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五]
【古風泊客一席談】
有會而作并序
[晉詩·陶淵明】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載通;旬日以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來可足吝,徒沒空自遺。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拼音版:
ruò nián féng jiā fá ,。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
shū mài shí suǒ xiàn , shú gǎn mù gān féi !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nì rú yà jiǔ fàn , dāng shǔ yàn hán yī 。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suì yuè jiāng yù mù , rú hé xīn kǔ bēi 。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cháng shàn zhōu zhě xīn , shēn niàn mēng mèi fēi 。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jiē lái kě zú lìn , tú méi kōng zì yí 。
嗟來可足吝,徒沒空自遺。
sī làn qǐ yōu zhì , gù qióng sù suǒ guī 。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
něi yě yǐ yǐ fū , zài xī yú duō shī 。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作品介紹]
《有會而作》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詩?!坝袝鳌本褪怯懈卸鳌L諟Y明晚年的生活日漸貧困,加之遇到災荒,家中常常困乏,甚至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這首詩就真實地再現了詩人的這種困境,并通過對“蒙袂人”不食“嗟來之食”的評論,體現了詩人尊重人的生命的思想,也表現了詩人以固窮之志直面患難的堅強決心。
有會而作,即有感而作。會是領悟。詩的內容是寫自己遭災后饑餓的情況。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江州刺史擅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擅道濟是宋元嘉三年(426年)五月做江州刺史。這首詩可能即作于這一年,當時陶淵明六十二歲。擅道濟勸他出來做官,他不干,送給他肉和米,他也拒絕了。難道為一碗飯,能卑躬屈節(jié)?難道為了茍延生命,能吃“嗟來之食”?饑餓又算什么!古時不是有很多固守窮困的人嗎?這正表現了他晚年窮且益堅的性格。
[作者介紹]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他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不過到了他的時代,家境已經衰落,所以他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他處在一個晉、宋易代的時期,政治的黑暗,階級斗爭的尖銳,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但是后來和黑暗現實一接觸,便使這種思想發(fā)生了變化。中年時期為饑寒所迫,曾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時期完全過著躬耕的生活。
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這些詩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對污濁現實的憎惡和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正象魯迅所說:“可見他于世事也并沒有遺忘和冷淡”(《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他不但有“悠然見南山”的一面,還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他歌詠了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而不屈的英雄,贊揚了那些壯烈犧牲的人物。當然,他的作品也明顯流露了消極的樂天知命和人生無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頹廢沒落情緒。他的詩的風格平淡、自然,語言簡潔、含蓄,渾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獨具特色。
陶淵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另外,有比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節(jié)先生集》。
[注釋]
⑴未登:谷物沒登場,即尚未收割。
⑵頗為老農:做了很久的農民。老農是作者自稱。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務農已久,一是指年歲既老。
⑶值年災:逢上一年之中的災荒。
⑷日月尚悠:日子還很長。悠:久遠。
⑸未已:不停,沒個完。
⑹登歲之功:一年的農業(yè)收成。登歲:豐收之年。功:指農業(yè)收成。
⑺希:希望,指望。
⑻朝夕所資:早晚的生活所需。朝夕:指每天,日常。資:資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裁:同才。裁通:僅通。裁:同“才”,僅。這兩句是說:僅能維持生活,不至于斷炊。
⑼歲云夕矣:一年將盡。云:語助詞,無意義。夕:指年終。
⑽永懷:用詩歌來抒寫懷抱。永:通“詠”。
⑾述:陳述,抒寫。指作這首詩。后生:后代,子孫。這兩句是說:我不作詩把它記錄下來,后代怎么知道呢?
⑿弱年:即弱冠之年,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人,但體猶未壯,所以叫“弱冠”。這里指少年時期。家乏:家境貧困。更:經歷。長饑:長久挨餓。這兩句是說:少年時期家境窮困,到了老年更加挨餓。
⒀菽(shū):豆類的總稱。甘肥:指精美的食品。這兩句是說:能吃上菽麥一類的飯就很滿足了,哪敢羨慕那些香甜美味呢?
⒁惄(nì)如:因饑餓而愁苦之狀?!?/span>詩經·周南·汝墳》:“未見君子,惄如調饑?!泵珎鳎骸皭囈庖?。調,朝也?!编嵭{:“怒,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饑之思食?!眮喚棚垼簛啠斡?。九飯:一個月吃九頓飯,指子思?!?/span>說苑·立節(jié)》說,子思住在衛(wèi)國時,非常貧困,“三旬而九食”。這句是說,我饑餓窮愁,僅次于子思。
⒂當暑厭寒衣:在暑天還穿著討厭的寒衣,謂貧窮而無夏衣更換。當:值。
⒃暮:指年終,一年將近。如何:奈何。這句是說對著辛苦和悲傷而無可如何。
⒄善:稱許,稱贊。粥者:施粥以賑濟饑民的人,這里指黔敖?!?/span>禮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瘬P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蒙袂(mèi):用衣袖蒙住臉。袂:衣袖。
⒅嗟來:不禮貌的吆喝聲。吝:恨。徒沒:白白地餓死。遺:失,棄。以上四句稱許黔敖的善良本心,并為蒙袂者不食嗟來之食而婉惜,其實詩人自己也是不主張食嗟來之食的。蕭統《陶淵明傳》說淵明“躬耕自資遂報贏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僵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碧諟Y明此詩“有會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⒆斯濫:為非作歹,指小人的行為。固窮:固守貧困,指君子的行為?!?/span>論語·衛(wèi)靈公》云:“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庇浦荆核浮Y硭鶜w:平素的志向所期望達到的。夙:舊。這兩句是說君子可以為保持節(jié)操而窮困,小人如窮困就會干出越軌之事。
⒇餒(něi):饑餓。在昔:過去。余多師:我有很多老師。指值得效法的先賢,如伯夷、叔齊、子思,以及不食嗟來之食的蒙袂饑者等。
[譯文]
舊年的谷子已經吃完,新谷還沒有登場。我也算得上是一個老農,遇上了災荒年景。來日正長,災荒遠未度過。一年的收成,既然已無指望,眼下早晚之餐僅能勉強維持不至斷炊。近十天來,才真正感到饑餓困乏。一年將盡,不禁慨然長嘆,寫下此詩以抒發(fā)懷抱?,F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話說出來,后代子孫又怎么能知道呢?
年少即逢家困乏,老來更貧常受饑。
粗食淡飯愿已足,哪敢企求精美味!
窮困僅次于子思,暑天已厭穿寒衣。
一年歲月又將盡,何等辛酸又苦悲!
施粥之人心善良,掩面之人非所宜。
嗟來之食何足恨,白白餓死徒自棄。
人窮斯濫非我愿,君子固窮是本志。
饑餓貧窮又何妨,古來多有我先師。
壹/
這首詩約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淵明六十二歲。陶淵明晚年的生活日漸貧困,加之遇到災荒,家中常常困乏,甚至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于是有感而作此詩。
整體賞析
此詩題為“有會而作”,“會”即會意之會,指有所感悟和領會。詩通篇直抒胸臆,寫其所感和所思,而把具體的事由放在序中作為背景交代。究其緣起,乃是值歲暮之際,新谷未收,又適逢災年,糧食匱乏到了難以充饑的地步。這種困厄艱苦的境遇似毫無詩意可言,而詩人卻從中激揚起對生命的執(zhí)著之情。詩的首二句,概括了自己貧寒的一生,“弱年”指青年時期,“家乏”是不甚寬裕的意思,“更長饑”就每況愈下,連起碼的生存條件也難乎為繼了。下面四句以自己的生活實感和體驗把這種境遇具體化:“菽麥”兩句說只要有粗食充饑就已心滿意足,欲吃粱肉更簡直是非分之想了?!皭┤纭眱删錁O言饑寒之切,“惄如”,饑餓狀;“亞九飯”,或是“無惡飯”的訛誤,意謂饑餓時進食無不覺得可口;“當暑厭寒衣”則指缺衣少穿,故冬不足以御寒而夏又以為累贅。這幾句寫得惻惻動人,非親身經歷備嘗滋味者不能道。“歲月”兩句又一筆兜回,將辛酸凄苦而又無可奈何的悲涼心情和盤托出。這里說的“歲月暮”,既指臨近年末,又指老之將至。人生本來短暫,而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了此一生,怎不教人悲從中來!以上八句概括了物質上極度匱乏的憂患人生,其中“孰敢慕甘肥”、“如何辛苦悲”兩句更是感慨系之,從而以為下文的張本。
詩人并“不戚戚于貧賤”,面對人生的苦難,他反而更加珍視生命。詩人是從身、心兩個方面來把握生命的存在的。由“常善粥者心”至“徒沒空自遺”四句,是先從“身”方面說。詩人借著對一個故事的評說,弘揚了富有哲學意味的“貴生”精神。這個故事見于《禮記·檀弓》,大意謂齊國饑荒之年,黔敖施粥于路,有饑者蒙袂而來,黔敖曰:“嗟,來食!”饑者因不食嗟來之食而死。詩人從重生的立場,肯定了施粥者的用心,而對蒙袂者的行為則持批評態(tài)度。這種貴生思想的淵源主要來自莊子。莊子主張“保身全生”,反對“危身棄生以殉物”,《莊子·駢姆》說:“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比说纳?、天性既不應為名利等外物所役使,那么為了區(qū)區(qū)一事的榮辱而輕易地舍生就死,就是不足取的。當外界的險惡環(huán)境使人淪于極其卑微可憐的地步時,這種強調個體生命存在的貴生思想,未始不是弱者的一種精神支柱和自衛(wèi)武器。詩人為了與苦難抗衡而從中汲取了生存的勇氣,因此也是不無積極意義的。“斯濫豈攸志”以下四句,又是從“心”的方面說。詩人不僅重視生命的存活,而且更重視對生命意義的自覺把握?!八篂E”、“固窮”兩句,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詩人意謂在貧賤中有無操守,正涇謂分明地把生命的價值判然為二:君子高尚其志,安貧樂道,從而身處憂患之中,卻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小人心為物役,自甘沉淪,終于在隨波逐流中汩沒了自己的天性。詩人選擇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并且以前賢作為師法的榜樣而自勉。最末的“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兩句,表現了主人公以固窮之志直面患難的堅強決心。詩人從“貴生”、“守志”也即身心兩個方面領悟了生命的真諦,這就是此詩“有會”的主旨所在。陶淵明把莊子對生命的哲思和儒家的自強不息精神結合起來,從而表現了人的生命力的激揚,表現出歷劫不滅、睥睨憂患的內在力量?,F實的色調愈是灰暗和沉悶,其主體精神反而愈見活躍和高昂。陶淵明其人其詩之所以感召了無數后人的奧秘,其實就正在于此。
全詩四句為一層次,結構嚴謹,而句法縱收反正,夭如矯龍。第二層次述及何以卒歲,以之引導第三層次對不食“嗟來之食”的非議,反映了自己苦況深到近于欲乞的程度,然后是經過深思的正面判定:斯濫為反,固窮為正。疑團頓然冰釋,主題豁然鮮明。
天津佛教協會原名譽會長龔望《陶淵明集評議》:赤貧如此,使人不堪憫然。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郭維森《陶淵明集全譯》:全詩四句為一層次,結構嚴謹,而句法縱收反正,夭如矯龍。第二層次述及何以卒歲,以之引導第三層次對不食“嗟來之食”的非議,反映了自己苦況深到近于欲乞的程度,然后是經過深思的正面判定:斯濫為反,固窮為正。疑團頓然冰釋,主題豁然鮮明。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深念蒙袂非”等四句均作正面表述理解,而且說:“此四句沉痛之極!若非饑餓難耐,淵明不能為此語也;若非屢經饑餓,淵明不能為此語也?!?/span>
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程亞林《陶淵明與“嗟來之食”》:陶淵明此詩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傳統的新觀念:在生死關頭,不包含改變社會政治文化根本立場這種無理要求的“嗟來之食”可食,體現了詩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視并捐棄虛禮的思想。
佚名
貳/
年老力衰之時遭遇災荒,詩人于忍饑挨餓之時想到半生貧餓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選擇,“君子固窮”,古代良師多矣。保有志節(jié)畢竟比挨餓更重要!于是,如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勵志苦節(jié),就成為本詩主題,一種睥睨憂患的精神力量、堅貞凝定的人格魅力充溢于字里行間。
佚名
叁/
編注、校注或箋注《陶淵明集》的王瑤、逯欽立、袁行霈等先生都認為,陶淵明《有會而作》一詩表達的思想情感是,應該學習古代寧死也不食“嗟來之食”的“蒙袂人”,用“君子固窮”原則和精神來戰(zhàn)勝饑餓。筆者卻認為,“蒙袂人”及其代表的原則,正是陶淵明這首詩批判的對象。主張尊重人的生命,鄙視并捐棄虛禮,才是它的主題。這也是陶淵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發(fā)掘、重視的一個亮點。因此,重新闡釋這首詩,給出新解,不僅能使我們準確地理解這首詩,也能深細化陶淵明思想研究。
《有會而作》詩前有序。序中說,寫這首詩時,詩人已是仰賴農耕收入生活的“老農”,正遇上年歲之災。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卻遙不可期,無法指望。前些日子差能舉火,聊可果腹,近十天來已開始挨餓。時值歲暮,想起“旬日以來,始念饑乏”的當下境遇,瞻望“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的前景,心中涌出許多感慨。他深切感到,“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如果不把這些感慨寫下來,子孫們、后來者就無法知道他在忍饑挨餓中的真實思想了。下面,則是十六句詩。前八句說: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惄如無惡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這八句容易理解。它是說,少年時家境就不富裕,老來還要長期挨餓。有一碗豆麥充饑就值得羨慕了,哪敢奢求美味。這真所謂餓了就沒有難吃之飯,就像大熱天厭穿相對貴重的寒衣一樣自然。一歲將盡,我是何等悲傷。短短幾句,寫出了陶淵明久蘊心中的悲哀,也突出了他饑餓難耐、但求一飽的心情。
于是,陶淵明想起了《禮記·檀弓下》關于“蒙袂人”的故事。那則故事說,齊國遭遇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了食物賑濟饑餓的路人。一個用衣袖蒙著臉的餓者亦即“蒙袂人”困乏不堪,拖著疲憊的步伐,目光茫然地走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起湯水說:“喂,來吃吧!”但蒙袂人認為這是無禮的呼喚,抬起眼睛對黔敖發(fā)怒道:“我正是因為不接受侮辱性施舍,不吃無禮的‘嗟來’之食,才餓到了這種地步!”黔敖馬上走近他,禮貌地請他就食。但蒙袂人堅辭不食,終至餓死。曾子評論道:“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币馑际钦f,蒙袂人不應該這樣,施主的呼喚不禮貌固然可以不食而去,但他以禮相請,應該返回來就食。他批評了蒙袂人連“禮奉之食”也不吃的偏執(zhí)和乖張,但肯定了他寧死也不食“嗟來之食”的行為。于是,寧死不食嗟來之食就成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我國古代知識分子堅守的信條,甚至不無偏激、被曾子批評過的蒙袂人也成了他們效法的榜樣。
但是,饑腸轆轆去求食,必須為了“面子”蒙著臉嗎?因一聲無禮的招呼或者說因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而不惜失去生命值得嗎?陶淵明在難耐的饑餓中對這些問題自有既切身又獨特的體會。于是,他對這則故事作出了與前人不同的評價: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
他不僅大力贊揚黔敖的善心,深責蒙袂人的不識好歹,還進一步指出,在生死關頭,“嗟來”之聲根本不是引起羞恥、憤恨之情和拒食的理由。如果因此餓死,絕對不是施主的責任,而是拒食者自己的過失,并且死得毫無意義。值得注意的是,他既不像主張寧死也不食嗟來之食的絕大多數古人一樣,盲目崇拜蒙袂人,歸罪黔敖;又不像曾子,僅僅指出蒙袂人連“禮奉之食”也不吃的偏執(zhí)和乖張,依然指責發(fā)出“嗟來”之聲的黔敖;甚至不屑于效法曾子說一句“其謝也可食,徒沒空自遺”,以維護曾子的權威,了結這樁公案,而是旗幟鮮明地指出,黔敖即使發(fā)出了“嗟來”之聲,也無可指責,因為施粥行為本質上包含了善意,體現了施粥者毋庸懷疑的善心。蒙袂人毫無意義地死去,根本原因在于對“嗟來”之聲有過敏和過激反應,只有他自己,才應該承擔悲劇性事件的全部責任。這就顛覆、修正了前人的看法。由此也可以看出,陶淵明看待這一問題,重實質而輕形式。黔敖施粥,本質上是善的,態(tài)度好壞,禮貌是否周全,只是形式,所以必須肯定其心之“善”;蒙袂人行乞,實質性目的是尋求施舍,獲取食物,以圖生存,是否受到禮遇,也屬形式方面。他顛倒實質與形式的主次關系,以受到禮遇作為接受施舍的前提,甚至以死相拼,其行為就大“非”特“非”。這也就是說,在陶淵明看來,生死關頭,不僅“嗟來之食”可以吃應該吃,還必須以感恩的心情去吃。因不食嗟來之食而餓死是愚蠢的,吃完之后,因施主無禮而無感恩之情也是不厚道的。他對施主的尊敬,可謂無以復加,宅心的仁厚,性格的寬容,也躍然紙上,令人敬重。這個觀點的本質則是:生命重于虛禮!如果視虛禮為生命,棄生命如敝屣,就愚不可及。
當然,熟悉古代典籍的陶淵明知道,到他生活的時代,蒙袂人已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批評、輕易否定的人物,而是“君子”的楷模,“君子固窮”的典范。如果說,曾子對他還有“微與”之責,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就將寧死而不食“嘑爾而與之”即呵斥中所與之食的人譽為能“舍生取義”的人,少數能保持“義”之本心的“賢者”。因為在他看來,只有這樣的人才懂得“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的道理,將衛(wèi)“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漢代,更有將是否食“嗟來之食”作為判定君子小人之標準的觀念?!尔}鐵論·孝養(yǎng)》記有這樣的話:“君子重其禮,小人食其養(yǎng)。夫嗟來而招之,投而與之,乞者由(按:即猶)不取也。君子茍無其禮,雖美不食也?!边@就與孔子在《論語·衛(wèi)靈公》中說過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原則聯系起來了,并使蒙袂人成了體現這一原則的典范。這段不斷拔高、美化甚至神圣化蒙袂人的歷史,陶淵明自然熟悉。這些觀念,也是他自己過去一貫持有的觀念。因此,否定蒙袂人,就必須否定以他為代表、由許多圣賢肯定的原則,向“圣訓”挑戰(zhàn),向自己過去一貫持有的觀念挑戰(zhàn),并承擔“小人窮斯濫矣”的罪責。這不能不使陶淵明感到巨大壓力。但是,同樣巨大的饑餓壓力、生存壓力,以及在饑餓中產生的對蒙袂人行為的深切認識,又使他不能放棄這一挑戰(zhàn)。于是,他以既與“圣訓”也與自己過去的觀念訣別的口吻表達了最終判斷,以結束全詩。詩的最后四句說: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這是說,有這種“小人窮斯濫矣”(指主張接受嗟來之食)的想法難道是我之所愿?像蒙袂人那樣“君子固窮”才是我平素向往的。但實在是餓啊,就算了罷,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意即讓過去努力效法的一切靠邊站。所謂“一切”,當然包括蒙袂人那樣的榜樣和由他代表的“固窮”原則。這也就是說,在決定生死存亡的饑餓面前,無論是過去接受的、為圣賢肯定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原則,還是過去崇拜的、認為代表了這一原則的蒙袂人榜樣,統統是應該排除的障礙,統統應該讓路?;钕氯?,才是最重要的。與該詩開頭八句所表達的饑餓難耐之情聯系起來,它的言下之意更是:既然已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哪里還顧得上什么面子,圖什么虛禮,更不能受“圣訓”束縛,“嗟來之食”也是應該在感恩心情中吃的!這樣,他就徹底告別、捐棄了過去信奉的一切,用“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這十個字表達了看似“無奈”實則堅定的態(tài)度,真實地記錄了陶淵明在饑餓之中自然而然產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tài)。也許,正因為它自然、真實,但既不符合傳統觀念,又突破了陶淵明本人過去的認識水平,所以,他特意在該詩序言中說:“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使人意識到該詩所述,必有非同尋常者在。不諱言難耐之餓狀,不隱瞞驚世之“怪論”,正是這首詩不同凡響、撼人心魂之處。我們對它必須刮目相看,特別對待。
但是,王瑤、逯欽立和袁行霈三先生對這首詩另有解釋。關于序言和前八句,他們和筆者的理解相同,但后八句分歧很大。王瑤先生認為“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三句都是“反語”。這意味著,那三句的字面意義并不表達陶淵明的真實思想,他的真實思想應該反著解讀:“深念蒙袂是。嗟來應足吝,縱沒非自遺?!币饧闯浞挚隙神侨说乃魉鶠?,認為他的死不應該由他自己負責,而應該由發(fā)出“嗟來”之聲的黔敖負責。這就與文本字面意義也與筆者的理解完全相反,改變了蒙袂人在陶淵明心目中的形象。盡管肯定蒙袂人和歸罪黔敖與“常善粥者心”一句矛盾,但王先生不加理會,堅持認為陶淵明通過對這則故事的回憶和評價,已下定了向蒙袂人學習的決心。所以,他在為結句“在昔余多師”作注解時說:“這句是說古時值得效法的人很多,蒙袂人也是其中之一?!币庠谟脤γ神侨说脑俅慰隙▉碚f明陶淵明最終戰(zhàn)勝饑餓的原因。這樣,該詩最后四句就應該理解為:“小人窮斯濫矣”難道是我之所愿?像蒙袂人那樣“君子固窮”才是我平素向往的,餓啊就算了罷,讓它餓吧,因為古代像蒙袂人那樣值得我效法的人很多。在王先生看來,這是一首描寫陶淵明堅持學習蒙袂人榜樣,用“固窮”原則和精神戰(zhàn)勝饑餓的詩。逯欽立先生的理解在主要方面與王先生相同,但有小異。他只承認“深念蒙袂非”一句是“反語憤辭”,并認為那四句一會兒稱贊黔敖的善心,一會兒肯定蒙袂人,一會兒又指責蒙袂人拒食嗟來之食,表現了陶淵明的“矛盾心理”。不過,與王先生一樣,他也認為陶淵明最終下的決心依然是向蒙袂人學習,用“固窮”原則和精神戰(zhàn)勝饑餓。他在《陶淵明集》校注本所附《關于陶淵明》一文第六節(jié)中說:“陶淵明‘不食嗟來’,卻又稱贊起施粥者黔敖的好心;仿效了蒙袂饑民,卻又責備蒙袂人的拒絕救濟。在表現自己內心的矛盾上是深刻的。”接著又說:“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蒙袂人何止百千。陶淵明決心仿效這種人物,所以才最后說:‘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盵2] (第249頁)這充分說明,雖有小異,逯先生對該詩主題的理解與王先生相同。袁行霈先生與王、逯兩先生最大的不同是,他不同意“反語”說,將“深念蒙袂非”等四句均作正面表述理解,而且說:“此四句沉痛之極!若非饑餓難耐,淵明不能為此語也;若非屢經饑餓,淵明不能為此語也。”但最終結論依然是“淵明終不肯食嗟來之食”,并以陶淵明拒絕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的饋贈一事作為這種態(tài)度的“應驗”[3] (第310頁)。根本原因在于,袁先生與王、逯兩先生一樣,將詩的最后兩句理解為:“意謂欲效法蒙袂者以及其他古代貧土,任憑饑餓而固窮守節(jié)?!?/span>
由上可知,筆者與王、逯兩先生的解釋不同之處是:筆者認為陶淵明對蒙袂人故事的評價是正面直陳己見和新見,表達的是生死關頭應食“嗟來之食”的思想。這種思想是前八句所表達的饑餓難耐之情的自然延伸。最后四句中所謂“已矣夫”的對象則是陶淵明過去學習的榜樣及其體現的“固窮”原則和精神。王、逯兩先生卻認為,陶對蒙袂人故事的評價絕大部分是“反語”或包含“反語”的“矛盾語”,表達的是使詩意“陡轉”的“贊嘆”蒙袂人或自身矛盾的感情?!耙岩臃颉钡膶ο髣t是“餒也”本身,表達的是用“原則”、“榜樣”戰(zhàn)勝饑餓的堅定、自豪之情。袁先生在非“反語”說上與筆者相同,但在“已矣”對象為“餒”說上卻與王、逯兩先生相同。不過,筆者認為三先生的解釋都不妥當。問題的關鍵是,“反語”說“矛盾語”說和“‘已矣’對象為饑餓”說能否成立。而筆者認為,僅以文本論文本,此三說也不能成立。
第一,“反語”說既使詩意晦澀,又缺乏說服力。肯定那三句或其中一句是“反語”,恐怕非經專家學者指出,任何普通讀者都想不到,此所謂非發(fā)注不能后見,其“晦澀”不言而喻。而且,王先生認定三句“反語”,逯先生只承認一句,袁先生一句也不承認,也證明這種解釋具有相當大的隨意性,主觀性。何況,為了表達肯定、贊賞、學習蒙袂人榜樣及其體現的原則和精神這種完全、徹底符合圣賢之教和儒家傳統的思想,陶淵明根本沒有使用“反語”的必要。如所周知,陶詩120多首,除《述酒》外,可謂首首寫得明白如話。而《述酒》之所以寫得詞意曲隱,甚難索解,是因為涉及了當朝最高統治者劉裕殺害晉恭帝的故事,不得不有所諱忌。寫《有會而作》,說那種義正辭嚴的話,陶淵明怎么可能還有畏懼?何需隱晦?所以,筆者不同意“反語”說,除非有人能證明它的必要性、非主觀性和藝術性。逯先生的“矛盾語”說雖然不像王先生的三句“反語”說那么生硬牽強,但也很費解。除確定“深念蒙袂非”一句是“反語憤辭”具有主觀性外,一會兒正解,一會兒反解,也墮人于五里霧中,讓人糊涂。
第二,“已矣”對象為“餒”說如要成立并能保持詩意完整,必須付出改變結句性質的代價。該詩結句“在昔余多師”中的“師”字有兩解。作名詞用,指“老師”;作動詞用,指“效法”。那么,該詩結句也只有兩種譯法:“過去(或古代)我的許多老師”或者“過去我多所效法(或努力效法)的(老師或一切)”。但無論哪種譯法,都說明這五個字名義上是詩中的一“句”,實際上只是一個以名詞(“老師”)或名詞性結構(“效法的”)為中心的短語,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這就決定了它與上句的語法關系:上句必須有一個與它內容相呼應、結構相搭配的語言因素,才能使它在詩中表達出與詩意相符的意義。筆者認為這個語言因素就是也只能是“已矣夫”。只有與“已矣夫”搭配,實際上是短語的結句才能作為完整句子中的一個成分表達它在詩中的意義,才能成就“算了罷,過去我的許多老師”或“算了罷,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這樣一個完整的句子。如果將“已矣夫”的對象確定為“餒也”,將使“在昔余多師”這個短語成為與上一句沒有任何聯系的獨立呼語,使它在全無巴鼻、孤立無援中失去詩中的意義。“餓啊就算了罷,讓它餓吧,過去我的許多老師!”或“餓啊就算了罷,讓他餓了吧,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究竟意味著什么?讀起來不別扭嗎?既然上一句表達的意思已經完足,詩人已下定決心讓自己饑餓下去,還要呼喚“過去我的許多老師”或“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干什么?豈不突兀,令人莫名其妙?因此,筆者認為,為保證結尾兩句句意通暢完整,“已矣”的對象不能是它前面的“餒”,而應該是它后面的“在昔余多師”,“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應譯成:“實在是餓啊,就算了罷,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以“過去我努力效法的(一切)”作為“算了罷”的對象。而王先生在肯定“已矣”對象為“餒”的前提下,將結句譯成了“古時值得(我)效法的人很多”,不僅將“在昔余多師”改成了“在昔堪師多”,也將短語變成了句子。而只有將短語變成句子,他才能用它說明“餒也”為什么能“已矣夫”的原因。當然,也可以將結句改為“在昔余師多”、“在昔多余師”或“在昔有余師”等等,以說明、戰(zhàn)勝饑餓的原因。但不管如何改,都必須將短語變?yōu)榫渥?,否則,最后兩句意思就不連貫,難以理解,而這是既不忠實于文本也不允許的。所以,筆者同樣不同意三先生都認同的“已矣”對象為“餒”說。
以上三說既不成立,就說明三先生的解釋不同程度地與文本不符。
王、逯、袁三先生堅持上述解釋的原因,筆者認為有兩個,但都經不起推敲。
明顯的原因是,三先生都認為這首詩與陶淵明拒絕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的饋贈一事有聯系。在注釋這首詩時,都提到了蕭統《陶淵明傳》陳述的一件事。該傳說:“(陶淵明)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罎佉粤蝗猓舛ブ?。”[1] (第1頁)如所周知,檀道濟是南朝劉裕朝廷的官,任江州刺史在公元四二六年五月。陶淵明之所以拒絕饋贈,是因為他忠于晉室,不承認劉裕朝廷,不愿接受饋贈誘餌,不食“嗟來之食”。三先生都將這首詩系于該年,逯先生認定“詩蓋為此類事而作”,袁先生則認為該詩與該事可互相“應驗”。這樣,它的主題是拒絕“嗟來之食”就毫無疑義,曲為之說也有了根據。但是,認定這首詩與該事相聯系甚至為該事而發(fā),我們在蕭統的《傳》中和該詩的序言、正文中都找不到根據。無論蕭統還是陶淵明本人,都沒有將那件事與這首詩聯系起來。所以,三先生的認定純屬武斷,曲為之說也是先入為主的產物。筆者認為,如果要發(fā)掘在主題、內容上與那件事有聯系的詩,倒不如選擇《詠貧士七首》更合適一些。在那七首詩里,不僅有“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惠孫一晤嘆,腆贈竟莫酬”等“拒贈”字句,還有描寫家人或他人對此不理解、自己內心也充滿矛盾的內容,如“知音茍不存”、“舉世無知者”、“竊有慍見言”、“賜也徒能辨,乃不見吾心”、“年饑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雖有志,固為兒女憂”等,更以“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誰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等詩句表達了向古賢學習,守道不移,戰(zhàn)勝饑寒的決心。而與《有會而作》可能有聯系的詩應該是《乞食》,因為只有排除了不食“嗟來之食”的心理障礙,陶淵明才能心安理得地走向乞食之途。雖然《乞食》一詩只記載了欣逢“禮奉之食”的經歷,但筆者相信,吸取了蒙袂人乞食教訓并對那件事有深刻反思的陶淵明即使遭遇“嗟來之食”也會以感恩的心情坦然吃下去的。既然如此,三先生完全沒有必要認定《有會而作》是為“拒贈”一事而作并曲為之說。
隱蔽的原因是,王、逯兩先生可能都認為這首詩贊揚黔敖而貶斥蒙袂人,肯定生死關頭“嗟來之食”可食,甚至否定圣賢之說,既與陶淵明一貫思想行為不合,又有損他的形象,所以,凡有上述內容的詩句,他們都以“反語”或“矛盾語”視之,想方設法消解其“消極”影響,使它們與陶淵明一貫思想行為保持一致。袁先生雖不同意“反語”或“矛盾語”說,但在肯定它們是“沉痛”語并認為那四句詩說明“淵明于災年長饑之后,對人生有不同于前之領悟”之后,依然不顧詩意的連貫順暢,回到了“固窮守節(jié)”這一老主題上來,原因大概也相同。的確,熟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在貧病交集中拒絕檀道濟之贈”故事和《詠貧士七首》等詩的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不會也不愿意相信他有上述思想。但白紙黑字,證據俱在,曲為之說又于文于理不通,不承認、不相信是沒有道理的。何況,一貫是否決定一切?必然可否消除偶然?也值得思索。既然思想行為“突變”、“偶然”情況發(fā)生是可能的,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否認它存在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陶淵明否定蒙袂人,主張生死關頭可食“嗟來之食”,與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在貧病交集中拒絕檀道濟之贈”和在《詠貧士七首》等詩中高唱“君子固窮”是否真有矛盾?應該深入辨析。如前所述,陶淵明否定蒙袂人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行為是因為他認為蒙袂人在生死關頭將“面子”、“虛禮”和虛榮心得到滿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犯了顛倒實質與形式主次關系的錯誤。這樣來“固窮”,是不可取的。而他自己的上述行為,絕非為了“面子”、“虛禮”和虛榮心得到滿足,而是為了維護個體社會政治文化根本立場亦即為“道”而“固窮”,二者有本質區(qū)別。盡管“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意氣用事、在“面子”“虛禮”上較勁還是包含衛(wèi)一己之“道”的深層原因,古今人士均有議論,但筆者同意宋人韓子蒼的說法:“此士識時委命,其意固有在矣,豈一督郵能為之去就哉?躬耕乞食,且猶不恥,而恥屈于督郵,必不然也?!笨隙ㄌ諟Y明這一舉動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在官場樊籠中“既以違己交病,又愧役于口腹”,早已“不欲仕”了,“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過是觸發(fā)因素或借口而已。至于“在貧病交集中拒絕檀道濟之贈”,更明顯地體現了他不與劉裕朝廷合作的政治立場?!对佖毷科呤住犯叱熬庸谈F”,也是為維護個體社會政治文化根本立場而發(fā)。所以,二者不僅不矛盾,反而突顯了陶淵明層次分明的思想:維護個體社會政治文化根本立場高于謀取功名利祿,高于生命;但生命高于“面子”、“虛禮”和虛榮心得到滿足!這正是他思想閃光之處,高于一般人之處。正因為如此,陶淵明才能既有那些憤激行為,又有韓子蒼所謂“躬耕乞食,且猶不恥”的坦然、磊落,而且毫無顧忌、執(zhí)意地為后人留下了坦陳餓中心跡的動人詩篇。既高標脫俗,又通情達理地充滿了對生命、生活的愛。蘇軾說:“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笨芍^有得之言。當然,由于包括陶淵明自己在內的古人將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過情”或“不情”行為與不為功名利祿而放棄、背叛個體社會政治文化根本立場的合理行為都稱為“君子固窮”的表現,并將后一行為也比喻為“不食嗟來之食”(嚴格地說,這只是其引申義而非本義),陶淵明在反對寧死也不食“嗟來之食”行為時將含義豐富的“君子固窮”原則和精神一并反對掉了,又顯示了思維不夠清晰的缺點,并可能引出了王、逯、袁三先生的誤解。這也是這首詩的缺陷。但三先生對“深念蒙袂非”等四句的理解展現出從“反語”說到“矛盾語”說再到正面“沉痛語”說的思維進路,又說明可能引出的誤解也可能在細讀深思中漸次消解,此所謂思想愈解放,愈實事求是,理解就愈近人情,愈合自然也。
總之,筆者認為,《有會而作》是一首表達陶淵明長期被忽略的前述新思想的詩。發(fā)掘它,對深細化陶淵明思想研究必有裨益。
佚名
肆/
賞析這首詩,首先應了解此詩的寫作年代。根據逯欽立先生的《陶淵明事跡詩文系年》、《乞食》、《詠貧士》、《有會而作》等詩作于東晉元嘉三年(426)陶淵明六十二歲時。本年內江州刺史檀道濟,曾想以厚饋救濟淵明的貧困。
有了上述的事實,本詩的內容才能被我們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謂“有會而作“,即有感而作。具體有何感受,作者在詩前的序言中有所透露,原來是遇上了災年,又恰為青黃不接之時,詩人自己和農民都處于饑餓之中,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為紀念。
如果分段來分析,詩的前八句“弱年逢家貧,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是第一段。意思是說我少年時家中貧困,到了老年仍然經常餓肚子。粗菜淡飯對我說來就滿好了,哪里還敢羨慕佳肴美味,一年將盡了。我為何如此之悲苦,中間四句“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來何足吝,徒沒空自遺”為第二段。這是寫在餓得痛苦之時,感到古代施粥賑濟的人乃是出于一片好心,而不吃“嗟來之食”的人未免有些過分?!俺I浦嗾咝摹倍涫鲁觥抖Y記·檀弓下》,齊國碰到荒年,黔敖把粥放在路上賑濟饑民。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衣裳袖蒙住臉來,黔敖說,“嗟,來食。”那個人瞪著眼睛看著黔敖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到這地步的。終于不食而死。結尾四句“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是說,“斯濫”哪里是我的志向?!肮谈F”才是我的歸宿,挨餓就挨餓吧,從前有很多人是值得我學習的老師?!肮谈F”一語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币饧从械赖碌木幽軌蚬淌刎毟F,沒有道德的小人貧困時就會亂做壞事。
從賞析的角度考察,《有會而作》這首詩是有波瀾的,開頭八句寫從幼年到老年常處于貧困之中,而這次年終的貧困尤甚、正因為貧困己極,而且到了“乞食”的地步,他內心才感到古代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未免有些過激,施賑濟的人還是出于一片好心嘛,寫到此筆鋒卻一轉,才產生了結尾的寧可挨餓,也不向權貴妥協的話,使全詩波瀾曲折。
如上所述,陶淵明在貧困時能做到安貧的精神支柱是孔子的“君子固窮”的名言,而與此名言有關的詩句在陶詩中隨處可見,“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癸卯歲春懷古田舍二首》,“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癸卯歲十二月作與從弟敬遠》。陶詩中所說的“遺烈”包括顏回、榮啟期、原憲、黔婁、袁安、張仲蔚??在上述諸人事跡的鼓舞下,他寫出“誰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詠貧士》的詩句。顯然陶淵明所說的“道”,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固窮”之道。有了這個堅強的精神支柱,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為什么當陶淵明貧困到“偃臥瘠餒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濟持粱肉來慰問他時,他卻“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堅決地拒絕了。掌握上述諸多史實之后,再回過頭來讀《有會而作》這首詩,對“有會”二字理解得才能更加充分,對陶淵明的辭官歸隱理解得會更加深刻,從而對淵明其人也更加敬佩。
佚名
伍/
在“饑乏”面前,陶淵明在想些啥?
——想到的是弱年家道中落,老年窮困饑乏,如何辛苦悲!
——想到的是不求甘肥美味,但求菽麥果腹,惄如亞九飯!
——想到的是嗟來食不足恥,應留著青山在,深恨蒙袂非!
——想到的是窮斯濫矣之非,固窮守節(jié)之是,在昔余多師!
——想到的是要趕緊把自己在“饑乏”中的“感悟”記述下來,以讓后人知曉。
欲擒故縱。陶淵明在詩中引用了《禮記·檀弓》“嗟來之食”的典實,使詩歌頓時波瀾曲折,為表達“固窮守節(jié)”、“安貧樂道”這一主題起到了欲擒故縱的效果。
舊谷已經食完,新谷尚未成熟。久為老農了,卻正值災年。日子尚且長久,災患卻未停止。一年的收成,已不寄予希望。早晚的食用,勉強能維系。這十來天里,始覺饑乏的滋味。又到了年末,慨然長嘆?,F在我不記述下來,后人何以得知呢!
二十歲時家道中落,到了年老更是長久受餓。豆類和稻麥確實已很羨慕,誰還敢奢求甘肥美味。饑餓僅次于子思三旬九食,正當暑熱的夏天仍穿著令人生厭的寒衣。又將要到了歲暮,怎么如此艱辛悲苦。常常為施粥者的心善而贊嘆,深深為蒙袂者的不受而遺憾。嗟來之食何足可恥,徒然餓死自棄于世太可惜。在窮困面前不能堅持哪里是他的志向,固窮守節(jié)才是他一貫的歸依。受餓也罷了,歷史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老師。
佚名
《有會而作并序》 [晉詩·陶淵明]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載通;旬日以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
舊年的谷子已經吃完,新谷還沒有登場。我也算得上是一個老農,遇上了災荒年景。來日正長,災荒遠未度過。一年的收成,既然已無指望,眼下早晚之餐僅能勉強維持不至斷炊。近十天來,才真正感到饑餓困乏。一年將盡,不禁慨然長嘆,寫下此詩以抒發(fā)懷抱?,F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話說出來,后代子孫又怎么能知道呢?
未登:谷物沒登場,即尚未收割。頗為老農:做了很久的農民。值年災:逢上一年之中的災荒。日月尚悠:日子還很長。悠:久遠。未已:不停,沒個完。登歲之功:一年的農業(yè)收成。登歲:豐收之年。功:指農業(yè)收成。希:希望,指望。朝夕所資:早晚的生活所需。朝夕:指每天,日常。資:資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裁:同才。裁通:僅通。裁:同“才”,僅。這兩句是說:僅能維持生活,不至于斷炊。歲云夕矣:一年將盡。云:語助詞,無意義。夕:指年終。永懷:用詩歌來抒寫懷抱。永:通“詠”。述:陳述,抒寫。指作這首詩。后生:后代,子孫。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
年少即逢家困乏,老來更貧常受饑。
弱年:即弱冠之年,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人,但體猶未壯,所以叫“弱冠”。這里指少年時期。家乏:家境貧困。更:經歷。長饑:長久挨餓。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粗食淡飯愿已足,哪敢企求精美味!
菽(shū):豆類的總稱。甘肥:指精美的食品。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窮困僅次于子思,暑天已厭穿寒衣。
惄(nì)如:因饑餓而愁苦之狀?!对娊洝ぶ苣稀と陦灐罚骸拔匆娋?,惄如調饑?!泵珎鳎骸皭囈庖?。調,朝也。”鄭玄箋:“怒,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饑之思食?!眮喚棚垼簛?,次于。九飯:一個月吃九頓飯,指子思?!墩f苑·立節(jié)》說,子思住在衛(wèi)國時,非常貧困,“三旬而九食”。當:值。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一年歲月又將盡,何等辛酸又苦悲!
暮:指年終,一年將近。如何:奈何。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施粥之人心善良,掩面之人非所宜。
善:稱許,稱贊。粥者:施粥以賑濟饑民的人,這里指黔敖?!抖Y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瘬P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瘡亩x焉,終不食而死?!泵神牵╩èi):用衣袖蒙住臉。袂:衣袖。
嗟來可足吝,徒沒空自遺。
嗟來之食何足恨,白白餓死徒自棄。
嗟來:不禮貌的吆喝聲。吝:恨。徒沒:白白地餓死。遺:失,棄。以上四句稱許黔敖的善良本心,并為蒙袂者不食嗟來之食而婉惜,其實詩人自己也是不主張食嗟來之食的。蕭統《陶淵明傳》說淵明“躬耕自資遂報贏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僵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罎佉粤蝗?,麾而去之?!碧諟Y明此詩“有會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
人窮斯濫非我愿,君子固窮是本志。
斯濫:為非作歹,指小人的行為。固窮:固守貧困,指君子的行為。《論語·衛(wèi)靈公》云:“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庇浦荆核?。夙所歸:平素的志向所期望達到的。夙:舊。這兩句是說君子可以為保持節(jié)操而窮困,小人如窮困就會干出越軌之事。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饑餓貧窮又何妨,古來多有我先師。
餒(něi):饑餓。在昔:過去。余多師:我有很多老師。指值得效法的先賢,如伯夷、叔齊、子思,以及不食嗟來之食的蒙袂饑者等。
這首詩約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淵明已六十二歲。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載通;旬日以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舊年的谷子已經吃完,新谷還沒有登場。我也算得上是一個老農,遇上了災荒年景。來日正長,災荒遠未度過。一年的收成,既然已無指望,眼下早晚之餐僅能勉強維持不至斷炊。近十天來,才真正感到饑餓困乏。一年將盡,不禁慨然長嘆,寫下此詩以抒發(fā)懷抱?,F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話說出來,后代子孫又怎么能知道呢?
這段序,就是詩人作詩的初衷。陶淵明晚年的生活日漸貧困,加之由遇到災荒,家中常常困乏,甚至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于是有感而作此詩。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這一年,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江州刺史擅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擅道濟勸詩人出來做官,他不干,送給他肉和米,他也拒絕了。
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就的。
按詩文內容,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貧困一生。從首句到“如何辛苦悲”。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年少即逢家困乏,老來更貧常受饑。
這是詩人自述自小家貧,到了晚年了,還經常忍饑挨餓。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粗食淡飯愿已足,哪敢企求精美味!
菽麥,出自《詩經》,本意是豆與麥,比喻極易識別的事物,今有成語"不辨菽麥"。這里借指粗茶淡飯。
詩人此句詩句的意思是說,自家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吃飽就行了。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窮困僅次于子思,暑天已厭穿寒衣。
惄(nì)如:因饑餓而愁苦之狀。亞九飯:亞,次于。九飯:一個月吃九頓飯,指子思。《說苑·立節(jié)》說,子思住在衛(wèi)國時,非常貧困,
此句詩人引經據典。詩人的意思是說,自家一貫貧困,其程度僅僅次于“三旬而九食“的子思。
子思,即孔伋??讈匙肿铀?,是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子思也是《中庸》的作者。
詩人在此提及子思,一方面是說自己很貧困,但另一方面也是暗示自己是以先賢子思為榜樣。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一年歲月又將盡,何等辛酸又苦悲!
年關將近,卻又缺食。怎么不叫人傷悲。
第二段:生命第一。從“常善粥者心”到“徒沒空自遺”。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施粥之人心善良,掩面之人非所宜。
詩人在此引用典故。
《禮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瘬P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瘡亩x焉,終不食而死?!?/span>
此句詩人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詩人在稱善施粥的黔敖,而在非議拒絕“嗟來之食”的人。
這可是了不得的觀點。不食“嗟來之食”,不僅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也是被視為堅守儒家之道的氣節(jié)。但是詩人卻是反對這樣的觀點。黔敖能夠施粥,就該稱頌,有餓者就是蒙著袂,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但歸根結底還是去要飯的啊。為什么要為了黔敖的一句看起來不大禮貌的話而拒絕“嗟來之食”最終餓死呢?
“嗟來可足吝,徒沒空自遺。”嗟來之食何足恨,白白餓死徒自棄。
所以詩人稱許黔敖的善良本心,并為蒙袂者不食嗟來之食而婉惜。
也許有讀者問,詩人自己不是拒絕江州刺史檀道濟的接濟嗎?
詩人自己卻也是不主張食嗟來之食的。但江州刺史檀道濟的接濟是來勸說詩人做官的,這與詩人的一貫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全背離,所以,詩人拒絕了。
而施粥的黔敖也就是話語略有點粗魯直接,但是其施粥的本性就是向善的,蒙袂者為了一句話,為了自己的面子就拒絕此所謂的“嗟來之食”,是不應該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所以,兩者的“嗟來之食”的性質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三段:君子固窮。從“斯濫豈攸志”到末句。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人窮斯濫非我愿,君子固窮是本志。
《論語·衛(wèi)靈公》云:“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斯濫:為非作歹,指小人的行為。固窮:固守貧困,指君子的行為。
這句詩文其實也是詩人在為蒙袂者拒絕“嗟來之食”和自己拒絕“嗟來之食”不同的評價做一解釋。詩人自己拒絕檀道濟的接濟,就是因為“君子固窮”。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饑餓貧窮又何妨,古來多有我先師。
能做到“君子固窮”的先賢多矣,伯夷、叔齊、子思......均是如此。所以,詩人自己立志學習先賢,那么,現在的饑餓貧窮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
《有會而作并序》一詩,詩人描寫了自己晚年挨餓貧窮的窘境,并對“嗟來之食”進行了評論,抒發(fā)了自己“君子固窮”的堅強決心,也表現了詩人晚年窮且益堅的剛毅性格。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注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yè)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心 · 養(yǎng)性 · 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