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二戰(zhàn)期間,由于牽引式火炮的機動性已經不能滿足機械化部隊的行軍作戰(zhàn)需求,因此自行火炮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這種機動性比牽引式火炮更好,價格比坦克更便宜的支援火力一經問世就備受青睞。其中,作為自行火炮的忠實擁躉之一,德國在二戰(zhàn)期間研制了多款自行火炮和無炮塔的坦克殲擊車。本文就來簡單做一個盤點,介紹12種不同類型的德軍自行火炮單位。
一.灰熊突擊炮
該型突擊炮采用了四號坦克的底盤和一門150mmStuH43 L/12重步兵炮作為主武器,可以有效摧毀大多數堅固掩體。該型火炮于1943年7月入役,隨后被德軍首次投入庫爾斯克大會戰(zhàn),并隨后開始在歐洲各個戰(zhàn)場上發(fā)揮作用。
▲灰熊突擊炮
▲庫爾斯克會戰(zhàn)期間的灰熊突擊炮
二.象式坦克殲擊車
這種殲擊車的誕生事出偶然,在保時捷公司提出的VK4501(P)坦克樣車計劃被否決后,看著未定型就提前生產出來的90個底盤,保時捷公司便向希特勒提出了重型突擊炮的改裝生產計劃。于是新式坦克殲擊車便誕生了,起初該車以保時捷公司創(chuàng)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名字來命名,隨后更名為象式坦克殲擊車。該車的主武器為一門Pak43型88mm炮,同時披掛重甲防護。同灰熊突擊炮一樣,該車首次亮相也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zhàn)。雖然火力強悍,但是在作戰(zhàn)期間仍暴露了該車一個致命弱點,由于早期型沒有裝備自衛(wèi)機槍,因此除了正面外,在缺乏步兵保護的時候該車的側面和后方非常容易遭受敵軍步兵的襲擊。
▲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
三.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又名38型坦克殲擊車,在設計之初該車是作為自行火炮或輕型突擊炮使用,但是在古德里安的強烈要求下被用來執(zhí)行反坦克任務。該車主炮為一門75mm反坦克炮。車身低矮緊湊,機動性較好,帶傾角的前裝甲也有效提升了防護能力,同時因為戰(zhàn)斗全重僅有15噸,因此可以在不用考慮橋梁和道路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在各個戰(zhàn)場暢通無阻。雖然是倉促投產的產物,但是追獵者的實戰(zhàn)效果非常好,在戰(zhàn)爭后期被德軍視作反坦克的中堅力量大量生產并使用。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二戰(zhàn)結束后,1947年前后瑞士購入了一批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作為本國反坦克力量補充,并在加裝了SYUK40型75mm火炮后被命名為G13,一直使用至上世紀70年代
四.野蜂自行火炮
野蜂自行火炮以三號和四號坦克底盤改進而來,主武器為一門SFH18 L/30 150mm榴彈炮?!耙胺洹边@一綽號則由希特勒親自命名。除了常規(guī)的發(fā)射車外,德國人還專門設計了同底盤的彈藥補充車,這些補給車可以在加裝火炮后迅速完成角色轉換。該型火炮首次投入使用也是在庫爾斯克會戰(zhàn)期間,可在后方為己方部隊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
▲在法國索繆爾戰(zhàn)車博物館內展出的一輛野蜂自行火炮
▲1943年6月,在蘇聯作戰(zhàn)的一輛野蜂自行火炮
五.獵豹坦克殲擊車
獵豹是二戰(zhàn)期間德國生產的性能最好的坦克殲擊車,由希特勒親自命名,于1944年首次投入使用。該車將黑豹坦克的底盤與一門威力強大88mm炮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具有低矮的輪廓(高度2.71米),良好的裝甲(正面裝甲防護達到80mm),以及強大的火力和出色的機動性(邁巴赫HL230 P30發(fā)動機)。但由于盟軍對德國工業(yè)設施的不間斷轟炸,使得該型戰(zhàn)車最終僅生產了392輛,戰(zhàn)后僅有3輛仍維持在可動狀態(tài)。
▲東線戰(zhàn)場上被繳獲的328號獵豹坦克殲擊車
▲法國北部的作戰(zhàn)的一輛獵豹殲擊車
六.獵虎坦克殲擊車
該型殲擊車采用了虎王坦克的底盤改進而來,裝備了一門128mm PaK 44 L/55型火炮,在當時可以輕易擊穿大多數盟軍裝甲車輛。為了提升防護性,獵虎進一步提升了裝甲厚度,其戰(zhàn)斗室正面的防護達到了驚人的250mm。而這樣超負荷的設計使得獵虎的機動性非常糟糕,其生產數量也最終定格在了85輛,并未起到扭轉戰(zhàn)局的作用。
▲保時捷版本的獵虎坦克殲擊車,車身上涂有Zimmerite防磁涂層
▲位于奧地利圣瓦倫丁的尼伯龍根工廠的獵虎殲擊車裝配線
七.卡爾自行臼炮
二戰(zhàn)中噸位最大的自行火炮,火炮口徑600mm,戰(zhàn)斗全重124噸,最大射程3-4公里。共生產6門及1門原型實驗車,以德國炮兵發(fā)展部部長卡爾-貝克爾將軍的名字命名的。,6門炮還有各自的名字,以北歐眾神命名:1號炮:“亞當”,后被稱為“巴德爾”(光明之神),2號炮:“夏娃”,后被稱為“沃坦”(諸神之王奧?。?號炮:“托爾”(雷神),4號炮:“奧丁”,5號炮:“洛基”(謊言之神),6號炮:“提爾”(勇氣之神)。其先后參加了攻占布列斯特、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鎮(zhèn)壓華沙起義,轟擊魯登道夫大橋等軍事行動。
▲陳列于庫賓卡的6號炮“提爾”,被標記為1號炮“亞當”展出
▲6號炮在華沙起義期間執(zhí)行任務
八.黃鼠狼自行火炮
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對付蘇軍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德軍隨后考慮將Pak40型75mm反坦克炮裝車參戰(zhàn),這就是黃鼠狼自行火炮的誕生緣由。首批改裝完成的黃鼠狼I型戰(zhàn)車采用了繳獲來的法制洛林37(L)型運輸車,由于是匆忙趕制的產品,使得I型戰(zhàn)車的戰(zhàn)斗室十分狹窄,而同樣走趕制路線的黃鼠狼IID型戰(zhàn)車則采用了發(fā)揮不佳的二號D/E坦克的底盤,并將主炮替換為了繳獲自蘇聯的M1936型師屬野戰(zhàn)炮改進而來的PaK36(r)型反坦克炮。而這樣的窘境在黃鼠狼II型戰(zhàn)車誕生后得到了緩解,該車采用二號坦克的底盤,并加裝PaK40型反坦克炮,隨后,德軍又在38(t)的基礎上生產出了黃鼠狼III型自行火炮。
▲黃鼠狼I型自行火炮
▲黃鼠狼II型自行火炮,圖中為德軍王牌車組之一,車長為第561自行反坦克營第3連的赫爾穆特·克爾克下士,炮塔上有19道擊殺環(huán)。在車身側面還涂有一個“偷煤賊”的卡通頭像
▲黃鼠狼IIIM型自行火炮
九.Panzerwerfer 42自行多管火箭炮
該型150mm口徑10管火箭炮于1943年4月問世,全名為Panzerwerfer 42 auf Sf,或Sd.Kfz.4/1,采用Maultier半履帶卡車或Sd.Kfz.3半履帶車的底盤。乘組4人,車上裝備有自衛(wèi)用的MG34/42型機槍。1943年至1944年間,德軍共生產了296輛發(fā)射車和配套的251輛彈藥運輸車。
▲準備發(fā)射火箭炮的德軍士兵
▲Panzerwerfer 42自行多管火箭炮
十.三號突擊炮
德軍二戰(zhàn)期間最具代表性的車輛之一,至二戰(zhàn)結束,德軍共生產了約7893輛各類型的三突,作戰(zhàn)足跡遍布歐洲。三號突擊炮早期型的主武器為一門75mmStuK 37L/24主炮,輔以低矮的車身和16-80mm的裝甲防護,使得三號突擊炮在執(zhí)行伏擊和防御任務時非常有效。
▲在拉脫維亞執(zhí)行任務的三號突擊炮
▲三號突擊炮
十一.突擊虎
該型火炮采用了虎式坦克的底盤,加裝了一門380mm口徑的RW61型臼炮為主武器,可一次性攜帶14枚重達367公斤的重型炮彈。該炮最遠射程6公里,可為己方部隊提供必要的攻堅火力。但是直至二戰(zhàn)結束,為了盡可能多的生產虎式坦克,突擊虎僅僅生產了18輛就草草結束。
▲突擊虎
十二.旋風自行防空炮
采用戰(zhàn)損的四號坦克的底盤維修后加裝4聯裝Flak 38型20mm高射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生產,作為一款臨時拼湊的高炮共生產了89輛,由于對空火力不足,隨后被裝備了Flak 43型37mm高射炮的東風防空車所取代。盡管如此,該車在對付地面集群軟目標的時候仍具備一定的殺傷力。
▲旋風自行高炮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