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世界文學之都——南京
2019-12-04 閱讀3780
最近,中國有一座千年古都金陵城,憑借其文化底蘊,在國際上沸騰了。
它是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10月31號剛剛官方宣布的“世界文學之都——南京”!而這也是中國首個入選的城市,正式彌補了中國在該位置的空白!這也是中國人的一大喜慶,南京人的驕傲!
南京,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洲。人們要問?全國怎么多城市,為什么偏偏是南京首選為世界文學之都呢?
那一定有著它文學歷史的見證;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
南京教科資源豐富,享有“天下文樞”的美譽。高等院校53所,每萬人中大學生數(shù)量中國第一,每萬人中研究生數(shù)量中國第二,兩院院士數(shù)量中國第三。
文學之都于南京,并不是虛無縹緲,它孕育著一批又一批的文學巨匠,從“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謝眺到千古詩仙李白,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湯顯祖到曹雪芹”,從魯迅到巴金,這些文學大咖都與南京結下不解之緣,當代南京也涌現(xiàn)了一大批文學名家。無論是南京創(chuàng)作了諾貝爾獲獎作品《推拿》的畢飛宇,亦或是曼布克亞洲文學獎《河岸》的蘇童,他們書寫著南京的故事,鐫刻著南京的情誼。
南京01
南京群山盤踞,霸氣無比!南京城地王氣究竟從何而來?
從地形上看,南京東有紫金山,巍峨壯觀。南有牛首山、將軍山,秀宇層明,松嶺森陰。西有秦淮河,石頭城,山水兼?zhèn)洌庇懈仓凵?,氣象雄偉。符合古代堪輿中的“四象”格局,是帝王龍脈之所在。所謂“帝王相”,無非是山的守護, 水的滋補。
南京似乎生來就有“王氣”。從楚威王埋金鎮(zhèn)其王氣;到秦始皇鑿鐘阜斷其王氣;再到諸葛亮登高望其王氣,雖是附會之說,斗轉(zhuǎn)星移,王朝更迭,“鐘山龍盤,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的說法,卻流傳了下來。
每年秋冬之季,當南京秋色滿城或薄雪輕覆時,總有人發(fā)出仿若回到金陵的感慨,仿佛六朝的煙水氣至今還在南京的上空氤氳之息。
南支繞城東南,南部;將軍山、牛首山、江寧百家湖,瀲滟湖水,波光粼粼。
每年春天“牛首煙嵐”之景,引得南京人逐而竟往。
北支沿長江南岸向西延伸;其金陵第一明秀山“棲霞山”,每年秋天景色怡人,層林盡染,一片丹霞,是中國四大楓勝地之一。
中支從鐘山起一直延伸進市區(qū)。鐘山紫云縈繞飲霞吞霧,故又名紫金山,以龍盤之勢屹立于玄武湖東,與秦淮河畔如虎蹲踞清涼山,一起構成南京的“龍盤虎踞”地勢。
美輪美奐的鐘山;我們偉大導師毛澤東解放南京感慨題詩:……“虎踞龍盤今勝昔,……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中山陵墓呈祥氣,靈谷禪堂結佛緣。
落在南京的帝后王侯的陵墓,據(jù)史冊記載,共計71處,名勝古跡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南京02
在長江的數(shù)百條支流中,長度只有110千米流域面積2630平方千米的秦淮河,可能水到蓮號都排不上,但在長江文明中,她卻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南京人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里隸屬“六朝煙月之區(qū),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韻,甲于天下”,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長江之外,秦淮河、滁河、胥溪河、胭脂河、金川河等,日夜無歇,奔流至今;石臼湖、固城湖、玄武湖、金牛湖、大泉湖、莫愁湖等,湖湖如鏡,映照千古。
當然這其中最有名望的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秦淮河。
秦淮河,古名龍藏浦,漢稱淮水小江,唐朝得名秦淮,她有兩個源頭,東源句容河,來自鎮(zhèn)江寶華山,南源溧水河,來自南京溧水區(qū)東廬山,兩河在江寧區(qū)匯合后,進入南京市區(qū),在通濟門附近分為兩支,分別以內(nèi),外秦淮河命名。世人熟知的“十里秦淮”便是內(nèi)秦淮河。
從歷史上看,南朝梁武帝時,建康戶籍28萬戶,人口達100余萬,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歷史上東吳,東晉與南朝合稱六朝,奠定了南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唐400多年后,己在南京苦心經(jīng)營12年的朱元璋建立大明,南京終于從偏安一隅的小國之都,首次成為全國統(tǒng)一政權的政治中心。
秦淮河畔的夫子廟成為明清時期的文教中心;毗鄰夫子廟的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內(nèi)有舍號20644間,每次可容納2萬多人考試,從落成至科舉結束,從這里走出了800余名狀元10萬人。
大詩人李白忍不住作詩“金陵三首”: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凈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離宮沒古丘。
空馀后湖月,波上對江州。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并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南京,見過六朝的鶯歌燕舞,也見證了南京的興衰榮辱。也給南京人帶來了無盡的繁華,且留下了歷史上文人引詩作賦的無盡的“墨香”。
從六朝到明清,秦淮河哺育的南京,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從王羲之,到謝靈運;從王昌齡,到劉禹錫;從李白,到杜牧;從顏真卿,到蘇東坡;從辛棄疾,到王安石;從湯顯祖,到曹雪芹,歷代詩人在古金陵留下了篇章。
南北朝,謝眺,留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的詩篇。
而居于秦淮河畔烏衣巷的王,謝家族則在這里為南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記,以致于千百年后,如織的游人走進那條幽深窄小的巷子時,還在回憶時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秦淮河南岸,逐漸形成居民區(qū),手工作坊區(qū)和繁華的商業(yè)街——長干里,孕育了南京最初的市民文化,著名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便出自李白描寫此處的《長干行》。
南京03
南京,滿城都是唐詩宋詞的風韻:
六朝金粉地,最憶是金陵!
這里,南京人不去欣賞詩和遠方,而南京本就是一首首詩,一幅幅畫。
我們那些耳熟能詳?shù)脑娫~歌賦都能在南京邂逅。
杜牧《唐朝》
煙籠寒江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每句寫著夫子廟繁華,秦淮河的風華雪月。
李白《唐朝》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詩仙李白一首首金陵詩,濃濃的江南味道,道盡金陵風水人情,真是如沐春風,令人陶醉,讓人迷戀。該詩應驗了謝眺山水詩的風格“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身處于金陵山水絕妙的景色中,正是此詩含蘊精微的所在。
十里秦淮燈火燦,
樓臺亭榭繞河堤;
笙歌濃酒盈朱雀,
古籍奇珍滿烏衣。
十里秦淮生春夢,六朝煙雨薈金陵。兩岸碧樹搖曳,明月流水相隨。秦淮畫舫,小橋人家,江南貢院……數(shù)不盡的古意悠悠,隨晚風飄逸。
但今兒最愜意的不是這個,而是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學之都”的美譽。
宋朝《王安石》
《憶金陵》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zhí)谩?div style="height:15px;">
王安石金陵三首在文學史上獲得眾多高度評價。他一生跟江寧府(金陵)有著不解之緣,江寧府是王安石走上致治舞臺的始發(fā)地,是他在政治生涯中養(yǎng)精蓄銳的中繼站,又是他晚年隱退的歸宿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貴是他們“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人蹌蹌”在古金陵文化史上留下輝煌的篇章。有造就南京這座城市,譽得世界名望“文學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