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講究吃,意思是說從一睜眼,一天的開始,咱們就得講究著點。
很多初來天津的人立刻會發(fā)現(xiàn),天津人是把早餐當(dāng)成一頓“大餐”吃的,羊湯、牛肉燒餅、豆?jié){、老豆腐、鍋巴菜、面茶、大餅、燒餅、棒槌馃子、馃頭、馃篦、糖皮兒,街上溜達一圈兒什么好吃吃什么。更別說煎餅馃子和鍋巴菜,好吃得都成了天津名片。
身為天津人了解天津早點的秘密,那是必須的!
為此,我們帶著天津味蕾走街串巷,驗證傳說中深藏街區(qū)樓群里那些最好吃的傳統(tǒng)早點。帶著這份秘密地圖,吃出自己的早餐之夢吧!
==跟吃主兒上鍋巴菜鑒賞課==
【金家窯王記鍋巴菜】
一碗好鍋巴菜要按四季調(diào)味
剛剛走進王記鍋巴菜的店面,就聽一個上歲數(shù)的天津吃主兒講鍋巴菜“鑒賞課”。
原來,一碗好鍋巴菜的素質(zhì)需要綜合考察其外形、香氣層次和口感三大指標(biāo),才能夠評判打分。
外形是說淺黃綠色鍋巴要在鹵子里“層疊翻花”,既不能被鹵淹沒也不能蓋過鹵汁,醬豆腐汁、辣椒油、香菜、香油幾樣調(diào)味料要顏色分明搭配勻稱。
香氣層次要一個壓著一個,而不是一進嘴就攪成一團。最先出來的是鹵汁“小黃悶口兒”的清香味兒,之后是豆香的“綠豆口兒”,最后才是調(diào)料的香氣,辣椒的辣口兒和香菜的“香菜口兒”。口感的講究是被熱鹵汁浸過的“鍋巴”要綿軟細(xì)滑中還帶股韌勁兒,一筷子夾起來“斷條兒”的立刻給不及格,那樣吃到嘴里還有什么勁頭兒?
這么多講究怨不得“鍋巴菜”在老年間天津早點界就有“十干九黃”的說法。在添加劑無處不在的食品工業(yè)時代,想吃到一碗正宗的傳統(tǒng)鍋巴菜,可以去河北區(qū)橋園里早點一條街的“金家窯王記鍋巴菜”。
早點鋪的“主廚”王大爺和老伴兒陳大娘不到6點就開張,平時9點左右關(guān)門兒,周六日從周圍趕來吃鍋巴菜的老主顧多就順延到10點。金家窯大街是這家鍋巴菜店創(chuàng)牌子的地方,那一帶的胡同拆遷后,王大爺就把店搬到橋園里。
和多數(shù)傳統(tǒng)早點鋪一樣,店里的一應(yīng)什物有使用多年的痕跡,但是不管熬鹵的鐵鍋,還是盛調(diào)料的搪瓷碗,都擦的干凈利落擺的井井有條。
60歲的王大爺12歲在伯伯家早點鋪里學(xué)藝,精通幾十種早點小吃的做法,面茶、老豆腐、豆?jié){、煎餅、羊湯自然不在話下,盆糕、碗糕、粉湯、鮮果蜜餡炸糕這些接近消失的吃食也拿起來就做。但他將家傳三代的傳統(tǒng)鍋巴菜工藝視為珍寶,于是決定主打一項,作為回饋老吃主兒最好的方式。
“好鍋巴菜要用最好的綠豆,磨粉之前要手工揀洗干凈,干凈的綠豆粉加上一定比例的面粉和小米面做出的鍋巴才滑口。打鹵的‘粉子’只用唐山盧龍山芋產(chǎn)區(qū)出產(chǎn)的上等淀粉,所以現(xiàn)在市面上用增稠劑調(diào)出來的鹵子口感沒法和我的比?!?/span>
不光原料講究,投料比例甚至也要根據(jù)季節(jié)采用不同的“配伍”。“比如冬天會多加暖胃的東西,熬鹵的小料里生姜的比例會加大,吃完鍋巴菜就算喝涼水也不會難受。夏天‘口熱’,會在鍋巴菜的調(diào)料里加上花椒油,吃起來更加清口。”
鍋巴菜就玉米面窩頭是天津經(jīng)典吃法。王大爺蒸窩頭的玉米面,開磨之前要去掉玉米粒上粗糲的表皮,要用豆?jié){和面,鐵鍋下“大同塊兒(山西產(chǎn)優(yōu)質(zhì)塊煤)”旺火猛蒸,剛蒸得的窩頭口感暄騰,有淡淡的玉米香和豆子的甜味,不管是一口鍋巴菜就一口窩頭的吃法,還是把窩頭掰碎了泡在鍋巴菜里,都是忙碌早晨里的一頓舒心美味。
【重慶道陳記鍋巴菜】
坐在小洋樓里吃的鍋巴菜
美食博客紅人“潘潘貓”在博客中推薦了五大道的陳記鍋巴菜。
這家店在重慶道和桂林路交口處的一座小洋樓里。陳記據(jù)說已經(jīng)開了30多年,是五大道里不多見的傳統(tǒng)早點鋪。
點一碗鍋巴菜,掌勺的老師傅會熟練地將鍋巴和鹵子在湯勺中攪拌好,盛好一碗。再淋上麻醬、辣油、腐乳,撒上些香菜。
陳記的鍋巴菜中的麻醬香味純而不膩。老主顧一般會在早上六七點鐘準(zhǔn)時光臨,一碗鍋巴菜就兩個死面窩頭,老天津衛(wèi)的吃法!一過9點,本地食客退去,來的大多是從網(wǎng)上看攻略找來的外地客。鍋巴不叫鍋巴,叫嘎巴菜,油條不叫油條叫馃子,單是老板的天津話,也能讓外地客感受到最天津的味道。
【金海道小發(fā)鍋巴菜】
鍋巴菜鹵汁絕學(xué)
去年12月底,彩色水筆手繪美食圖冊《筆尖上的小吃》的作者張杰客從北京專門拜訪小發(fā)鍋巴菜,吃后感嘆天津好吃的東西都在街巷里。
小發(fā)是天津傳統(tǒng)早點作坊老店。他家的絕學(xué)是鹵汁和辣椒油。辣椒油非常辣,后勁足,放一點能吃出一身汗。鹵汁更是秘方,據(jù)說對熟客老板有時會提供鹵子的半成品,像藕粉一樣黏稠的鹵子一湯勺能沖出一大盆。
鍋巴菜的鹵很咸香,麻醬味道很濃厚。小門臉兒不起眼,但認(rèn)準(zhǔn)金海道那家每天早晨排大隊的小門臉兒就行了。來往的老天津都是從小吃到大的,也有搬走好幾年的老街坊特意回來重溫老味道的。
==豆腐豆?jié){越老越香==
天津早點攤上少不了幾樣經(jīng)典搭配,一定是豆?jié){加馃子、老豆腐和煎餅馃子,當(dāng)然最正宗的老豆腐和老豆?jié){、煎餅馃子并不是連鎖店里包裝精美的隨身裝,而一定是小巷深處,如見面問好的幾十年老鄰居般溫暖的存在。
【馬紀(jì)傳統(tǒng)老豆腐】
老豆腐也能變花樣
去開在社區(qū)里的老早點鋪吃碗老豆腐,最大的好處不是在于可以剛剛起床迷蒙睡眼趿拉著拖鞋拎著鍋子去打回家這么方便,而是專賣老豆腐的鋪子挨著炸馃子的、烘燒餅的跟著烙煎餅的,一時間滾鍋豆?jié){的水汽、滋啦啦的油炸聲、加上燒餅的芝麻焦香,都是現(xiàn)制現(xiàn)賣,讓人就想各樣來點、多吃一點。開在河?xùn)|區(qū)新環(huán)路春華里小區(qū)門口的馬紀(jì)傳統(tǒng)老豆腐店面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各樣早點攤各司其職,各有招牌。
這家靠老豆腐打招牌的早點鋪有30余年時間,食客不僅是老街坊鄰里,還有不少人周末慕名開車前來品嘗。除去老味豆腐、清鹵豆腐,還有新一品豆腐等,比一般早點鋪賣的老豆腐花樣更多。
店里凌晨二三點開始磨豆?jié){,百來斤豆子全出漿時,天也蒙蒙亮了。請了專門師傅前來點豆腐,這老豆腐鮮嫩而不散,細(xì)滑可口的技術(shù)全在這點豆腐上了。點完的豆腐還要在微火上燉一會兒才成老豆腐。配上多種原料熬制出橙紅透亮的鹵汁,豆腐攪拌而不散,看似清淡卻鮮香異常。吃時再淋上麻醬和辣油蒜汁,就著剛出爐的芝麻小燒餅,真是滿口香。
老豆腐好吃的秘訣就在這熬鹵的方法,老板稱原料也都是家制秘傳,打底是常年熬著的老湯頭,不用那些切成大塊兒的黃花木耳香菇,否則奪了老湯底的鮮味。里面雖也有香菇,但都細(xì)細(xì)切了末,融入湯頭不見蹤影。此外,打鹵的團粉也要挑最好的,不會喝到尾時一碗湯湯水水,天津話稱“泄了”,那就沒味道了。
追隨這家早點鋪的不少是最早平房拆遷搬到高樓的老鄰居,也有30年的交情。坊間食客還提起,去年這兒30周年店慶,1塊錢一碗老豆腐,早上6點就開始排著長隊,鄰里街坊都來好好熱鬧了一番。而對他們來說,這幾十年里,早上先到這來一碗老天津衛(wèi)的老豆腐,互相道早問個好,這一天才算是開始。
【羅鍋老豆腐】
清鹵點麻醬像作畫
華捷道和新環(huán)路交口美福園附近的羅鍋老豆腐有30多年的歷史,招牌就是清鹵。
清水打鹵,鐵鍋熬漿,清清白白,這才是天津傳統(tǒng)老豆腐的絕妙之處。
店老板劉新生是從爺爺手上接下這家傳的鋪子,從平房時代的路邊攤開設(shè)了現(xiàn)在的店面,還曾作為代表參加過美食節(jié)。
單是看店里師傅盛豆腐澆鹵都令人著迷。盛時用平勺鏟出嫩得顫乎乎的潔白豆腐,從碗中間堆起來,像小饅頭似的凸出,然后一大勺鹵向“饅頭”上澆上均勻的流下去,再用小勺快速挑起各種小料點在鹵上。和別處不一樣,這家澆麻醬的動作是劃著弧線像來回織網(wǎng),如同作畫,這樣麻醬更均勻,味道更香醇。
==老城里煎餅馃子==
石磨現(xiàn)磨純綠豆面
“天津老城里煎餅馃子”在律緯路上律笛里,門口桌子上擺著的石磨還有正在磨豆子的王姐是他家活招牌。
王姐說:“這不是噱頭,最主要因為綠豆面放久了會往下瀉,粘稠度變了,口感沒有現(xiàn)磨出來的好?!蓖踅阖?fù)責(zé)豆面兒的輸送,自家姐姐則熟練的攤著煎餅,兩個煎餅鐺同時操作,兩套薄厚均勻的煎餅裹著現(xiàn)炸出來的馃子或果篦再刷上特制的醬料,3分鐘齊活。從早上5點一直到11點,一桶子30多斤的綠豆就能全部用完。
【工大早點鋪】
柴灶鐵鍋熬漿子
紅星路向陽樓附近的工大早點鋪已經(jīng)有15年歷史,現(xiàn)在是學(xué)生和附近居民最愛去打豆?jié){、吃老豆腐的地方。
老板說自己用的是東北小粒黃豆,出漿多。豆子要磨兩遍。
第一遍原漿濃度高,第二遍稍淡。然后劈柴生火,用大鐵鍋大火煮開濃稠原漿,鍋底會有焦香但一定不能糊底,這時候要把豆?jié){倒出來,稍微清洗鐵鍋底,還不能洗的太干凈,然后再按比例兌入第二遍漿子轉(zhuǎn)文火細(xì)熬,保持一定的溫度,直到咕嘟咕嘟泛著油光才算是好。
==喝碗面茶尋古早味==
對于迷戀天津古早味的人來說,即使離開了老店周圍的生活區(qū)域,也總是惦念著要定期回去吃上一碗。那些傳承了老秘方、瀕臨消失的古早味,不僅可以讓他們找到驚艷舌尖的老味道,還有溫暖臟腑的好人情。
【上崗子面茶】
傳承老胡同里的糜子面香
天津人嘴“刁”,很多食客喜歡早上喝面茶,稀了稠了、淡了咸了都不行,地道的面茶得咸淡適中、色澤淡黃,端起碗時還要有一股糜子面的香氣撲鼻而來。
提起天津面茶,早年在河北區(qū)上崗子胡同的“上崗子面茶”特別受老百姓的追捧,常常是剛剛天亮面茶就已經(jīng)賣光了,“上崗子面茶”也成了天津出名小吃,但公私合營后出現(xiàn)斷檔。不過,這在幾十年前聞明大街小巷的“上崗子面茶”,仍然可以在河北區(qū)江都路幸?;▓@附近找到,賣面茶的正是“上崗子面茶”創(chuàng)辦者王長溶的后人王忠誠。王忠誠回憶:“爺爺每天半夜12點便開始準(zhǔn)備面茶用料,用石磨手工磨制糜子面,兩三個小時能磨20斤,大概能賣上200多碗。面茶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做出來了,天亮了就賣完了?!泵幼用婺ブ频拿娌栌殖碛窒闱〉胶锰?,膾炙人口早不在話下。
純糜子面是面茶的主要原料,制作方法頗為考究。
事先需要將糜子面泡脹,磨成漿糊,再用火將其熬成粥定型。成形的面茶色澤淡黃、咸淡適中,面香撲鼻。除此之外,它的配料也要精心調(diào)制,“芝麻要選個大飽滿的,用開水燙后再炒制,然后再制作成芝麻鹽。而麻醬還要用上好的香油調(diào)稀?!泵娌璺譃椤皢瘟稀焙汀半p料”兩種吃法,顧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對很多面茶老食客來說,吃面茶講究不動筷子不動勺,要沿著碗邊兒轉(zhuǎn)著喝。他們五指托碗,送到嘴邊時微微傾斜,伴隨著“吸溜”一聲將面茶輕輕吸入口中。別擔(dān)心,吃面茶出聲不算露怯。如果用馃子配面茶,馃子還能起到清理嘴邊芝麻鹽和麻醬的作用。吃面茶,做到碗光、嘴光可是愛面茶人的又一樂趣。
【西北角羊肉粥】
小麥仁兒有嚼勁兒
據(jù)說在清朝末年的時候羊肉粥就像現(xiàn)在的小寶栗子一樣有名,不過現(xiàn)在可以喝到羊肉粥的地方少之又少。在西北角清真南大寺這邊一個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里卻賣著這古味兒的早點。雖說名叫羊肉粥其實現(xiàn)在是用牛骨熬制的,因為羊肉味道重怕早餐吃不慣,主料選擇小麥仁兒。
老板王先生介紹湯底都是要前一天熬制出來的,至于小麥仁兒也是要泡上幾個小時才可以在熬制的時候易“開花”。
羊肉粥盛好后還要淋上一點香油,那個味道聞起來就覺得很有食欲,粥是咸鮮口并且非常的濃稠,喝一口,小麥仁兒的口感很有嚼勁兒,不會像我們平時喝到咸粥中的大米那樣軟爛到不需要再咀嚼。羊肉粥不但味道好喝而且還富有鈣質(zhì)和骨膠原,不愧為一種美味和健康兼顧的早點。喝羊肉粥要配上他家的發(fā)面餑餑,餑餑用粗細(xì)兩種棒子面和成的,并且白面比例小??诟谐云饋肀纫话愕陌l(fā)面餑餑更加扎實并且富有層次,和羊肉粥搭配十分美味。
==元氣早餐 從湯開始==
都說喝湯養(yǎng)生。需要慢慢品嘗的羊湯,蔥香濃郁的粉湯……元氣早餐,從“湯”開始。
【連興成羊湯】
回到80年代的老餐館吃羊湯
“吱呀”一聲,老舊的木門一響,連興成的老板娘王全慧就知道又來了新顧客,她熟稔的跟顧客打聲招呼:“來了??!”
從遠(yuǎn)看,坐落于黑龍江路與濱江道交口的連興成像一幅80年代私營飯館拓下來的畫片。黃色的招牌是清真的標(biāo)志,門口的春聯(lián)是復(fù)古字體,木頭的門窗泛著斑駁,門臉不大,沒有菜單,這是一家涮銅鍋的老店,早點也是招牌——每天六點到十一點半,供應(yīng)羊湯和燒餅。
羊湯和燒餅是天津人的傳統(tǒng)早點,很多人說吃這個早點太硬磕。向來早點以方便為主,要撅著嘴細(xì)細(xì)喝完一碗燙嘴的羊湯對于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來說太過奢侈,連興成的顧客臉上卻很少有焦急的表情。羊肉是鮮切的后腿肉,剔除筋骨,剩下的精華后腿肉手工切薄片,剔下的筋骨雜碎鹵成肉頭,配羊雜、羊肚,食材隨君搭配。
點菜完畢得顧客自己把裝有生肉片的碗端給煮湯的伙計。連興成的門口擺著一大桶奶白色的羊湯,用羊棒骨整整熬了一整天,伙計舀出一勺湯,先澆在生羊肉上泡一下,隨后一勺勺羊湯澆上去,把羊肉泡透了,加滿湯,端走。燒餅是老板的兒子李斌烙的,使用面肥自然發(fā)酵,全手工和面,面團的劑子很小,每團劑子只能做三五個燒餅,層次更細(xì)更多,外酥里嫩,是醇正古早燒餅的味道。
追求味蕾刺激和環(huán)境雅致的食客就別來這家了,連興成的口感十分傳統(tǒng),傳統(tǒng)到近乎于保守。喝羊湯的妙處是要品嘗羊湯的原味:羊湯是白的,喝了一口,鮮而略帶奶味,羊肉鮮嫩,咬一口剛出爐的香酥燒餅,倍兒爽。老板娘人熱情,來兩次就是熟人,一桌加湯桌桌添。劉大爺從西青坐了一個小時的公交車來吃羊湯,他說:“為嘛?就好這口兒。”
老板李學(xué)林一家,從太爺爺開始就是掂勺開菜館的,解放前就在此處開餐館,公私合營時被收購,1979年改革開放后,他們又重新在此處開了天津第一家私營餐館。老板從父輩手中接過餐館,而今知天命之年的他又要將接力棒傳給兒子,一直以來堅持傳統(tǒng),35年來,一樣的門臉,一樣的裝修,一樣的味道,這就是李學(xué)林反復(fù)念叨的“傳承”。
【粉湯】
湯底要有姜汁香
在西北角歡慶西胡同的清真南大寺附近,天還沒亮,老板就開始準(zhǔn)備轉(zhuǎn)天的粉湯湯底,姜塊兒在熱油中翻滾,變成金黃色,散發(fā)著特有的香味,加上蔥蒜等熬制,最后加入醬油等調(diào)味料。經(jīng)過熬制的湯底不但味道豐富,顏色也好看。
吃粉湯有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那就是桌子中間不能空,必須有油餅和一些小菜來配粉湯,這就像油條配豆?jié){一樣,是“黃金搭檔”。先盛泡好的粉絲,放到碗中,澆上湯汁,撒上韭菜蝦皮,淋上香油,那味道十里飄香,再倒些醋,這樣湯汁的味道會更富有層次,且抵消些油膩感。吸溜一口粉絲,口感軟硬剛好,再喝一口湯,渾身溫暖。
==好燒餅夾一切==
天津燒餅的餡料種類多元,肉味的鮮香、水果味的香甜,是最能滿足食客們多種需求的早餐之一了。吃上一口酥脆的燒餅搭配餛飩、老豆腐,讓一天的工作充滿元氣。
【大順齋劉家牛肉燒餅】
燒餅要酥脆,牛肉要入味
早晨吃一套馬場道附近賓館路上的大順齋劉家牛肉燒餅,整個上午嘴里仍回味著牛肉的香味。在大順齋劉家燒餅店吃早點,羊湯倒是其次,燒餅絕不能錯過。燒餅個大厚實,外酥里軟,表面一層密密麻麻的芝麻,加上酥爛入味的牛肉,一個字:“香”。
“燒餅酥的掉渣,一刀切開,加上獨門秘方釀制好的牛腱子肉,味道絕了?!?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體; color: rgb(146, 208, 80);">李先生說,“我上高中時,每到周六就坐車來這里吃,3套牛肉燒餅加羊湯,吃完后跟著朋友們?nèi)ヌ咔??!?/span>十幾年來,這家清真小店仍保持一貫的傳統(tǒng),只是價錢從1塊多一套漲到了7塊錢一套,但仍是這么的好吃。
急吼吼上班去的白領(lǐng)們?nèi)滩涣诉@動輒半小時以上的排隊,然而經(jīng)常能夠聽到白領(lǐng)一邊抱怨一邊無怨無悔的等燒餅出鍋。
燒餅酥脆,吊爐燒餅都是現(xiàn)烙的,所以很慢,燒餅上有厚厚一層芝麻,出鍋之后伙計從中一剖,抓一塊鹵好的牛腱子肉,再抓一些碎肉填充,每一口都能咬到牛肉。沒有雅間,無論消費多少,一律門口付賬進門端湯,白領(lǐng)們沒有時間再坐下踏實的喝羊肉湯了,迎著風(fēng)跺著腳趁熱吃著熱乎兒酥脆的牛肉燒餅,一天開始了。
【明月齋燒餅】
比薯片更酥脆的燒餅
說到天津人早餐常吃的主食,燒餅必不可少。不過要找到一家可以把普通燒餅做到美味的店那就要試試華昌道與復(fù)興莊大街交口附近明月齋的燒餅。做燒餅的是一位老人,早些年在國營店工作,后來開起了這間明月齋。為了6點準(zhǔn)時開張,老人凌晨3點起床制作燒餅。燒餅的種類除了常見的芝麻、油酥、麻醬以外,還有夾心燒餅:豆沙,咸甜……近些年也賣麻球和馬蹄酥這類點心。
早上開始,顧客就絡(luò)繹不絕,老顧客大多必買油酥燒餅,有時還要配上他家的醬牛肉或者鹵雞蛋。不過要品嘗特色就要吃夾心燒餅,咬一口咸甜餡兒燒餅,最外層非常的酥脆,類似于薯片一樣的口感,餅皮獨有的味道混合咸甜的香氣撲鼻而來,可以看到餡兒很均勻的鋪在里面。咀嚼起來滿口酥香,與其說是燒餅不如說更像點心。
【惠賓飯莊的餛飩和燒餅】
當(dāng)鮮肉餛飩撞上餅香四溢
天津民俗專家由國慶尤其推薦這家中山路和日緯路交口處國營老飯店的早點,種類齊全,傳統(tǒng)早點也有創(chuàng)新,差不多有幾十種。
餛飩是他家的特色,幾乎每一位吃客過去都必點一碗。大骨頭棒子熬上24小時,包上自家廚師特制的鮮肉餡料。吃餛飩之前,先喝上一口清淡舒爽的熱湯,再一口餛飩咬下去,鮮嫩多汁的餡料能從嘴邊流下來,讓人滿口留香。一碗餛飩不管飽,經(jīng)常在他家吃的食客會再點上一個燒餅夾肉,有食客評價說:“他家的牛肉燒餅比餛飩都要贊。”外皮非常薄軟,里面的牛肉餡兒汁水自己都要從里面噴射出來,咬一口香味肆意在味蕾散開。關(guān)鍵是自助服務(wù),類似充值卡,可以自選各種餅和小菜,然后夾在一起吃。值得稱贊的是,在現(xiàn)在吃個早點都要十幾塊錢的年代,他家的價格十分公道。一碗特色餛飩4元,吃一頓管飽到中午的早點6元就夠了。去過的顧客還推薦用大餅卷著新出的咖喱角吃,配上他家的招牌餛飩,味道很是特殊。
@奏耐天津 | @奏耐美食
天津本土微博/微信自媒體
關(guān)心都市民生 | 關(guān)注都市發(fā)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