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見Fern
有人形容中國父母一生以兩種模式存在:“在線”和“隱身”。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周周朗讀音頻
最近播出的《向往的生活2》中,黃磊談及父親的話,讓人心酸。
他說:“爸爸都八十二了,自從春節(jié)見過一面,初二吃了一次飯,一轉(zhuǎn)身到現(xiàn)在都沒見?!?/span>
好不容易黃磊擠出時間去看父親,爸爸卻總在電話里說:“你別來了,難得回家一趟,好好陪陪孩子?!?nbsp;
在場的張杰也深有感觸,還一語道破父母說這話背后的真相:“他其實嘴上讓你別去,其實你去了,他還是會很開心的?!?/span>
這就是中國父母,心心念念惦記著孩子,卻心疼孩子來回奔波,想念卻又不見。
黃磊總結(jié)的話,更是說到很多人的心坎里:“中國式的父母有一個特點,叫不給孩子添麻煩。”
你可能長大成人結(jié)婚生子,你可能收入頗豐成就滿滿,可在父母眼里,你永遠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當父母年富力強時,他們對你百般呵護,當父母年老體弱,再也不能為你傾力付出時,不給子女添麻煩,是他們能夠給予你最后的愛。
01
看過一個央視公益短片——《老爸的謊言》。
年老的父親,接到女兒從遠方打來的電話,對女兒連連說:“我啊,吃得飽,睡的香…”
“你媽,不在,不在,跳舞去了,我在跟一些老朋友排節(jié)目……”
其實,這個時候老伴已經(jīng)生病住院,自己獨自照顧老伴,有時候擔心的夜不能寐。
但為了不讓遠在外地的女兒擔心,父親隱瞞了真相,選擇了所有的一切都自己扛。
對女兒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擔心我們倆,家里的一切都很好”。
就算千里迢迢,父母身體有恙,子女趕回去探望并照顧父母天經(jīng)地義,可父母想著這來來回回必定會擾亂孩子的生活,影響孩子的工作,心疼孩子在外打拼不易的他們,選擇撒下一個又一個的謊言。
上周,朋友跟說起一件讓我非常感概的事。
朋友的小侄女上周過生日,兄妹倆原本約好周末帶著孩子一起回老家和父母一起慶祝。
興高采烈地打電話和父母說,可父親的回應卻是沒時間,讓媽媽接電話,卻總說媽媽不在。
覺得異樣的兄妹倆不顧勸阻,堅持回家后,才明白了一切。
原來,朋友的母親半個月前就生病了,一直流鼻血,就在鄉(xiāng)鎮(zhèn)的衛(wèi)生所打打點滴,即使情況不見好轉(zhuǎn),怕麻煩子女的老兩口,也未對子女提及一個字。
朋友說,每次爸媽都在電話里說“不要擔心,我和你媽都很好”,如果不是他們堅持回了家,還指不定父母要隱瞞到什么時候。
作家劉同說,有時候,不要擔心確實是一種安慰,有時候,不要擔心只是不想添麻煩。
父母為孩子操勞了一生,年邁的他們,即使生病,也不愿意跟子女說,在電話里他們永遠無所不能,金剛不壞。
02
主持人張泉靈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她去采訪一位老奶奶時,她覺得老人身上有一股特別的“老人味”。
當問起她多久洗一次澡時,老奶奶一開始的回答,讓張泉靈驚訝,但聽到最后,幾乎淚目。
老奶奶說:“我平時盡量不洗澡,我這個歲數(shù)一個人住,洗澡是件很危險的事情,萬一我摔倒了,摔癱了,孩子的后半輩子就都耽誤了?!?/span>
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年老的父母寧可忍受不適,就是為了防止生病,就算生病了,也要將可能給孩子帶來麻煩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西安有一位身體健碩的王奶奶,如今75歲了,還能做出一字馬、單杠、劈叉等一連貫動作。
王奶奶可不是健身愛好者,將健身作為日常必修課,還要從2011的那場大病說起。
一向不注重體重的她,被醫(yī)生告知,生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肥胖,如若不控制體重,將來會堵住血管,可能還會造成癱瘓。
醫(yī)生的話,讓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癱瘓會給孩子帶來的麻煩,從那一刻起,就暗自下定決心——減肥健身。
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王奶奶每天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訓練場上,7年之間瘦了28斤,如今身體硬朗,健步如飛。
不知道什么時候,父母越來越在乎自己的身體了,他們在遙遠的城鎮(zhèn)或者鄉(xiāng)村里,努力地讓自己健康地活著,只為了換來你的安心。
“我們怕生病給你添麻煩,在外打拼已經(jīng)那么難,不能幫上忙的我們,怎忍心成為你的負擔?!?/span>
03
就在上個月,一位77歲老人被多次掌摑的動圖在朋友圈瘋傳。
短短3個半小時,老人被打了57次,很多人看到這一幕,都痛心不已。
這是發(fā)生在大連的真實事件。
被打的老人,是大連張先生的父親,老人患有腦梗,常年坐著輪椅,生活不能自理,無法24小時照料父親的張家姐弟,就給父親請來了護工,沒想父親卻因此遭罪。
“我做兒子挺失敗的,花錢讓爹挨打?!?自責的同時,更是懊惱平時的疏忽。
其實,父親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挨打,雖然裝了監(jiān)控,但最初因護工的表現(xiàn)良好,漸漸地就疏于查看,偶爾發(fā)現(xiàn)父親的臉頰發(fā)紅,還以為是皮膚疾病。
自己疏于查看攝像,可護工來了已有8個多月,父親身體不能動,但能說話,為何沒有一次提及被打的事兒,這是張先生最不理解的地方。
直到父親接受媒體采訪說的話,他才領(lǐng)悟父親委屈背后的真相:
他說自己不說是害怕孩子們跟護工打架,給孩子添麻煩。
腿腳不便的老父親,在被人一個又一個巴掌教訓的時候,心里想著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不給子女添麻煩,想用自己的委屈換來孩子的歲月靜好,有著對孩子的疼愛,更是一種無奈。
“疾病纏身的我,怕是再也不能為你遮風避雨了,不給你添麻煩,是有生之年最后向你表達愛的方式了?!?/span>
04
韓劇《Dear My Friends》,講述的是幾個老年人的故事。
其中,有個老人叫喜慈,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她,記憶力越來越差,獨立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經(jīng)常走著走著就不知身處何處。
她的冰箱上貼著這樣的一段話:
要過絕對不給別人和孩子造成麻煩的生活;
生病了不哼哼唧唧,自己去醫(yī)院;
療養(yǎng)院是第二故鄉(xiāng),到了該去的時候,就笑著去;
如果得了癡呆,一定要聽朋友的話。
這恐怕是所有老年人的心聲,在他們看來,當能給子女的越來越少時,能做到的,好像就只剩下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孩子的麻煩時,于心不忍的他們,甚至選擇了自殺。
韓劇《Dear My Friends》中,喜慈在一個明媚的日子選擇了自殺。
不僅是影片中,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比比皆是。
《北京青年報》中刊登過這樣的故事:
一位70歲溫州老人,被診斷出肺癌晚期后,因不想拖累兒女,留下遺書后,攜帶安眠藥離家出走,最終家人在山間的一個隱蔽的草叢發(fā)現(xiàn)了她。
在遺書里,她寫道:“不愿意再連累子女,讓子女別再找她了?!?/span>
在湖北京山縣農(nóng)村,甚至還有“自殺屋”、“自殺洞”。
年滿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jīng)濟條件差、得了不治之癥的老人,不愿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jié)”。
有調(diào)查表明,老年人已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人群,而在這些自殺的老人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不想拖累孩子?!?/span>
馬薇薇曾在《奇葩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無法叫一個一輩子為家庭而奔波的人在老年的時候,突然想要為自己活,要放飛自我?!?/span>
年老的父母很是清楚孩子身上的壓力,但上了年紀的他們,只能看著卻無能為力,他們比任何人都心疼子女,不愿再添麻煩的他們,選擇悄然離去,是給孩子最深沉的愛。
這個世界上的父母,永遠不怕孩子添麻煩,但永遠怕給孩子添麻煩。
▽
有人形容過中國父母,一生以兩種模式存在:“在線”和“隱身”。
當他們還能為子女付出的時候,他們“在線”,拼命地為孩子“閃爍”。
當他們年老,不能為子女付出的時候,他們選擇“隱身”,寧愿病著,受著委屈,甚至死去,也不愿意麻煩孩子。
不給孩子添麻煩,是他們心底給予孩子最后的愛。
在這世上,父母是對我們最好的人,也是我們最親的人。
劉同曾寫過這樣的一句話,當你無法確定自己現(xiàn)階段要做什么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唯一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