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是以樹、石為主要用材,借以表現(xiàn)自然、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活的藝術品。源遠流長,它以飽含詩情畫意、講求神韻和意境的藝術特色,聞名于世。因此我們主張動勢盆景的造型應該是“創(chuàng)意為先、以動為魂,”在深化單體造型的基礎上,沿著“樹石”、“叢林”、“組合多變”的方向發(fā)展?,F(xiàn)就發(fā)展提出管見,以供研究,并為之鳴鑼開道。
中國盆景的分類和評比,常分為、和三大類。這種分類法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文不作專述)。因樹樁盆景(應為或植物盆景)是指用材而言;山水盆景是按表現(xiàn)題材而論;而微型盆景則是按大小規(guī)格而分的。類型不同,不宜相提并論。就用材而言,應為樹木盆景和?!吧剿狈褐浮帮L景”,樹木也含其內,過于籠統(tǒng);而微型盆景之主要內容,仍為樹木、山石等項,就其形式結構而論,應為組合盆景,它是與單體盆景相對而言的。今天我們所談的“樹石盆景”是指在用材上走“樹石結合”之路;在結構上走“樹石”、“叢林”、“組合多變”之路?!皹涫杈啊睉獮楠毩⒌呐杈邦悇e,列于盆景之研究、制作、品評和發(fā)展。過去樹石八駿圖正由于在評比中分類模糊,票不集中,致使初評未顯,乃為實例。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樹石結合好處多”,現(xiàn)分述如下:
(一)有利于充分表現(xiàn)大自然豐姿神采
大自然氣候和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大干世界、景象萬千。作為有生命的樹木花草和它賴以生存的水土石巖,風晴雨雪的魚水關系、息息相關,是永存而不可分開的。,雖可一樹一石的單獨制作和欣賞,但大自然的豐姿神采,常常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樹與石的結合,形與神的交融,才能豐富自然景觀、全面展現(xiàn)天趣。諸如“懸?guī)r百丈冰,有花枝俏”能展現(xiàn)險峻之美。如沒有懸?guī)r百丈冰之險&div ide;怎展斗雪花枝之俏?“楊柳岸,曉風殘月”能顯清逸之神,如沒有芳草長堤,怎托楊柳迎風之韻。只有樹石結合,才能各領風騷。在盆景制作中累見樹石結合,惟妙惟肖,堪稱佳晶。如“石旁樹根奔騰”,想是山洪過后。“石上樹動枝搖”方知山雨欲來,皆用樹石刻畫物象內在聯(lián)系,展現(xiàn)大自然之豐姿神采。
(二)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
華夏民族自古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從來以大自然,社會生活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泉源。人們熱愛樹石、表現(xiàn)樹石、頌揚樹石、寓情于樹石蔚然成風。通過寫形、寫性、擬人、移情、以達到抒情、傳神的藝術境界。樹石文化是祖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它將科學、美學;將植物栽培、、造型藝術和文學融于一體。以樹石為題材,文學去描寫它,繪畫去描繪它,盆景去反映它,使詩、書、畫、盆景融于一爐,諧調統(tǒng)一,獨具民族特色。翻開歷史,無論散文、游記、詩詞歌賦,還是繪畫的論述,盆景的制作,樹石結合的實例,信手拈來,比比皆是,不勝枚舉。諸如“層巒聳翠,上出重霄”(王勃)。“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陶淵明)?!俺缟骄X、茂林修竹(王羲之)。詩歌中的“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熬Υv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繪畫理論中的“蓀木當先,峰巒居后”?!吧綖楣歉?,林木是山眉目”,“山為骨、水為血脈、樹為衣裳”“山因水活,樹使石生”??梢娙藗冇憩F(xiàn)自然景觀、無不將樹石緊密相連。尤其盆景制作,自古就是樹石結合。眾所周知:唐章懷太子墓壁畫中所子示侍者手捧的就是樹石盆景。王維“以黃瓷斗貯蘭蕙,養(yǎng)以倚石”,是為蘭石組合小品。王十朋的“巖松根銜拳石”??伤闼傻母绞杈?。而陸游的“壘石作小山……波影倒松楠……”則是有山有水的樹石叢林盆景了。由此可見探討樹石盆景,并非標新立異,而是要弘揚民族樹石文化,把老祖宗的寶貴遺產(chǎn)發(fā)揚光大。把樹石盆景的發(fā)展,提高到重要位置。
(三)有利于展現(xiàn)民族藝術特色
中國盆景的藝術從中華民族審美觀念、藝術的追求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特色是講求盆景作品的自然神韻和意境美。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飽含詩情畫意。把自然之神與作者之神融于一體。把自然美和藝術美融于一爐。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以達到神形兼?zhèn)?,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樹石結合能充分展現(xiàn)這一特色。如蒼松壽石常為“益壽延年”之頌。倚石,具有“富貴壽考”之贊。蘭石圖以示“萬世流芳”。竹石圖,則取“竹之剛節(jié)、石之骨氣”以言志抒情。皆能展現(xiàn)情景交融之美。然而大干世界,題材廣泛,景象萬千,單一的樹石孤賞和固定模式的表現(xiàn),皆有其局限性。一木不能成林,一峰不能泰華千尋;只有叢林方能聯(lián)想“茫茫林?!保挥腥悍宸侥苷宫F(xiàn)“萬水千山”。只有樹石組合,方能同時展現(xiàn)“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存在決定意識,聯(lián)想是有條件的,只有,見“景”,才能生“情”,才能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發(fā)人情思,才能達到“景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感染,因此樹石結合是全面表現(xiàn)自然美的物質基礎。是深入創(chuàng)造意境美的重要途徑。是表現(xiàn)中華民族特色良好形式。
(四)有利于展現(xiàn)時代精神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它溯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充實完善于明清,但真正得到全面發(fā)展還數(shù)今朝,尤其近二十年來,起到質的變化。它的特點是:盆景活動由少數(shù)人、少數(shù)部門、少數(shù)地區(qū)發(fā)展到全國,成為全民性的藝術活動。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盆景的藝術創(chuàng)造和藝術鑒賞都由人民大眾來開展。但盆景的審美意識、制作技藝和鑒賞標準,都受歷史的局限性影響,存在許多需待改進問題。如選材上追求奇特枯古,貪大、求稀;造型上拘泥于固定模式、規(guī)則式和象形式;題名上的搬弄詩文、名實不符:對創(chuàng)造意境美不知所措、或神乎其神。品評上,用老的清規(guī),嚇唬新人。另一方面,城市建設一日千里,人民熱愛自然卻遠離自然,迫切要求回歸自然。因此要求在舉材上真實性產(chǎn)替獵奇性;造型上自然式多于規(guī)則式;在鑒賞上,喜愛新的現(xiàn)代題材和健康、活潑、舒展,流暢、自然、清新的藝術風格;使盆景藝術真正走向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方向,成為人民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這是當今人民之所需、時代之所需。因此樹石盆景最能充分表現(xiàn)大自然的豐姿神采、滿足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審美心態(tài)。樹石造景最具有自然景觀的直觀性,可接受性,給人以真實感和親近感。此外,由于時代前進,表現(xiàn)題材日益增廣,人們欣賞意識提高,樹的單一而抽象,石的枯寂而少生氣,難展時代,新貌。只有走樹石叢林,組合多變之路,方能推陳出新,展現(xiàn)出:“洪水聽使喚、高峽出乎湖,野嶺聳危樓,荒山披新裝”的嶄新宏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