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元
1、1195年
吳潛,宣州寧國人,字毅夫,號履齋,柔勝四子,夏五月初四日戊子時生于安吉州新市鎮(zhèn)之寓舍。
吳氏祖籍平江,傳七世至宋太祖以功授水陸支度轉(zhuǎn)運使吳仁壽,因“愛寧邑(即寧國)云梯山若城廓之狀,風(fēng)土有生化之機,遂卜居焉。”吳仁壽為遷寧始祖,自此定居該地,世代繁衍。吳潛曾祖父為寧邑五世祖吳洙。祖父為寧邑六世祖吳丕。父為寧邑七世祖吳柔勝,淳熙八年(1181)進士。吳柔勝生四子,長子澤、三子淵、四子潛。
2、1196年
夏四月一日母親魯國夫人沈氏病逝,葬于宣城之蔣山。
3、1198年
隨宣州為官的伯父吳柔立生活,游學(xué)于寧國、宣州、涇縣。吳潛少小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文章急就而成。從小立下宏志,決心收復(fù)國土,報效國家。
吳柔立,解元出身,仕至太師,封魏國公。
4、1208年
入州學(xué)。
5、1210年。
秋八月,領(lǐng)鄉(xiāng)舉。
6、1213年
春三月,取夫人平氏。平氏溧水世家。
吳柔勝長子吳澤、三子吳淵,以寧國籍舉子于嘉定七年(1214)同中進仕。
7、1216年
春三月,子璞生。秋再領(lǐng)鄉(xiāng)舉。
8、1217年
以寧國籍舉子登禮部進士第一(狀元),時有民謠:“水打北園廟,寧國出狀元?!鼻锇嗽缕呷仗厥诔惺吕珊灂?zhèn)東節(jié)度判官。臺臣盛章論罰奉祠,里居四年。
9、1221年
春正月,子琳生。夏五月二十二日降授承務(wù)郎。
10、1222年
春二月十一日敘復(fù)承事郎主管華州云臺觀。授廣德軍通判,不赴。
11、1223年
里居。夏五月,子玠生。
夏六月二十七日衛(wèi)國夫人平氏薨,葬于崐山鄉(xiāng)黎橋?qū)氻斔轮畟?cè)(今為宣州區(qū)南湖鄉(xiāng)崐山村)。
12、1124年
夏五月二十一日,潛父吳柔勝(1154—1224)卒,享年71歲。吳柔勝仕至直華文閣,秘閣修撰等。卒,謚“正肅”。
冬十一月乙酉潛奉柜葬父于長安鄉(xiāng)宋山石岡之原(今為宣州區(qū)新田鎮(zhèn)境內(nèi)),丁父憂三載。
13、1227年
授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添差通判嘉興府,代理嘉興府事。
14、1229年
轉(zhuǎn)任朝散郎、尚書金部員外郎。
15、1231年
遷尚右郎官。
臨安都城大火。潛冒顏直諫:“懷奸黨賊者誅,賈怨誤國者黜。”向丞相史彌遠(yuǎn)大膽提出六論:正君心,節(jié)奉給,賑災(zāi)救民,重用老練廉潔之臣,選用良將御外患,革吏弊以治新道。除太府少卿總領(lǐng)淮西,屢辭不允。轉(zhuǎn)朝散大夫。
16、1233年
史彌遠(yuǎn)死,理宗親政。蒙古約宋聯(lián)兵夾擊金國。潛提出:“以和為形,以守為攻,以戰(zhàn)為應(yīng)”之策。朝廷不采納。潛之后又上疏:“保蜀之方,護襄之策,防江之算,備海之宜”。
因議政卓有見識,授直寶章閣、浙東提舉常平,辭不就。改吏部員外郎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遷太府少卿,淮西總領(lǐng)。升太府卿,兼任沿江制置、建康知府、江東安撫留守。
17、1234年
春三月十七日除太府卿兼權(quán)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東安撫司兼留守,辭免不允。
理宗詔求直言,潛上九事:①順應(yīng)時勢,更新治國方針;②培養(yǎng)太子,以傳帝王延續(xù)之福;③以厚德為綱常之根本;④端正文風(fēng);⑤廣蓄人才以備用;⑥體恤民力,使之寬裕;⑦戌邊之事應(yīng)吸取教訓(xùn),以圖新功;⑧改革貨幣流通制度,整頓金融秩序,提高國家財力;⑨探求百姓起事(農(nóng)民起義)原因,防患于未然。秋八月三日,除秘撰都承。
因直論忤相鄭清之,以臺臣王定論主管紹興府千秋鴻禧觀。
18、1236年
改任秘閣修撰、代理江西轉(zhuǎn)運副使兼知隆興府,主管江西安撫司。
三月,潛入闕,升太常少卿、知鎮(zhèn)江府事。秋七月六日除太常少卿。潛奏請改小斛斗的容量,減免租稅,讓民休生養(yǎng)息等十五事。八月轉(zhuǎn)朝請大夫。冬十一月除右文殿修撰。
19、1237年
春正月二十五日除權(quán)兵部侍郎兼檢正,集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督府參謀官、兼知太平州,五辭不就。秋八月二十九日,除試工部侍郎知慶元府、知江州,辭不就。知慶元府事兼沿海制置使。改知平江府。
《履齋鴉涂集》成。
20、1238年
授寶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改玉隆萬壽宮。
六月,知太平州、措置采石江防、淮東總領(lǐng)財賦。代理戶部侍郎,知鎮(zhèn)江府。提出國家財力要“放水養(yǎng)魚”,反對竭澤而漁。代理兵部尚書,浙西制置使。
21、1239年
春三月十三日以明堂大禮特進封溧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夏五月二十三日,改寶謨閣直學(xué)士,兼浙西都大提點坑冶。六月十三日,除權(quán)兵部尚書浙西制置,辭免不允。
敷文閣直學(xué)士、慶元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府庫積錢1473800貫,代民輸稅帛累計達(dá)5491700貫。在該任上,興辦學(xué)校,培養(yǎng)人才,篡修《四明續(xù)志》;開河筑壩,興修水利;設(shè)置“永豐倉”,救濟災(zāi)民,贍養(yǎng)孤寡老人,改善民眾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制定“舟戌法”設(shè)關(guān)御寇。短短幾年,政績斐然,慶元百姓勒碑紀(jì)念。
《履齋詩余集》成。
22、1241年
進工部尚書,改吏部尚書兼知臨安府事浙西安撫使。授寶謨閣學(xué)士、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辭。夏五月九日轉(zhuǎn)中奉大夫試工部尚書兼吏部尚書,再辭不允。臺臣徐榮叟言潛在建寧府有三罪。詔奪職,罷新任。提舉南京鴻慶宮,遂請致仕。
23、1242年
皇帝屢詔潛入闕講《易》,潛倡導(dǎo)“人君非反身修德,無以求亨通之理。”諫議在皇室近族中慎選太子,及早培養(yǎng),以安人心。帝嘉之。兼侍讀經(jīng)筵,培育輔助太子。授華文閣學(xué)士、知建寧府,辭不赴。
24、1243年
里居。
25、1244年
里居。晁文元公《五書撮要》成。
夏五月二十三日以明堂大禮進封溧水縣開國子,加食邑三百戶。
秋七月十三日,丁繼母楚國夫人臧氏憂三載。服除,轉(zhuǎn)中大夫,試兵部尚書兼侍讀。轉(zhuǎn)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讀。改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進封金陵侯。
吳潛長子吳璞,淳祐四年(1244)中進士,仕至吏部尚書。
26、1247年
三月十五日轉(zhuǎn)太中大夫依前兵部上書兼侍讀。
六月己丑,潛以亢旱乞罷。己卯,潛依舊端明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
27、1249年
八月,資政殿學(xué)士、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
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实壅賹Γ瑵摫砻髁酥卫韲业囊笄邢M骸皣也豢赡軣o弊,就象人不可能無病一樣?,F(xiàn)在國家的問題,連庸臣也會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誠重用元老,視之為醫(yī)師,集思廣益,使我等臣輩能有機會施展牛溲馬勃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p>
28、1251年
夏四月二日,除參知政事同提舉編修勅令同提舉編修經(jīng)武要略,進封金陵郡公加食邑四百戶,實封一百戶。初五日,轉(zhuǎn)通議大夫進封金陵郡開國公。
五月,御筆賜“履齋”二大字。
六月十五日,轉(zhuǎn)通奉大夫。
閏十月,潛上五疏,乞解罷機政歸田里,五奏不允。
十一月二十八日,除宣奉大夫、右丞相兼樞密使,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三上表辭不允。
29、1252年
八月,潛乞解罷機政,五奏不允。
十一月,潛罷。以蕭泰來論其奸詐十罪如王安石而又過之也。
十二月,皖浙水災(zāi)嚴(yán)重,自請罷職。詔許,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
30、1253年
里居,作南墅。
31、1254年
陶伯邵三子詩集成。
32、1255年
里居。
秋七月,因皇子進封忠王遵故事具奏録進舊來所得圣語,乞付史館。
33、1256年
授沿海制置使,判慶元府,屢辭不允。
秋八月二十一日離鄉(xiāng)里,九月八日抵慶元。
34、1357年
吳潛、趙與籌各轉(zhuǎn)一官,潛任資政殿學(xué)士、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正月,兄吳淵(1190—1257),卒,享年68歲。謚“少師”。
35、1259年
詔吳潛開閫海道,勤勞三年。屢疏求退,詔許。仍舊觀文殿大學(xué)士,特進崇國公,判寧國府。還家。八月二十五日,致仕離任時,慶元百姓匍伏挽留,熱淚相送。
九月初八還里第。
在家鄉(xiāng),吳潛寫有多首詩歌,“回首家園,竹多屋、水還多竹。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綠。多謝故人相問訊,奚奴步步收珠玉。嘆暮林、飛鳥也知還,尋歸宿。遍歷了,岳與牧。享過了,官與祿。算平生萬事,盡無不足。爭奈乞身猶未可,只緣欠種清閑福。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边@首《滿江紅》表現(xiàn)了他對家鄉(xiāng)山水的贊美和親切感,以及表達(dá)了樂于為國操勞、為民解憂,不計名利的心情。
九月十五日,理宗念潛有卓見,以醴泉觀察使兼侍讀,奉朝請,辭免,不允。二十六日離鄉(xiāng)里,二十九日至都下(臨安)。向皇上進言:“畏天命,結(jié)民心,進良才,通下情”。帝嘉納之。賜“萬竹堂”三大字。
冬十月二日,理宗拜潛為金紫光祿大夫、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封慶國公。十二月十三日改封許國公,十四日敕封吳潛:
敕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位列上公實萬民之攸,統(tǒng)職升元輔誠百撥之總,司茍非其人曷膺重任舉官。吳潛天資忠亮,問學(xué)淵深,負(fù)經(jīng)綸致遠(yuǎn)之才,抱博古通今之蘊。指陳讜論,既有保安社稷之謀;措置時宜,尤著瀝膽洗心之策。似茲賢哲以褒崇,特加封許國公,欽此欽遵。開慶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36、1260年
慷慨陳詞,論國家安危治亂之原:“近年公道晦蝕,私意橫流,仁賢空虛,名節(jié)喪敗,忠嘉絕響,諛佞成風(fēng),天怒而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禍,積為宗社之憂?!倍卮俚弁酢按谷赵轮鳎闶剐∪唆饩?,以貽善類之禍?!?/p>
帝欲立忠王為太子,潛密奏云:“臣無彌遠(yuǎn)之才,忠王無陛下之福。”帝積怒于潛。
初,吳潛派賈似道駐軍黃州,賈似道以為是吳潛排擠他,心中怨恨吳潛,伺機報復(fù)。
賈似道在黃州,既不布防,也不出戰(zhàn),還慌報軍情。在鄂州失守的嚴(yán)重情況下,竟無恥地向皇上邀功請賞?;栌沟乃卫碜?,給賈似道加官進爵,卻命吳潛赴黃州作戰(zhàn)。吳潛明知敗局已定,仍臨危受命,“我年近七十,鬢發(fā)如霜,讓我上前線捐軀致命,也在所不辭,感到痛心的是元兵壓境,我宋朝危在旦夕呀?”對奸臣故意誤國感到無比的痛心疾首!
夏四月一日,戊戌,賈似道迎合帝之意,令侍御史沈炎疏吳潛過失。帝從之,遂罷潛。吳潛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提舉臨安洞霄宮。初五日至里第。
秋七月,己丑,侍御使何夢然,劾吳潛欺君無君之罪。何夢然何許人也,《續(xù)資治通鑒》(卷一七六)云:“時賈似道專政,臺諫何夢然、孫附鳳、桂錫孫、劉應(yīng)龍承順風(fēng)旨,凡為似道所惡者,無賢否皆斥。”帝弗悟其奸,為下是詔。辛卯,奪吳潛觀文殿大學(xué)士,罷祠、削二秩,謫居建昌軍。
八月初六日離鄉(xiāng)里,門人袁焱焱從之行。臨別京都臨安,吳潛揮筆寫下《滿江紅》:“紅玉階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亭下系扁舟,鱸堪煮。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歸何處。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p>
吳潛途經(jīng)南昌,登上滕王閣,憑欄凝視,一遍遍地吟誦范仲淹的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他多么想有生之年,得見天日,再輔佐皇上重振朝綱。而眼前的漂泊生涯卻遙遙無期,心中感慨無限,作《滿江紅豫章滕王閣》:“ 九月十三日至建昌寓居貢院。 冬十月,壬戌,以臺臣桂錫孫論潛,再遷潮州。十一月十六日自建昌起行。 37、1261年 春正月十三日至潮州,寓趙氏廨宇。 四月,乙卯,以臺臣孫附鳳論遷循州。六月六日自潮州起行。 秋七月四日至循州,寓居貢院。二十一日,以臺臣劉應(yīng)龍論責(zé)受化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 在循州,吳潛回顧四十余年的從政生涯,深感自己對社稷江山是一片丹心,卻常遭橫禍,無限感慨:“股肱十載竭丹心,諫草雖多禍亦深。”想到南宋江山將葬送在一群奸臣手中,悲哀凄涼之情涌上心頭:“邊馬而來動西風(fēng),屢陳長策動孤忠。群豺橫暴嘉謀遏,儀鳳高飛事業(yè)空。“ 賈似道懼怕吳潛會東山再起,指派武臣劉宗申知循州,暗中陷害吳潛。 38、1262年 正月,戊子,詔量吳潛黨人,永不錄用。 五月,壬辰,劉宗申投毒吳潛所居貢院井中。 潛預(yù)知死期,語人曰:“吾將逝也,夜必雷風(fēng)大做。”果如所料。臨終前寫有《謝世詩》三首,以及《謝世頌》三首。 五月十二日,吳潛暴卒循州。詔許歸葬。 循州百姓聞此惡耗,無不失聲痛哭,哀聲動天。他從政過的地方,百姓為其建祠紀(jì)念。家鄉(xiāng)寧國縣建有“狀元坊”、“三賢祠”,與其父吳柔勝、兄吳淵同享千秋祭祀,萬古流芳。 吳潛是南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他竭誠報國、為民請命的精神和剛正不阿、廉潔奉公的氣節(jié),如日月經(jīng)天,照耀著后人。 吳潛長于詩詞。風(fēng)格激昂凄勁,感懷時事,與稼軒詞相媲美。明人梅鼎祚輯有《履齋遺表》4卷、《履齋先生詩余》、《許國公奏稿》;清人朱彝尊所輯《詞綜》錄其詞7首。 39、1275年 三月,壬午,恭帝恢復(fù)吳潛原官。 40、1276年 太府卿柳岳請賜謚,恭帝特賜謚吳潛為“少師” 參考資料: 1、《宋史》 2、《寧國縣志》 3、《續(xù)資治通鑒》 4、《履齋先生詩余》 5、《南宋丞相吳潛》 6、《安徽人物大辭典》 7、道光丙申年《寧東茭筍塘吳氏宗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