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李笑來的《與時間作朋友》這本書,里面提到了一個實驗,引發(fā)了我對自律的思考。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
把一些只有四歲的孩子個子單獨留在屋子里面并給他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大人要離開15分鐘,在這段時間如果他不把那塊棉花糖吃掉,等大人回來的時候將給他另外一塊棉花糖。而對于一個只有四歲的孩子來講,把他關在一件什么也沒有的房子里,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那塊棉花糖上了,15分鐘的時間是那么漫長,那塊棉花糖的引誘是那么大。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忍著不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長大以后大多數(shù)人都成為了成功的人士;而急著吧棉花糖吃掉大孩子長大以后大都成就平平。
這個實驗,實際上揭發(fā)了什么事實呢?
除開了所謂的重視長遠這樣的老話,我覺得這個實驗還揭發(fā)了我們?nèi)诵灾械娜觞c——對滿足感的追求。而我們對滿足感的追求,到了哪種地步呢?不馬上得到,都會難受到不行。
這個實驗中,科學家們很明確地對小孩說清楚了,“大人離開15分鐘,在這段時間如果小孩不把那塊棉花糖吃掉,等大人回來的時候將給他另外一塊棉花糖”,即使對每個小孩都說了這樣的話(機會均等),但大部分小孩還是忍不住,將棉花糖吃掉,從而失去了獲得兩塊棉花糖的機會。
“小不忍而亂大謀”,指的就是這種情形了。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有的時候真不能怨環(huán)境,也不能怨老天,只能怨自己,在可以獲得“兩塊棉花糖”的時候貪吃,把獲得“兩塊棉花糖”的機會白白給浪費掉。而更可悲的是,我們往往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原因是出在自己身上,反而去埋怨其他的因素(而在這種情形下,這些因素都不是根本決定因素)。
我們?nèi)松谐36紩霈F(xiàn)“手中有一塊棉花糖,可以馬上吃掉它,而如果不吃掉,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的選擇題。
似乎是很小的一個問題,在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似乎都能很理性的去選擇“不吃”。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真的都能做到那樣嗎?
以學生為例子:
有一個學生(假定這個學生,沒有任何不利的客觀因素影響他學習,智力也沒有任何問題),雖然很早就被告知現(xiàn)在如果學習努力一點,等以后考到一個好的大學,將會對自己所能享有的資源以及機會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即便如此,很多學生還是沒有好好學習,而是跑去玩、放縱,到了高考那一天才開始后悔。
在這個例子里面,學生的“兩塊棉花糖”是:更好的大學,以及更多的資源與機會;學生手中所擁有的“一塊棉花糖”是:即時的玩樂。
很明顯,這個學生為了能吃到“一塊棉花糖”,而失去了享有“兩塊棉花糖”的機會。
這樣的例子,應該不新鮮,生活中處處都有。
再說說李笑來提到過,最浪費時間的句式:“要是……就好了。”而這個句式中,表達出用這個句式說話的人強烈的后悔情緒。其實我們也可以置換一下,在我們得不到“兩塊棉花糖”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都會說:“要是那個時候我不吃那塊棉花糖就好了。”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使用這個句式?雖然這個句式除了能體現(xiàn)自己“失敗”之外毫無用處。
講到這里,其實我想說的是,也許事情就是把我們的滿足感推延這么簡單。
成功的人士,我們都能看到他們大多是“自律”的人,而我們更應該能看到,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他們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
在這里,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巴菲特。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美國的納斯達克上演著資本主義的黃金夢,當時納斯達克股市一片熱火朝天,噢不,也許像是太陽,因為在里面的人都被每天瘋狂上升的股市指數(shù)給曬暈了。面對這樣瘋狂的市場,不知道有多少人向巴菲特建議進入納斯達克來找尋賺錢的機會,而巴菲特一直堅決不肯。為此,還被媒體和其他同行嘲笑為“頑固不化”。
然而,最后的結果如何呢?納斯達克遭遇了滑鐵盧,一落千丈,從前在納斯達克做著發(fā)財夢的人才發(fā)現(xiàn),這個夢被無情的打碎,不但如此,每個人都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在這個故事里面,我們可以看出,巴菲特是如何“自律”來取得最后的成功的。
所以,自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推延滿足感,不滿足眼前的一時之快,而著眼于對未來損失的避免,以及對將來可以取到更多的利益所做出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