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出汗”系列專題聚焦中華傳統(tǒng)文化瑰寶:八段錦(詳見:“微出汗”系列報道 | 八段錦走紅,跟著專家學“雙手托天理三焦”),詳解起勢、“雙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開弓似射雕”等動作要領。
今天,系列專題將繼續(xù)學習八段錦的第三式到第五式。
總體來說,八段錦通過八個動作,來調理脾胃,恢復代謝功能,強身健體。從中醫(yī)角度看,八段錦能夠使氣血正常運行,周身能量平衡,讓人渾身輕松。
而從現(xiàn)代康復分析,八段錦的每個都動作都包含了對神經肌肉的牽伸,通過呼吸,振動等手段,放松緊張的肌肉,激活核心肌群,讓身體協(xié)調。
而八段錦的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則重在通過雙手上下反向運動,牽拉腹腔,調理脾胃氣機,鍛煉脾胃消化系統(tǒng)。
第三式的動作從左手上舉開始,至頭左上方,有沖天氣勢,右掌根下按。
之后,左臂下落于腹前。
雙掌上撐下按之際,直臂拔背,適當旋轉腰部。一左一右做三次。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
緊接著第三式,“五勞七傷往后瞧”是八段錦中專注于腰、頭頸、眼球等的動作,重在通過轉頭扭臂,調整大腦與五臟六腑聯(lián)絡的交通要道頸椎,增強免疫和體制,促進自身的良性調整。
做第四式時,頭平項直,初始幅度要小,目光平視。
兩腿徐緩挺膝伸直;兩肩下沉,兩臂伸直,掌心朝后,指尖朝斜下伸出。
兩臂外旋,上擺至體側約45度,掌心朝斜后上方;同時,頭向左后方轉動,展肩擴胸;動作略停,保持抻拉;目視左斜后方。
松腰沉髖,身體重心緩緩下降,兩腿膝關節(jié)彎曲;同時,頭轉正,兩臂內旋,屈肘,兩掌按于胯旁,掌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視前方。如此交替6次。
要注意的是,整套動作不能挺胸塌腰,身體要保持正中。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
這一動作是八段錦中最難掌握的一式。通過上身前俯、尾閭擺動,心火得到下降,不僅能改善頸肩不適的癥狀,還可以提高腎臟功能,促進健康。
第五式的動作要領從吸氣開始,身體重心右移,俯身經過右腳面,重心放低,目光看向右腳后跟。
搖頭時,呼氣同時由尾閭帶動上體,頭部向左旋轉,經過左腳面。
該式動作一左一右為一次,共做三次。
明天,本系列專題將帶大家繼續(xù)學習八段錦的第六式到第八式。
陽康后的恢復階段,如何安全、有效地恢復運動,詳見往期報道:
“微出汗”系列報道 | 八段錦走紅,跟著專家學“雙手托天理三焦”
“微出汗”系列報道 | 陽康后,這份武功秘籍請收好
“微出汗”系列報道 | 梅西陽康后的經歷,普通人可借鑒什么?
“微出汗”系列報道 | 陽康后,恢復運動的“金標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