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陳鼓應(yīng)教授,1935年生,師從方東美、殷海光。北京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莊子今注今譯》、《莊子哲學》、《老子注釋及評價》、《老莊新論》、《管子四篇詮釋》等。
《老子》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一段話表達什么樣的主旨?說明什么哲學問題?主要的概念、命題是什么?
尤其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用了三個“道”字,這三個“道”字屬于不同的語境,分別有不同的含義。第二個“道”是言說、用語言表達的意思。第一個“道”包含了天道和人道的雙重含義。簡單來說,日月星辰的運轉(zhuǎn)和四時的交替,都有著其中的規(guī)律,這就是天道;人間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規(guī)范,這就是人道。第三個“道”是“常道”,與第一個“道”不同,老子認為第三個“常道”可以統(tǒng)攝天道和人道。而第一個“道”是現(xiàn)象界即經(jīng)驗世界建立一個規(guī)范、法則。
我是念哲學的,以前只注意本體、本根,在教學中也總是崇尚第三個道。近些年來,我發(fā)現(xiàn)前兩個“道”也至關(guān)重要。第一個“道”就像我們的地球村,這個經(jīng)驗的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紛爭,可以通過第二個“道”,討論、對話來溝通。
第三個道是常道,永存之道。我們現(xiàn)實世界的事物就是它的變動體。以前我把“常道”翻譯為永恒不變的道,其實,“永恒”是對的,“不變”是錯的。老子的“道”是一個變體,所以《老子》中有一些話比如“反者道之動”,道是恒動的,是周行而不殆的,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有和無都是道體的一體兩面。所謂物固有形,形固有名,雖然無形但是存在的。比如手機響了,但是電波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的生存需要空氣,而空氣也是抓不到的。
萬事萬物有其源頭,本源、本根。老子第三個“道”有本源、本根的意思,作為本源、本根的“道”跟現(xiàn)象界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分割的,這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西方哲學從柏拉圖開始就是本體界與現(xiàn)象界分開的,宗教上也有所謂彼岸、此岸,超自然與自然等等。用懷海德的話說就是自然兩極化,是西方哲學犯了兩極化的謬誤。相反,中國的宇宙觀則是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
《莊子·逍遙游》第一段:“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這里強調(diào)了“積厚”的重要性。鯤在海底深蓄厚養(yǎng),須得有積厚之功,大鵬若沒有經(jīng)過心靈的沉淀與累積,也不可能自在高舉?!肚f子》一開頭就提出要提升你的生命的境界,就要像北冥的鯤一樣深蓄厚養(yǎng)。借用老子的話就是“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們現(xiàn)在學國學也是,去年的今天,今年的今天,明年的今天,堅持學習經(jīng)典,聽不同的老師講課,也會體會到“化而為鳥”,精神氣質(zhì)的變化,這就是積厚之功。
老子認為,歸根很重要。“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借用鄭板橋的詩句是: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萬巖中,千磨萬擊堅勁節(jié),任爾東南西北風。道家講的本根中,是要抓住生命的主軸,亦即“立根”。
《老子》第二章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有無的關(guān)系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小到一個杯子,大到一個房子,都是“既是有又是無”。我們這個世界,任何東西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兩兩對立、共存的。莊子認為,“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就是說,從他者來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做“彼”的;從本身來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做“此”的。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盡管事物起起落落,價值判斷也無窮地進展著、變化著。這時該怎么辦?與其主觀糾纏于是非,還不如“照之以天”,回到一個本來的狀態(tài)。
對立關(guān)系不要把它絕對化,要相對性地對待對立關(guān)系。老子認為相對關(guān)系是變化的,會轉(zhuǎn)化的,物極必反。反對絕對主義,唯我主義,獨斷主義。要有雙向思維,不要單向思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