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中,以美國的圣誕節(jié)文化最為豐富多元。對成年人來說,圣誕節(jié)意味著假期與“血拼”,而在小朋友們眼里,來自北極的圣誕老人將帶給他們實現秘密心愿的機會。
于是,每年12月,都會有無數封承載著孩子們美好憧憬的信件,涌入美國聯邦郵政系統(tǒng)。經過社會各界百余年的努力,“圣誕老人”終于得以完滿地回復孩子們的愿望;翻看那些不同時代的來信,則如同打開了一本閃耀著異彩的童話故事選集。
“朋友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沒有圣誕老人,可我不相信?!?939年,12歲的威爾遜·卡爾提斯在給圣誕老人的信中寫道。威爾遜的父親是一名警長,在同歹徒搏斗時殉職,“之后,我就再沒有收到過任何東西。我知道自己將變得強大,所以我要勇敢。我喜歡書勝過一切。”
一個多世紀以來,數以萬計的同類信件中,飽含歡笑與眼淚的故事皆不鮮見。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和圣誕老人同名的美國小鎮(zhèn)圣塔克勞斯,今年發(fā)行了一本名為《寄往圣誕小城》(Letters to Santa Claus)的新書,收錄了數十年來收到的各具特色的信件。
美國《史密森尼雜志》官方網站點評說,這些信件展示出孩子們的心愿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但也表達了純真的永恒。世界瞬息萬變,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從未動搖。他們始終相信,那個白須飄飄、穿著紅絨套裝的老爺爺,必定能讓他們美夢成真。
說教也是圣誕老人的工作
美國是移民國家,它的圣誕節(jié)文化也是吸收和融匯的產物。據信,圣誕老人初次登陸美國是19世紀初——西歐的一位主教圣·尼古拉斯在圣誕節(jié)送禮物的故事,隨著大批荷蘭移民的到來傳入北美;前者的形象隨即被紐約地區(qū)的新貴一族本土化為“圣塔克勞斯”。
1810年12月6日,藝術家亞歷山大·安德森在紐約歷史協會委托下,創(chuàng)造了史上首個“美國式”圣誕老人的形象。他最經典的構思,就是安排“圣塔克勞斯”把給小朋友的禮物放在壁爐前的襪子里。自那以后,圣誕老人給孩子送來驚喜的形象被逐漸認可。
除了化身“禮物使者”,圣誕老人起初還肩負說教的使命。在中國,家長會告誡孩子,“再哭,大灰狼就來了”;而在兩百年前的美國,家長會說,“如果你不聽話,圣誕老人就不給你禮物”。這是因為,在安德森筆下,圣誕老人將白樺枝放在了一個淘氣男孩的襪子里。
這種說教通常以書面形式出現。19世紀50年代,詩人亨利·韋德華茲的妻子每年都會以圣誕老人的口吻給3個孩子寫信,總結他們過去一年的進步,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如果你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個性,我希望你能像吃到又酸又苦的果子一樣扔掉它?!币环饴淇顬?853年的信中提到,“做任何事情前,都要試著停下來思考?!?/p>
借孩子們喜愛的圣誕老人之口教他們明辨是非,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所以,在孩子們與圣誕老人互動的早期階段,人們更多談論的是后者的來信,而非前者寄出的信件。
平安夜前,父母將自己的鞭策與鼓勵化作文字,留在壁爐旁,或是附近的襪子里,一些聰明的孩子會給出回信。于是,讀者在《寄往圣誕小城》一書中看到了這樣的對話:“我知道自己不是個聽話的好女孩,但如果我得到想要的圣誕禮物,明年保證會乖乖的?!?/p>
全社會為滿足孩子而努力
從四面八方寄給圣誕老人的信件成為美國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在南北戰(zhàn)爭時期。1864年,《芝加哥論壇報》敏銳地注意到了這方面的趨勢。
該報寫道:郵遞員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通訊習慣,大家不用總是跑去郵局,讓“圣誕老人敲門”的想象成為可能。隨著郵政系統(tǒng)逐漸完善,以及郵費持續(xù)降低,疼愛孩子的父母更樂意在圣誕期間支付郵費,等郵遞員送信上門,孩子也因此愈發(fā)相信圣誕老人的魔力。
相關詩歌、照片和插畫的流行,也為孩子們給圣誕老人寫信的想法推波助瀾。尤其是受漫畫家托馬斯·納斯特的長篇連載作品《好孩子的父母》和《淘氣孩子的父母》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相信,圣誕老人住在北極,“Santa Claus. North Pole”是他的收信地址。
不久,全美各地的報紙都開始報道郵局收到寄給圣誕老人信函的新聞?!昂⒆觽儗κフQ節(jié)愈發(fā)期待?!?873年12月,《鳳凰城每日報》稱。另一位駐扎在斯塔克縣的記者也在次年寫道,“上周,兩個小家伙闖進了民主黨的辦公室,希望我們幫助他們給圣誕老人寄信?!?/p>
隨著信件越積越多,“誰來回復”成為嚴肅的問題。一些報紙將信件內容公開,征召讀者回復,但絕大多數送到郵局的信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公眾和媒體開始為孩子發(fā)聲,抱怨后者的愿望被忽視,有慈善團體直接向《紐約時報》發(fā)問,能否找到更好的方式滿足孩子?
經歷了若干次不成功的嘗試,聯邦郵政部門終于在1913年決定,只要經過當地郵政部門同意,慈善團體就可以代為回復信件。就這樣,在肯塔基州等地,一些民間組織率先開始回復信件,還會根據信的內容提供小禮物,如堅果、糖果以及鞭炮和蠟燭。
受此啟發(fā),各行各業(yè)的好心人紛紛用各自特有的方式給孩子們回信,同時,也難免引起一些問題。1913年,報關員約翰·格魯克在紐約成立了“圣誕老人協會”,專門負責回復當地成千上萬的來信。起初,他的努力得到了新聞界、公眾和社會名流的贊譽。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該機構索要越來越多的資金,用于支付日益增長的禮物和郵資需求。相關服務推出數年后,人們忽然發(fā)現,大部分資金去向不明,曾被人們歌頌為“真人版圣誕爺爺”的格魯克卻賺得盤滿缽滿。顯然,多達幾十萬美元的善款流進了他的腰包。
最后的結果是,郵政部門取消了該協會的回信權,并進一步細化了相關政策,明文規(guī)定哪些個人和團體有資格接受和回復信件,哪些不行。
圣塔克勞斯鎮(zhèn)的志愿者們正在整理寄給圣誕老人的信件
“圣誕老人郵局”聲名鵲起
被稱為“圣誕老人之鄉(xiāng)”的圣塔克勞斯,就是合法接受和回復信件的地點之一,且擁有超然的地位。這個位于印第安納州邁阿密縣、與圣誕老人同名的小鎮(zhèn)在百年前名喚圣達菲。1850年,當地居民向聯邦政府要求設立郵局,遭拒絕,理由是已經有了同名的地址。
于是,人們想到了改變鎮(zhèn)子的名稱。坊間傳說,1855年冬,村民們開會討論改名事宜,突然傳來一陣鈴鐺聲,有個在場的孩子脫口而出:“圣塔克勞斯”,小鎮(zhèn)的新名字即由此而來。
鎮(zhèn)上很快有了郵局,郵政系統(tǒng)也開始向這里轉發(fā)一些寫著“寄給圣誕老人”的信件。1914年,在該鎮(zhèn)郵局局長詹姆斯·馬丁的牽頭組織下,“意料之外的回信”開始被成批地刊登在報刊雜志上類似“信不信由你”的版塊中,“圣誕老人郵局”的名頭遂廣為傳播。
此后百年,孩子們給圣誕老人寫信的熱情愈發(fā)高漲,圣塔克勞斯也從中看到商機,修建了圣誕老人城堡和圣誕老人博物館;如今,通過名為“圣誕老人的精靈”的官方機構,小鎮(zhèn)每年能確保至少1.5萬封來信得到及時回復。
“整個12月,我們都非常非常忙,十幾名志愿者每天勞作12~14個小時。我們會趕在平安夜前,通過個性化的筆跡讓對方知道圣誕老人看過信了?!迸撂亍た坪罩甘鞘フQ老人博物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據她介紹,發(fā)自“圣誕老人郵局”的每封回信上都印著特意設計的郵戳。
“我們不會承諾什么,”科赫補充道,“但會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愿望有人聽到?!倍遥匦诺膬热莶⒎乔宦?,當中許多是極富針對性的。比如,孩子們在信中提到踢足球,回信就會鼓勵他們“好好踢”,有時還會教導他們將玩具和伙伴分享,又或是尊重別人。
從禮物清單中看到時代發(fā)展
時至當下,孩子們寄給圣誕老人的信件已經發(fā)展成了相對固定的格式:通常以“親愛的圣誕老人”開頭,接下來是簡單的自我介紹,通過回顧一年來做過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績,向圣誕老人證明自己是好孩子,之后再列出想要的禮物清單和原因;結尾前,還要表達一下對圣誕老人的感謝。落款后,把信放進信封,郵寄地址注明“Santa Claus. North Pole”。
通讀《寄往圣誕小城》一書可以發(fā)現,小朋友們想要的禮物五花八門:有的喜歡新玩具,有的祈禱家庭和睦,有的想要寵物,甚至還有人想要“時光機”,消除不愉快的回憶。當然,也有成年人的來信,他們中有人希望自己的兒女心想事成,有人祈禱被派往前線的愛侶平安歸來,甚至還有人期待圣誕老人送來一個“身材高大、有教養(yǎng),收入穩(wěn)定的男朋友”。
一封封飽含心愿的書信,猶如時間膠囊;稚嫩的字體和純真的愿望,傳遞出了不同時代的擔憂、渴望和特色。如圣誕老人博物館現任館長艾米麗·韋斯納·湯普森所言,“從一張簡單的信紙到寫滿昂貴禮物的清單,從一塊積木到一個iPad,你可以看到世界的發(fā)展?!?/p>
《史密森尼雜志》官網文章指出,19世紀70年代,孩子們要求的禮物往往是簡單實用的,比如書桌、祈禱書、爸爸正在用的發(fā)蠟。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小家伙們開始要求更多好玩的東西,如糖果、娃娃和旱冰鞋。進入21世紀,他們最渴望獲得的則是電子產品。
“他們當然會要求不同的禮物,因為如今已進入電子時代?!遍喿x了數以千計的、寄給“親愛的圣誕老人”的信件后,科赫表示,孩子們的純真并沒有改變,“他們想要的東西確實比19世紀30年代時多了不少,但本質上是相同的?!?/p>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