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之三十九: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國家”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概念?!皣焙汀凹摇本o密相聯(lián),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家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凹乙?guī)”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和客戶端推出專題“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帶您走近那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傳統(tǒng)家規(guī),汲取精華、去除糟粕,延續(xù)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吐故納新、與時俱進,涵養(yǎng)新時代的良好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篤素堂廉儉傳家

                                來源: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發(fā)布時間:2016-04-05 09:00

桐城張氏

  張英(1637-1708),字敦復(fù),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清代名臣,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歷任侍郎、經(jīng)筵講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先后任纂修《大清一統(tǒng)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xùn)》、《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著有《篤素堂文集》、《存誠堂詩集》、《聰訓(xùn)齋語》、《恒產(chǎn)瑣言》等。張英一生廉儉禮讓,“終生讓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為世楷模。有關(guān)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傳頌鄉(xiāng)里,為人感佩。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張英次子??滴跞拍辏?700年)進士,歷任文淵閣、文華殿、保和殿大學士及戶部、吏部尚書。入仕為官長達50年,“歷得三朝,遭逢極盛”,卒后謚文和。曾先后纂《康熙字典》、《雍正實錄》,并充《明史》、《國史館》、《清會典》總纂官。著有《傳經(jīng)堂集》、《澄懷園語》等。張廷玉平和儒雅,學問優(yōu)長,立身唯謹,理政以慎,刑尚寬平,人贊其“既哲亦既明”。

  桐城張氏舉業(yè)不斷,名宦迭出,遍為人知。張英、張廷玉“父子雙宰相”(清代不設(shè)宰相,但張英、張廷玉都擔任過大學士之職,張廷玉還出任軍機大臣,相當于宰相),其優(yōu)良家風還綿澤后世,先后出現(xiàn)“三世得謚”(張英,謚文端;張廷玉,謚文和;張若渟,張廷玉第七子,謚勤?。ⅰ傲擦帧保◤堄?;張廷玉;張若靄,張廷玉長子;張曾敞,張廷玉之孫;張元宰,張廷玉之曾孫;張聰賢,張英六代孫)等人文盛況,有“門族清華,世代簪纓”之譽。

張英故居:篤素堂

  張英府邸“篤素堂”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御賜匾額。因張英、張廷玉父子先后官至大學士,鄉(xiāng)人稱為相府。

  張氏相府位于桐城老城區(qū)西南隅,占地面積二萬余平方米。整體格局為三區(qū)(東區(qū)、中區(qū)、西區(qū))六路,坐北朝南,橫向并列。每路建筑五至六進不等,間以回廊庭院。廳堂宏敞,居室多為二層小樓。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青磚黛瓦,樸實素雅。府中點綴有“五畝塘”、“花廳”、古玉蘭樹等園林小品,北墻外為“六尺巷”。今建筑留有少量遺存,但遺址保存完整,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氏相府為江淮之間規(guī)模較大的文人士大夫宅第,具有徽派建筑江北過渡帶的典型特征,對研究明清時期的桐城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桐城張氏家訓(xùn)

《聰訓(xùn)齋語》

  張英撰寫的家訓(xùn)《聰訓(xùn)齋語》,是留給后世的一份寶貴精神財富。他集自己一生官場仕途、為人處世的經(jīng)歷體會,以“立品、讀書、養(yǎng)身、擇友”為主要內(nèi)容,要求子孫“務(wù)本力田、隨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讀書、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他把家訓(xùn)概括為四句話: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孫廉儉禮讓,謹言慎行,勤苦讀書、樂聞規(guī)勸,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聰訓(xùn)齋語》于康熙年間刊行于世,廣為流傳,為諸多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國藩對其推崇備至,認為《聰訓(xùn)齋語》“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因此要求曾氏子弟人手一冊,認真學習領(lǐng)會。

《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花費大量心血撰成的,里面匯集了自己數(shù)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jīng)”的處世經(jīng)驗和人生感悟,旨在繼承其父張英的治家為官思想,同時告誡子孫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

  在《澄懷園語》中,關(guān)于為人處世,張廷玉認為心乃自身之寶,為人要善良,不可生惡念。關(guān)于為官從政,張廷玉強調(diào)居官清廉乃分內(nèi)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yǎng)廉之道,莫如能忍?!彼笞訉O后人做官“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

  同其父張英的家訓(xùn)一樣,張廷玉的《澄懷園語》也對其子弟的成長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他的四個兒子若靄、若澄、若淑、若淳等都先后入朝為官,政績顯著。這與張廷玉的教導(dǎo)和《澄懷園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所以,后人對此書評價很高,清人沈樹德認為:“《澄懷園語》四卷,皆圣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于是乎在焉?!?/p>

  ●視頻腳本: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廉儉禮讓 聰訓(xùn)傳家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桐城清代大學士張英的一首《讓墻詩》。

  桐城,著名文學流派“桐城派”的故鄉(xiāng)。地處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七省通衢”之稱。

  元末明初,桐城飽受戰(zhàn)亂和災(zāi)荒,人煙稀少,大批移民自江西、皖南等地遷至桐城。他們吃苦耐勞,積極進取,重視農(nóng)耕,看重課讀,逐漸形成了桐城“窮不丟書”、“耕讀傳家”的鄉(xiāng)情民風。

  濃郁的書香氛圍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明清兩代桐城一邑之地共出進士236人,舉人793人,貢生、監(jiān)生不計其數(shù)。出現(xiàn)了張、姚、馬、左、方等諸多世家顯族,形成了影響清代文壇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為世人所矚目。一時“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

一、桐城世家

  桐城世家顯族中的“張”,指的就是張英家族,以其郡望稱為“清河張氏”。明初由江西鄱陽遷居桐城北鄉(xiāng)土銅山。六世祖張淳科第起家,自浙江永康令官至陜西布政參政,因長于斷案,人稱“張一包”,即包拯之謂。其長孫張秉文,就是張英的伯父,為明朝封疆大吏。季孫張秉彝,就是張英的父親,贈光祿大夫。

  張英父親張秉彝,在張英初入仕途時,即多次寫信告誡他:“祖宗積德,累世以耕讀承家,爾惟益自勉勵,以無貽前人羞”;“抱忠貞以事君,篤謙和以交友”;“敬者德之基,儉者廉之本”。

  張英(1637-1708),字敦復(fù),號學圃,晚年更號圃翁??滴趿赀M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書房。供職勤謹,應(yīng)對稱旨。康熙稱其“有古大臣風”,將西安門內(nèi)房屋賜其居住,開清代詞臣賜居內(nèi)城之先例。后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民間俗稱“宰相”??滴跛氖旮鏆w,隱居城內(nèi)故居和龍眠山賜金園,其間康熙曾數(shù)賜楹聯(lián)。四十七年卒,謚文端。

  祖輩的懿德嘉行,父母的言傳身教,造就了張英敬慎廉儉、謙和禮讓的官德人品,而他又承前啟后,以其親身經(jīng)歷和切身體會,結(jié)合古圣時賢的言行事例,凝鑄成了一部教育子孫后代如何持家治國、立身做人的《聰訓(xùn)齋語》。

二、聰訓(xùn)繼世

  《聰訓(xùn)齋語》是桐城清河張氏的一部典范家訓(xùn),內(nèi)容深入淺出,富含哲理。讀來和風細雨,如沐春風。張英說:“予之立訓(xùn),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嘗將四語律身訓(xùn)子,亦不用煩言伙說矣?!?/p>

  這是張英教訓(xùn)子孫的四句箴言。通覽全訓(xùn),縱觀張英的為人處世,其核心精神和最終落腳點,即是“廉儉”、“禮讓”二端。

  張英居官廉儉,門無私謁。遇有人行賄時,則正顏拒絕。他曾說道:“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門下奔走之客,有損無益”。其家境清苦,任翰林時,曾于會試入闈,家中竟然無米下鍋。夫人搜得家中有面數(shù)斗,遂舉家連食面湯將近一月。居虎坊橋時,度支困乏,夫人不得不取下孩子項下銀鎖質(zhì)錢,以渡難關(guān)。

  張英的廉儉之風,還體現(xiàn)在選拔、推舉和保護廉儉官員方面??滴跄涎?,張英曾多次迎駕揚州、淮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次南巡,兩江總督阿山欲借機增供經(jīng)費,江寧知府陳鵬年執(zhí)意反對,阿山想以誹謗巡游罪置陳重罪。及張英謁見,向康熙澄清事實,陳鵬年始得免禍,后成一代名臣。

  廉為官之本,儉為廉之基。養(yǎng)廉必須以儉。張英認為做父母的應(yīng)“教之儉用”,并把儉的內(nèi)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儉于飲酒”等八個方面,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他崇尚南宋著名學者陸梭山(陸九淵兄長)治家以儉之道,要求家人把一年的日常開支費用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月底總結(jié)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yīng)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

  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張英后人 張澤國:

  張英的廉儉故事還有很多。他六旬華誕時堅持不辦壽宴,不受賀禮,與妻子商定把錢省下來“制作衣绔百領(lǐng),以施道路饑寒之人”。他解官歸田之后,“誓不著緞,不食人參”。布衣蔬食,至老不衰,而救人急難則動輒傾囊。

  除為官廉儉外,張英還推崇為人禮讓。他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讓為寶。”做父母的就應(yīng)“教之謙讓”。晚年居鄉(xiāng)時,他從不以“宰相”自居,僅以一位山間老人身份與百姓交往。遇到擔柴人,便退立道旁,主動讓路。而有關(guān)他“六尺巷”的讓墻故事,則最為世人稱道。

  史料記載,張英的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塊空地,與吳氏為鄰,吳家越界占用,于是引起兩家紛爭。張英家人便修書一封送給在京城的張英,請示定奪。張英提筆批詩一首寄歸。詩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毖詰┮馇?,情操高古。家人接書,遂退讓三尺。吳氏聞之,深感其義,亦退讓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這條六尺巷,有了這一傳誦至今的六尺巷佳話。

  安徽省桐城市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 潘忠榮:

  六尺巷故事的核心精神就是“禮讓”二字。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禮讓故事史不絕書。《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彼淳褪撬吹郏屌暇褪亲尦鎏锇?。舜帝以他的虛懷若谷感召了歷山地區(qū)的人們都禮讓田岸,這是我國最早禮讓地界的故事,它的影響非常深遠,以至后世之人都把“田者讓畔,道不拾遺”作為一種美好社會的理想而追求和歌頌。張英正是繼承和發(fā)揚了這種傳統(tǒng)美德禮讓三尺。他的禮讓換來的不僅是息事寧人,而且感服了鄰人,見賢思齊也禮讓三尺,這樣就成了六尺巷,一場地界糾紛就在這種互諒互讓中得到圓滿解決,化干戈為玉帛,這就是道德的感召力。

  漫步六尺巷,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時空的甬道里,正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走向未來;你會感到你是走在歷史的長廊中,那一塊塊磚格就是一幅幅歷史的畫面,使你油然而生慕古思賢之情。

  漫步六尺巷,你的心靈會得到凈化,你的情操會得到升華,胸懷會更寬廣!

  步入六尺巷,心寬天也寬;走出六尺巷,天寬心也寬!

三、廉儉傳家

  聰訓(xùn)傳家,世澤綿長。張英之后,張氏家族科舉大張,人才輩出。明清兩代近二十世,一族計有秀才以上功名者近千人。其中進士26人,舉人89人,貢生、國子監(jiān)生700余人。呈現(xiàn)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謚”、“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

  張廷玉(1672-1755),張英次子,字衡臣,號硯齋。康熙三十九年進士,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二年(1737)進三等伯,開清廷文臣爵至侯伯之先例。雍正皇帝褒揚其為“調(diào)梅良弼”。

  張廷玉積“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jīng)”的人生感悟,著成了《澄懷園語》一書。這是繼其父《聰訓(xùn)齋語》后的又一部張氏家訓(xùn)。

  “今日行事儉,異日做官清?!睆埻⒂胥∈赝ビ?xùn),亦以廉儉、禮讓為務(wù)。他說:“為官第一要廉,養(yǎng)廉之道,莫如能忍”,“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這里的“忍”就是忍住不貪,克己復(fù)禮。

  張廷玉初以詞臣分校禮闈時,有同事想找他謀私,他賦詩一首云:“暗室欺心古所難,四知常凜寸心安。簾前月色明如晝,莫作人間暮夜看?!鄙顟崖杉褐?,意境磊落高潔。同事閱詩之后,便慚愧地退卻了。后來,張廷玉擔任吏部侍郎時,因懲惡除貪,曾獲得“伏虎侍郎”的美稱。

  張廷玉還繼承和發(fā)揚了張氏一門的禮讓之風。其中最有名的,是“父子讓探花”的故事。

  安徽省桐城市政府辦副主任 方寧勝: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長子張若靄參加殿試,雍正皇帝閱至第五卷時,覺得該卷字畫端楷,文意絕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場的大臣皆稱評定公允。待折卷時,方知是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張廷玉得知后,立即奏請皇上換選他人。但雍正皇帝明確宣布,他所選拔非常公允,并非知道是大臣的兒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張廷玉仍再三懇允“以此讓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義,遂降為二甲第一名。這便是膾炙人口的張廷玉讓探花的故事,和其父六尺巷讓墻故事一樣為世人所感佩。

  張廷玉清廉禮讓,生活儉樸。住在皇帝賜居的戚畹舊園十余年,連日用器具都不全,以至同事親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但對百姓疾苦,卻憂戚在心,必欲盡力以解困??滴跛氖四辏?708),桐城東鄉(xiāng)陳家洲遭受水災(zāi),他立即動員兄弟子侄捐款捐物,賑恤災(zāi)民。雍正十一年(1733),他奉命回鄉(xiāng)舉行祭父大典,途徑河北時發(fā)現(xiàn)水災(zāi)嚴重,旋即奏請朝廷開倉賑濟。此后又將祭父大典所余銀兩捐修了桐城東門外的“良弼橋”。乾隆四年(1739),他得知鄉(xiāng)里欠收,貧民乏食,立即馳書家人捐谷一千石,并囑弟侄輩精心籌劃,以成善舉。

  教子,張廷玉同樣以“廉”“嚴”著稱。長子張若靄為內(nèi)閣學士,工書善畫。一次,張廷玉看到僚屬的一幅名畫掛在張若靄的書齋中,知為僚屬投其所好,便正色道:“我無介溪之才,子有東樓之好,奈何?”“介溪”是明代權(quán)相嚴嵩的號,“東樓”是嚴嵩之子嚴世蕃的號,嚴世蕃為侍郎,依仗其父為相,招權(quán)納賄,終被處死。張廷玉以此類比,使張若靄深為震撼,趕緊送還名畫,從此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有違家訓(xùn)了。

  張氏家訓(xùn),不僅使其子孫后代受益匪淺,奉為圭臬,同時也為世人所看重。曾國藩即對張英的《聰訓(xùn)齋語》垂愛有加。他在寫給曾紀澤的家書中說:“《顏氏家訓(xùn)》作于亂離之世,張文端英《聰訓(xùn)齋語》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極精。爾兄弟各覓一冊,常常閱習,則日進矣?!彼踔劣H自為弟、子、侄每人購書一本,讓他們隨時誦讀。

  名篇傳世,歷久彌新。《聰訓(xùn)齋語》、《澄懷園語》這兩部家訓(xùn)是張英、張廷玉父子留給子孫后代的精神財富,也是留給我們今天的一筆寶貴遺產(chǎn)。它們和六尺巷故事一道,彰顯著獨特的精神魅力,閃耀著道德之光。

  【群體童聲畫外音】

  一紙書來只為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張氏家訓(xùn)摘編

讀書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認真讀書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謹守田產(chǎn)的人不會受到饑餓的威脅,積德行善的人不會傾覆倒下,慎重選擇交友對象的人不會一敗涂地。

  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yǎng)第一事也。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讀書可以增長追求世間法則至理之心,是頤養(yǎng)心性的第一等事。

  讀書須明窗凈幾,案頭不可多置書,讀書作文須凝神靜氣,目光迥然,出文與題之上,最忌墜入云霧之中,迷失出路,多讀文而不熟,如將不練之兵,臨時全不得用,徒疲精勞神,與操空拳者無異。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讀書需要窗戶明亮、案幾潔凈的環(huán)境,桌案上不能放太多的書。讀文章寫文章,都要聚精會神沉得住氣,眼光要明亮。(讀或?qū)懀┪恼碌闹攸c要放在題目上面,最忌掉進云里霧里,找不到出路。讀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將領(lǐng)不操練士兵,面臨打仗時全用不上,白白浪費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沒什么兩樣。

立品

  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嬌盈、不詐偽、不刻薄、不輕佻。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對自己的言語要考慮值得人們稱道,對自己的行為要考慮值得人們效法,不驕傲自滿,不狡詐虛偽,待人不挑剔無情,舉止要穩(wěn)重。

  凡人看得天下事太容易,由于未曾經(jīng)歷也。待人好為責備之論,由于身在局外也。“恕”①之一字,圣賢從天性中來;中人以上者,則閱歷而后得之。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恕:原諒、寬容。

  【譯文

  凡是把一切事情看得太簡單的人,是因為他閱歷太淺。對別人喜歡責備的人,是因為自己沒有處在事物之中?!八 边@個字是有德行人自然表現(xiàn)出來的;中等資質(zhì)以上的人,經(jīng)歷后才能認識到。

  一言一動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損于人。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都要想著要有益于人,就怕有損于人。

  與其于放言高論中求樂境,何如于謹言慎行中求樂境耶。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譯文

  與其在高談闊論中尋求快樂,不如在謹言慎行中尋求快樂。

禮讓

  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崩鲜息僖宰尀閷?,左氏②曰:“讓,德之本也?!?/p>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注釋

  ①老氏:指老子,道家創(chuàng)始人,主張?zhí)撿o、退讓,一切順乎自然。

 ?、谧笫希杭醋笄鹈鳎小洞呵镒笫蟼鳌?。

  【譯文

  古人說:“一生謙讓的人,結(jié)果不會有任何損失?!崩献影选叭套尅碑攲?,左丘明也說:“謙讓是道德的根本?!?/font>

  自古只聞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zāi)悔,未聞忍與讓翻以釀后來之禍患也。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自古以來,只聽說“忍耐”和“謙讓”能夠消除無窮無盡的災(zāi)禍與懺悔,沒有聽說“忍讓”反而導(dǎo)致后來的災(zāi)禍與后患。想要實行“忍讓”的處世之道,必須先從小事做起。

守廉

  人能知富之為累,則取之當廉,而不必厚積以招怨;視之當?shù)?,而不必深忮①以累心?/p>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注釋

  ①忮:嫉妒、貪求。

  【譯文

  假如人能知道會為富貴所累,索取就會適度,不會因為積財豐厚招致別人的怨恨;把享樂之事看得很淡,就不會因為妒忌而煩心。

  使我為州縣官,決不用官銀媚上官。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假如讓我為官一方,我決不會用錢來取悅我的上級。

  居官清廉乃分內(nèi)之事。為官第一要“廉”,養(yǎng)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則于為官之道,思過半矣①!

  ——摘自張廷玉《澄懷園語》

  【注釋

  ①思過半矣:領(lǐng)悟了一大半。典出《周易?系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譯文

  為官清正廉潔是本該就有的事。為官者,首要的就是要廉潔。保持廉潔品行,最要緊的是能忍。人如果能忍住不接受非分財物,那么他關(guān)于為官之道就已經(jīng)領(lǐng)悟一大半了。

儉用

  以儉為寶,不止財用當儉而已,一切事常思節(jié)嗇之義,方有余地。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把節(jié)儉當作寶,不止是說財用方面,而是做一切事都要常常想著節(jié)儉,這樣才有余地。

  儉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謹于蓋藏,此處富之道也。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自己生活起居節(jié)儉但是待人接物寬裕,取利微薄卻謹慎地儲藏,這是聚富之道。

養(yǎng)身

  《傳》曰:“仁者靜?!庇衷唬骸爸邉??!泵恳姎庠曛?,舉動輕佻,多不得壽。古人謂:“硯以世計,墨以時計,筆以日計?!眲屿o之分也。靜之義有二:一則身不過勞,一則心不輕動。凡遇一切勞頓、憂惶、喜樂、恐懼之事,外則順以應(yīng)之,此心凝然不動,如澄潭①、如古井,則志一動氣,外間之紛擾皆退聽矣。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注釋

 ?、俪翁叮呵宄憾涣鲃拥纳钏?/font>

  【譯文

  《左傳》書中說:“仁者無私欲而心靜?!庇终f:“智者日求進取而動?!背3R姷奖┰曛伺e動輕浮,所以大多不能長壽。古人說:“硯臺的壽命用世來計算,墨的壽命用時辰來計算,筆的壽命用天來計算?!边@就是因其動靜不同而產(chǎn)生的區(qū)別。 “靜”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不要過于勞累,另一個是心情不可輕易激動。凡是遇到勞累、恐懼和喜怒哀樂之事,外表順應(yīng)常規(guī)去對付,內(nèi)心則凝靜不動,如潭水一樣清澈見底,如古井一樣純凈,這樣就能用自己的心志去指揮感情,外界的紛擾都被驅(qū)退而聽從自己的心態(tài)。

  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

  ——摘自張英《聰訓(xùn)齋語》

  【譯文

  每每思量天下之事,能受得了小氣就不會受大氣,吃得了小虧就不至于吃大虧,這是我生平最受益的道理。

  ●專家觀點

江小角:父子宰相家訓(xùn)代代傳

  桐城張氏家族從遷居桐城,到興盛發(fā)達,特別是入清以后,進入鼎盛時期,被人稱為“縉紳發(fā)跡,文物蔚興”之門,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張氏子孫深受儒學影響,以及桐城豐富的地域文化的感染,刻苦攻讀,通過科舉取士而躋入仕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好的家訓(xùn)、家風的教誨和熏陶。張英、張廷玉總結(jié)祖父輩立身立言、為人處世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參以切身感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訓(xùn)子戒律,為張氏子孫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啟迪和導(dǎo)向作用,成為張氏子孫代代相傳的法寶。

  一、張英的《聰訓(xùn)齋語》

  張英才高識廣,學問過人,為官之余,致力于經(jīng)學研究,且在詩文書畫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所著家訓(xùn)《聰訓(xùn)齋語》,子孫累世受益。自刊刻以來,影響廣泛。

  在《聰訓(xùn)齋語》中,張英指出,讀書可以增長道心,可以養(yǎng)性。“書卷乃養(yǎng)心第一妙物”,“為人生頤養(yǎng)第一事”。他認為讀書要講究方法,如六經(jīng)、秦漢之文,詞語古奧,須從小讀起?!拔阖澏啵阖澝?,但讀一篇,必求可以背誦”。他非常反對死讀書,認為光讀書不行,必須學會運用知識;作文章要有“光華”,要做到理明氣圓。書讀過之后,必須全面掌握和運用,若不能舉其詞,那無異于畫餅充饑;如果能舉其詞而不能運用,也是“食而不化”,與枵腹無異??梢哉f張英子孫在科場屢取功名,與他的悉心教誨是分不開的。

  持家,張英主張以“儉”為寶。他把“儉”的內(nèi)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等八個方面。他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致仕歸鄉(xiāng)之后,“誓不著緞”、“不食人參”。不管是暫住鄉(xiāng)里,還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動支費用,精心籌劃,分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jié)所余,“別作一封”,用來應(yīng)付貧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兩件”。他對京師同僚“一席之費,動逾數(shù)十金”深感不安。在他六旬之期時,反對家人、學生、同僚為他賀壽,與妻子商量,用設(shè)宴之資,“制綿衣袴百領(lǐng),以施道路饑寒之人”。扶危濟困、幫助他人成為張英一生重要的社會活動內(nèi)容,處處體現(xiàn)出他“無忤于人,無羨于世,無爭于人,無憾于己”的人生追求。

  為官,張英認為要以勤政清廉為第一要務(wù)。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偶有挫折,或被降職,最終仍因為其才華過人、處事廉儉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許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員,因為有他的保護和舉薦,不但免遭不測之禍,而且得到重用。但其親朋故友,鄰里子弟,中進士者多達數(shù)十人之眾,沒有誰因為他的提攜而升遷。他要求子弟做到“使我為州縣官,絕不用官銀媚上官”。

  做人,張英主張要以謙讓、益人為本。他言傳身教,自己居鄉(xiāng)時,與人相交“厚重謙和”。張英晚年在龍眠山構(gòu)筑“雙溪草堂”,與鄉(xiāng)民相處,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間老人與百姓來往,遇到擔柴人,主動讓路,與人方便。他說:“如果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動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如鸞鳳,寶之如參苓?!彼J為每個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別人“非之、責之”或“不以禮者”,要“平心和氣”,做到有理“恕人”。他訓(xùn)誡子孫要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并說“天地不能常盈,而況于人乎?”不僅如此,還要求后人做到“終身讓路,不失尺寸”。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訓(xùn)示子孫敬人、愛人、益人,值得稱道,令人敬佩。

  二、張廷玉的《澄懷園語》

  《澄懷園語》是張廷玉十數(shù)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經(jīng)”,日積月累的人生感受。旨在告誡子孫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同時也是為了不辜負其父張英“承先啟后”之意愿。

  張廷玉一生身系要職,閱歷豐富,其家訓(xùn)以言官、訓(xùn)子、理政為主,給后世留下了有益的啟示。他認為奉職應(yīng)公正自守,不要計較個人毀譽得夫,不能枉法徇私。為此要時時省察防閑。他強調(diào)居官清廉乃分內(nèi)之事?!盀楣俚谝灰?,養(yǎng)廉之道,莫如能忍?!彼笞訉O后人做官“拼命強忍,不受非分之財”。張廷玉數(shù)充鄉(xiāng)試、會試總裁,司其柄“公正無私”,努力做到使天下士子“心自靜,品自端,于培養(yǎng)人才,不無裨補”。他把“居官理事,旌別淑慝”看成是應(yīng)盡職責,提倡為臣要直諫,“遇事敢言”,即使虧體受辱,也無所畏懼。因此,他把“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惟天下之安而后樂”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而努力實行。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官至宰輔,均提倡“廉”當頭,著實值得人們深思學習。

  在為人處世方面,張廷玉首先要求“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損于人”。因此,他所認為的人生樂事,并不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飾之鮮華,飲饌之豐潔,聲伎之靡麗”,而在心之樂不樂。只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夢魂恬適,神氣安閑,才能求得心之真樂。其次,他力主為人厚道,處事要內(nèi)寬外嚴,不可苛刻。同張英一樣,張廷玉也提倡時時以盛滿為戒,不可存放逸之心,“處順境則退一步想,處逆境則進一步想”?!胺彩庐敇O不好處,宜向好處想;當極好處,宜向不好處想”。遇事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在得意、失意之時,都能做到檢點言語,無過當之辭。

  此外,張廷玉也痛惡富貴子弟染上紈绔之習,要求子孫正品立身。他寢處皇帝賜居戚畹舊園十余年,生活非常儉樸,連日用器具都不齊全,“所有者皆粗重樸野,聊以充數(shù)而已”,以致王公同僚或親戚朋友“多以儉嗇相譏嘲”。他告誡子孫“生富貴之家”,切切不可“染紈绔之習”。他憎惡賭博之陋習,通過引古論今,條分縷析,深刻指出,“賭博之害,不可悉數(shù)”。

  張廷玉居官清廉、憂民疾苦、勸戒惡習,并訓(xùn)誡子孫踐行。他以習見習聞之事,由一己一家而推及于治國平天下,構(gòu)成其家訓(xùn)的一大特色。清代學者沈樹德在評價《澄懷園語》時說:“《澄懷園語》四卷,皆圣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于是乎在焉!”

  (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江小角)

王彥民: 《聰訓(xùn)齋語》中的修身養(yǎng)性之道

  《聰訓(xùn)齋語》是張英教育其子孫如何修身齊家的代表作,如何修身養(yǎng)性是書中的重要內(nèi)容。

  書卷乃養(yǎng)心第一妙物。《聰訓(xùn)齋語》首篇即談養(yǎng)心。張英認為“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動,惟讀書可以養(yǎng)之”“書卷乃養(yǎng)心第一妙物”“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yǎng)第一事也”。張英一生飽讀詩書,心境異常澄澈。四十六七歲以后,特別講求安心之法,常使心地保持寬綽潔凈?!胺蚕才?、勞苦恐懼之事,只以五官四肢應(yīng)之,中間有方寸之地,常時空空洞洞,朗朗惺惺,決不令之入”。他努力從內(nèi)心修養(yǎng)自己,自覺地抵御不良情緒。

  人生應(yīng)有樂趣,保持樂觀。張英認為孔子、顏回、孟子等,都是很有樂趣的人。他特意指出,《論語》開篇即說到“悅”“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多次談到樂的重要,還說即使吃粗糧、喝涼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以不愧不怍為樂。程子、朱熹教尋孔顏樂處,都是這種意思。張英自尋其樂,他仿效白居易的字“樂天”,以“樂圃”為號,反復(fù)說明,要常有自得之樂。還自擬一副對聯(lián):“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庇迫恢?,流淌其間。

  此外,張英還訓(xùn)示兒子要樂觀處世。樂有多種,有朋友之樂,讀書之樂,山林之樂,助人之樂等等。張英教誨子孫“能多做好事一兩件,其樂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多做一兩件好事,遠比吃豐盛的大餐快樂,這是何等境界?他身體力行,在過六十歲生日時,按慣例當設(shè)戲班演戲并宴請親友,但他堅持不那樣做,而是樂于讓妻子用所需花費制作一百件棉衣褲,送給道路上忍饑挨凍的人們。

  節(jié)制嗜欲,心平氣和。張英認為,人生雖然需要有所嗜好,以便有所適以寄其意,但對“珍異之物,決不可好”。他指出,名貴瓷器、古玩字畫等,皆不可收藏;歌舞聲伎,及禽獸博弈之屬,更不可好,因為這些都耗費錢財物力,容易惹氣而遺后患。唯有山水花木,差可自娛。節(jié)制嗜欲,意味著“忍”與“讓”。他反復(fù)訓(xùn)誡子孫,要謙讓,說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p>

 ?。ㄖ醒朦h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 王彥民)

方寧勝:傳承清白家風 終成一代名臣 

  張廷玉能成為一代治世名臣,與他的家庭環(huán)境特別是祖輩父母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張廷玉祖父張秉彝曾言:“吾宗世承清白,登顯士者皆廉平公恕?!睆埻⒂窀赣H張英,立朝數(shù)十年,終始敬慎,“有古大臣風”。張廷玉之母姚氏,為清初名臣姚文然之女,以賢淑見稱。其夫張英中進士做官后,家中仍不富裕。有一年張英為會試同考官,入貢院半月不回家,以致家中乏食,姚氏用家中所剩斗米做湯而食,才使家人不致斷食。張廷玉兄弟入仕后,她教育他們做官惟謹,常說:“你父親為官,冰清玉潔,你們也要謹慎宜守啊?!惫柿私鈴埣业娜硕颊f:“張文端公(張英)家教甚嚴,實則由其夫人佐成之也?!币κ虾箅S張英居京師二十多年,謙慎好善,賢聲傳至宮廷,康熙一日顧左右語曰:“張廷玉兄弟,母教之有素,不獨父訓(xùn)也?!睆埻⒂褡杂咨钤诟改干磉?,耳濡目染,得益良多,康熙曾對入值南書房的張廷玉說:“汝兄弟其不愧家風矣?!?/p>

  繼承清白家風,張廷玉官聲清越,終成一代名臣、三朝元老,并給后世子孫留下不少為人做官的心得。

  勤政盡責。張廷玉認為設(shè)官是為了理事,勤政乃進德之基。張廷玉受命為軍機大臣,日理萬機,辦公時“諸曹司及書吏抱案牘于旁者,常百數(shù)十人環(huán)立,更進以待裁決”。就是坐在轎子里,仍在批閱文件,讓隨行人員隨時取送,沒有一件滯留,可謂案無留牘。

  公正無私。張廷玉強調(diào)公正無私乃為官本職,但要做到并非易事,要有“公正自守,毀譽在所不計”的胸懷,有“人以必不可行之事來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謝絕之”的勇氣,還要有“惟有公正自矢,方不為下人所窺”的戒意。

  公平取士,重視人才。張廷玉掌翰林院時,多舉薦人才,為朝廷擢用。而對“家人子弟,不得以間請”,“公正無私,周詳妥協(xié)”。不僅如此,他還奏請雍正,將其子張若靄參加科舉所獲的“探花”(一甲第三名)改為二甲一名,以示“謙謹之誠”和關(guān)愛天下寒士之心。他在執(zhí)掌吏部時,絕苞苴,杜請托,銓政肅然,吏治一新。

  建章立制,以法治吏。張廷玉少有器識,具經(jīng)邦濟世之才,雍正贈與張廷玉的御制詩詞中即有“大政資經(jīng)畫,謨待討論”之贊詞。雍正初設(shè)軍機處時,張廷玉與鄂爾泰首任軍機大臣,除了幫助雍正帝出主意,擬寫詔誥諭旨以外,凡升革文武官員,審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禮節(jié),查考兵馬錢糧等,無不總攬,無不允當。軍機處人少事繁,涉及面廣,為保證其正常運轉(zhuǎn),張廷玉親手制訂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實行后收效顯著。此外,他還任過《三朝實錄》、《玉牒》、《治河方略》、《明史》、《會典》諸書總裁官,其中,《會典》堪稱一部較為完善的行政法規(guī)大全,它的成編頒行,張廷玉貢獻尤大。

 ?。ò不帐⊥┏鞘姓k副主任 方寧勝)

張澤國:六尺巷涵養(yǎng)禮讓家風

  禮讓三尺 小巷流光 

  六尺巷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據(jù)考據(jù)大約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間。張英家中兄弟七人,張英排行第五,其育有六子三女,人丁可謂興旺。張英在入朝為官前并未分家,與父母一同生活在桐城城西存誠堂,為官后攜妻兒遷居京都??滴醵荒暝讷@準回籍葬父之時張英在家中建房,以備回鄉(xiāng)之需,更在回京后留下夫人居鄉(xiāng)一年,料理建房諸多事宜。

  據(jù)史料記載,張家與吳家比鄰,兩家之間有一塊空地。也許在張家建房期間,吳家越界侵用,以至引起了一樁產(chǎn)權(quán)紛爭。張英接悉家書后,批小詩一首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舉重若輕,語氣平和,輕描淡寫卻寓意綿長。家人閱后立即讓地三尺,吳家見狀感動悅服,也撤讓三尺,于是就空出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張英的一封家書化解了鄰里之爭,“讓他三尺”的謙讓美德,讓出了一條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也伴隨著宰相遺風廣為流傳,成就了一段佳話。

  教子懇切 聰訓(xùn)傳家 

  張英博學廣識,著述頗豐。其于經(jīng)學、詩文書畫等諸多方面均有較高造詣,但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是其家訓(xùn)《聰訓(xùn)齋語》。

  在《聰訓(xùn)齋語》中,張英首要強調(diào)的是讀書。能讀書為文,必使人不敢輕視而受到尊敬,而不盡在功名得失。子弟能讀書明理,安身立命,以安父母之心,就是盡最大的孝道。

  張英終生讀書,至老不輟。他把書卷視為“養(yǎng)生第一妙物”,把讀書看作可增長道心的“人生頤養(yǎng)第一事”。他說喝酒、下棋等娛樂都須有伴,唯有讀書可獨自怡悅。張英持家以“儉”為寶,他所說的“守田者不饑”就是要求子孫力田、儉用,體會農(nóng)家耕作之苦,懂得持家守業(yè)之難。他將節(jié)儉的內(nèi)容歸納為“儉于飲食”、“儉于交游”、“儉于酬酢”、“儉于飲酒”等八個方面,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張英與夫人姚氏相濡以沫五十余年,布衣蔬食,不著紈綺。姚夫人常著衣裳躬自補紉,至老不衰。

  張英特別注重做人,也就是“立品”。他主張做人要以謙讓、益人為本,尤為注重子孫道德品行的鍛造和培養(yǎng)。居家和諧有秩序,居鄉(xiāng)友愛講誠信,立身處世清靜淡泊,在對待個人利益上切不可斤斤計較。張英認為“讓”是道德之本,“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他說“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他把終生失便宜,看作是終生得便宜。張英曾刻一方印章以示子弟,曰:“保家莫如擇友?!焙米x書者,交友兩三人足矣。對濫交朋友,沉溺吃喝玩樂,擾事生非,不務(wù)正業(yè)之種種現(xiàn)象深惡痛絕。張英反復(fù)強調(diào)、諄諄告誡自家子弟,在謹言慎行、儉素謙讓、讀書勤苦、樂聞規(guī)勸等諸多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

  篤素家風 世澤綿長 

  張英的《聰訓(xùn)齋語》讓張氏子孫獲益匪淺。張廷玉與其父張英“父子雙宰相”,此外還有“三世得謚”(張英、張廷玉、張若渟)、“六代翰林”(張英、張廷玉、張若靄、張曾敞、張元宰、張聰賢)等。張氏子孫大都能謹守家風,克承祖訓(xùn),或蜚聲朝野,或著節(jié)巖疆,或噪譽文壇,或樹望梓里,名垂史傳。

  桐城張氏雖為官者眾,但他們在退休還籍后,大多居城養(yǎng)老,故城中張姓宅第甚多。其中張英的“篤素堂”、其子輩的“詹事府”、“宗伯第”、“司空第”聯(lián)袂成片,雖稱“相府”,但建筑樸實無華,與城中普通民宅無異。張氏家族的文人士大夫們無論在朝在野,皆能恪守先賢軌則,居官以廉,居鄉(xiāng)以善,行禮讓,重節(jié)義。每遇災(zāi)荒之年,設(shè)粥廠,開義倉,拯饑民于水火,扶貧助學,修橋鋪路,樂施好捐,不惜傾其所有。當年由張廷玉捐助修建的“良弼橋”,至今仍雄踞在古城東門外的龍眠河上,成為一處歷史見證。

 ?。◤堄⒑笕?、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館原館長 張澤國)


讀書


 

立品



禮讓


 

守廉




儉用


 

養(yǎng)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