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動力的本能論
心理動力的本能論:弗洛伊德將本能視為人類的基本心理動力。本能來自身體的內部刺激,它驅使人通過活動來滿足由于內部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緊張、痛苦和焦慮。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弗洛伊德多次提出和修改他的本能理論,如前期提出的自我保存與種族繁衍的本能,后期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但是他所反復強調、深入研究的則是性本能。他認為性本能是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躍因素,"性的沖動,廣義的和狹義的,都是神經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這是前人所沒有意識到的。更有甚者,我們認為這些性的沖動,對人類心靈最高文化的、藝術的和社會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貢獻。"(1)根據這一心理動力論,弗洛伊德系統地揭示了人格發(fā)展的過程,揭示了各種精神病的起因,解釋了人類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心理動機,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理解人類活動的一把鑰匙。
正是這兩個基本的理論發(fā)現,支起了一個巨大的拱門,精神分析的潮流就從這一拱門源源流出,并顯示了獨特的思想個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種學說中,最有影響的分支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夢心理學。弗洛伊德用無意識來解釋夢,認為"夢都是本能欲望的滿足。"(2)同時他還提出了夢的工作機制,探討了自由聯想等釋夢的方法和技術,將夢的分析看著是理解和接近人的無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過失心理學。根據決定論思想,弗洛伊德深信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因而人的各種失誤,如口誤、筆誤、遺失、遺忘、誤聽、誤讀、誤行等,都是無意識動機與意識的控制相互沖突的體現,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暴露。
三、變態(tài)心理學。傳統的變態(tài)心理學只強調外部刺激而弗洛伊德則將病因轉向了對病人的內心沖突和動機的分析,他指出,變態(tài)心理可以說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內部挫折和剝奪后所引起的非常規(guī)的尋求滿足的心理,是無意識欲望的反常表現,是力比多的變態(tài)用法,是力比多滿足的代替物。而這些變態(tài)心理大多是對早期嬰兒的性滿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與施虐、自戀、同性戀、戀物淫、窺淫癖等。
四、人格心理學。弗洛伊德將人格劃分為三個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構成是被稱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無條件地按照"快樂原則"行動,沒有道德是非和時空限制,無所顧忌地尋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心理刺激的徹底消除。而"自我"則使本能現實化理性化了,它已從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來,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識的部分,其行為準則是"現實原則",它根據現實條件和客觀環(huán)境來調整本我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滿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則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兒童時期所認同的雙親或社會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標準,用自我理想來確立行為目標,用良心來監(jiān)督行為過程,使自我擺脫本我的糾纏,按照社會規(guī)范和要求活動。這三部分在人格構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運作原則,因而往往相互矛盾、沖突,而自我作為中介,便不得不處在本我的驅使、超我的譴責、現實的限制的夾縫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
四、兒童心理學。弗洛伊德認為,性欲力比多與生俱來,貫穿于人的肉體生命和人格成長的全過程。特別是兒童時期四個階段--口腔階段、肛門階段、生殖器階段和生殖階段--性欲力比多的發(fā)展情況對于人的一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他強調了兒童時期的俄狄浦斯情結的重要性,認為兒童的第一個性欲對象往往是異性的雙親之一,而同性的父親或母親則被兒童視為第一個情敵。以后由于閹割情結的威脅,這種"殺父娶母"的愿望被壓抑進無意識從而深刻地影響到人的心理和人格。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第311頁、第9頁。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2頁。
顯然,精神分析心理學的體系都是在弗洛伊德對人的心理結構和心理動力的闡釋的基礎上展開的,從而決定了精神分析學首先是一種深層心理學,它不止于描述心理現象而且還致力于探究人的心理動機,不止于揭示表層心理規(guī)律而且還致力于探究人的深層無意識心理機制,不止于共時性地解釋人的心理活動而且還歷時性地說明人的心理過程,從而把人的自我意識引向了人類心理一直未被發(fā)現的新大陸,表明如果離開對人的無意識的、非理性的因素的考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本質,如果離開了對人的童年經驗、性欲創(chuàng)傷的考察也不能真正說明人的人格發(fā)展的歷史。同時,精神分析學還是一種深層心理學的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先后提出了自由聯想、夢的分析、癥候分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手段、技巧,使不可能通過內省、觀察、反思、測量而直接把握的人的無意識能夠被人們所了解和考察,為人們接近無意識的深淵提供了方法論啟示。
盡管弗洛伊德的理論經常具有一種方法論或者策略上的有意無意的偏激和片面,他的一些觀點也往往缺乏科學依托和實證支持,但他的思想是富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因而,他沒有將精神分析學僅僅局限于一種心理學領域,而是試圖將它擴展為一種通用的人文思想,一種關于人、歷史、社會"廣義的哲學觀"(1),這也使得弗洛伊德從一位心理學家成為了一位思想家,成為了"關于人的現代觀念的營造師"(2)。正因為如此,弗洛伊德的理論就不僅是心理學理論而且也是一種更廣義的文化哲學,具有獨特的人性觀、歷史觀和文化觀。在對人性的理解上,弗洛伊德認為人并非是自我同一、自我覺知、自我控制的,而是分裂的、非自覺、非自為的存在。人不僅不是世界的主人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人。這一思想與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理性主義傳統對人性的理解完全是針鋒相對的,它暗示人們,驅使人生存、勞作和創(chuàng)造的動機并不是理性、意識、意志而是來自生命底層的無聲的本能躁動,來自于心靈深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意識積淀。在對歷史的理解上,弗洛伊德則用個體本能與社會文明之間的沖突來解釋歷史發(fā)展的動力。他指出"文明只有在否定個人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存在,人類的本能生活是進攻與利己主義的自我滿足。文明的全部意義就在于禁止和限制人類。"(3)所以,在弗洛伊德那里,人類的歷史也就成了本能的宣泄與反宣泄、壓抑與反壓抑的斗爭史,人類史也永遠成為了本能與文明的對立史。在對文化的理解上,弗洛伊德是一個泛性主義者,用性欲來解釋人的一切實踐和創(chuàng)造行為,提出文化是得不到實現的人的生命本能的"升華",如果說夢是性本能的化裝滿足的話,神話就是人類無意識的集體夢想,藝術是被形式化的白日夢,社會形式則是俄狄浦斯情結的社會組織化,性是文化的本體而文化成為了性的象征。
盡管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他過分夸大無意識的作用和性本能的意義而無視意識、理性和社會性在人的心理結構和心理動力中所占有的位置,表現了一種明顯的"唯無意識論"和"泛性論"的傾向;他重視了個體經驗和經歷的歷時性影響而忽略了社會環(huán)境的共時性限制,存在著一種唯心主義的思維方式;他的許多論斷不僅建立在缺乏科學實證的假設和推想的基礎上而且還往往用一種故意的極端的修辭方式加以強調,不免有一種形而上學的片面性,然而,弗洛伊德的歷史地位和意義卻仍然是不可低估的,這不僅表現在他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提出了許多富于啟示性的解釋,開辟了心理學和人類自我認識的新領域,而更重要的在于他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論,即深層心理學方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弗洛伊德理論在具體的結論上、闡述方式和技術手段諸方面還存在多少謬誤,但他卻為人類思想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以至于在今天,任何關于人的理解如果缺乏對無意識的考察都會失去說服力。這也正是由弗洛伊德所開創(chuàng)的精神分析學能夠在一個世紀里仍然還方興未艾的基本原因。
(1)魯本.弗恩《精神分析學的過去和現在》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頁。
(2)參見《弗洛伊德與20世紀》倫敦1958年版,第279頁。
(3)參見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陷》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