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雖蝸居城市一隅,但對春天卻是極其敏感的,也是心懷感恩的。春天雨水多,出門要撐傘,濕淋淋的老討厭,但上海小資照樣在雨中秀浪漫。春天氣溫上落無常,但上海美眉迫不及待買來名牌新亮的時裝扮靚自己了。四月天,亂穿衣,美眉早就盼望這個不講規(guī)矩的局勢了。
一種食材造就一道美味佳肴,這是顛撲不滅的真理。上海人的味蕾也是敏感的,春雷一聲響,饞蟲爬肚腸。春筍來了,吃腌篤鮮。薺菜來了,吃菜肉大餛飩。草頭來了,吃酒香草頭或草頭燒河蚌。枸杞頭來了,吃枸杞頭炒筍尖。春韭來了,吃韭菜炒蛋,還有韭菜餅,天啊!打耳光不肯放。菜莧來了,吃炒重油菜莧,再去郊外踏青,賞油菜花,鋪天蓋地,燦爛一片。春天是吃貨的狂歡節(jié)。
吃有一種詩意的說法:野菜是沒有故鄉(xiāng)的。也就是說,凡有陽光、水和土的地方,都是野菜的故鄉(xiāng)。在萬物蘇醒的季節(jié),桃紅李白,柳條染黃,香樟蔥翠,市花白玉蘭像個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還有一種紫絳色的玉蘭花知道自己位處偏房,只能不露聲色地開幾朵。貌不驚人的野菜卻在田野里蘇醒,并快速成長,以健矯的身姿與盛裝舞會的優(yōu)雅迎接吃貨們的垂青。
在我們小時候,雖然難得有大魚大肉吃,野菜卻是應(yīng)時而嘗新。就說薺菜吧,從菜場里買回時,每片葉子上都沾著濕漉漉的泥漿,散發(fā)著泥土和牛糞的氣息。薺菜肉餛飩,是上海人春天對自己的犒勞。薺菜豆腐羹,淘飯吃是小時候的美味。薺菜頭微紅,細(xì)嚼之下滿口噴香,對牙齒而言,也是一種抵抗性游戲。薺菜豬肉剁作餡,包大餛飩,滿嘴都是早春的氣息,鮮美而微有生澀。同樣的餡心包本地大湯團(tuán),實足,生鮮,肥美,可以連進(jìn)四只。薺菜剁碎了做油墩子,勝蘿卜絲餡一籌。如果有時間還可做一道薺菜黃魚羹,取新鮮小黃魚數(shù)條,汆熟后小心剔去骨刺,與薺菜一起燒沸,下調(diào)味,勾薄芡,天下美味。汪曾祺曾在一篇散文里寫過故鄉(xiāng)高郵的薺菜拌香干:“薺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切細(xì)丁,入蝦米,同拌。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的。酒席上的涼拌薺菜都用手摶成一座尖塔,臨吃推倒?!?/p>
“臨吃推倒”四字極妙,有鏡頭感,風(fēng)俗性也很強(qiáng)。
野性更足的是馬蘭頭,在沸水里一焯后切細(xì),那種清香令人眩暈,拌了香干末后再用麻油一澆,是非常樸素而耐人尋味的香蔬。現(xiàn)在上海的酒家?guī)缀醵紓溆羞@道菜,裝在小碗里壓實,再蛻在白瓷盆子里,如果在碗底埋伏幾粒枸杞子,蛻出后會看到萬綠叢中一點紅。野菜就應(yīng)該大紅大綠,比頂幾粒松仁要平實可愛。野生的馬蘭頭有一絲苦澀,小時候不愛這種滋味,而現(xiàn)在從大棚里培育的馬蘭頭被農(nóng)藝師成功過濾了苦澀味,反倒令我惆悵。
俗話說:家花不如野花香。在婚外情屢屢發(fā)生并被有些人當(dāng)作生活必要調(diào)劑的今天,也不必由我來細(xì)說從頭,但家菜不如野菜香,卻是本文揭示的真相。故而,春暮郊游,見到路邊的野花,千萬不要心動,但與野菜邂逅,趕緊抓幾把。仍以馬蘭頭為例,據(jù)說從墳頭野地挑來的最香。有一年我姐姐下鄉(xiāng)勞動,趁休息時就約了幾個女同學(xué)去墳地挑馬蘭頭,天將黑時,有風(fēng)呼呼吹來,似冤鬼泣訴,幾個小姑娘尖叫一聲作鳥獸散,其中一個腳下打滑,一屁股坐在一個土饅頭上,嚇得哭爹喊娘。我姐姐帶回來這一手帕包馬蘭頭,吃起來確實格外清香。當(dāng)然故事是她事后才說的,否則我肯定一筷也不敢碰 據(jù)說墳頭邊的野菜之所以長得茂盛,是因為死人的骨殖滋養(yǎng)了它。
能吃到的“家養(yǎng)野菜”還有蔞蒿。蔞蒿炒香干或炒臭干或炒臘肉,都是上海人愛吃的時鮮貨。其實這道菜是從江蘇傳來的,專利不屬于上海。新鮮枸杞頭炒筍尖也是一道頗具野性的香蔬,可惜枸杞頭不易得。在超市里還可以看到蕨菜,這是生長在北方大山里的野菜,看那個卷卷曲曲的形狀與白堊紀(jì)的古生物差不離,家學(xué)似乎淵源得緊。開水一焯,加醬麻油涼拌,極鮮嫩。
從自然屬性上說,竹筍其實也是野菜的一種,因為它并不在塑料大棚里被營養(yǎng)液泡大,寧肯在山中的紅泥下躲過寒冬,直到被一聲春雷辣豁豁地驚醒,蹭蹭蹭一路瘋長。春筍可炒可燉,是可塑性極強(qiáng)的野菜。油燜筍是本幫菜里的佐酒妙物,腌篤鮮也是本幫館子的名牌,筍絲炒鱔糊是上海主婦們的拿手好菜,即使招待客人也不失面子。無論葷素,只要有春筍配伍,味道就有了豐富的層次。我也愛毛筍烤咸菜,大塊切,大塊嚼,人生快意,莫過如此!
香椿頭拌豆腐,是上海老一輩愛吃的素食。父母健在時,常從南貨店包一枝回家,那是用鹽腌過的,色澤暗綠,洗過后切碎,拌嫩豆腐,澆幾滴麻油,咸的香椿頭和淡的豆腐在口中自然調(diào)和,香鮮肥美。年幼時消受不了這味道,而且聽說是從香椿樹上得來,以為我家真窮到要吃樹葉了,心里不免慌了幾分?,F(xiàn)在,每到陽春三月我必去邵萬生包一枝腌過的香椿頭回來,家人不愛,我樂得獨(dú)享。香椿樹長得峻峭挺拔,是樹中美男子,開春后芽葉躥出,農(nóng)人在竹竿頂端縛了剪刀,另一半系了繩子,瞅準(zhǔn)了一拉,嫩頭應(yīng)聲而落,粗鹽一抹就可以吃了。在山東我吃過新鮮的香椿頭,醬麻油一拌,比腌過的更具風(fēng)味。當(dāng)?shù)貜N師還用蛋泡糊掛了漿油炸香椿頭,類似日本料理的天婦羅,但香椿頭的本味已經(jīng)喪失殆盡,實在是唐突佳人。《戰(zhàn)爭與和平》里的娜塔莎,最可愛的時候就在她的少女時代,嫁給了彼埃爾,成了貴夫人,難免矯揉造作了。
最后我還要說一件事,前年春天坐上航的飛機(jī)去北京,在航空餐里吃到了油燜春筍,雖然只有五六塊,但江南風(fēng)味純正。前排乘客聞到了春筍和麻油的香味,忍不住回頭張了一眼,后悔自己要了平淡無奇的肉絲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