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具有獨特的古典之美。在長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經(jīng)典的意象,“漁父”即是其中之一。自莊子、屈原各作一篇《漁父》開
始,“漁父”這一華夏文明的精神意象便登上了中國的文化舞臺,千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時至今日,“漁父”所蘊含的那種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仍如春雨一
般,無聲地滋潤著國人的心田。本文將從各個方面探討“漁父”意象的起源、傳承、思想內(nèi)涵及其哲學(xué)意義。
一、“漁父”意象溯源
“漁父”意象肇始于莊子、屈原二人的《漁父》篇,而尤以屈原的《楚辭`漁父》影響最為深遠。莊子和屈原同是古代文學(xué)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會動蕩的戰(zhàn)國時期,也都居住在楚國或靠近南方一帶。兩篇《漁父》各具特色,又有明顯的相通之處。
《莊子`雜篇`漁父》中有兩個主要人物:代表道家思想的漁父,和與之對立的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以“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
鼓琴”開篇,著重敘述了“漁父”和孔子有關(guān)“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及“人有八疵,事有四患”的對話。儒家奉行“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人生信念,孔
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負(fù)載著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價值,如果為此而捐軀,正是死得其所;漁父的言語則表現(xiàn)出了道家“萬物之所由”、“得之者生”、
“順之則成”的虛靜、無為之境。漁父之言,純?yōu)樯埔?,所以孔子對漁父心折誠服,禮拜有加:“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漁父之于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此事恐有借孔子之口抬高道家的意思,但他所描述的“漁父”形象卻深入我們的思想之中。
屈原的《楚辭`漁父》則敘述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
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而偶遇漁父的場景,刻畫了他“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的悲憤與不平。漁父的“莞爾而笑”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恍然點化了屈原,使他在悟“道”之后最終自投汨羅江而亡。
錢澄之《莊區(qū)合詁》自序云:“屈子徘徊戀國,至死不能自疏,觀其遠游所稱,類多道家者說,至卒章曰:'超無為以至清兮,與太初而為鄰?!饭Q其'蟬脫于濁穢兮,以浮游塵
埃之外’亦誠有見于屈子之死,非猶夫區(qū)區(qū)憤激而捐軀者也。是故天下非至性之人,不可以悟道;非見道之人,亦不可以死節(jié)也?!焙茱@然,至情至性、尚治有為的屈原在遭讒被貶之后已漸漸“悟道”,這就必然導(dǎo)致了他投江身亡的結(jié)局,而“漁父”正是引他“悟道”的最關(guān)鍵人物。根據(jù)王逸的闡釋,“'漁父’蓋亦當(dāng)時隱遁之士,或曰亦屈原之設(shè)詞耳”。而據(jù)《孟子》所載,當(dāng)年孔子曾聽孺子傳唱《滄浪歌》,并有“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的評語(《離婁上》)。
由此可見,漁父即“道”的化身,而漁父之道就是隱遁之道,也就是儒家“獨善其身”之道,與道家中的避世思想亦相接近。
兩文思想內(nèi)容的側(cè)重點雖有不同,但均以“漁父”作為隱者的象征,其共同的思想內(nèi)涵——隱逸、淡泊、順應(yīng)自然、和諧處世,均通過“漁父”這一形象凸現(xiàn)了出來,從而開創(chuàng)了傳統(tǒng)文化中“漁父”這一不朽的文學(xué)意象。
二、“漁父”意象在歷代文人創(chuàng)作中的傳承
由莊屈開創(chuàng)的“漁父”意象,憑借其豐厚的思想內(nèi)涵,引起了歷代文人的廣泛共鳴。戰(zhàn)國以來,純粹的道家雖已消失,但傳統(tǒng)士大夫的精神狀態(tài),總是徘徊于儒道之間。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往往都有著濃厚的隱逸情結(jié)。而“漁父”意象,恰是最能觸發(fā)其情思的文學(xué)“原型”之一。因此,“漁父”意象在歷代文人的創(chuàng)作中傳承不絕,屢有佳作出現(xiàn)。
舉詩詞為例,則從王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再到韓愈的“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叩舷歌”(《湘中》),歷歷可征;舉散文為例,則有著名的《桃花源記》;影響所及,甚至滲透到繪畫、音樂創(chuàng)作之中:許道寧、吳鎮(zhèn)、戴進等都繪有《漁父圖》,古琴曲中也有《漁樵問答》、《欹乃》、《漁歌》、《醉漁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自信,一種高潔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在另一名篇《漁翁》中吟道:“欸(ai)乃一聲山水綠”,漁父撐著船遠遠的逝去了,既帶著屈原的理想,也帶著道家“和光同塵”的思想逝去,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張詞舉重若輕,輕描淡寫便繪就一幅超凡絕塵的勝景,漁人既在勞作,又在審美
——觀美景、品美趣,人與自然是和諧的關(guān)系,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煙波釣叟”才有這樣的心境、這樣的話語,故而流傳至今一千多年,歷代傳唱,詩家騷人多仿其體式、意境或詞句翻出新作。蘇軾就曾以其成句入于《鷓鴣天》,又用于《浣溪沙》,黃庭堅亦嘗以其詞增為《浣溪沙》。
蘇軾《鷓鴣天》:“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人間底事風(fēng)波險,一日風(fēng)波十二時。”全詞9句,中有5句基本采用張詞,但能恰到好處地嵌進新詞,宛如己出,顯示出作者的高妙才藝。其《浣溪沙》:“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边@里的“東坡印記”是較為明顯的,給人感覺是坡老自戴箬笠、自披蓑衣,孤獨地挺身于風(fēng)雨之中,“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在詞題下自注道:“玄真子《漁父》云云,此語妙絕,恨莫能歌者,故增數(shù)語,令以《浣溪》歌之?!弊钣腥さ氖撬H謫黃州期間,與客夜飲歸途,乘醉吟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的詞句,表達出對漁父那般自由隱逸生活的神往。不料,“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可算是誤解詩歌意象而引出的一段軼事。
黃庭堅的《浣溪沙》則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漁父形象:“新婦磯頭
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rèn)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fēng)細雨轉(zhuǎn)船頭。”他的詞巧用地名作人稱,形象生動。下闕著力寫漁父的心態(tài)和行為。這里的漁父已不是張詞里的超然飄然如仙翁的漁父,也不是蘇詞里的飽經(jīng)風(fēng)雨后或惶恐不安或隨遇而安的漁父,而是感情豐富而細膩、深懷愛美之心而又失落自我的文人化了的漁父,“青箬笠前無限事”,小小箬笠下遮蔽著哪些事?有眼前美女春光秋波之景事,有心底自家孤舟寡人之舊事。他為什么調(diào)轉(zhuǎn)船頭?好象是欲看還休、欲想還休、欲漁還休,“不如歸去!”空船落魄而歸。蘊含了耐人尋味的精彩情節(jié)和精彩詞句,顯示出黃庭堅造境用語之能事,與張詞相較自是有一種迥然相異的情趣。
唐代詩人高適《漁父》詩云:“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向他不開口?!绷攘?8字,將老漁翁專心垂釣的情景描摹盡致。你看這位釣者,獨選深潭,完全沉浸進去,手把竿,全神貫注,別人跟他說話而不得,真可謂“天地之大,吾心目中,唯浮浮標(biāo)”,頗有幾分禪趣。
杜牧亦有《贈漁父》詩云:“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痹娙擞们逍碌墓P調(diào),刻畫了漁父在寂靜的傍晚和晨霧迷蒙的早晨,在池塘深處安靜地垂釣,度過了一生歲月。詩人在低沉的筆調(diào)中,描繪了一幅凄清美麗的畫面,精煉的語言透出了含蓄的意境,有一種隱隱的失望與無奈。
南宋陸游《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庇帧儿o橋仙》:“一竿風(fēng)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祝?!鄙龛▃hao),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yán)光?!?;朱敦儒則有一闕《好事近`漁父詞》:“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jié)?;钣嬀G蓑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fēng)定釣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痹谠娙嗽~客筆下,漁父的生活悠哉游哉,已無半點為生活而不得不然的辛苦,詩詞中的漁父已是文人化了的漁父,寄寓了各自的理想與感慨。
清代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形式巧妙、寓意深刻:“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連用九個“一”字,寫一位漁父,披蓑戴笠,乘一葉小舟,攜一枝釣竿,且歌且飲,占盡一江秋色,好不瀟灑。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但該詩顯然是精心錘煉所得,工于技巧,以至喧賓奪主,有淪為文字游戲之虞。
這些詩句詞篇或委婉含蓄、清新質(zhì)樸,或曠達灑脫、天然渾成,或精心錘煉、字字珠璣,足見“漁父”意象對后世的影響之大,而漁父意象本身,也在傳承中不斷地被發(fā)揚著、充實著、豐富著,歷久而彌新。
三、“漁父”意象詳解
細加分析,傳統(tǒng)文化中的“漁父”意象包含了以下幾個要素: 首先是“漁”垂釣之風(fēng),溯自上古。《詩經(jīng)》中說,“箸箸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薄爸佑卺鳎詮埰涔?。之子于釣,言綸其繩?!彪m然那時垂釣大概還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但“豈不爾思”似乎已隱含了某種朦朧的情趣,這大概就是漁父的雛形。
呂尚,即歷史上有名的“釣魚”的“姜太公”,《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在道家類,班固注為“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妒酚洝份d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魚釣奸周西伯”,《呂氏春秋`謹(jǐn)聽》稱“太公釣于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
自莊屈作《漁父》篇之后,“漁父”已成為一個經(jīng)典的文學(xué)意象,在文人筆下,打漁已沒有了謀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閑情雅趣:“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元]胡紹開《沉醉東風(fēng)》);“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保╗清]王士禎《真州絕句》)因為莊屈二人所創(chuàng)立的漁父意象在前,所以即使詩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實的漁樵生活,作者也已在其中寄寓了對于隱士理想的向往。
其次是“父”
“父”又寫作“甫”,為老年男子之稱。老年人歷經(jīng)滄??部?,明于得失,歸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銳意進取可比。古稱人老之后不歸禪則歸道,清代龔自珍詩曰:“烈士暮年宜學(xué)道,才人老去例逃禪”,可見“漁父”為一老年男子形象,在年齡和心態(tài)上與隱者亦相吻合。
第三是“水”
莊、屈同為楚人或靠近南方,二人同以“漁父”為題,可能與南方江河密布、湖泊眾多、氣候溫暖有關(guān)。而南方楚地又是道家文化的發(fā)源地,道家認(rèn)為水是萬物之本,品行謙遜、親附萬物而公正無私,因此水又可以作為道的象征。《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薄皫子诘馈币嗉础敖诘馈?;《莊子.天運》說:“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天德之象”亦即“天道之象”。在道家看來,水既是萬物之本,又直接象征著天道。因此,漁父意象體現(xiàn)了道家親近自然、與世無爭的理想,這也是歷代文士多隱于漁的關(guān)鍵。
第四是“舟”
有漁父必有舟,而此舟又必是小舟,惟此方可遠離塵囂,與水、與自然作最緊密的接觸。蘇軾《赤壁賦》稱“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舟如一葉,以況其小;
古代曾有畫家作《漁父圖》,因船上有帆而受到譏評:只有小舟才能獲得隨波漂游、與世同波、“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釣”
釣意味著耐心、等待,意味著隱者的介于“兼濟”與“獨善”之間。
《說苑.政理》載孔子的弟子宓子賤為單父宰,向陽晝請教治民之術(shù),陽晝說:“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shù),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夫極綸錯餌,迎而吸之者也,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也博而厚味。”隱者垂釣,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境界無疑正是隱者所特別追求的。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釣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魚。
古代有兩大獨釣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古稀,仍垂釣于磻(b)溪,他所用不是彎鉤而是直鉤,后有“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典故流傳于世,他釣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鴻圖的機會;二是嚴(yán)子陵,號稱“惟巢由乃可與并駕”的嚴(yán)子陵,是漢光武帝幼時的同窗,私交頗好,然劉秀多次相請,他卻一生不仕,隱于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所以李白稱其“昭昭嚴(yán)子陵,垂釣滄波間”,他釣的是名,千秋萬代的高士之名: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
四、隱逸:“漁父”意象的思想內(nèi)涵
莊屈二文中“漁父”這一特殊的中心人物形象以獨特的視角映射出以儒道文化為背景的古代隱士風(fēng)范。王逸《楚辭章句》云:“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保ň砦澹肚f子》與《楚辭》中的漁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隱士,而非靠捕魚為生的打漁人。
先秦時期,隱士頗多。《論語》中記載與孔子有關(guān)者,就有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莜丈人等,“他們畏世遠遁,潔身自保,或躬耕田野,或避居山林,原不必僅限于以漁為業(yè)。不過,垂釣必鄰水畔,不僅景色優(yōu)美,情調(diào)亦復(fù)閑淡,確乎倍加令人神往?!碧貏e是莊子以道家“得意忘言”的獨特筆法,將“漁父”與自然之道
合為一體,從而賦予了“漁父”以超脫曠達、恬淡自適的文化內(nèi)涵,更使“漁父”定格為隱逸的象征,開啟了古代文學(xué)史上綿延不絕的“漁父”意象。
隱逸是中國文人一種人生哲學(xué)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一種處世方式。儒道釋思想先后在中國建立,成為中國文人人生哲學(xué)的三大思想基礎(chǔ),但是,這三種思想產(chǎn)生之前,隱逸早已作為一種先賢的遺風(fēng)而存在了。
中國最早的、最可信的隱士,是殷末的伯夷叔齊。他們是孤竹君的二子,因互讓王位而逃隱。后來武王平殷,天下宗周。二人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競至餓死。他們的清高和氣節(jié),一直為后來歷代文人所交贊、所楷模。
與夷、齊同時代的姜太公呂尚,曾釣隱于渭濱之磻溪,后遇合文王,建立奇勛,成就功名,又為后世漁隱者中一部分一部分希冀企用的士人所企羨。
春秋時的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后,功名既就,又想到勾踐“可與共患難,難與同逸樂”,于是乘舟浮海,改名易姓,為后代“功成身退”的隱者所崇尚。
夷齊、呂尚、范蠡分別代表了隱逸中的三種類型:夷、齊是逃避權(quán)欲名利和保全節(jié)操的一類;呂尚是蜇隱而待沽的一類;范蠡是功成身退、全身遠禍的一類。由此可見,先賢的隱逸遺風(fēng)中已經(jīng)有了多種情形。人類社會出現(xiàn)“官”與“民”以后,就會有出與處、仕與隱的現(xiàn)象存在,而儒、道、釋先后出現(xiàn)之后,更為隱逸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甚至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以儒家為例,儒家是主張積極入世的,可是卻照樣推崇隱逸,因儒家的仕進與尚隱并不矛盾??鬃油瞥珉[逸主要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嘉許象夷齊那樣的賢者氣節(jié),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孔子說“賢者避世”(《論語`憲問》),就是主張賢者逃避惡濁無道的社會而隱居。他認(rèn)為夷、齊就是這類賢者:“伯夷、叔齊何人也?古之賢人也。”(《論語`述而》)孔子推崇隱逸的另一種情形,是嘉許士不被則隱居以獨善其身。他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保ā墩撆c`述而》)看“道”是否被推行,才干是否被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保ā墩撜Z`公冶長》)曾皙的那種“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的飄逸瀟灑的情致曾引起孔子意味深長的賞嘆,與“乘桴浮于?!钡那橹掠卸嗝大@人的相似!
孔子對這些情形的推崇,給后代讀書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封建社會里,由于政治體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多數(shù)士子得不到任用,或得到任用的也不能充分施展才能,于是便有不少人遵奉孔子的教誨:“道不行,乘桴浮于?!?,過隱逸生活去了。如《后漢書》記摯恂,以儒術(shù)教授卻隱于太白,不應(yīng)征聘。又如孟浩然接受的也主要是儒家思想,在入試不第,又“欲渡無舟楫”的情形下真正隱居去了。
隱逸思想源遠流長,從一種先賢遺風(fēng)到有廣泛而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一代代地沉淀下來,它的影響根深蒂固,無數(shù)士人在人生際遇、思想情趣上與之契合,走到了這個圈子之中;由于隱逸形式與山水的歷史聯(lián)系,不管隱者受何種思想支配,在動機、目的上無論是無欲的,守節(jié)的,修行的,避亂的,還是走“終南捷徑”的,甚至附庸風(fēng)雅的,等等,都把山水作為依托對象,與山水產(chǎn)生親和的關(guān)系。這種親和關(guān)系是山水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認(rèn)識、開發(fā)和藝術(shù)表現(xiàn)的重要條件。
“漁父”,在古代語言里,超然世外,看破紅塵,隱者之謂也。漁樂者,隱居智者之自得也,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是智者之言,“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智者的胸懷。有如是之心,如是之言,如此胸懷,倘不算樂,什么還能算樂呢?
五、和諧:“漁父”意象的哲學(xué)意義
中國文明發(fā)源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文明雖隨著大江大河世代遷徙,國人卻始終生活在大陸的懷抱,形成了特有的江河內(nèi)陸文明。中國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更多地體現(xiàn)在人與江河湖泊的和諧共處上,因此,漁父無可避免地選擇了江河湖泊,江河湖泊也選擇了動亂也好、興平也罷均能超然于世事之外的漁父。他們可打漁在西塞山下的湖水中,可吟唱于江河湖畔的柳蔭下,有“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春月秋風(fēng)”之美景相慰,有“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1]之樂不思歸,更有“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2]之逍遙自在心態(tài)。
古代哲人對自然山水有種摯愛之情及深刻認(rèn)識,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盵3]老子以水喻柔弱中之至強。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于山水自然的欣賞、感悟,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了中國人如水般地與自然相和相諧、悠閑自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及其內(nèi)涵來看,古典文學(xué)中的漁父意象多為抽象、模糊的“自在歸隱者”形象。更多的是在廣闊的自然背景中,在湖畔的綠蔭下,在一葉扁舟的輕搖中,悠閑自在地垂釣、捕魚。其背景比人物本身更具體、更形象,漁父本人反而顯得模糊不清。自然的力量消解到恰恰好與人和諧相處,漁父的形象模糊到恰恰好成為其活動場景的點綴。
以儒道釋思想為基礎(chǔ)的傳統(tǒng)哲學(xué)既是入世的哲學(xué)又是出世的哲學(xué),它要求“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這個統(tǒng)一”,所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歷來被奉為國人處世的準(zhǔn)則。也因此在深層意識中,歷代文人都有一種歸隱的意愿,都可能成為一位漁父。蘇軾既在《周公廟》中哀嘆:“如今那復(fù)夢周公?”又在《滿庭芳》中詠唱:“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古典文學(xué)中的漁父形象有兩種類型:一為不
以歸隱為最終目的的隱士,“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姜太公因渭水垂釣而成就了周文王的八百年天下;二為完全意義上不為物欲功名所累的隱士,成為高士及《莊子》一書中真人、至人、幽人的代稱?!肚f子`漁父》中描述了孔子對漁父的尊敬:“今漁父之于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漁父實為得道的圣人。孫浩然《離亭然》一詞道:“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人事沉浮,世事變遷,漁父卻如此平淡如水、逍遙自在,舍漁父其誰?
其次,從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來看,漁父呈現(xiàn)為“無為而無不為”的人生行為方式,典型地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道家精神。
《楚辭`漁父》中描述了屈原與漁父的兩種人生態(tài)度。屈原是“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的寧折不屈的儒家剛毅人格;漁父則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順應(yīng)時事而導(dǎo)引之的道家精神。漁父的出場往往伴隨著風(fēng)和日麗、水波不興,頂多是斜風(fēng)細雨。自然本身不但對漁父不構(gòu)成威脅,反而是漁父永遠的朋友。人也無所謂與之爭斗,似在無所用心的自然生活方式中,洞悉了世事人生、自然萬物。
最后,漁父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內(nèi)陸江湖的生存環(huán)境與“與天地合其德”(《易傳`文言》)、莊子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4]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了中國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古人看來,天與地,也即自然與人是相類相通、合而為一的。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與人的思想、情感、身體息息相通、可融為一體的自然。
古典詩詞往往以自然山水、田園景物入詩,以“漁樵”入詩,使得詩人、詩中人、詩中景渾然一體:“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暮野千嶂,處處聞漁唱”[6]……即是“天人合一”自然觀的形象體現(xiàn);李澤厚謂宋元山水畫:“人與自然那種愉悅親切和牧歌式的寧靜,成為它的基本音調(diào)?!币部芍^漁父與自然之基本音調(diào)。
以漁父代指隱士,這本身即表明隱士對人類早期打漁江湖之上、無爭無斗生活方式的認(rèn)同、對人類樸質(zhì)本性的皈依。與此同時,漁父分明也是閱盡人間滄桑、洞察人間世事,對社會、人生、自我有透徹了悟的長者、智者形象?!巴卟豢芍G,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7]是對于社會的洞徹;“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dāng)何憂哉!”(《列子`天瑞》)是對于人生的了悟;“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保ㄍ蹙S《青溪》)則是對于自我的確認(rèn)及最終定位。其不與世俗合污、傲岸偉石的品質(zhì)更多的是通過漁人的生活方式顯示出來的??鬃訛榈玫赖臐O父所折服,想挽留漁父,漁父卻劃船遠去,隱身于蘆葦叢中;楚王派人請莊子出仕,莊子回道:“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保ā肚f子`秋水》)為一個國家執(zhí)掌大權(quán),哪里比得上寄情山水、逍遙自然的人生呢!為歷代文人所向往的不僅僅是這種生活方式,更是漁父所特有的笑傲江湖、獨立不羈的人格精神及自我個性。而這,也正是漁父的自我價值所在。
漁父往往以淡泊的行徑完成其超越的人生。堯讓天下與許由,許由回道:“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8]世上尊榮有過于天下嗎?許由不為心動。他只需要粗茶淡飯,平淡如水的生活使他快樂無比。
古典文學(xué)中的接輿、伯夷、叔齊等莫不如是,他們“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既不為世之清濁,也不為人之醒醉自累其心,何其淡泊灑脫的人生!----這便是漁父的人生:深山遠水可超然處之,雖“有榮觀”亦可超然處之。
“漁父”意象把傳統(tǒng)文化中重義輕利、崇尚自然的思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于是,漁父不再是一種職業(yè),而垂釣也不再是一種休閑,它們已經(jīng)共同演化為一種象征,一種寄托,以及國人的靈魂支柱,它倚儒道,法自然,重節(jié)義,使得國人悠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間,慣看秋月春風(fēng)、花開花落、云卷云舒,在淡然與坦然之間玩味人生的意趣,體驗生命的大度,獨享一份從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