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七下西洋,實際上是明成祖的七下西洋。鄭和因這件事被渲染成一位放眼世界的太監(jiān),明成祖也被渲染成一位放眼世界的皇帝。也有人稱中國早在鄭和七下西洋時就是一個海洋國家了。事實是這樣嗎?
中國皇帝通過七下西洋究竟想干什么?七下西洋是個什么性質的東西?它都拿走了什么帶回來什么?它對明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了嗎?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至今,我們一談起七下西洋,便陶醉在它的船有多大,人有多多,寶物有多少。實質上是陶醉在它有多威風里。一談起七下西洋,一些人便在時間上、規(guī)模上、人數上,貶低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什么時間上最早、船體最大、船只最多、出海人員最多,云云。
那么,明永樂三年,中國向海外派出一支由60多艘船,近3萬人的一支船隊,究竟干什么去了?去打仗嗎?不是。身邊的事還沒處理利索,哪有力量跑那么遠打仗。再說咱大明疆土夠大了,己經有點管不過來了,夠了,夠了!
那么,是去各“番國”收銀子嗎?也不是,大明威風八面的船隊是走一路撒一路,走一路給一路,所到之處倍受歡迎,沒遇到一個敵人。就一件事沒調解好,誤會了,讓人殺了100多人。結果人家一磕頭,甜甜地一聲皇上,準備賠償的5萬多銀子也免了。中國人大方呀!我大明王朝還差你那么點錢嗎?服了就行了。二戰(zhàn)后,偉大領袖不也向東邊的朋友一揮手,什么戰(zhàn)爭賠償,免了吧!
明永樂三年,一支龐大的中國船隊,從南京龍江碼頭出發(fā),滿截著金銀珠寶絲綢瓷器,當然,也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駛向大海。
目的之一,弘揚大明王朝的皇威。如今的大明誰說了算呀?明成祖朱棣。
目的之二,搜尋失蹤的建文帝。據說他就下了海,沒死。這可了不得,要防止反革命復辟,尤其防止他勾結外國勢力東山再起。
這回明白了吧?一支不去打仗的船隊,帶2萬多軍人干什么。
但這樣一支擁有2萬多軍人,使命復雜而又龐大的船隊,怎么選了一個太監(jiān)率領,大明王朝的文臣武將沒人了嗎?鄭和何德何能?
說德,鄭和德大矣!在朱棣和建文帝叔侄兩人爭奪天下時,鄭和旗幟鮮明地站在朱棣一邊,并以無根之軀沖鋒陷陣,不是大德嗎?更重要的是,皇上還不是皇上時,鄭和就是他的老同志和老部下了。
謂能,鄭和始奉伊斯蘭教,后信佛教,出使西洋諸國不正對路嗎?
公元1405年的秋天,蔚藍色的大海第一次看見這么龐大漂亮的船隊,很興奮,鄭和一干人也很興奮,頭一次漂在這么大的水面上。但相互間都很陌生。大海不知道這支船隊干什么來了,船隊也不太知道大海的脾氣。以后的曆史,只一個勁兒地說,這支船隊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到了哪兒,怎么怎么受歡迎,一字不提大海的態(tài)度,仿復鄭和的船隊下了風平浪靜的洞庭湖。
然而,七下西洋,一萬多軍民是怎么死的呢?就算他們是為了和平,為了中國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民友誼而死,也得提兩句寫兩筆呀!怎么沒人說呀?怎么七下西洋只剩下一個鄭和了?中國人怎么這么勢利呀?眼里筆下只有皇帝,只有名人,沒有老百姓。就像中越之戰(zhàn),動轍許世友或是楊得志,那幾萬年青人呢?還是把麻栗坡整干淨點吧,別讓人笑話。
大明浩浩蕩蕩的船隊來了。他們是否一帆風順不太清楚。但不管順不順,這場面都是激動人心的。
千帆競發(fā)海上,大明揚威天下。
這場面拍起影視來,那該多揚我國威、軍威、民威呀!一如建國多少年大慶,檢閱陸??铡D钦媸亲屓舜蛐难劾镱^往外激動呀!中國皇帝喜歡這個,中國老百姓也喜歡這個。他不明白這是從你兜里往外掏錢呀!
“明永樂至宣德八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遍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從洪武到成化年間中國產的白銀一共3000萬兩,鄭和七下西洋政府的財政撥款加在一起是700萬兩,沒有全用完,但是花掉了600萬兩。你想,100多年間生產的白銀一共才3000萬兩,七下西洋居然花了600萬兩銀子,國家的財政幾乎都要崩潰?!?/p>
這些我們跟老百姓說嗎?為什么不說?
前后28年七下西洋,真要辦點明白事也行,錢也不白花。但28年里,近3萬人成了一個準組織,準單位。這些人平時干什么,隨時準備下西洋。如果說初次下海,鄭和的船隊還負有搜尋建文帝的使命,那么以后的出海,則完全是一種習慣性收不往腳了。規(guī)模不再大,但也不能小了呀!
鄭和的船隊,在明永樂年間,是另一冊會下海會揚帆的永樂大典。是彰顯明成祖皇威的一支專赴海外的儀仗隊。它和我們的“大慶”差不多,不同的是,我們今天喜歡在地上搞,在院子里搞。昨天的大明皇帝喜歡在水上搞,走出去搞。這能不費銀子嗎?
有人說,我們的大明皇帝是去和平的,是去送橄欖枝,是去放飛和平鴿的。是呀,同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相比,中國的皇帝多仁慈呀!但我們倘若能讀讀鄭和所到之處給人家念得所謂“國書”,你就會明白,中國皇帝的狂妄自大和目空一切。是一點不比西方列強的居高臨下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人家的居高臨下是“搶”,我們的居高臨下是“送”。人家是搶“外人”的給“內人”用,我們是奪“內人”的給“外人”花。實際上,這都是一種國與國外交關系上的居高臨下。人家是赤裸裸地搶,我們是趾高氣揚地“裝”。這個毛病現在己傳染到稍過上好日子的老百姓了!
記性好點兒的不該忘了,幾十前咱老百姓那是過得啥日子,但大把大把的銀子沒被人往外送嗎!結果,“同志加兄弟”該打照打,山連山江連江,打起來更方便。結果,“亞德里亞海岸的明燈”也不亮了,照樣罵你。結果,“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是:你說話不如放個屁。
明永樂三年開始的七下西洋,是明朝皇帝的一種習慣性海上大慶典,是花錢買皇威,花錢買面子,它連花錢買外交都算不上。有人說:它發(fā)展了明朝同它國間的貿易,錯了。明朝皇帝的七下西洋,并沒有從實質上開放海禁,它的基礎仍是“朝貢貿易”,而明朝的這種貿易的原則是“厚往薄來”,說穿了,還是一個字:“裝”。這種意義上的下西洋,是面向世界嗎?
而28年間,沒有任何新意,曆行展示的七下西洋,能說明中國當時就己經是海洋國家了嗎?海洋國家是個什么概念?它僅僅是用擁有多少船來衡量嗎?
勞民傷財,好大喜功的七下西洋,終于有人敢反對了!一個叫夏元吉的人出場了。等待他的不是皇上的收斂而是下大獄。但他的下場比當年的彭德懷好一些。明成祖一死,新一代領導人就把他放出來,并征求意見。
現在,該說到鄭和之死了。
同七下西洋勞民傷財一樣,一些人從不提鄭和之死。直到今天,人們也沒考証明白他是怎么死的!一個“民族英雄”死的不明不白,史學家們該費點心思的。不論其老死、病死、淹死、害死,總得有個交待呀!不僅對大明,對整個中華民族做出這么巨大貢獻的人,死得竟然連點文字記載都沒留下來,太不正常了。
1434年,明朝新一代領導人下令解散這支“儀仗隊”,但對鄭和只字未提。這正常嗎?
鄭和家譜到是有話:“止于王事,歸葬牛首山。”意思說鄭和是公傷死亡。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