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什么學歷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得看清中國古代讀書人的金字塔結構。
先說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門的讀書人,不限名額。但是古代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并非人人可行。而現(xiàn)代我國已經(jīng)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讀完初中。所以,古代的童生就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學生水平了。
再說秀才。古代的秀才擁有很多特權。經(jīng)濟上,一個秀才可以免除家里3個人的勞役,還能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的糧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責,進衙門可以和縣太爺拱手,這在古代算得上是極高的尊榮了。所以,秀才至少相當于985大學畢業(yè)的碩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舉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舉人理論上如果不繼續(xù)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報道做官的。雖然是從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舉人至少也相當于現(xiàn)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進士是三年錄取三百個,是可以直接被皇帝面試的。而且,殿試是由皇帝出面命題的,一甲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有大約二百人,三甲有大約二三百人,進士中水平差的會被安排當縣令,水平高的進入翰林院,直接朝中央領導層培訓。所以,進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當于中央黨校高材生班的級別,狀元就更不用說了,那可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這已經(jīng)不是“學歷”一詞能夠涵蓋的了。
如果非要與現(xiàn)代對應的話,實際水平應該類同于我們今天頂尖大學里的博士,不過,科舉考試并不算我們現(xiàn)代的學歷考試,而是選拔官員的考試,相當于如今的公務員考試,所以硬要比較的話,狀元應該相當于全國總成績第一名的博士生,跑去參加了全國公務員考試,而這次考試,他又拿了第一名。
圖片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