年的征戰(zhàn)和經營,西班牙的形勢如右上圖:
藍色:哈米爾卡經略以前的西班牙。
綠色:漢尼拔接手時的西班牙。
漢尼拔繼續(xù)經營了3年,勢力范圍擴大到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區(qū)。
世界各國的歷史,有時驚人地相似??ò图易暹@一段19年的經略歷史,頗似中國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的20年“臥薪嘗膽”的復仇準備史:經過巴卡家族19年的苦心經營,這里已成為迦太基人攻打羅馬人的一個戰(zhàn)略基地。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漢尼拔的大軍就是從這座新城,新迦太基(下圖)出發(fā)的。
當年的新迦太基城(Nova Cartago),現(xiàn)在的西班牙海軍基地卡塔赫納(Cartagena)。
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羅馬戰(zhàn)勝迦太基以后,在西班牙修建的塞哥維亞輸水道(Aqueduct of Segovia )。羅馬帝國在布匿戰(zhàn)爭中,占領西班牙全境,修建了很多著名的建筑。所以,現(xiàn)在的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數(shù)量,西班牙第一,意大利第二,中國第三。
這個排名,與迦太基和羅馬的歷史,有很大的關系。
前221年,嬴政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正式建立秦朝,稱“始皇帝”,時年39歲。
前221年,漢尼拔在他父親和姐夫統(tǒng)治16年后繼承西班牙地區(qū)總督,時年26歲。
前218年,三年后,漢尼拔率領大軍翻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戰(zhàn)爭爆發(fā),時年29歲。
左圖:漢尼拔控制的伊比利亞半島(Iberia),相當于今天的西班牙。右圖:漢尼拔雕像。
戰(zhàn)爭的起因是:位于今天西班牙的城邦國家,薩貢托(Sagunto,現(xiàn)在的西班牙港口城市),在新迦太基城北邊大約200公里,這里既屬于迦太基的地盤,又在羅馬支持下大力反對迦太基。
原先擔任迦太基騎兵司令的漢尼拔成為總督之后,公元前218年率軍圍攻薩貢托(Sagunto),拔除了伊比利亞半島(Iberia)上唯一殘留的羅馬勢力。
薩貢托被漢尼拔攻占后,不甘心的羅馬元老院,對迦太基宣戰(zhàn)了。
薩貢托(Sagunto)的古代城堡,漢尼拔攻克這里而引發(fā)了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
歐洲與北非的地形圖。臥薪嘗膽近20年的漢尼拔早有準備:他從現(xiàn)在的西班牙出發(fā),越過法國,翻過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上圖中白色雪線覆蓋的山脈),突然出現(xiàn)在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上。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延續(xù)了17年,死亡幾十萬人。
漢尼拔突襲羅馬本土(亞平寧半島南部),有著深刻的戰(zhàn)略考慮和歷史原因。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中,羅馬不是贏在更能打,而是贏在更能挨打:羅馬的損失不比迦太基輕,但是,羅馬和他們的盟邦先后提供了近20萬士兵,這種前赴后繼的努力最終磨垮了迦太基人。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也只能在西西里島固守挨打,難有作為。漢尼拔當時還是個孩子,他總結父親當年的經驗教訓:羅馬的自我修復能力來源于他們的盟邦政策。羅馬不是一個國家在戰(zhàn)斗,而是一個城邦國家同盟在共進退。所以,羅馬就像希臘神話里的蓋亞之子,巨人安泰,只要腳踏大地母親,就有用之不竭的力量,要戰(zhàn)勝他,就必須把他從地面上拔起。
因此,漢尼拔決定:不像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那樣,在迦太基的領土或中間地帶與羅馬人鏖兵,而是攻擊羅馬本土,通過軍事打擊讓這個同盟瓦解,同時組織自己的同盟聯(lián)合打擊羅馬。
要想打擊羅馬同盟,必須先戰(zhàn)勝羅馬。
要想組建自己的同盟,也必須先戰(zhàn)勝羅馬。
戰(zhàn)勝,才能樹立威信。
戰(zhàn)勝,才能使搖擺不定的小國倒向自己。
漢尼拔不僅是戰(zhàn)略家,也是戰(zhàn)術家。
漢尼拔的部隊翻過阿爾卑斯山后,立刻在山下征募被羅馬人欺負的高盧人,加入迦太基遠征軍。我們不知道漢尼拔到底帶領多少軍隊翻過了阿爾卑斯山,不同的史書記載不同:4-10萬不等。這些軍隊數(shù)量差異,這里不予討論。但是下山之后,漢尼拔的軍隊擴充成為一支龐大的軍隊,在公元前218年,217年,216年三戰(zhàn)三捷,如右圖所示。
前218年:首戰(zhàn)特拉比亞戰(zhàn)役(Battle of the Trebia),雙方均為4萬軍隊。羅馬軍隊陣亡大約2.6-2.8萬人,迦太基軍隊損失輕微。
前217年:特拉西美諾湖戰(zhàn)役(Battle of Lake Trasimene),迦太基方約為5萬人,羅馬方約為4萬人。羅馬軍隊陣亡大約1.5萬人,被俘大約1萬余人。迦太基軍隊損失輕微。會戰(zhàn)時間僅僅3小時。
兩次會戰(zhàn)之后,漢尼拔都釋放了俘虜,以爭取人心。
慘敗的消息和俘虜?shù)脑V說,使羅馬震驚了。
在此之前的100年里,能征善戰(zhàn)的羅馬人僅僅享受過5年的和平,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征伐并且絕大部分征戰(zhàn)都是勝利的。但是,經過與漢尼拔的兩場戰(zhàn)役后,羅馬人見識了什么叫做“軍事天才”。務實的羅馬人不得不采取保守戰(zhàn)術:派出執(zhí)政官,率領四五個軍團尾隨迦太基軍隊,不做主動進攻。
事實上,下一場大會戰(zhàn),才是漢尼拔的軍事天才的巔峰之作。
前216年:坎尼會戰(zhàn)(Battle of Cannae),即第三次會戰(zhàn)爆發(fā)。
8.6萬羅馬軍隊對陣5.6萬迦太基軍隊。
會戰(zhàn)時間:一天(8月2日)。
迦太基方陣亡約1.6萬人,羅馬軍隊則幾乎全軍覆沒:大約7萬人陣亡,大約1.5萬人被俘。陣亡了很多羅馬高級將領,包括羅馬一名執(zhí)政官和80位羅馬元老(羅馬元老院共有300位元老)。很多羅馬的貴族子弟都在這場坎尼大會戰(zhàn)中陣亡。
這一天是西方歷史上“單日死亡記錄最高”的一個日子,屠殺直到傍晚才結束。
根據(jù)《羅馬史》作者,羅馬著名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的數(shù)據(jù):坎尼會戰(zhàn)中,漢尼拔損失僅8000人,羅馬步兵陣亡4.55萬人,騎兵陣亡2700人。不管哪個數(shù)據(jù)來源,都是漢尼拔以少勝多,羅馬幾乎全軍覆沒。
右圖是法國盧浮宮的一件著名作品:《漢尼拔在清點羅馬人的戒指》,表述漢尼拔向迦太基元老院報告坎尼會戰(zhàn)勝利的消息時,送去了從羅馬人的尸體上搜集的大量的戒指和其他珠寶,以示勝利。
其實羅馬軍隊的主要錯誤在于,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對手是漢尼拔:西方歷史上的“四大軍事天才”(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凱撒和拿破侖)之一。
前216年,坎尼會戰(zhàn)后,羅馬損失了1/5的成年男子。很多羅馬的盟邦也轉而投靠迦太基陣營。
前214年,禍不單行,第一次馬其頓戰(zhàn)爭爆發(fā):曾經臣服于羅馬的希臘人和迦太基聯(lián)合起來反抗羅馬。
漢尼拔,率領他的大軍,始終呆在羅馬境內。
前218-前203年,漢尼拔在羅馬駐扎了15年。
歷史學家評論說:迦太基元老院的錯誤在于,始終沒有向漢尼拔增援部隊,早日結束戰(zhàn)爭,沉溺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中。
公元前218年的地中海形勢圖:羅馬及其同盟(藍色)先后遭到迦太基人,馬其頓人(希臘人)和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人的聯(lián)合圍攻。但是,英勇善戰(zhàn)的羅馬人不屈不撓地持續(xù)作戰(zhàn),并且是四面作戰(zhàn):
公元前214-212年,羅馬軍隊圍攻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長達三年,最后攻破了這個城市國家。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發(fā)明了很多戰(zhàn)爭器械保衛(wèi)祖國,城破后,阿基米德被羅馬士兵殺害。
公元前214-205年,羅馬與馬其頓反復鏖戰(zhàn),雙方不分勝負,簽訂和約。
漢尼拔的兩個外援,就這樣被羅馬各個擊破,沒有起到什么牽制作用。
在意大利南部,羅馬人和漢尼拔僵持不下,很多城邦搖擺不定,規(guī)模僅次于羅馬的卡普亞(Capua)叛離了羅馬陣營,投向了漢尼拔,于是羅馬人派出大軍包圍了卡普亞,最后攻破和焚毀了這座城市,所有的卡普亞元老全部被羅馬人殺死,全城人被賣為奴隸。漢尼拔為了挽救卡普亞,在運動戰(zhàn)中殲滅了三四個羅馬軍團,仍然無濟于事:在坎尼會戰(zhàn)之后,羅馬人知道無法戰(zhàn)勝漢尼拔,所以也干脆裝孫子,在亞平寧半島上,四處高墻深壕,據(jù)險固守各個城堡,無論如何再不與漢尼拔正面作戰(zhàn)。
羅馬將軍們誰也不敢去找漢尼拔“捋虎須”,漢尼拔幾次打到羅馬城下也敢沒有攻城。
古代的城堡,很難攻破。圍攻幾年也攻不下來是常見的事情。否則,也許漢尼拔已經攻克了羅馬,世界的古代歷史也改寫了。但是,當時的攻城機械并不發(fā)達,也沒有火藥和大炮。所以,漢尼拔一直拿羅馬及其聯(lián)盟的各個城堡的高墻深壕沒有辦法。
羅馬的英雄西庇阿
這時候,“羅馬的漢尼拔”,出現(xiàn)了。
這個羅馬青年將領的名字叫做西庇阿,史稱大西庇阿(Scipio the Elder,前235-183年)。他是失敗的坎尼會戰(zhàn)中,幸運逃回羅馬的一名貴族青年軍人。他在公元前210年,羅馬與漢尼拔在亞平寧半島僵持的時候,主動請纓出征漢尼拔的大后方:西班牙地區(qū)。當時,這里由三位迦太基將領駐守:漢尼拔的兩個弟弟,和一位迦太基將軍。羅馬在這里與迦太基人多次交戰(zhàn),一直損兵折將,沒有什么進展:漢尼拔的弟弟們也是能征善戰(zhàn)的。誰都知道,擔任這個職務就是送死。
羅馬元老院批準西庇阿擔任伊比利亞半島最高統(tǒng)帥時,西庇阿年僅24歲。
這個年齡,比當年漢尼拔擔任伊比利亞半島的總督的時候,還年輕兩歲。
羅馬元老院的選擇沒有錯:西庇阿,少年從軍,在坎尼會戰(zhàn)失敗后,很多羅馬貴族青年動搖了,西庇阿拔出寶劍,逼迫他們宣誓忠于羅馬共和國,并且在此后的多次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色。
《西庇阿的克制》(The Continence of Scipio),作者Giovanni Francesco Romanelli。
《西庇阿的克制》(The Continence of Scipio),作者Nicolas Poussin。
上面兩幅作品,描述了同一個典故。根據(jù)羅馬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的記載:西庇阿在西班牙作戰(zhàn)時俘獲了一個絕色美女,本想納為己有,但是聽說她已經許配給了一個當?shù)貏P爾特人的酋長,他就把這個美女還給了那位酋長。后來,這個部落就加入了西庇阿一方,與迦太基人作戰(zhàn)。
這位西庇阿,與漢尼拔不同:他不僅是一個軍事家,還是一個政治家。
西庇阿模仿漢尼拔的作法,在外圍作戰(zhàn),最后“調動”漢尼拔離開了意大利:
前210-206年,西庇阿軍事與外交雙管齊下,占領了漢尼拔的大后方,西班牙地區(qū)。
前205年,西庇阿被選為羅馬執(zhí)政官。
前204年,西庇阿又組織了一支2.5萬人的軍隊直接攻擊迦太基本土,屢戰(zhàn)屢勝。
前203年,驚慌失措的迦太基元老院,下令漢尼拔的軍隊返回,保衛(wèi)迦太基本土。
前202年,漢尼拔和西庇阿,終于第一次在戰(zhàn)場相見:漢尼拔,公元前218年,從新迦太基出發(fā),經過法國,翻過阿爾卑斯山,在意大利南部征戰(zhàn)15年,最后被西庇阿“調動”回到了迦太基。
上圖是漢尼拔的征戰(zhàn)圖:從新迦太基(Cartagena)出發(fā),攻占薩貢托(Sagunto)引發(fā)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到進入意大利征戰(zhàn)各地,最后回到迦太基,保衛(wèi)本土,前后長達15年。
西庇阿始終沒有與漢尼拔在亞平寧半島,正面作戰(zhàn)。沒有人敢于面對漢尼拔。 西庇阿先后攻擊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的辦法和目的幾乎與漢尼拔攻擊羅馬本土一樣。雙方在迦太基,進行了一場決戰(zhàn)。
這次會戰(zhàn)的地點,在迦太基的扎瑪,史稱扎瑪會戰(zhàn)(Battle of Zama)。
漢尼拔4.8萬人,包括3000騎兵,80頭戰(zhàn)象。
西庇阿4.3萬人,包括3000騎兵,6000努米底亞騎兵(Numidian cavalry)。
戰(zhàn)役的結果:漢尼拔戰(zhàn)敗,約2萬人被殺,約2萬人被俘。
迦太基被迫求和,簽訂了屈辱的和約:放棄所有殖民地,只允許保留10艘戰(zhàn)艦。
在長長的和約條款中,西庇阿只字不提懲辦“頭號戰(zhàn)犯”漢尼拔。
自古以來,“英雄惜英雄”,漢尼拔和西庇阿惺惺相惜,后來關于布匿戰(zhàn)爭的西方文學作品和戲劇中描述:扎馬會戰(zhàn)前漢尼拔與西庇阿第一次正式會面談判時,西庇阿稱漢尼拔為“我的老師”,“我是從你那里學會了戰(zhàn)爭”。這些話,在正規(guī)的歷史中沒有記載,但是幾乎可以肯定是西庇阿的心聲,否則他不會一直保護這位羅馬的敵人。
雙方交戰(zhàn)以前,漢尼拔與西庇阿確實會面談判了,但是沒有取得結果。扎馬會戰(zhàn)中,西庇阿的騎兵成為制勝的關鍵:西庇阿的優(yōu)勢騎兵,首先戰(zhàn)勝了漢尼拔的騎兵,然后從后方和兩翼包圍了漢尼拔的步兵,導致迦太基全軍潰敗。
事實上,西庇阿的外援,6000名努米底亞騎兵,也是西庇阿政治謀略的結果。作為迦太基的鄰居,努米底亞的騎兵曾經是漢尼拔攻打意大利的主力之一,為什么后來成了西庇阿的盟友呢?
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類似中國“三國時期”的貂蟬與呂布的故事:
今天的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地區(qū),當時居住著帕帕爾人(Berber),其中包括努米底亞人。努米底亞酋長之一馬西尼薩(Masinissa,前240-148年)的未婚妻索芙妮斯芭(Sophonisba)是迦太基將軍哈斯德魯巴(Hasdrubal Gisco )的女兒。馬西尼薩隨同漢尼拔出征意大利時,另外一個努米底亞酋長西法克斯看上了索芙妮斯芭,背信棄義的迦太基人背著馬西尼薩,將索芙妮斯芭嫁給了西法克斯。迦太基人的目的是讓西法克斯忠于迦太基。但是,這種背信棄義使得馬西尼薩不再忠于迦太基:前206年,馬西尼薩投向羅馬。
馬西尼薩驍勇善戰(zhàn),他手下有多達兩萬剽悍的努米底亞騎兵,堪稱地中海的“三國呂布”。
《索芙妮斯芭之死》(The Death of Sophonisba)。作者Giambattista Pittoni。馬西尼薩搶回了索芙妮斯芭,準備和她結婚。西庇阿聽說后,勸告馬西尼薩不要娶這種沒有立場的迦太基小姐。馬西尼薩聽從了西庇阿的勸告,毒死了索芙妮斯芭。后世誰都不清楚,索芙妮斯芭到底愛的是誰。但是,馬西尼薩的反叛和投靠羅馬,使得迦太基人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徹底失敗了。
后來,馬西尼薩成為第一任努米底亞國王(Kings of Numidia)。
后來,這個努米底亞國王,一百多年后被羅馬的凱撒大帝戰(zhàn)敗,滅亡了。不述。
總而言之,西庇阿和漢尼拔太相像了,他幾乎處處模仿漢尼拔:西庇阿出征西班牙時,只有不到3萬軍隊,西庇阿出征迦太基時,只有大約2.5萬軍隊。他和漢尼拔一樣,都是在當?shù)卣心架婈?,并且四處襲擾迦太基各個城邦,迫使迦太基下令漢尼拔從意大利撤軍回援本土,就像漢尼拔在意大利襲擾15年,保障了迦太基的和平一樣。
同為元老院民主議政的奴隸制國家,迦太基太腐敗了:先是沒有大力增援漢尼拔,后是用一個貴族少女賄賂一個努米底亞酋長而逼反了另外一個努米底亞酋長,后者的騎兵成為扎瑪會戰(zhàn)的決定性力量。
關于扎瑪戰(zhàn)役的重要性,羅馬歷史學家李維寫道:“在夜幕低垂之前,他們將可以知道在羅馬和迦太基之間,誰將是世界的支配者:不僅是非洲,也不僅是意大利。勝利的酬勞是整個世界。”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后,迦太基只剩下突尼斯附近的一小塊領土,即右圖中的紫色的部分(前201年簽訂和約,結束戰(zhàn)爭以后),其他綠色和藍色部分都成為了羅馬的勢力范圍。黃色的敘拉古也滅亡了。
公元前200-196年,迦太基處于和平時代。
漢尼拔回到家鄉(xiāng)當大地主,他的很多軍隊老部下成為他家的佃戶,大家日子過得悠哉游哉。
后來,漢尼拔被選為執(zhí)政官。這時,“善于航海又善于經商”的迦太基的GDP,高速成長。更加可怕的是,漢尼拔在迦太基元老院里組織了“104人團”,大體上相當于今天“議會多數(shù)派”:純粹的軍事家漢尼拔,開始顯露出政治天才。
這一下,羅馬元老院不干了。他們要緝拿漢尼拔,雖然西庇阿在元老院里繼續(xù)全力以赴為漢尼拔辯護。
無奈之下,漢尼拔出逃了。
公元前195-181年,漢尼拔在幾個國家輾轉逃亡,羅馬軍隊在后面緊追不舍,最后漢尼拔服毒自殺。漢尼拔自殺的時間,各個史書記載不一樣,有的記載是183年或者184年。還有的史書把西庇阿的去世時間也定為公元前184年,說是和漢尼拔“死于同一年”。
這兩個人,都是西方工人的最偉大的英雄,無論當時,還是現(xiàn)在。
第三次布匿戰(zhàn)爭
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結束50年后,迦太基又成為一個繁華的世界貿易中心。
這時候,西庇阿已經去世,他的封號是“非洲的西庇阿”:他為羅馬帝國征服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帶,后來又征服了北非的迦太基和周圍地區(qū)。史稱大西庇阿。第三次布匿的戰(zhàn)爭主帥是西庇阿的女兒的兒子,小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 the Younger)。也就是說,小西庇阿是大西庇阿的外孫。西庇阿家族是羅馬共和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名將迭出,涉及到滅亡迦太基的兩位名將,就是這兩位大小西庇阿。
面對日益繁華的迦太基,羅馬元老院曾經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這場辯論,留下一句著名的成語:“迦太基必須被毀滅”(Carthage must be destroyed)。
說這句話的是羅馬著名政治家老加圖(Cato the Elder。前234-185年),“他用這句話結束了所有人的發(fā)言”:羅馬主動發(fā)動第三次布匿戰(zhàn)爭的所有“理由”都是借口,當時的形勢如下。
第一,迦太基是僅次于羅馬的第二大城市,“人口50-70萬”。
第二,迦太基城四周的土地是“北非地區(qū)最肥沃的土地”。
第三,善于經商的迦太基人,戰(zhàn)后50多年,再次積累的巨額財富。
第四,富有的迦太基人,有可能再次招募雇傭軍,始終是一個威脅。
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打了23年。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打了17年。第三次布匿戰(zhàn)爭,僅僅打了3年:
公元前149年,羅馬軍隊圍困了迦太基。羅馬人第一步誘騙迦太基人交出300個著名家族的孩子作為人質,第二步要求迦太基人交出所有的武器,迦太基人都照辦了。第三步,羅馬人要求迦太基人離開城市,遷移到距離海岸“至少10英里的地方建造新的迦太基城”,羅馬人要燒毀現(xiàn)在的迦太基城:這一下,激起迦太基人的同仇敵愾,戰(zhàn)爭立刻爆發(fā)了。迦太基人“迅速制造了大量的武器,堅守城池”,羅馬軍隊久攻不下,迦太基人“甚至用婦女的頭發(fā)做成投石機的繩子打擊羅馬軍隊”。
公元前147年,小西庇阿被選為執(zhí)政官,他在迦太基城下集結了8萬軍隊。
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小西庇阿攻破。全城四十多萬人死亡,只剩5萬多人成為奴隸。
小西庇阿請示羅馬怎么辦,羅馬元老院的命令是“焚毀全城”。
迦太基,地中海的古代名城,“大火焚燒了10-17天”。
史書記載說:執(zhí)行這一殘忍命令的時候,小西庇阿淚流滿面。面對美麗壯觀的七百多年的古城,小西庇阿說:“我似乎看到了羅馬的末日”。幾百年后,羅馬城果然也被異族人多次焚毀。
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迦太基古城遺跡。
三次布匿戰(zhàn)爭,羅馬滅亡了迦太基,學會了迦太基的浴場和輸水道等的建設。
四次馬其頓戰(zhàn)爭,羅馬滅亡了希臘,學會了希臘的神廟和劇場等的建設。
三次布匿戰(zhàn)爭:前264-146年。迦太基滅亡。
四次馬其頓戰(zhàn)爭:前214-148年。希臘(馬其頓)滅亡只比迦太基晚了兩年。
從此,羅馬帝國占領了整個地中海沿岸。
從此,羅馬帝國開始向南(中東和亞洲)和向北(歐洲)擴張。
羅馬擴張示意圖,即首都在意大利羅馬時期(西羅馬帝國)。
紅色:公元前133年的羅馬,包括已經滅亡的迦太基和希臘。
橙色:公元前44年的羅馬,凱撒大帝征服了高盧(法國)和北非。
黃色:公元14年的羅馬,奧古都斯征服了埃及和多瑙河流域地區(qū)。
綠色:公元117年的羅馬,西羅馬時代的鼎盛時期的版圖。
這段時期,正是中國的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時期。
公元550-1025年的羅馬,即首都在君士坦丁堡的羅馬時期(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附錄:
部分迦太基遺址照片
這些歷經2200多年的雄偉建筑遺跡,見證了古代北非文明的輝煌。
希臘文明來自兩個部分:
對于腓尼基部分,即迦太基帝國,羅馬人徹底焚毀了。
對于愛琴海沿岸部分,羅馬人都非常欣賞和喜愛光輝燦爛的雅典文明,所以全面保留和努力學習甚至照搬,不述。
迦太基城的輸水管道的內部:幾十萬人的大型城市必須發(fā)達的輸水管道系統(tǒng)。
迦太基城的輸水管道的內部,羅馬人繼承和改進了迦太基人的輸水管道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