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接診的患者中,要求“解決瘙癢”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下面談談自己在瘙癢學習方面總結的一些知識,與蕁麻疹相關但不限于蕁麻疹,僅供參考。
1、不同的鑰匙打開不同的門鎖,不同的門后面是不同的世界;蕁麻疹的發(fā)病機理與之類似,不同結構的致敏原最終也是使肥大細胞和嗜堿、嗜酸性粒細胞釋放不同種類的顆粒(組胺只是其中之一),與受體結合后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通過C類神經纖維末梢引發(fā)瘙癢的感覺。但是某些疾病的瘙癢卻沒有發(fā)現組胺,比如異位性皮炎、銀屑病。
2、將肥大細胞釋放的顆粒按結構區(qū)分大致可分為組胺、阿片樣肽、緩激肽,按作用細分包括:
組胺;
白三烯(屬于二十烷類分子,皮膚瘙癢的重要內源性介質,可提高C類神經纖維
興奮性,在變應性結膜炎、哮喘中常見,其抑制劑孟魯司特可有效拮抗此介質引發(fā)的瘙癢);
白介素(IL-2可令腫瘤患者皮膚潮紅瘙癢,IL-4可誘發(fā)類似異位性皮炎的瘙癢,結節(jié)性癢疹皮損處神經纖維IL-6活性升高);
阿片類物質(包括內啡肽、腦啡肽,膽汁性淤積性瘙癢與其有關);
香草基衍生物(外源性辣椒素、內源性大麻酚可誘發(fā)肥大細胞釋放此介質,其與香草基衍生物受體結合后導致感覺神經纖維釋放P物質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引發(fā)瘙癢);
前列腺素(致癢作用較弱,與異位性皮炎的瘙癢呈劑量依賴性,是結膜瘙癢的主要過敏原,可增強組胺誘發(fā)的癢感);
膽堿能神經遞質ACh(已證明異位性皮炎皮損內注射乙酰膽堿后可激活M3受體引發(fā)瘙癢);
其他的肥大細胞遞質(除組胺外,肥大細胞釋放胃促胰酶、類胰蛋白酶可引起瘙癢;釋放的腫瘤壞死因子TNF-a亦可引起瘙癢);
蛋白酶及其受體(異位性皮炎患者的蛋白酶受體2在傳入性神經纖維末梢中的表達明顯增多,此受體為參與神經源性瘙癢的重要受體,提示可能在炎癥性皮損中蛋白酶是重要的致敏介質);
神經生長因子NGF(可引起皮膚外周和中樞癢感的敏化,在結節(jié)性癢疹中皮損中的表達增多,導致局部神經增生);
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素BDNF(可引起皮膚外周和中樞癢感的敏化,在異位性皮炎皮損中表達顯著升高);
5-HT(為尿毒癥致癢的主要介質,亦可誘發(fā)中樞致癢作用,可能與阿片樣物質有關)。
3、與瘙癢相關的兩種冷受體:寒冷和薄荷激活通道TRPM8、需要更低溫度激發(fā)的AMKTM1受體,降低皮膚溫度和外用薄荷醇可減輕瘙癢。
4、常見疾病發(fā)生的瘙癢及其致癢物質:
蕁麻疹:組胺、白三烯B4、細胞因子、INF、TNF、NF。
異位性皮炎:白介素、前列腺素、蛋白酶,與朗氏細胞相關。
銀屑?。荷窠涬腜物質、NGF、白介素2。
腫瘤:白介素、TNF,與朗氏細胞、角質形成細胞相關。
濕疹:組胺、白介素、TNF、INF。
5、瘙癢的分類及致癢介質:
皮膚源性瘙癢(由皮膚炎癥或損傷介導的瘙癢)組胺、白介素、前列腺素、蛋白酶。
神經病性瘙癢(由于感覺神經傳入通道中發(fā)生病理改變而引起的瘙癢)阿片類、白介素。
神經源性瘙癢(沒有神經損傷而在神經系統中產生的瘙癢)神經纖維損傷、神經肽和蛋白酶。
心源性瘙癢(心理異常引發(fā)的瘙癢)5-HT、去甲腎上腺素。
混合性瘙癢(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機制引發(fā)的瘙癢)。
6、致癢物質的多樣性與可變性治療思考:
*不同病期致癢物質會改變
*病程的變化致癢物質隨之改變
*病理的變化致癢物質隨之改變
*注意局部的基本治療
*盡量去掉病因
*針對致敏物炎癥介質治療
*隨時根據致敏物炎癥介質變化調整治療
*聯合治療常應考慮
7、針對一些難治性瘙癢的一、二、三線藥物:
*膽汁淤積癥:利福平、納曲酮、納洛酮、納美酚、熊去氧膽酸(二線)
*妊娠期膽汁淤積癥:熊去氧膽酸、考來烯胺(二線)
*尿毒癥:加巴噴丁、納洛酮、窄譜/廣譜UVB、含水量高的保濕劑、針刺曲池穴(二線)、茴香順勢療法(二線)、沙利度胺(三線)、甲狀旁腺切除(三線)、考來烯胺(三線)、紅細胞生成素(三線)
*惡性腫瘤相關瘙癢:帕羅西汀、塔扎平(二線)、布托唯諾(二線)
*血液病相關性瘙癢:窄譜UVB、PUVA、帕羅西?。ǘ€)、氟西?。ǘ€)、肯瑞巴林(三線)
原文地址及討論:http://www.iiyi.com/med/thread-2058806-1.html 作者 黃秋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