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當你去按摩、按腳的時候,小妹十有八九會對你說,你的濕氣太重哦。
當你一頓刮痧、艾灸、拔罐、泡腳下來,發(fā)現(xiàn)濕氣還在那里,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人生總有去不完的濕,踩不完的坑。
很多公號都會告訴你,祛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健脾,不健脾的祛濕就是耍流氓,只有脾胃的功能強健了,濕氣才能運化出去。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該側(cè)重健脾還是該側(cè)重祛濕呢?該如何拿捏其中分寸呢?
第一種情況
脾虛生濕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脾主運化,運化包括了運化食物的精微,也包括運化水液。
一旦脾運化水濕功能下降,就好比下水道被堵塞,恰巧北京下了一場大雨,雖然雨量不是很大,但排水設(shè)施的功能降低了,水仍然排不出去,這就叫脾虛生濕。
脾虛的常見癥狀有:大便便溏、口中多涎、或口涎甜膩、身體困倦、舌苔厚膩、有齒痕等。
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舌苔總是濕噠噠的,
那濕氣離你不遠了。
很多小伙伴總是在后臺問,如何能快速祛濕?
如果你是脾虛而導致的濕氣重,那么這個方子很適合你。
宋代官方醫(y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一張專門健脾祛濕的方子,在當時廣受醫(yī)者重用,現(xiàn)在已被制成了中成藥,叫參苓白術(shù)散。
黨參、炒白術(shù)、茯苓、山藥、蓮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這個方子就是通過健脾,再去幫你祛濕,它是健脾力度大于祛濕力度。
我們來看看里面的祛濕健脾的藥材有哪些:
其中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炒白術(shù),又增強了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白扁豆,健脾化濕
炒薏仁,健脾滲濕
茯苓作為一個利水滲濕藥,應(yīng)用非常廣泛,除了水腫小便不利以外,痰飲、黃疸、淋證、泄瀉、濕疹、濕瘡、婦女白帶過多,都可以用,而且用的時候不分寒熱,虛實皆可。
這對于不分體質(zhì),不曉辨證的中醫(yī)小白來說,太合適了。
首先它是平性的,對于虛癥的濕氣,它可以利尿不傷正氣;對于實證,它補虛不礙邪,不影響邪氣的祛除。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夠把中焦脾胃的水濕通過小便的方式排出去。
另外,兼有健脾的功效。一味藥既能祛濕,又能健脾,非茯苓莫屬了。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有這樣的記載:“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山谷大松下?!?/p>
茯苓原本是寄生在腐朽松根上的真菌。
古人不清楚它的生長習慣,加上古人對松樹有一種特殊情結(jié),或者說崇敬心理,認為松是有靈性的,死了以后的靈氣就跑到了根上,長出了茯苓。
最早是“伏靈”兩個字,意指松死亡了靈氣伏結(jié)在根部,成為一種塊狀物。后來才慢慢演變成“茯苓”。
白術(shù)也是健脾祛濕的高手,在一些方劑名常常有它的存在,比如參苓白術(shù)散、七味白術(shù)散。因為它既能補脾氣,又能通過燥濕、利尿,有效地排除因脾虛而停滯于內(nèi)的濕濁。
它和茯苓有一樣可以健脾祛濕,區(qū)別在于它是一個偏溫燥的藥物,脾喜溫燥,適用于脾虛有濕,不適用于濕熱情況,它挑體質(zhì)。
白扁豆和薏仁基本上都屬于藥食同源的食物,都可以健脾化濕,但力量相對來說稍微差一些。
薏仁生用時是微寒的,既滲濕又清熱,但如果炒過之后,它的溫燥性增強。
針對濕邪,中醫(yī)里有很多類不同功效的藥物,將它們一一化解來。
具體來說,有這幾個門派:
比如說白扁豆、薏仁這一類,中醫(yī)通常把它們稱之為甘淡之品,可以將體內(nèi)分散的濕濁,逐步地向膀胱滲透,再從小便排出,這叫利濕藥。
把濕從體表發(fā)散出去,這叫散濕。譬如麻黃,通過發(fā)汗可以使水腫減輕;
通過苦味藥來減少體內(nèi)濕濁叫燥濕,如蒼術(shù)、厚樸;
以芳香來治療中焦?jié)駶岬慕谢瘽?,如廣藿香、佩蘭;
通過小便排除水濕叫利濕;通過大便排除濕濁叫逐水。
第二種情況
濕阻中焦
還有一種情況是雨下的太大,比如臺風來了,雨量很大,超出了城市的排水能力,水就堵了,水就淹了城市,就好比白娘子水漫金山寺,這明顯是濕濁或水飲超過脾的運化能力,光靠脾一個人是運不了這么多水的,這種情況就叫濕阻中焦。
它是在脾虛的基礎(chǔ)上還有一些胃不舒服的癥狀,因為濕阻中焦,脾胃被困,則升運和降失常,導致產(chǎn)生胸腹脹滿、惡心嘔吐、大便溏瀉、困倦嗜睡、不思飲食、口淡不渴,肚子里面經(jīng)常有聲音,要么是氣聲,要么是哐哐的水聲。
這個時候,健脾已經(jīng)來不及了,我們要找?guī)褪帧3擞蒙匣瘽竦乃?,還要配伍一些行氣的藥物,行氣則濕化,行氣有利于中焦?jié)駶岬南謴推⑽刚9δ堋?/p>
比如我們有一個方子叫做平胃散,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之功效,就是幫助把滯留在中焦的濕氣,驅(qū)逐出去。
里面有燥濕健脾的蒼術(shù),也有行氣燥濕的厚樸、陳皮。
因為蒼術(shù)苦辛溫燥,藥性燥烈,可以很迅猛地解決濕困中焦,但它也有缺點,容易耗氣血,燥津液,動虛火。水濕之氣嚴重時才可用。
平胃散是治病攻邪的方劑,并不是保健的,雖然它可以祛濕,但它一般陰虛之人,癥見舌紅少苔,口苦而渴,或脈數(shù)者,都不能服用這個方子。
沒事兒不能拿來服用,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雖然祛濕,中醫(yī)有各種招數(shù),滲濕、化濕、燥濕、散濕,但是最安全的,最家常的方式,還是善用利濕藥,如:茯苓、赤小豆、薏仁、白扁豆、葫蘆、冬瓜皮等。
眾所周知,在廣州疫情預(yù)防中“粵抗一號”藥方里,有一祛濕界的新貴,再出江湖,逐漸被大家所認識,它就是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是廣東人相當喜愛的湯料之一,在潮濕嶺南地區(qū),很多學校及公司的飯?zhí)弥?,?jīng)常能看到帶有五指毛桃的靚湯,很多醫(yī)生的中藥處方中,也經(jīng)常會看到五指毛桃這味藥。
很多北方人第一次看到它的名字,以為它是某一種桃子!
然而并不是。
五指毛桃不是桃,因為它的葉子有點像人的五指,并帶有細小的毛毛,果實則像毛桃,才起了這么個名字。
須注意的是,入藥是裂掌榕的根部而不是果實。
五指毛桃,祛濕奇才,專治虛人
雖然有著粗獷的外表,粗鄙至極,但其實人家的味道很清新怡人,不僅自帶椰子的清香,而且功效也是頂呱呱。
為什么嶺南人喜歡喝它?因為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嶺南地區(qū)氣候特點是什么?高溫,多雨,潮濕。
五指毛桃生長在嶺南一帶,它專治這種山嵐瘴氣,具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luò)等功效。
我曾經(jīng)在廣州工作過,經(jīng)常在菜市場,或者餐館見到五指毛桃的身影,有時候是一小捆,有時候又切成小段。
如果感覺身體困頓,體乏無力,大便不爽之時,就會效仿廣東仔煲一碗五指毛桃祛濕靚湯,讓濕氣、廢水,都從下焦一一排除,讓身體重回清爽輕盈。
所搭配的食材,也盡是一些甘淡之品,因為安全也易于效仿,五指毛桃的好搭檔——茯苓,皆能健脾利濕;藥食同源的豆子——赤小豆、蕓豆、蓮子,既可以吃豆子,也具有同樣的功效。
五指毛桃和茯苓都是非常平和的食材,根本不挑體質(zhì),寒濕可以用,濕熱也可以用,老少婦孺都可以喝。
對于不知道自己體質(zhì),或者虛弱的人來說,非常友好。一邊補氣補虛,一邊化濕祛邪,兩全其美。
五指毛桃祛濕湯
配料:五指毛桃50g、土茯苓40g、赤小豆15g、 蓮子15g、蕓豆15g,排骨一根、蓮藕、生姜(此方可夠3-5人份)
做法:
1、提前將五指毛桃、茯苓、蓮子、蕓豆、赤小豆洗凈浸泡1~2小時
2、把排骨焯水后,一起放入燉鍋(高壓鍋也行),選擇煲湯模式
3、加適當之調(diào)味,將湯和食材一起吃掉~
我用的隔水燉的方式,兩個半小時,已經(jīng)可以把排骨燉的骨肉分離,湯也變成了深褐色,那是土茯苓的顏色都稀釋在湯中了。
也可以把排骨換成其它你喜歡的食材,只是加了兩味藥,三種豆子,整個湯的檔次立馬提升。
如果吃素的朋友,可以不加肉,直接加玉米、胡蘿卜清燉也可以的喲。
希望一碗祛濕靚湯可以幫你掃除一天的疲憊和困勁~
張教授最新課程【祛濕小專題】
15個常見的祛濕話題
幫你掃清障礙,無濕一身輕
點擊圖片,前往學習
對于濕氣纏身的朋友來說,祛除濕氣的根本方式,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加強運動,如果這些生活習慣不改,那么水濕雖然可以通過藥物去除,但是馬上就會復來,我們不能總是靠藥物維持體內(nèi)的平衡。
所以,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