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亞強書法取法的對象頗多,除了歐陽詢之外,還有王羲之、王獻之、陸柬之、鍾紹京、楊凝式、李建中、蘇東坡、米芾、趙孟頫等等。從取法選擇對象分析,亞強書法學習是以二王系脈為主,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代表性的字體是行書。觀賞亞強行書創(chuàng)作,揮翰迅疾,筆道沉著、精到,可見他堅持二十多年的深厚臨帖功力。
......
縱觀亞強近幾年的書法創(chuàng)作,可見其在創(chuàng)作上努力掘進的軌跡:一改過去多用熟紙的習慣而常用生紙,使筆道入紙加深因而更呈立體感;在行書創(chuàng)作中加進楷書筆意,使用筆顯得更為干凈,結體更加平正;在揮翰中不再過多強調線形的兩極對比變化,因而使審美境界顯得沖和淡遠。
—— 鄧建民
一直以來我比較喜歡平實而又高貴、樸素而又華美、閑適而又斯文的東西,所以這也成為我的審美追求。
......
我生性駑鈍,在學習《圣教序》的過程中,越發(fā)覺得艱難、枯燥。但也可能是性格原因,雖然艱難,雖然枯燥,我卻也不曾離開過《圣教序》。這一些,還得感謝江蘇的孫曉云先生,是她在與我的書信往來間給予我很多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更堅定了把王羲之學習到底的信念。
—— 高亞強
▼
高亞強藝術簡歷
高亞強,1976年9月出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2004年獲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獎;2005年獲第五屆全國書壇新人新作展全國獎;2008年應提名參加中國書協(xié)行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我與經(jīng)典——當代行書藝術大展”。
作品參展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行草書大展、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全國書法冊頁展等重大展覽;參加中國書協(xié)培訓中心主辦的“當代中國書法名家作品展”、中國書法在線網(wǎng)主辦的“地域書風——閩南書風”提名展等大型學術展覽;獲漳州市第三屆百花文藝獎一等獎。
作品及文章多次在《中國書法》、《書法》、《書畫藝術》、《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專業(yè)刊物發(fā)表。2010年由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高亞強書法作品集》;2014年出版《暖風初泛——高亞強書法作品集》。1994年舉辦“高亞強求師個人書畫展”(漳州);2014年舉辦“暖風初泛——高亞強書法作品展”(漳州);2014年舉辦“清勁典雅·風致有神——高亞強書法作品展”(廈門)。
▼
潤格公告
大字:1200元/平尺
小字:2400元/平尺
作品
▼
法備氣至 純任自然
文/鄧建民
高亞強的書法藝術之路是刻苦而又幸運的。一九九二年,在龍溪師范讀書時以歐體筑基,每天五至十小時的臨摹應該是辛勞中帶著極大的精神愉悅。一九九四年,參加工作時得緣拜書法名家李木教先生為師,李木教先生深厚的書法功力和高蹈塵俗的藝術識見對他的導引和提攜之力是可以想見的。高亞強還通過書信向江蘇書法名家孫曉云先生請教,從孫曉云先生給他的多封回信這件事足以窺見亞強竭力上下求索的書法心路歷程。
在令人艷羨的書法緣份間,在兢兢業(yè)業(yè)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高亞強逐漸蝶化為福建青年書家的翹楚。二〇〇四年的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和二〇〇五年第五屆全國書壇新人新作展的獲獎更使他聲名遠揚。
高亞強書法取法的對象頗多,除了歐陽詢之外,還有王羲之、王獻之、陸柬之、鍾紹京、楊凝式、李建中、蘇東坡、米芾、趙孟頫等等。從取法選擇對象分析,亞強書法學習是以二王系脈為主,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代表性的字體是行書。觀賞亞強行書創(chuàng)作,揮翰迅疾,筆道沉著、精到,可見他堅持二十多年的深厚臨帖功力。王羲之的簡凈雅致,蘇東坡的堅質豪縱,趙孟頫的雍容華貴,歐陽詢的險峻整飭,他都能展現(xiàn)筆底,并以自己的性情和審美觀念加以融合、協(xié)調和統(tǒng)一。高亞強的楷書創(chuàng)作多以歐陽詢的風格為主,又常用二王的行書筆調加以調和。
高亞強自言書法創(chuàng)作的審美追求是:“平實而又高貴,樸素而又華美,閑適而又斯文”,力求把字寫的“平正一些,干凈一些”。如果說亞強前五、六年的書法創(chuàng)作重點是極力表現(xiàn)臨摹所得到的技術手段,那么近三、四年來其書法創(chuàng)作的重點則是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和審美觀念??v觀亞強近幾年的書法創(chuàng)作,可見其在創(chuàng)作上努力掘進的軌跡:一改過去多用熟紙的習慣而常用生紙,使筆道入紙加深因而更呈立體感;在行書創(chuàng)作中加進楷書筆意,使用筆顯得更為干凈,結體更加平正;在揮翰中不再過多強調線形的兩極對比變化,因而使審美境界顯得沖和淡遠。
已是青年書法名家的高亞強,憑著過人的聰慧和努力,其書法藝術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
寫字·階段·想法
文/高亞強
從我手捧葉圣陶老先生題寫書名的《中學生習字帖——歐體》那一天開始,我真正邁開了學習書法的第一步,那是在1992年。我的啟蒙老師是母校的楊松青、吳璞以及陳坪松三位老師。在三位老師的教導下,我前后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學習歐體楷書。這三、四年間,我基本上每天都會用上五個鐘頭的時間寫字,如果是放假,那每天寫字的時間估計可以達到十個小時以上。我個人認為,這一切為我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較為扎實的基礎,特別是形成了自己對待寫字的一種嚴謹態(tài)度。可以說我的書法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1994年我參加工作,走上社會,視野得以拓寬,也有幸認識漳州一些較有影響的作者。當時漳州李木教先生以明清行草書一路的風格風靡整個中國書壇,我慕名拜在李老師門下,從此跟隨李老師學習書法。
李老師的主打是行草書,我自然而然也就開始行書的學習。記得李老師向我推薦了《集王羲之書圣教序》,我結合自己閱讀的一些書論確定該帖作為我的取法對象,并且一直到今天。哪怕出差在外,這本字帖也是我一定要隨身攜帶的。對于《圣教序》,我是十分敬畏的。明代項穆云:“若逸少《圣教序記》,非有二十年精進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筆,宜乎學者寥寥也,此可與知者道之?!边@個說法不無道理。
從94年至今,在李老師的教導下,我也涉略過其他一些經(jīng)典,比如:陸柬之、鐘紹京、楊凝式、李建中、蘇東坡、米芾、趙孟頫等,但都是淺嘗輒止,對《圣教序》及二王系列可以說用功最勤。我生性駑鈍,在學習《圣教序》的過程中,越發(fā)覺得艱難、枯燥。但也可能是性格原因,雖然艱難,雖然枯燥,我卻也不曾離開過《圣教序》。這一些,還得感謝江蘇的孫曉云先生,是她在與我的書信往來間給予我很多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更堅定了把王羲之學習到底的信念。
從2002年起至2007年幾年間,我比較集中地參加了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大多數(shù)主要展覽,并有幸數(shù)次獲獎。然而這些作品與我似乎風馬牛不相及。我學習《圣教序》的收獲沒有辦法在當時的創(chuàng)作中得到體現(xiàn)和表達。正如我在首屆全國青年展獲獎作者調查中所說:“我日課中多數(shù)時間用在小字上,而近來的一些展覽多以大字取勝,自己都很納悶。這次青年展原來也要準備一件小行書的,但臨近投稿了,我還沒有找到感覺……”(《中國書法》雜志2004年青年版增刊,第9頁《關注“青年展”之獲獎作者篇》)在調查中我還說:“一直以來我比較喜歡平實而又高貴、樸素而又華美、閑適而又斯文的東西,所以這也成為我的審美追求。“
但事實上,在那個時候的創(chuàng)作中,卻看不到我所謂的審美追求。包括2008年中國書協(xié)行書專業(yè)委員會在鄭州舉行的“我與經(jīng)典——當代行書藝術展”提名展的那一件作品!究其原因,還是我手上功夫不到家的緣故,還有,二王對我來講真的是太難了。
不管怎樣,《圣教序》一直放在我的案頭。日子一天天過。
2009年,我突然覺得寫起字來順手了許多。也是在那一年前后,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稍稍可以在寫字中表達自己想要表達或者說追求的東西了。我很開心。那一年創(chuàng)作了一批作品,有幾件李老師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后來在福建美術出版社的支持下,我把這一批作品結集出版,算作是階段小結。2009年,我更加堅定了一些寫字的基本常識,比如:橫平豎直、逆起回收、留得筆住……
記得差不多也是在那個時候,畫家黃夢潔到家里作客。我們談了很多。我告訴他,我現(xiàn)在寫字沒什么想法,就希望把字寫得平正一些、干凈一點,希望自己至少可以寫出一些民國時候讀書人的氣質來就好了。夢潔回復我:你怎么沒想法,你所說的不就是你的想法嗎?呵呵,夢潔說的也是。
時至今日,我所謂的想法一直在指引我前行,并且這種想法愈來愈強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