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文壇領袖。按說他出生于官宦人家,父親韓仲卿曾官至秘書郎,總能過幾天好日子吧?可是,他家道中落,并且每況愈下,所以他不僅沒有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還寄人籬下,靠兄嫂撫養(yǎng)長大。
一開局,韓愈就握著一手爛牌。
嘗過人間疾苦的韓愈特別想出人頭地,但他的考運不佳,幾次考試都名落孫山。好容易當了官,晉升之路一直不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劇情終于反轉,悲催了半輩子的韓愈“咸魚翻身”,賺到了錢,在長安買了豪宅,為家人改善了經濟條件。
這都是因為韓愈墓志銘寫得好。
01
在唐朝,有錢人家請人寫墓志銘是剛需,很有市場。有資格替人寫墓志銘的,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二是要有文采的。但偏偏很多有身份的人不愿意干這種事。
韓愈就不同了。他在國子監(jiān)工作工資不高,連房子都是租的,家中老婆孩子都等錢用呢。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啥錢不是掙?再說,他是文壇大V,寫文章就是小菜一碟,看那篇《師說》就知道,一出手就是10萬+爆款,于是他成了墓志銘寫手的不二人選。
50歲那一年,他接到一個大單。公元817年,唐憲宗派裴度、李愬評定淮西叛亂成功后,把撰寫碑文的重任交給了韓愈。這是韓愈所書寫的第一塊碑,跟這個碑文相比,之前寫的墓志銘都是小兒科。
韓愈一點也不敢怠慢,使出渾身解數,花了七十天時間寫出千字的《平淮西碑》。果然,碑文給他帶來一大筆潤筆費,他不禁感概道:“貧窮的確限制了我的想象!”一篇碑文獲得絹五百匹,換算一下,相當于10萬斤大米,折合人民幣約20萬元。
不過,盡管《平淮西碑》水準很高,卻引發(fā)了一場軒然大波。因為韓愈用了很大篇幅敘述裴度的功勞,卻將功勞最大的李愬一筆帶過,以致于李愬之妻上告到朝廷,后由翰林學士另寫碑文了事。
這件事給韓愈帶來不小的教訓,但卻使得韓愈在墓志銘寫手圈名氣更大,簡直無敵了!
02
而韓愈寫的墓志銘真是不同凡響。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他為好友柳宗元寫的《柳子厚墓志銘》,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誠摯委婉,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碑志文的形式,是難得的創(chuàng)新,后被收錄到《古文觀止》里,成為后人爭相拜讀的名篇。 如此一來,韓愈的潤筆費就水漲船高,京城達官貴人爭相邀請韓愈出手,有的非韓愈不寫。據歷史記載,韓愈當時寫一篇墓志銘的定價是“馬一匹并鞍銜,白玉腰帶一條”,雖未達到一字千金,但價格絕對不低。 眼看韓愈寫墓志銘發(fā)財,一些文人開始眼紅,有人模仿他,但他們發(fā)現這是“挑戰(zhàn)不可能”。難不成韓愈有啥秘訣?
這是因為當時的墓志銘千篇一律,都是套路文章,內容大同小異,夸張到有的只需人物姓名換一下就行,一般人根本玩不出花樣。
唯獨韓愈能夠做到“私人定制”,一人一樣。比如,他為親侄兒韓老成寫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泥于形式,就像叔侄面對面對話,邊訴邊泣,表達了自己的悲痛、悔恨的感情,無比凄慘,被譽為“祭文中的千古絕唱”。
當時的人總結說,韓愈的墓志銘不是坐而論道,而是如話家常,促膝談心,自然隨便,無所拘束,上到80歲老婆婆,下至8歲小孩都能聽得懂。
不得不服。 當然,在韓愈的墓志銘中,最耐看的還是小人物傳,是他為落魄文人和地位卑下的小吏寫的。《圬者王承福傳》就是韓愈為泥水匠王承福寫的,表現出他對自食其力勞動者的贊賞。
這也難怪,韓愈原本身世坎坷,又能夠從生活細節(jié)中提煉出素材,刻畫出的小人物栩栩如生,他寫不好,誰寫得好?
03
但韓愈的墓志銘并非每一篇都賺錢,時常分文不取,有時竟要倒貼。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是韓愈的好友,他窮苦潦倒,連下葬的錢都沒有。聽到孟郊去世的消息,韓愈哭著說:“我哪里忍心寫我朋友的墓志銘啊!”后來,他拿出100貫私房錢給孟郊安葬,并為他寫了《貞曜先生墓志銘》寄托哀思。
正如絕大多數的文人一樣,韓愈性格耿直,有時免不了一根筋。一次,他為一個叫王適的讀書人寫墓志銘。當他了解到王適年輕時曾經騙過婚,認為這是一段很真實的經歷,對后人有借鑒意義,就照實寫進了墓志銘,讓人哭笑不得。
也有人攻擊韓愈寫墓志銘是昧著良心說話,甚至是阿諛奉承,惟利是圖,但他寫的墓志銘有三分之一被《舊唐書》、《新唐書》收錄,成為“正史”的寶貴資料,從這一點上看,絕對多數應該是實事求是的。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爛牌在手也不用慌張,怕就怕你沒有干貨。至于韓愈靠寫墓志銘到底增加了多少收入,已無據可靠。不過,他另辟蹊徑,因寫墓志銘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是勞動所得,無可厚非。就連著名學者陳寅恪都對他的行為加以肯定,說這些墓志銘是傳世杰作,得到報酬是應得的。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劉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