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音樂在原始社會即出現(xiàn)雛形,在商代有了長足進步,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得到空前發(fā)展,在元明清得到了很好的整理與繼承,直到上世紀(jì)六十年代仍有新作出現(xiàn)。今天,我們從眾多的古典曲目中精選出箏、琴、簫、琵琶曲十六首,奉獻給各位親愛的讀者,讓我們在音樂中一起品味中華文明獨特的思想情境,共同領(lǐng)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箏名曲
1.《春江花月夜》原為琵琶曲,曲名《夕陽簫鼓》,是琵琶古曲代表作之一,樂譜最早現(xiàn)于1875年,1925年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1949年后,成為古箏名曲。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yōu)美流暢,結(jié)構(gòu)整齊優(yōu)雅,深受廣大聽眾喜愛。
2. 《漁舟唱晚》是一首古風(fēng)濃郁的河南箏曲,上世紀(jì)2、30年代成曲以來頗受歡迎,成為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船隨波漸遠的景象。CCTV《天氣預(yù)報》所用的同名背景音樂,與傳統(tǒng)的《漁舟唱晚》是不同的樂曲。
3. 《寒鴉戲水》是潮州箏曲,有潮州州歌之謂。全曲旋律別致幽雅,格調(diào)清新,韻味獨特,明快跌宕,描繪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寒鴉,亦稱'慈鳥','小山老鴰',體長可達35厘米,在我國大多終年留居北方,冬季亦見于華南。
4. 《出水蓮》是廣東漢樂箏曲中最著名、流行最廣的樂曲之一,是箏家必彈的曲目。《出水蓮》形成的歷史非常悠久,兩晉至南宋已有此曲的流傳。此曲的題解云:“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征艷嫩也。凡軟線諸調(diào),均可用此調(diào)起板?!?/span> 全曲音調(diào)古樸,風(fēng)格淡雅,以各種表現(xiàn)手法將出水蓮的神態(tài)、氣質(zhì)刻畫得栩栩如生,宛若一幅清新韻染的水墨畫,脫俗超凡。
古琴名曲
5.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問世以來有多種流派傳譜曲調(diào),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作者已無史料可考,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田芝翁之說等等。
6.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稄V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漢族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在魏、晉時期已逐漸成形定稿。古時《聶政刺韓王曲》就是此曲。琴曲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造劍工匠的兒子聶政為父報仇,混入宮中苦練琴技十年,刺殺韓王自己也壯烈犧牲的故事,全曲貫穿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7.《陽關(guān)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漢族民樂精品,千百年來廣為傳唱。樂曲產(chǎn)生于唐代,是根據(jù)詩人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大約到了宋代時曲譜便已失傳,所見的古琴曲《陽關(guān)三疊》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最早載有《陽關(guān)三疊》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流行的曲譜原載于明代《發(fā)明琴譜》。
曲調(diào)純樸而富有激情,略帶淡淡的愁緒,表達了離情別意和對遠行友人的關(guān)懷。
附: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8. 《漁樵問答》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形成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xiàn)存譜初見于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xù)譜》 ?!肚賹W(xué)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xiàn)于指下。”此曲以對答式的旋律,描寫漁夫與樵夫的對話,上升的曲調(diào)表示問,下降的曲調(diào)表示答,旋律飄逸瀟灑,表現(xiàn)漁樵二人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和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音樂形象準(zhǔn)確生動,優(yōu)美清逸,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有人這樣評價《漁樵問答》:此曲有一定的隱逸色彩,能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內(nèi)中深意,應(yīng)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興亡得失這一千載厚重話題,被漁父、樵子的一席對話解構(gòu)于無形,這才是樂曲的主旨所在。《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淀?!嗌揭琅f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灑的旋律中煙消云散。這種境界令人嘆服。
附:漁樵問答古琴詞(《蘭田館琴譜》)
第一段問乾坤古往今來,任桑田滄海悠悠。陽鳥月兔,飛鳥難留。天高地下,渺渺虛舟??偧纳砹壤:螒]何憂。光陰如水東流,漁人樵子,不識有王侯。信乎漁人樵子,不識有王侯。這江山與我度春秋。第二段否泰難期,山林湖海,漁樵活計,爾與我兩相依。惟有此山林湖海,漁樵活計,爾與我兩相依,須富貴何為。漁兮,樵兮,一邱一壑,朝斯暮斯。樵采薪於山之顛,漁垂釣於水之濱。樵所志兮常在樵,漁所志兮常在漁。漁樵相遇兩相問曰,漁之樂,其樂何如。樵之樂,其樂又何如。第三段試看那山水,樂趣何多,云嶺與那煙波。絲綸斤斧作生涯,世事休管蹉跎。漁樵之樂,其樂又如何,指山水相與笑呵呵。嘆人生功名富貴,朝成夕敗,有命自天??偛蝗?,總不如安份忘機,無榮無辱,樂趣在云巔與那煙波。相逢箕踞,相逢箕踞,拍掌浩歌,浩浩歌。江山風(fēng)月,這便是我安樂窩。第四段曉起帶月行,披星臥月眠。撒網(wǎng)也,扁舟系水濱,風(fēng)靜波平。伐木也,持斧入深林,霧散煙晴。終日安然,得魚負薪。摧枯拉朽,巨口細鱗,賣與市中人。第五段花開葉落,不知世界,不記春秋。桃源流水,何處更那深幽。獨坐那磯頭,遠岫層巒踏遍,力倦且休,此外又何求,此外又何求。又何求兮,又何求,任他野草閑花滿地愁。暑往寒來春復(fù)秋,白發(fā)亂颼颼。青山綠水,相對話綢繆,樂以忘憂。婆娑歲月,爾我盡悠悠。第六段論古今有許多英雄,為卿為相,定伯匡王,成靈氣焰,四海漾榮光,至今都已成空,盡成空。繁華凋謝,竟與草茅微賤同。榮枯勝敗,顯晦興亡,時移勢改,落花隨水去也任流東。追思往哲,何如把釣嚴公,高節(jié)清風(fēng)。王質(zhì)得遇神仙,至今仰芳蹤。世事竟如何,世事竟如何,竟如何兮竟如何??茨枪磐駚斫曰脡?,百歲光陰過隙駒,莫問是和非。蠟社相攜,杯酒足歡娛。樂我漁樵,笑弄煙霞,俯仰又何求。第七段今朝會遇聚談日影移,明日重逢陰晴又未知,且隨天時。惟有漁人樵子最便宜。第八段山兮自蒼蒼,水兮自茫茫。漁樵之樂,蓋在乎山水之間。
9. 《流水》是一首非常古老、著名的琴曲。相傳,《高山流水》原來是一個曲子,到了唐朝才分成《高山》和《流水》兩個曲子。
在《呂氏春秋》中記載,俞伯牙擅長彈奏古琴。他的好友鐘子期非常能聽懂他的琴,可以在他的琴聲中,聽出“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钡囊饩?。后來鐘子期死了,俞伯牙砸碎古琴,從此不彈。這個故事后來引申為人們對知音和摯友難得的感慨。
現(xiàn)在最流行彈奏版本是清代道士張孔山留下來的,他根據(jù)原來的琴曲進行加工,增加了許多“滾、拂、綽、注”的手法。模仿水流湍急的自然景象。1977年8月22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錄入美國“航天者號”太空飛船攜帶的一張鍍金唱片上,發(fā)射于太空,用以向宇宙中外星高等生物傳達人類智慧與文明。
簫曲
10. 胡笳是我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吹奏樂器,音量大,用于軍樂以壯聲威。胡笳十八拍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即為一拍,共十八章,故名。該曲據(jù)傳為蔡文姬所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主題是文姬歸漢,表現(xiàn)的是蔡文姬還鄉(xiāng)的喜悅與骨肉離別之痛相交織的矛盾心情。
附:《胡笳十八拍》歌詞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jié)義虧。
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dāng)告誰?
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楊塵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
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
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fēng)浩浩兮暗塞營。
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xiāng)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
天災(zāi)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
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
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喑喑。
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
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fēng)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
原野蕭條兮烽戍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
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
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
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負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zhuǎn)愁。
天無涯兮地?zé)o邊,我心愁兮亦復(fù)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dāng)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zhàn)何時歇?
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fēng)夜夜吹邊月。
故鄉(xiāng)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
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dāng)埋骨兮長已矣。
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
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fēng)應(yīng)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
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
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
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
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
漢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兒號兮誰得知?
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
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
十有三拍兮弦急調(diào)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
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夢中執(zhí)手兮一喜一悲,覺后痛吾心兮無休歇時。
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jié)調(diào)促,氣填胸兮誰識曲?
處穹廬兮偶殊俗。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
心有懷兮愁轉(zhuǎn)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
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
今別子兮歸故鄉(xiāng),舊怨平兮新怨長!
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guān)山阻修兮獨行路難。
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
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
風(fēng)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荒兮筋力單。
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
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
胡與漢兮異域殊風(fēng),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
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
11. 古曲《妝臺秋思》是著名琵琶套曲《塞上曲》中的一首,原名《傍妝臺》,刊于1818年華秋蘋所輯之《琵琶譜》,當(dāng)時盛傳于浙江地區(qū)。該曲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音調(diào)委婉幽雅,用簫演奏使旋律更顯得委婉柔美,表現(xiàn)出“弦弦掩抑聲聲思”的情緒。
琵琶名曲
12.《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是一首最基礎(chǔ)的琵琶傳統(tǒng)曲目,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流傳至今產(chǎn)生了很多版本,現(xiàn)在流傳的琵琶曲《陽春白雪》經(jīng)過歷代名人的刪改,音樂結(jié)構(gòu)更集中、嚴謹、富有層次。樂曲內(nèi)容通俗易懂,節(jié)奏明快,清新流暢,描繪的是陽春三月,冰雪融化,大地復(fù)蘇,萬物生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13.《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現(xiàn)流傳有多種譜本,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
琵琶獨奏《十面埋伏》
14. 十面埋伏是一首漢族琵琶大曲,同時也是中囯十大名曲之一,上乘的藝術(shù)佳作,曲譜最早見于1818年的《華秋頻琵琶譜》,產(chǎn)生于何時迄今尚無定說,資料追溯可至唐代。
樂曲節(jié)奏激烈,震撼人心,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是這樣描寫琵琶演奏家湯應(yīng)曾在演奏此曲時的情景的:“當(dāng)其兩軍決戰(zhàn)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wù)呤级鴬^,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span>
古箏獨奏《林沖夜奔》
15.古箏獨奏曲《林沖夜奔》,是1962年由陸修棠、王巽之根據(jù)昆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為題材,采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編發(fā)展而成,表現(xiàn)林沖雪夜奔梁山的情景。
全曲分四段。第一段是慢板,節(jié)奏自由,表達了林沖內(nèi)心的嘆息和悲憤之情。第二段是小快板,前半段節(jié)奏和技法多變,表達一種恐惶不安的情緒;后半段奏出急促的旋律,表現(xiàn)一種緊迫感。第三段以連續(xù)的滾拂等技法模擬風(fēng)雪交加。第四段旋律緊湊而堅定,表現(xiàn)林沖最終下定決心,奔向梁山。
琴簫合奏《梅花三弄》
16.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 、 《玉妃引》 ,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中表現(xiàn)梅花的佳作?!渡衿婷刈V》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自然特征,來歌頌具有高尚節(jié)操歌頌之人。樂曲采用循環(huán)再現(xiàn)的方法,曲中泛音奏法的曲調(diào)反復(fù)了三次,故稱為三弄。
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是多元文化長期融匯而形成為一體。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中,古典音樂是漢民族的文化瑰寶,與古詩詞一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們要積極地去了解它,解讀它,欣賞它,拜謁它,這不僅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shù)境界,也有利于振興民族音樂,凝聚民族精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