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說起相聲,郭德綱的名字如雷貫耳。
然而,回首自己成名之前那些辛苦的日子,郭德綱感慨不已:
“使我有洛陽兩傾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p>
他以戰(zhàn)國蘇秦自比,所謂成名原來是迫不得已。
郭德綱本名很霸氣叫郭大剛,他1973年出生于天津紅橋區(qū)北竹林村大眾里,從小就是個胖小子。
郭德綱小時候
父親是片警,母親是小學老師,因為父母工作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小時候的郭大剛很自在,因為家不遠就有個工人俱樂部,父母常常把他扔在俱樂部的小劇場里。
青年郭德綱
天津是曲藝之鄉(xiāng),小劇場里面天天有唱戲的、說相聲的、唱評書的,耳濡目染,郭德綱在這里愛上了相聲。
從小就泡小劇場,又加上有天賦,7歲那年,郭大剛拜天津評書藝人高慶海學說評書,藝名“郭德綱”。
郭德綱與相聲大師馬三立
再后來,郭德綱又學了西河大鼓、相聲等手藝,十幾歲的時候,郭德綱因為會說相聲,被招進了天津文化館。
1988年,15歲的郭德綱為了一個所謂“體制內”的專業(yè)相聲演員,第一次從天津跑到北京“北漂”。
少年郭德綱
這一年他報考了北京一個文工團的說唱團,雖然這個文工團確實解決了他的戶口問題,但是這個工作卻讓他相當苦惱,因為他真實的身份其實是說唱團的“檢場”,也就是說他的主要工作是打雜的,端茶、倒水、搬桌子……根本沒有機會登臺演相聲。
等了一年也沒能上臺表演的郭德綱,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紅橋文化館后,他拜紅橋文化館館長楊志剛為師,從此成了白全福的徒孫,回到文化館郭德綱繼續(xù)打磨相聲,《八扇屏》《打燈謎》《九藝鬧公堂》等傳統(tǒng)相聲都是這時候打下的底子。
郭德綱與前輩們合影
以白福全徒孫、楊志剛學生的名頭,郭德綱還在文化館搞了一個相聲學員班,這個班讓他認識了第一任妻子胡中惠,也就是郭麒麟的生母。
胡中惠與郭德綱結婚照
在天津過了4年安逸的日子,等到1994年的時候,野心勃勃郭德綱還是覺得要去北京,他揣著100塊錢第二次“北漂”。
這次北漂跟上次不同,他沒有接收單位,所以四處求人,希望能有個地方“收留自己”就行??上?,那時沒有一個人一個地方愿意給他這個機會。
他租住在一個15元每天的小旅館里,不算“求人”的開支,光住宿、吃飯、乘車,100塊錢撐不了一周,這次北漂依然悻悻而歸。
每次去北京再回到天津,郭德綱就像打了一支興奮劑,北京不收留他,他決定自己支攤在天津干。他在天津第二文化宮附近包了一個場地,每月租金5000巨資,賠錢賺吆喝,干了幾個月小劇場老板的郭德綱,賠了好幾萬,因為九十年代開始傳統(tǒng)相聲已經開始沒落,沒人愿意花錢去劇場聽相聲。
最后,郭德綱病急亂投醫(yī),又做了幾次生意,可惜窟窿越來越大,欠了一屁股債的郭德綱,迫不得已賣了家里的房子。
有工作不好好干,非要瞎折騰,從他賣房子的那刻起,他與胡中惠的婚姻便亮起了紅燈。
1995年,精疲力盡的郭德綱借了三個同學湊來的四千塊錢,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第三次北漂,然而這次打擊更大,經歷更糟。
后來郭德綱在《魯豫有約》中講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是“步步血淚”。
為了活下去,他在大興青塔租了間八九平的小平房,每月150元,在沙子口一個劇團打雜?!跋瘸燥堅侔l(fā)展”是他這次來北京的策略,所以這次他打雜的心態(tài)好了很多。
三個月過去了,他終于有了第一次登臺的機會,因為反響不錯,劇團還承諾:一個月給他1000塊錢。
為了熬到發(fā)工資的那一天,郭德綱可謂吃盡了人間苦頭:為了省錢他把掛面熬成漿糊,然后買了一捆大蔥,就著吃。
之所以選擇這種吃法,是因為這種吃法抗餓!
還沒到發(fā)工資,郭德綱就已經沒有錢了。有一天演出結束晚了,錯過了末班公交車,因為沒有錢打出租車了,他一步步走回的家,等到家的時候,已經凌晨4點了,漆黑的深夜,愣是靠著一步一個腳印走了20里地。
剛沾上床沒一會兒,房東就來了,郭德綱沒敢開門,因為他沒錢交房租,就任由房東在門口罵了自己半個小時。
第二天郭德綱就病了,高燒不退,沒錢沒朋友,他就把自己身上唯一值錢的傳呼機給賣了,換了三包感冒藥和兩個饅頭。
說來也怪,人越是困難的時候,騙子也格外多。那段日子郭德綱給人寫過劇本,去蒲黃榆唱戲唱了兩個月,一分錢都沒賺到。這時候的郭德綱已經幾乎山窮水盡,1996年2月8日,郭麒麟出生,作為父親他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
郭麒麟
天無絕人之路,最難的時候,一事無成的郭德綱,在路上看見了茶館里有幾個孩子在說相聲,在這里他認識了搭檔王玥波,后來他們倆被京味茶館說相聲,一說就是兩年,好的時候能賣出100多張票,從此郭德綱堅定了在劇場的想法。
這段日子,成了郭德綱人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人生吃苦是一個常數,霉運到底以后無論怎么走,都是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了。
三次闖蕩北京,削尖了腦袋要往主流相聲鉆的郭德綱終究是失敗了。他曾想過拜李金斗為師,結果也被婉拒了。實在沒有辦法,郭德綱才開始了自己的“野路子”:天橋、茶館,進不了闊氣的大劇場,小茶館小園子也行。1998 年,郭德綱在小劇場演出逐漸有了些名氣,他又開始召集同行,準備單干。
1999年初,郭德綱、李菁、張文順在中和戲院創(chuàng)辦了“北京相聲大會”,這就是德云社的前身。從此,事業(yè)算是開始了。
郭德綱與張文順
可萬是開頭難,由于經驗慘淡,最后郭德綱連房租都交不起了。
那時,德云社劇場有多慘淡多凄涼?
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
就這一個觀眾,聽著相聲手機還響了,郭德綱就停下來,等人家接完電話,再繼續(xù)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000年的時候,妻子胡中惠終于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焦頭爛額的郭德綱只好乖乖地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離婚后的郭德綱開始奔波了起來,他曾被借調到于謙所在的文工團幫忙,兩人組成了“郊縣天王”,每天在郊區(qū)演出排練,至此,郭德綱日后轉運的第一個貴人出現。
郭德綱真正轉運是2003年,這一年他正好30歲。這一年他做了兩件事:
一,他把演出場地搬到了天橋樂茶園,把“北京相聲大會”正式更名為“德云社”,同時開“云鶴九霄,龍騰四海”八科正式收弟子。
二,他認識了一個女人,即他現在的妻子王慧。
女人就是男人的風水和運氣。王惠嫁給郭德綱,是老郭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老郭與王惠
王惠本比郭德綱小三歲,師從李樹盛,是京韻大鼓演員,年少成名,14歲就曾舉辦過個人專場,不到20歲就紅遍了天津曲壇。她愛上郭德綱的時候,正式郭德綱最落魄的時候,因此他們的婚姻父母是極力反對,但是她就是鐵了心要嫁給這個黑胖子。
德云社快要倒閉的時候,王惠還做了件極有魄力的事情,她自作主張把自己的夏利轎車和首飾全賣了,給德云社的人發(fā)了工資。
那時,靠著自己四處走穴主持的外快和王惠雪中送炭的救命錢,德云社顫顫巍巍地活了下來。
家和萬事興,妻子賢惠了,貴人也多了起來。
2004年,郭德綱的事業(yè)終于開始走上坡路。這年年初郭德綱去廣州演出,相聲大家侯耀文有了收徒之意。
其實,早在2003年的時候,郭德綱和于謙曾參加北京電視臺的相聲小品大賽,侯耀文是評委,對郭德綱印象不錯。
2004年6月,回京后,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從此,算是真正入了侯門,成了侯派傳人。
于謙、侯耀文和老郭
事實上,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主流相聲界的人沒人看好,侯耀文則堅持己見:
“他會的傳統(tǒng)相聲,比我們多的多,我們相聲隊伍應該擴大,應該團結,要給孩子一碗飯吃?!?/p>
自打拜入侯門,在恩師侯耀文的提攜下,郭德綱很快得到京城文化圈的關注。
郭德綱人生的另一個貴人就是北京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康大鵬,他聽課郭德綱的相聲后,“驚為天人”,之后他就總在自己節(jié)目《開心茶館》中報道郭德綱《北京相聲大會》的節(jié)目,通過廣播,更多觀眾知道了郭德綱。
康大鵬、老郭和于謙
除了康大鵬,北京電臺還有一位叫段嶸的導演,專門文郭德綱和徒弟們量身打造了《星夜故事秀》,觀眾開始正式通過電視知道了郭德綱。
2005年郭德綱就徹底紅了。
2005年年底,《三聯生活周刊》發(fā)表了郭德綱的一篇人物報道,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傳奇“郭德綱是中國相聲界的奇人”,報道一出,全國媒體關注,郭德綱成了全國媒體界的寵兒。
這一年,已經32歲的郭德綱算是徹底火了,從此德云社的生意才算真正熱鬧起來。
這一年距離他第一次北漂已經過去17年了,17年磨一劍,苦日子原來過得也如此匆匆。
郭德綱曾接受采訪,記者問:“早期王惠給了他無怨無悔的幫助,現在給了太太什么特別的嗎?
郭德綱激動地說:“現在德云社是她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她的!”
2015年,王惠生了她和郭德綱的孩子,如今她是德云社的董事長,郭德綱的錢財和房產都在她名下。這個世界真奇怪,兜兜轉轉,不爭不搶不貪財的女人最后反而擁有了全世界。
郭德綱的成名之路并不輕松,多年“師出無名”,主流相聲圈不愿意承認這個沒有師父的野孩子,一路走來路漫漫,太不容易,郭德綱經常用戰(zhàn)國時期蘇秦的話感慨:
“使我有洛陽兩傾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是那些無路可走的絕境,成就了今天無敵的郭德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