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宴游天下知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夏,34歲的杜甫來到濟南,在歷下亭參加了一個由官員和名流組織的宴會。宴會上最尊貴的客人是文章、書法譽滿天下的北??ぬ乩铉?。名士雅集,宴會游賞,杜甫當即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東藩駐皂蓋,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正像泰山因杜甫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昂首獨尊那樣,毫無疑問,濟南歷下亭名播四方也主要擅美于杜甫的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經(jīng)專家考證,杜甫當年在山東的游歷情況已經(jīng)大致梳理清晰:杜甫的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弟弟杜穎曾任齊州(即濟南)臨邑的主簿,省親與漫游相結合,杜甫青壯年時期曾兩次游歷山東,并在現(xiàn)今的泰安、濟寧、濟南三處留下了十篇詩作。其中在濟南作詩三首,巧合的是,這三首詩都是登亭寫景抒懷之作,題目都有“亭”字。杜甫筆下的濟南“三亭”分別是歷下亭、員外新亭、鵲山湖亭,后兩亭今已不存,歷下亭卻歷千年風雨而獨存。“亭中坐懷古,橋畔靜觀棋”,如今的歷下亭是泉城濟南的一個獨特標志。 大雅不隨芳草沒 歷下亭始建于北魏時期,當時亭址在今五龍?zhí)陡浇?。酈道元來濟南考察水系,曾寫到此亭:“其水北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zhèn)群怂愠蓛舫匾?。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極望水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所謂“客亭”,是迎送之用亭子的統(tǒng)稱,不是專名,此處即指杜詩中之歷下亭?! v下亭成為專名,目前最早的文獻記載始于杜詩。北魏至杜甫來游,已有二三百年。所以,杜甫提到此亭已覺“此亭古”;又因為它在城南歷山下,所以稱為“歷下亭”。天寶元年,齊州曾改為臨淄郡,故此亭當時也稱“臨淄亭”。杜甫《八海右古亭——歷下亭哀詩》有 “伊昔臨淄亭”的詩句。被驪道元稱為“客亭”的無名小亭,因杜甫的登臨而得名歷下亭,成為一時名勝?! 〈蠹s在唐末,歷下亭廢為荒墟,后人于大明湖南岸重建此亭,襲用歷下亭舊名。宋、金、元、明時移至大明湖南岸的歷下亭,已非唐時故舊,中間又幾經(jīng)毀壞。先是金末戰(zhàn)亂,此亭化為廢墟。元明重修,但明末又毀。至清初,山東鹽運使李興祖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 年)在大明湖今址,購買鄉(xiāng)紳艾氏地產(chǎn)重新建之。其規(guī)模比以前宏大,坐北朝南,顏額為“古歷亭”??⒐ず?,又在亭西偏南,筑土壘石,建軒宇三間,題額“蔚藍軒”。此后,歷下亭的規(guī)模、型制又有變異。 回溯歷史,歷下亭三度興廢:北魏至唐建于五龍?zhí)杜?;宋、金、元、明移址大明湖南岸;清代至今矗立在大明湖小島中央。今日登臨,但見八角重檐,攢尖寶頂,紅柱青瓦,斗拱承托,飾以吻獸,蔚為大觀;亭身空透,檐懸清乾隆皇帝書寫的“歷下亭”匾額,內設石雕蓮花桌凳;亭北為“名士軒”,是歷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該軒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匾額“名士軒”,為1911年春朱慶元書丹,楹柱上懸掛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對聯(lián):“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軒內西壁,嵌唐天寶年間北海太守、大書法家李邕和大詩人杜甫的線描石刻畫像,東壁嵌有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記述重修古歷下亭的詩:“當時北海宴工部,海右此亭已稱古”;亭南偏西,與長廊相連處,為御碑亭,內立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大明湖題》詩碑,亭東大門楹聯(lián)系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何紹基手書。 卻逢名士一時多 從杜甫登臨歷下亭的那一刻起,歷下亭已由單純的亭子變成了一個意韻豐富的文化符號,這也是歷代文人如此看重歷下亭的原因。明末濟南詩人劉敕《歷下亭》詩道:“不見此亭當日古,卻逢名士一時多”,概括出其間的深意。明萬歷年間客籍濟南的詩人張鶴鳴在詩中也寫道:“海內名亭都不見,令人卻憶少陵詩。”當時雖然歷下亭已經(jīng)毀壞,但文人學士追憶昔日盛宴,遙想李、杜詩酒酬答,仍是心中難以泯滅的情結。清初,顧炎武居濟南,詩句有:“還思北海亭中客,盛會良時不可逢。”“絕代詩題傳子美,近朝文士數(shù)于鱗(李攀龍)。 ”文人們念及歷下亭,總不免追憶逝水,懷想前賢,在追慕中寄托自己的幽思。其中,蒲松齡是這群文人里癡迷執(zhí)著的一個,他曾先后二十余次來到濟南,與歷下亭結下了不解之緣。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蒲松齡應山東按察使喻成龍之請,到濟南作客,這時李興祖、喻成龍主持重建歷下亭的工程剛剛竣工。蒲松齡對歷下亭的重建深感興奮,作《重建古歷亭》一首:“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楊蔭綠苔。大雅不隨芳草沒,新亭仍傍碧流開。雨余水漲雙堤遠,風起荷香四面來。遙羨當年賢太守,少陵嘉宴得追陪。 ”蒲松齡以古喻今,遙憶盛唐時李邕、杜甫的歷下亭盛會,寄托了自己的感慨?! 〉诙?,喻成龍離開山東,蒲松齡又作《古歷亭》:“歷亭湖水繞高城,勝地新開爽氣生。曉岸煙消孤殿出,夕陽霞照遠波明。誰知白雪清風渺,猶待青蓮舊譜興。萬事盛衰俱前數(shù),百年佳跡兩遷更。” “白雪清風”指明代后七子領袖李攀龍,“青蓮舊譜”則指李白。全詩撫今追昔,對詩壇的振興寄予了厚望。 更見鋪陳功力的是作于同時的《古歷亭賦》,今昔交錯,感慨良多。蒲松齡先鋪陳描寫了眼前大明湖的美景,然后筆鋒一轉,回憶起了唐時盛況:“舊題始于老杜,新亭結于盛唐。方其盛也,南有蠟山、北渚,西有環(huán)碧、水香。沈璧浮珠,佳人拾翠之浦;乘軒載妓,名賢醉白之堂。……”但是這種盛況曾幾度中衰,直到后來,“乃有營州國士,適司鹺政于齊門,隴右洪支,又繼騷宗于湖渚”。“營州國士” ,即喻成龍,“隴右洪支”,則指李興祖,正是他們主持了歷下亭的重建工程。于是,歷下亭又重現(xiàn)了往日輝煌。最后,蒲松齡寫道:“ 于今百年來,再衰再盛,恰逢白雪之宗;焉知千載下,復廢復興,不有青蓮之后哉!”在蒲松齡眼中,歷下亭的興廢已經(jīng)是一代文脈興旺與否的標志了。
齊魯文化—辛棄疾故居尋常巷陌風流在
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東南方不遠的四風閘是一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普通村落。在這個村子的西南角,有一塊三畝見方的風水寶地卻八百年來無人耕種,由村里代納錢糧,村民俗稱“舍地”。盡管村民現(xiàn)在只剩下任、韓、孟、王、呂等姓氏,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卻稱這里為“辛家墳”。再往下打聽,連未上學的孩子都能告訴你,“辛棄疾是俺村的,這是他家的祖墳!” 公元1207年,辛棄疾于南宋江西鉛山去世時,其家鄉(xiāng)尚處在金王朝的統(tǒng)治下。在沒有子嗣守候的八百年間,辛家墳依然被家鄉(xiāng)父老存留著。這是對民族英雄和曠世文豪的敬仰,還是對忠義精神的一種傳承? 尋根— 昨日重現(xiàn)的稼軒故里 1140年,是宋金交戰(zhàn)史上悲劇氛圍頗濃的一年。這一年,岳飛所率的岳家軍在抗金節(jié)節(jié)勝利的情況下被南宋朝廷嚴令調回,淮河以北大片領土得而復失。正是在這一年,在金人占領下的歷城四風閘村,又一個抗金英雄誕生了,他就是辛棄疾?! ?161年,乘金主完顏亮興兵南犯之機,21歲的辛棄疾聚集鄉(xiāng)眾20 00余人,舉起抗金的義旗,后率眾投奔濟南起義軍領袖耿京。次年,耿京采納辛棄疾建議,派辛棄疾等人奉表歸宋,宋高宗欣然接受了這支義軍。而辛棄疾北歸途中卻獲悉耿京已被叛徒張安國謀殺,于是,他邀集50名義士闖入5萬眾的金營,生擒張安國,并策動上萬士兵反正,押解張安國回到建康斬首示眾,此舉轟動南宋朝野,連宋高宗也為之三嘆惜。從這一年起,在后半生40多年的宦海浮沉中,辛棄疾再沒有回到故鄉(xiāng)。今天,人們只能在名句“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的名句中,細細品味他心中的“國恨”和“鄉(xiāng)愁”?! ?jù)四風閘村的老支書任志漢介紹,每年到此來憑吊辛棄疾的陌生人都有很多,建國前,村口曾有“稼軒故里”古石坊。1962年,時任副省長的余修來四風閘考察時也曾提出修繕辛棄疾故里的設想。歷經(jīng)幾代人的努力,辛棄疾故居終于在1996年5月破土動工,位置便定在辛家墳以東約200米處,占地28畝。 如今,展現(xiàn)在記者面前的辛棄疾故居是一組頗為壯觀的三進院仿宋建筑,門前的四柱三門石坊坊額“辛棄疾故居”五字為書法家武中奇所書。繞過石坊,前院中軸線上前后為仿宋六角碑亭和辛棄疾石雕像,兩側為東西碑廊;穿過堂屋,是更為富麗堂皇的中院,正屋由并排的三座大殿組成,構成故居主展室,內以繪畫和塑像的形式展示辛棄疾生平事跡,東西廂房則以民俗器物和書畫展示;由大殿旁邊的側門進入后院,這里更是別有天地,園內建筑除仿宋民居、議事廳外,還仿建了辛棄疾客居江西鉛山時所鐘愛的瓢泉景觀,蔚為雅致。
索跡— 殺氣未消的槍桿古泉 辛棄疾一生67歲,在北方生活的時間只有22年,其間還長期隨祖父在亳州讀書。他在故鄉(xiāng)歷城一帶生活的時間大約只有十來年,由“ 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學童成長為“壯歲旌旗擁萬夫”的抗金英雄,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 “税倌旰?,當人們再度尋找辛棄疾遺跡時,歷史所遺留世人的景觀只剩下歷城柳埠鎮(zhèn)桃科水庫壩頭不遠處的槍桿泉了。這是一眼從巖壁石洞中涌出的泉,石洞直徑約0.4米,水自洞中流出后,經(jīng)長條形泉池注入桃科水庫。相傳,青年辛棄疾率眾起義并和僧友義端一起投奔耿京后,義端突然叛逃投敵,并偷走了耿京大印。耿京遷怒于辛棄疾,辛棄疾發(fā)誓三日內提義端人頭來見。當時,起義軍駐扎在章丘長城嶺一帶,往西不到百里便是金軍大營。辛棄疾斷定義端是奔金營投降去了,連夜拍馬便追,一氣追出80里遠,終于在柳埠桃科附近的山邊,將攜印投敵的義端攔住并一槍挑于馬下。此時,又困又渴的辛棄疾四處尋水不見,性急之下舉槍向巖壁上的一叢綠草猛戳,等他拔出槍來時,槍眼中竟汩汩地流出了清泉。辛棄疾與戰(zhàn)馬一番痛飲,返回起義軍大營?! ⌒且箽⒘x端的壯舉令辛棄疾在家鄉(xiāng)一帶聲名遠揚,為了紀念他,人們遂將他一槍戳出的泉眼命名為槍桿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郝植恭作《濟南七十二泉記》,把槍桿泉列為濟南七十二名泉的第47 泉??梢娖涿麣庠诩亦l(xiāng)越來越大。有意思的是,辛棄疾晚年在江西鉛山游歷時,曾發(fā)現(xiàn)一眼泉,后買下附近土地修建屋舍,并將泉因形取名為瓢泉,舉家在此居住達十余年。至今,瓢泉遺跡尚存。辛棄疾對泉水景色的鐘情,是否緣自對故鄉(xiāng)山水的懷念?
探訪— 借“室”還魂的稼軒祠堂 由大明湖南岸遐園西行不遠,可見一座頗為講究的舊式官署型建筑,該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三進院落在一條中軸線上展開,前院東西廂房均為前出廈結構,廈下為紅柱走廊;穿過過廳后進入中院,兩側為抄手半壁游廊,均與前卷棚后硬山式正廳相通。后院更為講究,正房為二層臨湖樓,兩側為逐漸升高的半壁游廊。整個建筑給人的感覺是古樸典雅,豪華秀麗。這里便是著名的辛稼軒紀念祠,大門正中的金字匾額“辛稼軒紀念祠”為陳毅元帥題寫,中院正廳抱柱上著名楹聯(lián)“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兩側抄手游廊內鑲嵌著歷代名家題寫的辛棄疾代表作品。 粗走下來,一般游客很難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為辛棄疾量身定做的祠堂。細心的游客會注意到,祠堂門前右側橫陳著的石碑上竟刻著紀念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文章。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里原來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所建的李公(李鴻章)祠,直到1961年才被修葺并改稱辛稼軒紀念祠。
■記者手記 文豪武將南北共敬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能讓人們想起辛棄疾的只剩下了他那一首首或豪放或婉約的經(jīng)典詞作。而當年,辛棄疾讓朝野為之震動的卻是他一次次英勇無比的殺敵戰(zhàn)績。像這樣集文豪武將于一身的偉人中國歷史上能有幾個? 當濟南的辛稼軒紀念祠、辛棄疾故居隆重對外開放的時候,在江西鉛山,辛稼軒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辛棄疾瓢泉故居所在八都鄉(xiāng)命名為稼軒鄉(xiāng);在湖南長沙,他當年在此創(chuàng)建飛虎軍的飛虎寨遺址業(yè)已恢復,辛棄疾廣場、辛棄疾塑像相繼建成。人分南北,道不分南北。正是為他矢志不渝的愛國氣節(jié)和沉渾雄壯的不朽詞作所折服,辛棄疾無論是在故鄉(xiāng)還是在異鄉(xiāng),都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崇?! ∽鳛樵娙说男翖壖玻胂窳υ儇S富,恐怕也難預見到八百年后他所受到的如此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