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的春天,長江流域洪水泛濫,米價飛漲,很多地區(qū)都鬧起了饑荒。同盟會的總部派遣劉道一、蔡紹南回到湖南重整會黨,為起義做準備。劉道一等人主張讓軍隊和會黨一起發(fā)難,建議從萍鄉(xiāng)、安源等地利用礦場建立機關(guān),組織會黨,同時聯(lián)系新軍和巡防營。
劉道一駐守長沙負責和總部聯(lián)絡(luò),蔡紹南負責去江西萍鄉(xiāng)一帶和會黨聯(lián)絡(luò)。蔡紹南在明德學堂學生的幫助下,和萍鄉(xiāng)、瀏陽、醴陵一帶的會黨頭領(lǐng)龔春臺取得聯(lián)系。在龔春臺和蔡紹南的奔走下,哥老會決定跟武教師會聯(lián)合,成立洪江會。洪江會推舉龔春臺為大哥,按分工分為內(nèi)八堂和外八堂。在洪江會成立后附近的農(nóng)民跟礦工紛紛加入洪江會,龔春臺和蔡紹南見機準備起義。
在7月份,蔡紹南動員革命,得到了熱烈響應(yīng)。同月蔡紹南趕赴日本請孫中山接濟軍械,并且確定起義日期。在10月2號,也就是中秋節(jié),在麻石聚眾萬人過節(jié),有人傳言洪江會即將起義。這個傳言引起了清軍的注意,10月7日,清軍突然襲擊麻石。第三路的指揮官被迫投水而死。這時候蔡紹南剛到上海,準備東渡日本,聽說麻石之變,就立即掉頭返回。
在10月21號,會黨頭目張折卿被捕,不久后遇害。接著萍鄉(xiāng)、瀏陽先后有會黨集會,都被清兵驅(qū)散,首領(lǐng)被捕。12月3日,醴陵會正在趕制旗幟、兵器的時候,清軍又前往抓捕。形勢一度十分嚴峻,龔春臺和蔡紹南等人在萍鄉(xiāng)高家臺討論起義的問題,龔春臺等人認為兵器不足,稍緩起義。而碼頭官廖淑保等人認為會黨有十多萬人,完全可以與清軍一戰(zhàn)。雙方爭議沒有結(jié)果,于是廖淑保召集兩三千人,宣布起義。無奈之下,龔春臺、蔡紹南等人通知各路人馬一起發(fā)動。12月4日,起義全面爆發(fā)。
洪江會起義軍命名為中華國民軍南軍革命先鋒隊,旗幟一舉,萬千群眾響應(yīng),迅速發(fā)展到三萬余人。但是因為清軍嚴密控制,安源礦工未能起義。起義軍一開始就少了一支重要的力量。
洪江會后,瀏陽洪福會的姜守旦也宣布起義。起義軍命名為新中華大帝國南部起義恢復軍。清政府得到消息后,江西巡撫、湖南巡撫、湖廣總督先后派出精銳部隊鎮(zhèn)壓,前后派出五萬余人。
雖然起義軍英勇奮戰(zhàn),但是缺少軍械,面對的又是全副武裝的敵人。始終困守在萍鄉(xiāng)、瀏陽、醴陵三縣,被清軍四面圍攻,有生力量被慢慢消耗。期間,龔春臺兩次進撲瀏陽,均未成功。最終龔春臺、蔡紹南等人的起義軍被逐個擊破,蔡紹南被捕后遇害,龔春臺逃往長沙。姜守旦的洪福會與清軍交手數(shù)次,均未取勝,最終進入江西義寧。1907年1月,姜守旦部隊被堵截,姜守旦逃亡。12月下旬,劉道一也在長沙被捕,月底在瀏陽門外遇害。
起義軍失敗后,清軍大肆“清鄉(xiāng)”,一直進行了三個月。起義軍前后被殺者總計一萬余人,遇難群眾兩萬多人。萍鄉(xiāng)、瀏陽、醴陵的起義失敗和劉道一的死,讓孫中山、黃興等人十分沉重。這也是歷次起義中,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也是同盟會成立后第一次大規(guī)模起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