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老大老二一起哭,你先抱誰?
答:我的做法是先滿足老大,老二自會想辦法。
問:厄,老二還是嬰兒,他咋想辦法????
答:我去,那更得先抱老大了。老大已經(jīng)懂事了,老二還不記事,你就是虐待他,長大他也不記得????
好,不開玩笑。
先抱老大,老大滿足了,他就有能力幫助你哄老二,至少不會添亂。一旦老大愿意哄老二,逗老二玩,你就輕松了。
設(shè)若先抱老二,老大可能會爭懷,嫉妒老二甚至遷怒于老二。你就會顧此失彼,左支右拙。兵法有云:用箭當用長,挽弓當挽強;射人先射馬,擒孩先擒王????
這就是道,家庭中愛的流動法則。
>2<
在家庭中,愛的流動是有道可循的。她總是由自己流向配偶,由配偶流向老大,由老大流向老二。
設(shè)若自己沒有愛,就沒有能力將愛流向配偶;配偶沒有愛,就無法將愛流向孩子;老大沒有愛,無法把愛流向老二。則愛是阻斷停滯的。
自己有愛,將愛流向配偶;夫妻間有愛,愛會自然溢出流向孩子;老大得到愛,就會愛老二。由是孝悌謹信,母慈子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
配偶為何不管孩子?
則需問:我是把愛先給了配偶,還是孩子。配偶在家庭中愛的排序是否落到了孩子后面。
老大為何總是欺負老二?
則需問:我們是否把愛繞過老大,先給了老二。轉(zhuǎn)而說: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你都大了,他還小呢。
愛,無法自身不充裕而給出;愛,無法繞過主道去供給支流。
>3<
問:媽媽對我總是百般挑剔萬般嫌棄,我無論對媽媽做什么,她都挑剔我不夠好;我無論給她買什么,他都嫌棄我買的不好。而且媽媽似乎對爸爸太過苛責,總向我發(fā)牢騷譴責爸爸。如果我為爸爸說話,媽媽就會哭訴:養(yǎng)你這么大,你居然還和他一伙兒。
答:有時,兩代間互動模式很像,是么?
在我們的上一代,媽媽感受不到爸爸的愛,女兒似乎和爸爸關(guān)系更好,媽媽有被隔離的感覺,于是她沒有能力愛女兒。媽媽對女兒的挑剔和憤怒,更像是對爸爸愛的控訴和呼喚。爸爸接收不到,解讀不了,媽媽就會遷怒女兒,百般挑剔,萬般嫌棄。
在我們這一代,我們更愛孩子,配偶就有被疏離的感覺,于是配偶無法愛孩子,往往會對孩子“不好”。配偶對孩子的挑剔與憤怒,往往更像對我們愛的控訴與呼喚。當我們接收不到,解讀不了配偶發(fā)送的愛的求救信號,配偶就會遷怒孩子。
上一代的糾葛如此復(fù)雜,我們應(yīng)如何應(yīng)對呢?
所有攻擊,都在尋求關(guān)注;所有傷害,皆在尋求被愛。
子女需要做的就是:把上一代的糾葛還給上一代??匆娺@種循環(huán)模式,走出來,不讓這種循環(huán)模式往下延伸即可。
把媽媽對爸爸的憤怒還給爸爸,把愛媽媽的權(quán)利拿在手中。
爸爸有權(quán)用他的模式愛媽媽或不愛媽媽,媽媽有權(quán)嫌棄爸爸同時拒絕你的愛,你有權(quán)決定是否繼續(xù)給出愛,還是無力給出,只能祝福。
各領(lǐng)各的權(quán)利,各負各的責任,各有各的修行,各自過好生活。此為界限。彼此守住界限,過好自己的生活,同時祝愿他們也能過好,是為大愛。
>4<
問:我跳不出爸爸和媽媽之間爭吵告狀爭寵訴苦的循環(huán)鬧劇。如果我不聽,她就會無窮盡地譴責我;如果我繼續(xù)聽下去,我就會耗竭我自己。我不想再玩這種游戲了,我希望媽媽放過我。
答:心理游戲往往是相互的。只有當兩個人都想玩的時候,游戲才會繼續(xù)下去。如果有一個人拒絕再玩,游戲就會停止。如游戲循環(huán)不已,不僅僅是對方不放過你,同時你也沒有放過對方。
更重要的或許是:你有沒有想過要放過自己。
一旦你“看見”位置、移動和秩序,你就能夠不介入父母溝通模式的游戲。守住界限,看見、聽見、尊重、允許。
一旦我們跨越序位而去介入父母互動模式系統(tǒng)之內(nèi),此為越界。越界就只能導(dǎo)致耗竭感和無力感。
父母的決定無需征求子女意見,子女無權(quán)介入父母的爭執(zhí)。父母一方在子女面前編排另一方的不是,只會導(dǎo)致子女越來越跟另一方親近。父母向孩子拉幫結(jié)派式地爭寵,往往會導(dǎo)致父母越來越像孩子,孩子越來越像父母。
當家庭中的孩子越來越像成人,承擔過多的責任和義務(wù);當家庭中的父母越來越像孩子,向子女索求愛的反哺時,家中的愛的序位就會錯亂。
所謂“問題”,無非是系統(tǒng)中的愛入歧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