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簡
(五)兩漢說
認為秦以前的篆書時代,文字之使用都是從實用目的出發(fā)的,先秦諸子著作中根本沒有關于書法和書法家的記 錄,足以證明這一藝術(shù)在當時人們心目中尚未形成概念,更無庸說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了。所以,書法是從漢代才開始的。郭紹虞先生在《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一文中說︰
「研究字體的演變,至漢以后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是漢以后以工書為美藝,書家輩出,因此對于有些獨創(chuàng)性的書體也不免和字體相混淆,引起了字體演變上的歧說。在以前,金石文的書寫者并不想以是擅名,即如李斯這樣以工書著稱,也只是完成了以前的篆引之體。」[11]
具體地看,此說又有前漢和后漢之分。徐邦達先生以隸書的出現(xiàn)標志著書寫方式轉(zhuǎn)變的最高潮,他說︰
「從一開始創(chuàng)造出字的時候,書寫者就總要想把它寫得整齊一些,好看一些(當然那時大都還掌握不好),這是自發(fā)的一種愛美心理的體現(xiàn),也是形成書法藝術(shù)美的根由。但造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日常使用,……因此群眾又不約而同地把字體向簡化方面去努力改進,于是促使字形(開始尚無「體」之稱)逐漸變換,同時因字形的變換而又促使書寫的方式方法也有所更改。一個大轉(zhuǎn)折開始從戰(zhàn)國末期到秦、漢之際推向了最高潮,那就是由單純、粗細一樣的圓的篆筆,變?yōu)橛修D(zhuǎn)側(cè)、有頓挫、粗細輕重不一,又方(主)圓(退居其次)兼施的隸筆,這不但便利于書寫,同時也因?qū)懙姆绞椒椒ㄗ兞?,使筆法可以表現(xiàn)出更繁富、更活潑的形式而增加了書法的藝術(shù)美?!筟12]
徐說同郭說基本一致,不過他具體地指明了書法藝術(shù)的筆法來之于字體的革新了變化,時間在秦漢之際,距今約二千一百多年。
持后漢說的,有翦伯贊等歷史學家,他說︰
「東漢末年,書法藝術(shù)已經(jīng)形成,名學者蔡邕就是那時書法的能手?!筟13]
照此說,書法約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
(六)魏晉說
認為稱得上藝術(shù)的書法,一直到魏晉時期才產(chǎn)生。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從書體、用筆等方面詳加考察,得出了這個結(jié)論︰
「草書和楷書都是從秦漢的隸書演進的,到了魏晉方算成熟?!@時代的特色是用筆的方法,由于楷書的成熟而愈加明白、愈加確定了。在這以前雖然用筆的方法隨著自然的趨勢向前發(fā)展,雖然在其中也突出地涌現(xiàn)了許多特殊的書家,但所謂『八法』的明確分工學說,始于此時期中。此學說雖然逐漸發(fā)展到隋僧智永方算完備,但也不能歸之于智永一人的發(fā)明,而是魏晉舊說,發(fā)展到陳隋而大備的。這一時期是中國書法確立的時期?!?nbsp;[14]
潘先生的《中國書法簡論》是很精彩的著作,在這本書中,他始終緊緊抓住用筆這一書法藝術(shù)的核心問題進行論述,這是極有見地的。
照此說,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約有一千六百年時間。
注:
[11] 郭紹虞︰《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現(xiàn)代書法論文選》p.346。
[12] 徐邦達︰《五體書新論》,《現(xiàn)代書法論文選》p.258。
[13]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第五章第四節(jié)《三國兩漢南北朝的文化》,人民出版社1965年8月第一版,p.136。
[14] 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增訂本卷下《晉后書法鳥瞰》,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1年6月第二版p.8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