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看看你少兒期的心理疾病
第二章   空間無價

                 
有舍才有得——少兒期心理發(fā)展任務

    少年階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務有很多,首先是與父母完成親密分離,這種分離代表孩子從俄狄浦斯情結中出來,欣賞并喜歡父親,接納家庭的權利,并與父母形成 穩(wěn)定的情感交流與言語交流模式。同時,孩子還要學習家庭的規(guī)則,并愿意按照父母引導的成長方式去發(fā)展自己。如果父母按照兩種模式來教導孩子,孩子也會學會 用搖擺的應答方式來面對不同的家長。
    然后,孩子開始嘗試從外界(鄰居、學校、社會)去尋找親密感,并試圖用一種家庭似的感覺去獲得安全 感。孩子已經形成早期的自我感,自我感的建立是在孩子開始對自己身體感興趣,形成身體邊界感的時候。心與身是相對應的,身是心的所依,心是身的所屬。孩子 照鏡子正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開始。
    這個階段有三個最重要的任務:
   (1)自我情緒的識別,體驗與管理。孩子在五歲以后已經對 自己的情緒變化好奇,家長要引導孩子閱讀自己的情緒類型。告訴孩子這是快樂,這是憤怒,這是敵意,這是委屈,這是傷心。鼓勵孩子體驗這樣的情緒,并鼓勵孩 子與父母分享情緒的感覺。家長要告訴孩子,情緒本身是沒有好與壞之分的,情緒是受身體內部心理與生理共同影響產生的。但情緒需要管理,比如如何適當地釋放 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選擇環(huán)境、情緒釋放的程度和時間,讓孩子了解男女之間在情緒類型、情緒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不要讓孩子壓抑情緒,或因為家長不喜歡某 種情緒方式,如哭、撕扯東西、吵鬧、拒絕、怒目圓睜,就不管孩子感受如何,大加呵斥。先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情緒識別),也知道你內心很……(情緒 體驗),不過,你可以用……(情緒表達方式)來告訴我你感覺到……(情緒),并且我已經知道你想……(情緒目的),那么,為什么你還要這樣無休止地…… (情緒時間)呢?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孩子在一次情緒爆發(fā)中學到很多。不要讓孩子誤認為什么情緒是不好的,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情緒發(fā)泄方式是不好的。
    (2) 自卑與自尊、自信與不自信。這個階段孩子的另一個重要心理任務就是社會化,社會化過程中孩子會因為社會認同的不足,競爭意識的受挫,羞恥心的產生,學習不 順利等引發(fā)自信危機。突然感覺不那么相信自己了,自我懷疑了,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會暫時“退化”到幼年時期,更多的依戀父母,想從父母那兒重新獲取自信的 資源,和自我完美感。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給予孩子堅定的信任,并把社會化過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減低孩子的焦慮。家長要努力幫助孩子尋找,建 立一種個人優(yōu)勢,如體育、藝術、寫字、閱讀,不管哪一個方面,孩子覺得他是最棒的,這樣的感覺就會讓孩子獲得必要的自信與自尊。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夸大孩子 的缺點,或因為孩子學習不夠好而全盤否定孩子。這樣會給孩子在建構自信自尊的心路歷程上增加沉重的負擔。鼓勵孩子勤奮學習、喜歡自己、接納社會是很重要 的。
   (3)性別意識與自體性。在這個階段要幫助孩子形成性別意識,心理學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性心理發(fā)展的潛伏期。其實,更多的資料顯 示,孩子在這一時期一直或多或少伴有自體性愛,通過撫摸自己的身體來緩解社會化過程中的焦慮。他們對異性沒有感覺,卻在同性伙伴的交往中感覺興奮與快樂, 并激發(fā)友情與親密感。家長要告訴男女孩子各自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8.重視他的需要——女兒很自私

    一天,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放學回來,對我說:“媽媽,我給你留了一件禮物。”我問:“是什么禮物呀?”“是一塊糖果。”我聽了挺高興,忙感謝女兒。誰知女兒 接著說道:“媽媽,這是老師發(fā)給我們的。一共發(fā)了兩塊糖果,一塊大的,一塊小的。我本來都想留給你,可我看著那塊大糖果特別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還是沒忍住?,F在就剩下那塊小的了。”
    雖然沒忍住,但不管怎樣,不還是有塊小的嗎?我摸摸女兒的小臉,回應道:“沒關系,只要女兒想著媽媽就挺好。謝謝你的禮物!”
    女兒看我沒說什么批評的話,一下子放松了下來,接下來的話就更讓人哭笑不得了:“媽媽,那塊小糖果我不愛吃,因為我覺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會把牙硌疼!”
    其實,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女兒會說:“媽媽,這塊點心我吃不了了,留給你吃吧。”
    我有些奇怪,其實從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什么事都先想著媽媽,我總是很羨慕。可女兒卻總是把自己照顧得挺好之后再想到我,這讓我多多少少有點傷心。
    請問,我該怎么對待這種情況?
    我們都曾被父母告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也把這樣的故事告訴過自己的孩子。但我們聽這樣的故事和把這樣的故事告訴孩子的時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 覺得應該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東方的文化追求一種“大我”的概念,不那么強調自我。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這樣做應該不應該,不鼓勵僅僅考慮 自己的意愿、興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認為自己想怎么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別人期待我們怎么做。
   其實按照這位母親的擔憂,我們會陷 入一種難堪的情景。因為母親絕不會真想吃孩子喜愛的糖果,只是希望聽到孩子符合道德但違背意愿的聲音,這其實是虛偽的聲音。我們通常鼓勵孩子說一些虛假甜 蜜的話來取悅自己,最后獲得一個機會對孩子說:“寶貝,媽媽不吃你的,媽媽只是想知道你有這樣的心意。”孩子得到的感覺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這樣的話一定 要表達。更為悖論的情況是,我們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東西無私的分給別人的同時,又告誡孩子絕不能向別人要,或者隨意接受別人的東西。我也有個女兒,在她小 的時候,我也曾遇到這樣尷尬的場景,鄰家的孩子來玩,要玩她的洋娃娃,她不肯,那孩子就哭。我問她兒歌里是怎么說的,她非常流利地說:“排排坐,分果果, 大的給別人,小的給自己……”我說好東西是要和別人分享的,她回答說:“好孩子不會要別人的東西。”鄰家孩子只好哭著回家了。
    我們的某些文化教育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惡來判斷的。我個人覺得,首先要幫助孩子珍視自己,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別人比自己寶貴,別人 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個不珍愛自己的人絕不會去珍愛別人,一個不認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會認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們對孩子的許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 人假設的世界觀里,以為我們用無私的心(實際上我們自己也從來沒有真正無私過)來塑造孩子,孩子就會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實,很多說法看起來很美,真正這 樣做的話,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這個社會。我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成長在線》做節(jié)目,其中有個個案很有代表性。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熱心社會公益事 業(yè),每天給自己定下任務要收集多少舊電池,以此來幫助環(huán)境免受舊電池的污染。她的成績斐然,被學校、社會多次當作典范。慢慢地,她欲罷不能,給自己定的任 務越來越重,結果學習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內心也很焦慮,最后連吃飯和睡覺都出問題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響,知道這樣干下去孩子身心會崩潰,但卻不 知道怎么來說服她回到一個五年級孩子應該有的自然狀態(tài)。我對這個孩子說:“如果我們有能力,我們要承擔大一點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奉獻更多的愛心,為此我們 感覺很愉悅。如果我們能力很小,那么我們就承擔小一點的責任,為此我們也很愉悅。如果我們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會與他人的關心照顧,我們也可以是幸福和 愉悅的。只有這樣,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我們的文化也告訴我們,“能者安邦興國,無能者獨善其身”,兩者對于這個社會都是同等重要的。
    幫助別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們都鼓勵孩子去愛別人,在沒有完成對自己的關愛時,對別人的愛就是無源之水。假想我們內心有一只盛滿愛的杯子,給別人 的愛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愛,是真正的對他人的關懷與幫助。如果自己不珍愛自己,杯子里盛的愛就會很少,在自己對愛與被關注還很饑渴的狀態(tài)下,倒 空自己的杯子去愛他人,這是假愛,是需要回饋的愛,是一種希望獲取更多愛的虛偽的愛。一個不顧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慘兮兮的人,其實是社會的負擔,因為任何理想的社會都期待每個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適與滿足。
    對這個母親來說,你對孩子的擔憂是你內心存在對文化觀念的一種困擾,這個困擾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滿好奇心去等待,孩子愛母親的心是真誠的,不能容納虛偽,你也不能鼓勵孩子去虛偽!


                 9.男女有別——和孩子同浴的夫婦

   都說孩子的性觀念要從小教育??墒浅叨仍撛鯓影盐漳兀课矣袀€朋友,他們夫婦一直和孩子同浴。孩子如今已經六歲。他們覺得這是非常好且健康的性教育方式。我卻很困惑,不知道會對孩子產生什么影響?
    我們常常會說“如果嬰兒剛生下來,看見人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飛,她不會有任何驚訝。如果你看見,就不能不驚訝”。這里有個樸素的道理就是有關性觀念是如何構成 的。如果小孩子從小就跟父母同浴,對孩子的心身不會有什么影響,她會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兒童與成人、男人與女人身體結構的不同,并視這些差異是自然而然 的。長大后她不會驚訝為什么男孩子會長的不同,也不會產生弗洛伊德所說的“陰莖嫉妒”。孩子五歲前看男女情愛、性交、懷孕、分娩的過程,讓他了解生命是如 何誕生的,他雖然好奇,內心卻會很平靜。十歲后看就會夾雜著害羞、沖動、緊張感,內心就亂亂的。原因很簡單,五歲前接觸過的大多數信息會忘掉,會潛抑下 來。青春后期再接觸類似信息,是一種被喚醒,或一種心理反芻的過程,孩子的內心早已經有了認同,引發(fā)的窘迫、混亂就少了許多。
    但我并不主張一個七歲的孩子還可以和父母同浴,原因也很簡單,五歲以后的記憶都是可以被孩子記住的。五歲的孩子面臨與父母心理分離的重要階段,既要解決戀父戀母情 結,又要形成基本的性別意識。和異性孩子同浴破壞孩子正常的性別意識發(fā)展過程,干擾孩子與雙親的心理分離。以為同浴可以幫助孩子發(fā)展性別意識是非常幼稚 的,孩子的性別意識不只是身體性別,更重要是心理性別。雖然五歲到十一歲的孩子處在性意識的潛伏期,對親密、身體、異性不感興趣,而把興趣投注到外部世界 與學習,但也需要一個相對單一的環(huán)境。和孩子同浴是一種心理纏繞,會妨礙孩子自然的社會化過程,也是典型的家庭無性狀態(tài),沒有男女間的忌諱與界線,很難幫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別心態(tài)和合適的性別行為。
    很明顯,這對父母的做法很不妥,如果說十歲以前,袒露時不回避異性孩子,與異性孩子同眠同浴還情有可原的話,那么十歲以后這樣做就有點罪不可恕了。原因是十歲后的孩子已經有了性沖突與性意識,這樣做會激發(fā)孩子的親密(亂倫)焦慮,敗壞孩子的心 靈。孩子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通過憤怒、破壞來壓抑自己對父母的親密需求,發(fā)展許多非行、學習障礙,用社會化焦慮來替代親密焦慮;二是通過幼稚化來潛抑對父母的親密需求,性心理重新回到潛伏期,甚至發(fā)展軀體的病態(tài),通過疾病合理化與父母的親密行為。

                10.放開手來愛——我的孩子不愿上學

    我的孩子今年八歲,上一年級。孩子覺得學校離家近,主動不要我接送,我很高興。可過了一個月,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你中午接我吧。”我好奇地問:“中午你一回家就要吃飯,如果接你,會耽誤做飯時間的。”孩子回答:“中午回家,我先做作業(yè),你做好飯我再吃。”我覺得孩子很懂事,就答應了他。這樣過了兩天班主任對我說:“你的孩子上課時總哭,問他原因,他說'想媽媽,怕媽媽不在家’。”
    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發(fā)生的一件事——那是一個星期六的 上午,我要去買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幾聲沒回應,到樓下找了幾圈也沒找著,便直接去買菜了。過一會兒,一位鄰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剛才聽到喊聲,知 道我在找孩子。便對孩子說:“你媽讓你回家呢!”孩子聽了趕緊跑回家,卻撲了個空,于是號啕大哭,從家門口一直哭到大門外,在一個常去的店內找到我后,還 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會兒才好。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事情變得越來越糟,不僅要接送,平時也要我在校門口守著,他要一下課就能看到我。上課鈴響了,他卻磨磨蹭蹭地不主動進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門口,再糾纏一會兒,還要老師叫幾遍才進去。后來,我被纏得沒法,只有請孩子的姥姥姥爺來幫忙照看。
    現在盡管大人跟著,孩子每天能按時上下學,可學習成績根本不如以前,做作業(yè)心煩意亂,明知錯了也不樂意改。上學期還是優(yōu)等生,這學期最多也只是個中等生而已。眼看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我的內心很沉重。希望李老師能幫助我這個無助的母親。
    這封信“切下”了生活的一個片段,給人們看到的是家庭與孩子間存在的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只是親子互動在某個時刻的具體反應,它由既往的關系中演繹而來,也會隨著關系的發(fā)展淡化而去。問題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棄纏繞走出依戀。
    這封信給我們的信息并不多,許多家庭內部的關系和互動規(guī)律我們只能靠假設,當然,假設常常是不可靠的。讓我們思索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1) 信中沒有父親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別。如果是八歲的男孩,最能幫助孩子放棄對母親纏繞的人就是父親。男孩在五歲左右的時候,要解決母子關系中的糾結, 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會心理發(fā)展。如果一個八歲的男孩還和母親糾纏不清,出現不愿上學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對五歲以后的男孩,不管父親有多忙,都 需要擠出時間插入母子之間,把引導孩子長大的責任接過來。
   (2)從孩子的行為看,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親人,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到親情的存在。不過且慢,我們還看不出這種依戀是孩子的需要還是母親的需要。有的父母總是把內心的焦慮投射給孩子,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 子,無意識地強化了孩子的依戀行為。有可能是母親對孩子依戀情況的過度關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對親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問題只是母親的“癥狀”之一。當然,這 樣的假設也是有危險的,如果母親的確需要把內心的不安投射出來,孩子的問題實際上就在“醫(yī)治”母親,一旦孩子的行為得到糾正,母親的心病也能得到痊愈(比如獲得價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緒,從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這樣,心理專家的過早介入會把家庭搞得更亂。
   (3)信中看到最多的 是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母親似乎在逐漸地放棄“原則”,遷就孩子,甚至不惜讓孩子的姥姥和姥爺卷入進來。在孩子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本能的趨力總是有兩個相反 的流向:一是對新鮮事物的探索,尋求變化;二是對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變化。兩種力量同時產生并保持一種發(fā)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哭,上小學 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離開父母后在幼兒園開開心心地鬧,在小學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況是同時并存的。不要以為孩子的哭意味著沒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時候, 雖然孩子糾纏親人,但是等親人想盡千方百計離開后,孩子轉臉就笑逐顏開,把父母忘到爪哇國里。臨床經驗告訴我,孩子在與親人的關系中體會到兩組矛盾的信 息:愛與苛求;關心與冷淡。他無法識別哪一種信息更真實,因此發(fā)展一種極致的行為來確保愛與關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這種特征與母親的情緒不穩(wěn)定或者 存在癔癥性人格有關。
   李子勛支招: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一年級是孩子開始走出家庭、探索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家長與孩子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首先是孩子要學習新的學校規(guī)則,交新朋友,同時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還要在學校里獲得他人的認同和成就感。家長則要修正家庭規(guī)則,把孩子的學習納入日 常的時間安排,并盡可能多地在學習上欣賞、獎勵、鼓勵孩子,讓他在學習中體會到比玩更大的快樂。對孩子纏繞、哭等類似對親人控制的行為,父母可以給予理解 但不要支持,不要改變規(guī)則,遇到孩子反抗時可以溫柔地堅持。利用孩子偶爾表現出來的例外(主動上學或做某件事),給予明確的共情、夸贊和物質獎勵,幫助他 培養(yǎng)好的行為。從幼兒園的兒童轉化為一名小學生,在心理層面會有一些沖擊,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應該是預料中的事。建議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為看成 是他心性發(fā)展的一種自我磨合,父母坦誠、信賴、溫暖的態(tài)度,可以支撐孩子穩(wěn)步向前。

                   11.引導孩子的欲望——偷錢的孩子

    我是一位二年級男孩的母親。最近有件事讓我非常煩惱,兒子偷拿我的錢,而且不是第一次。那是在去年的一天,我發(fā)現錢包里的四十元零錢不見了,開始擔心是不是 兒子偷拿了,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兒子放學后,我直接問他:“你拿媽媽錢去買什么了?”他愣了一下,誠惶誠恐地說:“買了一盤游戲光盤,分了十元給小朋友 了,買了點吃的,還剩了五元。”果然是他!怎么辦?要不要揍他?我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這是小偷的行為,你知道嗎?”接著跟他講了些“小偷針,大偷金” 之類的道理、典故。
    后來我每星期給他五元零錢。其實在這之前他就有些零錢,是他自己賺的,每洗一次碗一元錢。后來上小學,有功課了,時間 上感覺沒那么充裕,就沒怎么洗。結果出現偷拿錢。前天中午,我在房間午睡,聽到有硬幣掉地上的聲音,我心一沉,難道兒子又在偷拿我的錢?我悄悄走出去,看 到他正躲在冰箱后面,手里拿著我的錢包。我很生氣:“你怎么能這樣?!”一個下午我都在想該怎么辦,他再拿錢是不是我也有責任?難道是錢包放在他隨手能拿 到的地方,他難以抵制這種誘惑?后來沒有揍他,只罰他洗一星期的碗。他爸說我這樣也不對,這么輕易就放過他,以后有可能還會犯。我想知道,我到底做得對不 對?該不該多給他零花錢?給多少是適當的?
    一個還不滿十歲的孩子開始喜歡錢,并且用一些幼稚的辦法來擁有錢,對父母來說,既是一件讓人擔心的事,也是一件讓人可以高興的事。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一個孩子能否比別的孩子成長得更快和更好,關鍵要看他對外部世界是否產生欲望,有沒有物欲或占有欲,欲望是一個人成長的原動力。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通過 何種方式去擁有他喜歡的東西,錢只是實現欲望的工具和橋梁,不要就錢的問題糾纏不清。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沒有管理金錢的能力,每周一兩塊錢的零花錢就 可以了。如果他需要什么東西,父母應該給他機會讓他說出愿望,并共同來討論哪些愿望是可以馬上實現的,哪些愿望需要等一等?;蛘?,哪些需要父母可以無條件 滿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談條件。比如,孩子說他喜歡某個游戲軟件,朋友都有,他也想擁有,這得需要幾十元錢,父母可能會因為游戲影響學習而簡單地對孩子 說“NO!”,這樣做會使孩子通過正常途徑滿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錢,內心也會承受很大的道德沖突,若不是因為想得到什么東 西的欲望很強,一般也不會輕易涉險。從根源上看,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腳花錢的孩子,對金錢的欲望會大一些,因為他知道花錢可以買來快樂。節(jié)儉的家庭,孩子 更知道錢的重要性,也輕易不敢亂花錢。從方法上看,父母隨意放置錢會讓孩子時時刻刻面臨內心的沖動,可能會養(yǎng)成孩子亂拿錢的行為。如果父母善于管理金錢, 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會得以收斂。
    如果孩子拿的錢數目不大,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孩子缺少正確的金錢觀念,利用這件事告 訴孩子如何通過正確的途徑得到錢就可以了。不過,對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最好跳過錢這個問題直接問他需要什么,可以由父母幫助他實現愿望。如果孩子需要電腦 游戲軟件,要跟他討論那是些什么樣的軟件,適不適合他的年齡,如果不適合,是否可以找到替代的軟件。當然,如果不是暴力的,什么樣的軟件問題都不大。決定 幫助他的話還要和孩子討論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不能因為玩游戲而耽誤了學習。如果游戲軟件的價格較貴,要討論孩子應該分擔的責任,比如在一定時限里減少孩 子的零花錢等等。偷拿家里的錢是每個孩子都會犯的錯,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減低這件事的重要性,不要說那些“小偷針,大偷金”之類無限上綱的話,更不要 提“偷”這個字。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心理都很脆弱,會以為自己不是好人,形成創(chuàng)傷體驗?,F在的獨生子女,普遍都以為家里的就可以是自己的。十二歲以上的孩 子,可以幫助他學習對錢的管理,給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錢,要求他建立一個賬目,時不時看看,然后夸獎幾句。如果這樣管理的效果不錯,孩子不亂花錢,可以獎 勵他更多的錢,讓他在錢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亂花錢,就克扣一些零花錢,讓他覺得這樣做得不償失,他就會改變做法。
    母親的問題是陷入一種文化沖突,把孩子的行為等同于大人的行為。因為大人們內心害怕“偷”這樣的字眼,孩子的行為激發(fā)了成人的焦慮。這位母親,先不要忙著處理孩子的行為,等 自己內心的焦慮平息以后,再采取合適的措施。我建議今后每周給孩子一個時間,讓他說出自己有什么購買愿望,討論哪些愿望可以很快得到滿足,哪些愿望需要等 待,哪些愿望必須具有孩子改變自己的先決條件(當然是讓他稍作努力就能達到的)。這樣,孩子就可以通過正當方式擁有自己的物質愿望,也會懶得再去冒偷拿的 風險。

                   12.教導社會原則——敏感的女兒

    我女兒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在家庭以外的環(huán)境里,她是一個懂事、聰明的孩子,老人們都稱她是“小人精”??稍诩依?,她常常發(fā)脾氣、坐立不安,有點凡事都不順心的感覺。當她心情好時,說出來的話讓你心里甜 滋滋的,可一旦發(fā)起狠來,都有掐死你的心。對于這種心態(tài),我真不知該怎么教育她。
    還有,她時時都在觀察我的表情,總讓我笑。不管什么情況 下,我沒了笑容,她就要說:“媽媽又不笑了。”當我勉強地笑時,她也能感覺我的不開心,總是問:“媽媽為什么跟別人說話都笑瞇瞇的,跟我說話就不笑。”這 給我很大壓力。我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媽媽,生活的壓力很重,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女兒偏偏又是一個隨時都需要媽媽的人。不管寫作業(yè)還是玩,總希望我同她一起 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讓她沒新鮮感還不行。因此,我很煩,也很著急。今年春天,給女兒做了一個心理測驗,她屬于敏感型的孩子。我應該怎么對待她。
    對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學會在家與在外可以不一樣,是一種心理成長。學校里,老師是絕對權威,孩子必須學習規(guī)則,學習與人交 往的技術,學習人際溝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對鄰居、對周圍的人用的是學校里學習的社會原則。家里則不同,沒有固化的權威,孩子不必被強迫必須要怎樣,她 有選擇行為或情緒的權力。而且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還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權力,心性會表現得更自由。
    一般在關系良好的家里,孩子會有比較多的安全感,這也是她表現得隨心所欲、不愿約束自己內心的原因。關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會呈現一種虛假的懂事,因為她要分擔家庭里面的憂郁與煩惱。有的 孩子為了讓父母的沖突減少,會逼迫自己快速成長,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美,其實內心痛苦之極。
    我想對這個母親說,十歲的孩子還有一種情緒的“鏡像作用”,越關心誰,喜歡誰,心性脾氣就越像誰。你覺得孩子“常常發(fā)脾氣,坐立不安,有點凡事都不順心的感 覺。當她心情好時,說出來的話讓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發(fā)起狠來,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許正是孩子對你的感覺。讀讀孩子的話“媽媽,為什么跟別人說話都笑 瞇瞇的,可跟我說話就不笑”,你就會明白,你覺察到的孩子身上的東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煩、很急躁與孩子無關,與你的情緒特點有關。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變得懂事、溫和,你必須做一些表率。
    可以利用父親的介入來彌補你自己個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讀不到來自父親的信息。如果父親長期不在身邊,或已經分離出家庭,那么你需要與女兒拉開一些親密距離,很多事不要替女兒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賞、認同去處理兩人間的分歧。
    要關注女兒正面情緒的那個部分,及時與她分享,減少關注她的負面情緒。如果看到孩子無端的發(fā)脾氣,可以裝作沒看見,不對這樣的信息作回應,讓孩子慢慢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更容易讓孩子從負性情緒中獲得經驗和自我管理情緒的技術。如果看到孩子的壞情緒馬上就希望能幫她克服或解決,結果不但會強化這 些情緒,孩子也不能從中獲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給孩子一個信息:“寶貝,別擔心,媽媽有點不高興,但不是你的錯,是 與……有關。”孩子需要這樣清晰的信息,因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為媽媽的一切不高興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現好,媽媽就是快樂的。對于敏感的孩子,母親 還要說“你能關心媽媽,讓我的情緒好多了……”,這樣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從母親處理情緒的過程中獲得表達情緒、管理情緒的經驗。

                 13.保持適當距離——纏著母親的兒子

    有一個母親打電話說到自己比較苦惱的一個問題:兒子該上初三了,還是跟媽媽依戀得非常緊密。以前自己沒覺得有什么,可是最近聽了廣播節(jié)目之后心里開始恐慌, 覺得兒子對自己總是什么事情都說,晚上散步的時候一定要跟媽媽一起去,有的時候甚至班里哪個女孩給他寫了信,對他有好感,甚至對某個女生的評價,全部都要 告訴媽媽。媽媽開始焦慮:擔心兒子是不是有什么俄狄浦斯情結;兒子現在這么大了對母親很依戀是不是會很過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一些什么。她在電話當中還提到自己的愛人有時候也很生氣,說這兒子總是長不大一樣,是怎么回事呢。他們想知道,夫妻之間究竟能夠做一些什么,才能讓兒子長大起來。
    回答這樣的問題首先要降低母親的焦慮,因為母親的焦慮會無形中夸大或修正心理醫(yī)生回答問題時的含意。先讓她松弛下來,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聽回答時自我的東西就不會強行地介入。很多問題是被關注出來的,母親聽一個廣播出了狀況,現在也是在聽解答,需要給她不一樣的聲音。
    客觀地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遺留一點戀母情結,這是幼年在內心深層留下的經驗痕跡。人們在成年的生活中尋求舒適、柔軟、放松,都是在重溫躺在母親懷抱里的 感覺。生活中的藝術、沙發(fā)、席夢思、沙灘、溫泉、風景區(qū)、游泳、穿衣等,都能激發(fā)一種尋找溫暖懷抱的沖動,讓人們的潛意識聯想到母親懷抱的一切事物,也被 文化標定為美好的事物。所以在處理戀母情結時要小心,避免破壞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對美的追求。
    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是這位母親 聽了廣播節(jié)目,才覺得兒子纏著自己是問題。而且在這種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暫時不要把自己的問題看成是問題,因為每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不一樣的。當然,有 些上初中的男孩會對媽媽出現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話愿意跟爸爸說,有一些活動要讓爸爸參加,爸爸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并不是說一定要這樣才 好,其實心理學家在研究家庭的時候,并不認為家庭一定要怎么樣才是好的。比如說在這個家庭里面,孩子跟媽媽比較親近,什么都跟媽媽講,如果這并不引起一些 客觀問題的話,比如孩子的社會適應問題,學習問題和爸爸的關系問題等,通常就不會認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結。因為俄狄浦斯情結的特征有強烈的排它性,表現為 控制母親、拒絕父親。
    一般來講,男孩子十二歲就要開始接受社會的認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還總是纏著母親,是不是說明比較晚熟呢?不是的,這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
    我們評價一個現象的時候,很容易被卷入現成的模式。比如,對于這個纏著媽媽的兒子來說,表面上看依戀媽媽就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事實不一定是這樣。在這個家庭里,孩子和媽媽形成了情感結盟,經?;ハ喾窒砬楦?,遠遠超過了妻子與丈夫、兒子與父親之間的分享,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來說,可能有雙方的甚至三方的原 因。比如兒子纏著母親,可能就是因為媽媽的鼓勵,孩子從小就感覺到母親需要和人分享情緒與觀點,學會了與母親共情的技術,無意識地覺得這樣跟媽媽相處會比 較好,無意識地討好媽媽,或者表達對媽媽的關心。孩子小時候起就靠分享體驗跟媽媽相處,以便獲得認同和支持,媽媽也因此表揚他、鼓勵他,甚至由此更喜歡他。慢慢地,這樣的交流就會形成一種慣性,一直延續(xù)到孩子很大的時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歡,能從中獲益,而且并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節(jié)。
    現在我們來談談,怎樣讓孩子像一個男孩。首先媽媽要有回避的態(tài)度,比如說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聽到孩子說到某些事情,可以說:“STOP,等一等,這個問題 你要跟爸爸討論,不要跟媽媽討論。”或者在孩子換衣服等涉及性別隱私的時候,尤其是換內褲、上廁所、洗澡時,媽媽要主動回避?;乇芙o孩子帶來很多信息,比如“長大了,媽媽不能像過去那樣對我了。媽媽不能在床上跟我摟在一塊兒了”,這樣的信息會很自然地讓孩子去選擇和媽媽間的言行。這種選擇是自然發(fā)生的,不是孩子有什么弱點,而是因為家庭已經不需要孩子有小時候那樣親密的行為。如果爸爸和媽媽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間或自我隱私的東西,現在就可以提醒自己。
    同時,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會希望孩子和媽媽依戀,因為孩子一旦跟媽媽依戀,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責任也少了,爸爸就 可以安心去工作,掙錢,干事業(yè)。但是任何日常發(fā)生的事物都有慣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可能意識不到自己長大了,所以那個時候,關鍵是要提 醒,而不是批評,不要罵孩子,也不要說孩子有戀母情結的問題,那會讓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亂,他不知道昨天還是對的東西,今天怎么就錯了,他會很失落。這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過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歡的,現在關系需要有一些變化,父母很喜歡這樣的變化,孩子也會喜歡的。當然,有時候孩子要思考,想想 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有一些孩子還會反抗,要跟爸爸媽媽糾纏一下,試試能不能回到變化以前。媽媽要溫柔地堅持,要是信息達到了,孩子的變化就會出來。大部 分孩子盡管嘴上反對,甚至還會變本加厲,增加對媽媽的依戀,內心卻會變得輕松起來。很難說孩子的依戀行為不是為了迎合母親,以為母親需要才做的,現在當然 就可以釋然了。關鍵是信息要傳達出來,孩子意識到了,就會慢慢朝獨立方面發(fā)展。
    其實,很多孩子與媽媽間的依戀的延長是有意義的。社會過于 強調學習,忽視了孩子如何建立社會情感與獨立的經驗,孩子就需要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聯結。當然,依戀父母會帶來孩子心理發(fā)展偏幼稚的副產品,比如現在普遍 認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并不是都不好。適當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孩子,減少社會中的應激事件。比如說很多孩子由于單純幼稚不敢去早戀,不敢去干壞事,不敢抽煙,不敢打架,因為他覺得那些事情是長大做的,現在沒長大,做了會讓父母難過傷心,這樣的幼稚就有一種自我保護色彩。犯罪心理學認為與父母 有成熟依戀關系的孩子長大后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戀會讓他獲得與他人共情的能力,心會軟,做不了殘忍的事。

                          14.鼓勵孩子交朋友

    在家庭中,父親究竟該做一些什么呢?如果父親恰好工作一直非常忙碌,現在看兒子跟媽媽粘得很緊,也希望兒子能夠跟自己親近一些,無奈就是沒有時間。這時就可 以鼓勵孩子,與同年齡的男生多交往。社會是很大的緩沖系統(tǒng),不管家庭是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孩子是面向社會的,是愿意在社會上交朋友的,他就會得到 補償,也會得到修整,會通過同齡孩子的行為來修整自己的行為。盡管男孩心中沒有父親的形象,但是如果他能夠在社會上結交到其他的男孩或者男老師,或者去崇 拜一些男性的形象,照樣可以成長得很男性化。
    對男孩子的引導,父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親不管多忙,哪怕是國家的主席、總理,也應該至少 一周有一個半天來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這半天完全由孩子來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里,孩子讓爸爸干什么就干什么,由此來補償孩子對父親的需求,這個方法的效果很不錯。可能會有一些父親,的的確確每周也抽出時間了,但卻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在這個時候他應該把自己交給孩子。
    有一些孩子由于被爸爸媽媽保護得很多,本身社會交往就非常少,到了青春期,甚至是十七八歲的時候,讓他去結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舊會覺得很難適應。雖然很難適 應,但還是要適應,走路再難也得走,不能退。社會適應不是退回家庭就能解決的,必須要面對,要社會化,要社會化就要接觸社會的人,這是不可調和的,除非一輩子在家里面躲著。
    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較困難的情況,就要給他鼓勵,要不停地說,“你看那孩子不錯,很像你,你們之間一定很……”。有 些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把同學邀請到家里來或者支持孩子到別的家庭去串門。中國社會不是很講究家庭聚會,西方社會孩子的交友很豐富,可以課外交友,也 可以開Party,組織家庭聚會。文化也是可以學習的,現在的文化都在交融,我們也主張孩子和一些同齡的孩子交往,跟同齡孩子交往會學到很多的東西包括家 庭無法給予他的東西?,F在是獨生子女比較多,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但這個情感在孩子的發(fā)展中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可以鼓勵他從社會上同齡孩子那 里獲得兄弟姐妹的情感。
    從父母方面來講,從孩子兩歲開始就要鼓勵他尊重、喜歡別的小朋友。家長應該知道,對一個孩子來說,人際交往是很重 要的,除非他是科學家,像陳景潤這樣,不需要什么太多的交往,只要專心科學就行了。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必須學會普通人的生活技術,和人交往就 是很重要的技術,從小就要開始培養(yǎng)。如果孩子初三還不能和別的孩子交往,家長也不要太著急,偶爾提醒提醒就可以。往往是這樣,越想交朋友,越交不上朋友, 順其自然反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當然,交朋友并不是學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就這個家庭來說,母親要讓孩子意識到,他這個年齡應該把一些情 感、興趣投向于家庭外部的人。把這個信息傳達到就行,并不一定要疏遠孩子。如果爸爸媽媽疏遠了孩子,孩子仍然可以和爸爸媽媽保持親密的話,那也是可以接受 的。親密的經驗是學習獲得社會情感的前提,孩子首先要能跟爸爸媽媽建立親密關系,才可能學會跟別人親密,這很重要。
   李子勛支招:如何處理孩子和父母分離的焦慮
   俄狄浦斯情結是精神分析語言,指孩子在五歲前后一段為了對抗與母親的分離焦慮而激發(fā)的依戀母親的情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戀母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必然階段,如 果孩子在五歲前和母親形成穩(wěn)定安全的關系,戀母期伴隨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感知方式會慢慢因為心身成長,被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取代,開始社會化過程,戀母的心理 趨向也慢慢地潛抑,并在成長中轉化為愛的動力,形成與人達成深層親密的能力。如果媽媽忙著工作,忽視了孩子,或個性比較冷,不怎么喜歡孩子,不能給孩子及時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與母親形成穩(wěn)定溫暖的關系,戀母階段的心理成長也就無法完成。孩子會因此在潛意識里去尋求補償,甚至過度補償。比如總是渴望母愛,不愿離開母親,害怕不被母親接納,對母親的話過度認同等。
    也有孩子用控制母親的方式來表達戀母情結。為了讓母親變成自己需要的樣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為,用各種辦法糾纏母親。母親不愿意滿足他的需求時,就仇視母親。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強化和鼓勵孩子與母親保持密不可分的關系,無意識地控制、壓抑、挫敗孩子自立的能力,讓孩子離開母親就不行。這 樣的孩子成年以后,甚至結婚生子后還會需要媽媽參與自己的生活。這種情況的戀母不是純粹心理學的戀母,而是混雜著對母親的依賴和服從,內心可能有沖突與痛 苦。
    在上面的案例里,兒子與母親間的親情更像姐弟間的感情,是一種彼此依戀。依戀是典型的戀母方式,是孩子與母親的習慣性關系,這種關系 并不妨礙孩子的社會生活。所以我并不認為這個家庭存在戀母情結的狀況。而且這個問題是媽媽聽廣播后提出來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對廣播信息的誤解。

                   15.孤獨是金——陷入困境的男孩

    我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心靈孤單、寂寞,很少有人愛我,我總是在心靈最深處抱怨為什么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傷心的時候,總會躲到角落里哭,從來不愿意讓別人看到。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家庭服務員的角色,爸爸身體非常不好,年老體衰,家務都是我做。爸爸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我們家的經濟越來越拮據,總是面臨雪上加霜的窘迫。在懂得了這樣的處境之后,我拼命地學習,但憂愁總是纏繞著我,學習也總不好,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都一樣煩惱。在家里,當我向父親要錢的時候,父親 總是嘮叨我這不好,那不好,說我亂買東西,罵我罵得翻天覆地,還說我是無用的人,我的心就像插下了一根鐵棒,感覺非常沮喪。我經常會怨恨父親,因為他給我 留下了很消極的影響,可我還是深深地愛著他,總是為他著想,但這種感情從來都是隱蔽的。在初中遇到學習的挫折,我總是想要默默的去奮斗,但成績一直在下 降。我并不害怕別人不重視我,我害怕的是會對不起父親。
    我該怎么辦呢?在學校里我不喜歡跟同學交往,有時候能夠開朗起來,但有時候又非常壓抑,我是不是有毛病呢?我在傷心的時候沒有人關心我,我恨透了自己這樣的生活絕境,我不知道在這樣的現狀當中,是能夠交朋友呢,還是能夠把學習成績提上去?
    對這個男孩而言,很多困難要看我們怎么對待,如果把它看成挑戰(zhàn)、鍛煉、經驗,就能夠培養(yǎng)生活的能力,面臨的困境也就不是困境。也可以把困難看成很大的障礙,比如爸爸的身體不好,掙不了更多的錢,生活境遇不好,就會讓自己失去自信與自尊,萬般煩惱、焦慮。
    解決困境關鍵在于態(tài)度,認為問題是什么,它就會為我們顯現什么。事實上,很少有小時候非常順利的成功人士,他們回憶早年時,都會對曾經經歷的苦痛困難表示感 謝。沒有那段讓人困窘的日子,也不會學到堅強和堅韌,那是不良境遇送給人的很好的心理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纯茨切┲目茖W家、哲學家、政治家,他們年 輕時往往都經歷過痛苦,沒有父愛、饑餓、流離失所、親人分隔等。痛苦常常使人覺醒,給人以力量,也讓人知道奮斗。因為人的欲求有一種張力,當欲求被滿足 時,人往往比較松弛,沒有進取心。這就是為什么富裕的家庭不要全方位滿足孩子的物欲,而要讓孩子處在欲求不滿中,促使他為自己奮斗的原因。欲求不滿的孩子 會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未來要成為什么人。如果從小生活順利,就很少會思考這些有意義的問題,這種思考正是對成長的激勵。
    這個孩子正處在困境中,但沒有看到困難中蘊含的積極意義。如果只被困難的消極意義控制,孩子就會因此自暴自棄,放任自流,比如不好好學習,放棄責任,想怎么生活 就怎么生活,還以為那才是擺脫困難和痛苦的方法。如果孩子知難而進,越是環(huán)境艱苦,越管理好自己,過更有效率的生活,那么他將能夠利用困境激勵自己,一步一步實現人生的目標。關鍵要看孩子自己如何對困境的意義做選擇。
    我們可以看出這封信有一種憂郁的味道,一個男孩子寫這樣的東西,像在做自 我覺察,他在分析自己。從信里看出他是很壓抑的,沒有情緒釋放的時候,不能開放自己,不能忘情地大聲喊叫或者開懷大笑。對這樣的孩子我常常會鼓勵他建構一 個強有力的興趣來支撐自己,興趣可以是體育運動,也可以是文藝愛好或者是對藝術的追求,興趣是一個可靠的朋友。當然,他也可以克服自卑,在同學之間建立感 情,維持對社會的接納與信任。如果什么興趣都沒有,同學之間也沒有朋友就很不好,會失去心境緩沖的資源。一旦他喜歡某種運動、知識或者特定興趣,他的生活 就會突然舒展開來。
   當然,在讀書的時候,孩子不一定適合廣泛社交。有的孩子因為太孤獨、太壓抑就去找朋友,但學習好的同學不愿意過多交 往,他只能找到學習不好的同學,或者是不讀書的社會青年做朋友,那一部分人可以天天陪著他玩,但是這樣的玩有一種麻醉感,結果會越來越脫離學生的身份。所以建議在學校的時候,不妨培養(yǎng)運動的興趣,一方面可以在運動中心情舒暢,得到快樂的體驗,產生幸福感,一方面又會因為多了一門技術而增加自信和喜愛自己。 當然,學習與交朋友可以是不矛盾的,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在交往中可以切實地促進學習進步。
    怎么跟父親相處呢?父親有病閑置在家,只能對孩子發(fā)脾氣。如果孩子能理解到,發(fā)火是父親的一種心理需要,對身體康復有好處,他的內心就要好受一些。人與人之間往往關系越好,距離越近,越容易彼此產生傷害。我覺得首先要把自己不好的感覺告訴爸爸,爸爸批評或者無端 埋怨的時候,他可以跟父親說:“你心情不好讓我很難受,我聽到你說這樣的話不快樂!”不要說爸爸錯了,不要在是非上跟爸爸爭吵。孩子如果想讓父母改變態(tài) 度,關鍵要直接把感受說出來,比如“爸爸你這樣說我,我特別難受”,讓爸爸知道孩子的感受。如果爸爸是愛孩子的,下次發(fā)火就會有所收斂,因為人都有共情能力。
   很多家長罵孩子的時候,是因為看到孩子沒表情、沒反應、無所謂,所以就一句話比一句話重,越來越厲害,直到孩子發(fā)脾氣了他才收口。但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跟爸爸說,“我很痛苦,我不快樂,我覺得你不理解我”,架就不會吵下去,因為這種說法不是批評。相反,孩子要是說爸爸說錯了,爸爸就會強 調,“我說錯了嗎,你上次干什么事情是不是也這樣呢,你那次也是什么什么樣的”,爭吵就會繼續(xù)。所以孩子一定要把感受說出來,讓父親能夠體會到,這樣父親才會慢慢學會跟孩子說出有分寸的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男孩歸爸爸,女孩歸媽媽
懦弱、暴力、戀母、撒謊、執(zhí)拗,孩子每一個缺點,其實是“缺爸”
用智慧陪孩子長大(13-15)
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真的害三代人,悲劇往往是這樣開始的
“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講座初稿
精神分析理論表明:父母相愛才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