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乖乖媽
乖乖媽,應用數學碩士,IT人士,現居美國
本文來自乖乖媽公眾號“小乖乖的幸福屋”
轉載已獲授權
乖媽最近遇到不少朋友咨詢關于孩子學英文的困惑。
在美國幾年,仔細觀察了兒子蠻蠻變雙語孩的過程,查了一些資料,也接觸了不少國內孩子學好英文的案例,感覺媽媽們還是有不少誤區(qū),國內不少大微發(fā)文的看法我也覺得不太贊同,遂列出幾個學英文問題總結系列,共同探討,少走彎路少花銀子。
問題一:什么年齡開始學英語?
早前的理論認為“越早學習越好”,但近幾年這個理論已經被質疑和推翻。實際上這是一個不能簡單回答的問題,視乎孩子自身、語言環(huán)境、自身投入、師質力量等各方面因素。不過我們可以把結論大概總結為兩點:
0-3歲
如果家里有兩種以上母語的主要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這種方式下,孩子的雙語甚至多語能力是最天然的,確切來說,不是“學”。所以其實0-3歲,可以不用“學”外語。
3歲以上(有理論認為4歲以上)
開始的時間沒有一個定論,也無所謂最好或者輸在起跑線。但最晚的時間研究結論已經基本清晰,那就是15歲之前(不過乖媽查過一個理論是12歲之前,無論如何,15歲的理論鼓勵了大家)。
晚學的孩子并非沒有優(yōu)勢,年齡大的孩子,學習速度、理解能力和效率會更高,達到和早學孩子的同樣效果花費的時間少(金錢也少)。
當然,無論什么時候開始,學習的方法很重要。5歲開始或者7歲開始,真的沒有關系。我家蠻蠻6歲小學接觸英文,7歲半來美國連上廁所都不知道怎么說,半年后完全融入學校生活。國內沒有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但道理是一樣的。年齡早點晚點不是重點。
問題二:0歲要開始磨耳朵,我們晚啦?
在這點上,我和蓋老師意見完全一致:0-2歲磨耳朵等于白磨!這年齡段的孩子,光聽,沒有效果。0-2歲的語言認知,必須通過相互溝通交流。經常不交流地只是給孩子放音頻,浪費時間精力,不懂還是不懂。
當然,這個階段要和孩子一起看書,讀繪本,聽故事,你想要讓孩子這個年齡接觸英文,當然可以,各種英文繪本的優(yōu)秀資源更豐富。但注意家長一定要互動,要講解,要指導,不是光讀或者光放音頻。
問題三:家長有口音沒關系,只要和孩子說?
在孩子學習外語初期,家長的口音絕對有影響!
發(fā)現很多文章甚至大微說,家長英文發(fā)音不好,不要緊,盡管說。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看階段看量。
在外語學習初期,孩子口語發(fā)音還未定型階段,需要正規(guī)的口音引導,例如純正外教、母語英文的閱讀音頻、國外動畫片。。。純正的發(fā)音對聽力,對駕馭這門語言的如魚得水程度都非常有促進作用!這些輸入要大于你和孩子的對話,讓孩子不受你口音的影響。
乖媽并不是說你有口音就不能跟老外交流了,就不能在美國混得如魚得水了,乖媽的意思是,既然孩子初學英語,就少走點彎路。有案例中家長的家長,確實幾年后又重新走給孩子糾正口音的路。
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發(fā)音習慣后,你跟孩子說你的口音英語,盡管說吧,她(他)不會再受你影響了,甚至會糾正你。
問題四:以前沒覺得聽力重要,只買了書給他講,昨天突然想到,沒事可以給孩子聽音頻?
噢,聽力能力實在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要先于閱讀高于閱讀。母語的學習,也是先聽再學字的,事實上,英語先聽再學單詞比中文更事半功倍,因其發(fā)音就能推斷拼寫大概的特點。
蠻蠻英文的最初階段就是先在學校聽和說,然后才落實到對應的單詞的紙面學習,即聽說比閱讀要提前。他在說話中的詞比會寫的詞要多。有時候我問他能說出的單詞怎么拼,他都能基本回答正確。落實到閱讀,很容易把聽力單詞直接轉換成閱讀單詞。兩者最終會有個完美的結合,才能完全變成自己能駕馭的語言。
有些家長一直強調閱讀,而且是在孩子閱讀到一定階段,眼睛到了容易近視的年齡,出于這個原因才增加不少聽書環(huán)節(jié)的。其實聽力單詞的積累應該優(yōu)先于閱讀單詞,學英文的最開始就要進行。很多空閑碎片時間,例如坐車、排隊、等飛機都可以給孩子隨時聽。小孩子的聽力是非常強的。
問題五:我英文不行,沒法指導孩子,在家肯定學不好吧?
學英文可以請外教、上興趣班,但確實,回家后家長陪著閱讀指導在孩子閱讀初期,是不能少的環(huán)節(jié)!
有許多媽媽英文水平一般般,卻陪著孩子順利完成了繪本階段。咱這代媽媽們的英文至少是普及教育的吧?讀個繪本,真的沒你想象的那么難,而且復雜點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聽音頻,一起查字典研究不懂的單詞,一起揣摩書中角色,這比單純學習英文更有樂趣,孩子會因此更愛英文閱讀~~
而度過閱讀的初級階段時期,孩子可以自己閱讀了,在國外基本是2-3年級,就不需要你陪同了!這時候你的任務就是給孩子大量提供書和音頻了!
蠻蠻在這點上做得更快,初期只需要我們給他解釋作業(yè)題的意思,半年后就把我們給甩開了。有相當部分的英文閱讀指導,是重閱讀的小學老師每天幫我們完成的。很多時候,父母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孩子領入門。
問題六:3歲上幼兒園了,有每周一節(jié)課外教,到入小學已經3年了,怎么沒多少進展?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在學校上一節(jié)課,或者每周一節(jié)興趣班,并沒有回家和你一起閱讀、聽書,生活中也沒有機會用英文來交流應用。那么,進度當然龜速啦~~
對于學英語,好消息是,不要把它當做一門科學來學,要時刻記住,它只是個交流工具!不需要天賦!壞消息是,這是個長跑,每個孩子不投入大量的聽、讀、寫、說的積累,就無法獲得運用這個工具的能力!沒有什么“靜待花開”的奇跡~~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