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一般多呈發(fā)作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fā)作。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
《內(nèi)經(jīng)》雖無心悸或驚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認識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氣外泄,心脈不通,突受驚恐,復感外邪等。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左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端貑枴づe痛論》云:“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端貑枴け哉摗芬嘣疲骸懊}痹不已,復感于邪,內(nèi)舍于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辈π募旅}象的變化有深刻認識,最早記載脈律不齊是本病的表現(xiàn)?!端貑枴と烤藕蛘摗氛f:“參伍不調(diào)者病?!薄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氛f:“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shù)曰死?!弊钤缯J識到心悸時嚴重脈律失常與疾病預后的關系。心悸的病名,首見于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稱之為“心動悸”、“心下悸”、“心中悸”及“驚悸”等,并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勞及汗后受邪等,如在《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篇有“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的記載,并記載了心悸時表現(xiàn)的結、代、促脈及其區(qū)別,提出了基本治則及炙甘草湯等為治療心悸的常用方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氣虛”、“痰飲”兩端。曰:“其氣虛者,由陽氣虛弱,心下空虛,內(nèi)動而為悸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惡水,水既內(nèi)停,心不自安,則為悸也。”《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提出責之虛與痰的理論。明代《醫(yī)學正傳·驚悸怔忡健忘證》對驚悸、怔忡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有詳盡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而不得安靜,無時而作者是也;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薄毒霸廊珪ふ珞@恐》認為怔忡由陰虛勞損所致,且“虛微動亦微,虛甚動亦甚”。謂“水虧火盛而驚悸不寧者?!痹谥委熍c護理上主張“速宜節(jié)欲節(jié)勞,切戒酒色”;“速宜養(yǎng)氣養(yǎng)精,滋培根本”。清代《醫(yī)林改錯》重視瘀血內(nèi)阻導致心悸怔忡,記載了用血府逐瘀湯每多獲效。
根據(jù)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過早搏動、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經(jīng)官能癥等,如具有心悸臨床表現(xiàn)的,均可參照本病證辨證論治,同時結合辨病處理。
【病因病機】
心悸的發(fā)生為心神失養(yǎng),心主不安。每因體質(zhì)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shù)炔∫颍灾職庋庩柼潛p、心神失養(yǎng);或痰、飲、火、瘀阻滯心脈,擾亂心神。
一、病因
1.體質(zhì)素虛:稟賦不足,素質(zhì)虛弱,或久病失養(yǎng),耗傷心之氣陰,氣血陰陽虧乏,臟腑功能失調(diào),致心神失養(yǎng),發(fā)為心悸,如《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所言:“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yǎng)者血,心血—虛、神氣不守,此驚悸之所肇端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飲食勞倦:嗜食膏梁厚味、煎炸炙煿,蘊熱化火生痰,痰火上擾心神、或勞倦太過傷脾,脾虛生化之源不足,致心血虛少,心失所養(yǎng),神不潛藏,均引發(fā)心悸,正如清代吳澄《不居集·怔忡驚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所謂:“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心血不足,多為痰火擾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3.七情所傷:平素心虛膽怯,突遇驚恐,忤犯心神。心神動搖,不能自主而心悸,如《素問·舉痛論》所說:“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薄稘健ん@悸論治》指出:“驚悸者,心虛膽怯之所致也。”長期憂思不解,心氣郁結,陰血暗耗,不能養(yǎng)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擾心,心神失寧而心悸,如《丹溪心法·驚悸怔忡》篇所謂“痰因火動”之說。此外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怒則氣逆,恐則精卻,陰虛于下,火逆于上,動撼心神而發(fā)驚悸。
4.感受外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證日久,復感外邪,內(nèi)舍于心,痹阻心脈,心血運行受阻,發(fā)為心悸,如《素問·痹論篇》指出:“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nèi)舍于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被蝻L寒濕熱之邪,由血脈內(nèi)侵于心,耗傷心氣心陰,亦可引為心悸。溫病、疫毒均可灼傷營陰,心失所養(yǎng),或邪毒內(nèi)擾心神,如春溫、風濕、暑濕、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見心悸。
5.藥食不當: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耗傷心氣,損傷心陰,引起心悸,如附子、烏頭、雄黃、蟾酥、麻黃等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阿托品、腎上腺素等,當用藥過量,或用藥失當,如補液過快、過多,心臟功能失調(diào),氣血陰陽紊亂,均能引發(fā)心動悸、脈結代一類證候。
二、病機
心悸的發(fā)病,或由驚恐惱怒,動搖心神,致心主不安而為驚悸;或因久病體虛,勞累過度,耗傷氣血,心神失養(yǎng),若虛極邪盛,無驚自悸,驚動不已,則謂之怔忡。
心悸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腎、肺四臟密切相關?;蛐闹畾庋蛔?,心失滋養(yǎng),搏動致亂;或心陽虛衰,血脈瘀滯,心神失養(yǎng);或腎陰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濟,心腎不交;或腎陽虧虛,心陽失于溫煦,陰寒凝滯心脈;或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心失條達;或脾胃虛弱,氣血乏源,宗氣不行,血脈凝留,或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擾動心神;或熱毒犯肺,肺失宣肅,內(nèi)舍于心、血運失常,或肺氣虧虛,不能助陽以治節(jié),心脈運行不暢,均可引發(fā)心悸。
心悸的病理變化主要有虛實兩方面,虛者為氣,血、陰、陽虧損,使心失滋養(yǎng),而致心悸;實者多由痰火擾心,水飲上凌或心血瘀阻,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虛實之間可以相互夾雜或轉化,實證日久,病邪傷正,可分別兼見氣、血、陰、陽之虧損,而虛證也可因虛致實,兼見實證表現(xiàn)。臨床上陰虛者常兼火盛或痰熱;陽虛易夾水飲、痰濕;氣血不足者,易見氣血瘀滯,痰濁??傊?,本病為本虛標實證,其本為心氣不足,心陽虛衰,陰血虧虛。其標有氣滯、血瘀、痰濁、水飲等;臨床表現(xiàn)多為虛實夾雜。
心悸之本虛初起以心氣虛為常見,可表現(xiàn)為心氣不足,心脾兩虛,心肺氣虛,心虛膽怯等證;陽虛者則表現(xiàn)為心陽不振,脾腎陽虛,甚或水飲凌心之證;陰虛血虧者多表現(xiàn)為心血不足,肝腎陰虛,心腎不交等證。病久,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可出現(xiàn)氣陰兩虛,氣血不足,陰陽俱虛之候。若病情惡化,心陽暴脫,患者可出現(xiàn)厥脫,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jù)
1.自覺心搏異常,或快速,或緩慢,或跳動過重,或忽跳忽止。呈陣發(fā)性或持續(xù)不解,神情緊張,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伴有胸悶不舒,易激動,心煩寐差,顫抖乏力,頭暈等癥。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則喘促,汗出肢冷,或見暈厥。
3.可見數(shù)、促、結、代、緩、沉、遲等脈象。
4.常由情志刺激,驚恐、緊張、勞倦、飲酒、飽食等因素而誘發(fā)。
二、病證鑒別
1.心悸與怔忡的鑒別:大凡心悸發(fā)病,多與情緒因素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fā),多為陣發(fā)性,病來雖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但也存在內(nèi)虛因素,病勢輕淺,可自行緩解,不發(fā)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等因素亦可發(fā)生,常持續(xù)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動后加重,每屬實證,或虛中夾實,病來雖漸,病情較重,不發(fā)時亦可兼見臟腑虛損癥狀。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與奔豚的鑒別:奔豚發(fā)作之時,亦覺心胸躁動不安?!峨y經(jīng)·五十六難》云:“發(fā)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稱之為腎積。《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云:“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故本病與心悸的鑒別要點為:心悸為心中劇烈跳動,發(fā)自于心;奔豚乃上下沖逆,發(fā)自少腹。
3.心悸與卑喋鑒別:《證治要訣·怔忡》描述卑喋癥狀為:“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愛處暗室,或倚門后,見人則驚避,似失志狀”。其病因在于“心血不足”。卑喋之胸中不適由于痞塞。心悸則緣于心跳,有時坐臥不安,但不避人,無情志異常;卑喋為一種神志異常為主的病證,一般無促、結、代、疾、遲等脈象出現(xiàn)。
三、相關檢查
心悸病人應作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是檢測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它可區(qū)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識別過早搏動的性質(zhì),為房性早搏、結性早搏、室性早搏、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及室性心動過速,判斷Ⅰ度、Ⅱ度、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及預激綜合征等。必要時記錄24小時心電活動,即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亦是心律失常診斷的重要方法,能發(fā)現(xiàn)短暫、隱性的心律失常、評價患者活動、癥狀與心律失常的關系,鑒別良性與惡性心律失常,觀察藥物的作用。食道心房調(diào)搏。阿托品試驗,對評價竇房結功能,診斷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有重要意義。心室晚電位檢測判斷缺血性心臟病與心梗后惡性心律失常與猝死有一定價值。希氏束電圖為創(chuàng)傷性心腔內(nèi)心電圖,對探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鑒別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診斷房室傳導阻滯部位等有重要作用。臨床配合測量血壓、X線胸部攝片、心臟“B”超檢查等更有助于明確診斷。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心悸證候特點多為虛實相兼,虛者系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之類。因此辨證時,不僅要注意正虛一面,亦應重視邪實一面,并分清虛實之程度。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臟病變可以導致其它臟腑功能失調(diào)或虧損,“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靈樞·口問》);同樣,其它臟腑病變亦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于心。故臨床應分清心臟與他臟的病變情況,有利于決定治療的先后緩急,避免心悸病證而單純治心之弊。
心悸的辨證還應辨病,以提高辨證準確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現(xiàn)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屬心虛膽怯,心神動搖;冠心病引起的心悸,多為氣虛血瘀,或痰瘀交阻而致;風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脈瘀阻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內(nèi)侵,內(nèi)舍于心,常呈氣陰兩虛,瘀阻絡脈證。
二、治療原則
心悸的治療應分虛實。虛證分別予以補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虛實錯雜為多見,且虛實的主次、緩急各有不同,故治當相應兼顧。同時,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寧為其病理特點,故應酌情配入鎮(zhèn)心安神之法。
[心虛膽怯]
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略數(shù)或細弦。
[證機]氣血虧損,心虛膽怯,心神失養(yǎng),神搖不安。
[治法]鎮(zhèn)驚定志 養(yǎng)心安神
代表方:平補鎮(zhèn)心丹加減。本方益氣養(yǎng)心,鎮(zhèn)驚安神,用于心悸不寧,善驚易怒,少寐多夢,食少,納呆者。
常用藥:朱砂、龍齒、琥珀鎮(zhèn)驚安神;酸棗仁、遠志、茯神養(yǎng)心安神;人參、茯苓、山藥益氣壯膽;天冬、生地、熟地滋養(yǎng)心血,配伍少許肉桂,有鼓舞氣血生長之效,五味子收斂心氣。
·若氣短乏力,頭暈目眩,動則為甚,靜則悸緩,為心氣虛損明顯,重用人參,加黃芪以加強益氣之功;兼見心陽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溫通心陽;兼心血不足,加阿膠、首烏、龍眼肉以滋養(yǎng)心血;兼心氣郁結,心悸煩悶,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歡皮、綠萼梅以疏肝解郁;氣虛挾濕,加澤瀉,重用白術、茯苓;氣虛挾瘀,加丹參、川芎、紅花、郁金。
[心血不足]
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
[證機]心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心神不寧。
[治法]補血養(yǎng)心 益氣安神
代表方:歸脾湯加減。本方有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的作用,重在益氣,意在生血,適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頭暈目眩之證。
常用藥:黃芪、人參、白術、炙甘草益氣健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熟地黃、當歸、龍眼肉補養(yǎng)心血;茯神、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
·若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胸悶心煩,舌淡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shù)或結代,為氣陰兩虛,治以益氣養(yǎng)血,滋陰安神,用炙甘草湯加減,本方益氣滋陰,補血復脈。方中炙甘草甘溫益氣,為治心動悸,脈結代之君藥;人參、大棗補氣益胃,以資脈之本源;桂枝、生姜、行陽氣、調(diào)營衛(wèi);地黃、阿膠、麥冬、麻仁滋陰補血,以養(yǎng)心陰;清酒辛熱通脈,以行藥勢。諸藥配合,能使氣血充盈,則心動悸而脈結代之氣陰兩虛證可解。氣虛甚者加黃芪;血虛甚者加當歸、熟地;陽虛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黃芪、煅龍骨、煅牡蠣;陰虛甚,重用麥冬、地黃、阿膠,加沙參、玉竹、石斛;自汗盜汗者,加麻黃根、山萸肉、煅龍骨、煅牡蠣、糯稻根收斂止汗;納呆腹脹,加陳皮、谷芽、麥芽、神曲、山楂、雞肉金、枳殼健脾助運;神疲乏力,氣短,重用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益氣;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氣之意;失眠多夢,加合歡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蓮子心等養(yǎng)心安神。若熱病后期損及心陰而心悸者,以生脈散加減。有益氣養(yǎng)陰補心之功。
[陰虛火旺]
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干,盜汗,思慮勞心則癥狀加重,伴耳鳴腰酸,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象細數(shù)。
[證機]肝腎陰虛,水不濟火,心火內(nèi)動,擾動心神。
[治法]滋陰清火 養(yǎng)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減。前方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適用于陰虛血少,心悸不安,虛煩神疲,手足心熱之證,后方清心降火,重鎮(zhèn)安神,適用于陰血不足,虛火亢盛,驚悸怔忡,心神煩亂,失眠多夢等證。
常用藥:生地、玄參、麥冬、天冬滋陰清熱;當歸、丹參補血養(yǎng)心;人參、炙甘草補益心氣;黃連清熱瀉火;朱砂、茯苓、遠志、棗仁、柏子仁安養(yǎng)心神;五味子收斂耗散之心氣;桔梗引藥上行,以通心氣。
·若腎陰虧虛,虛火妄動,遺精腰酸者,加龜板、熟地、知母、黃柏,或加服知柏地黃丸;若陰虛而火熱不明顯者,可單用天王補心丹。若陰虛加有瘀熱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紅花、郁金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心陽不振]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無力。
[證機]久病體虛,損傷心陽,心陽不振,無以溫養(yǎng)心神。
[治法]溫補心陽 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前方溫補心陽,安神定悸,適用于心悸不安、自汗盜汗等癥,后方益心氣,溫心陽,適用于胸悶氣短、形寒肢冷等證。
常用藥:桂枝、附片溫振心陽;人參、黃芪益氣助陽;麥冬、枸杞滋陰,取陽得陰助其生化無窮之意;炙甘草益氣養(yǎng)心,龍骨、牡蠣重鎮(zhèn)安神定悸。
·若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參、黃芪、附子、肉桂溫陽散寒;大汗出者重用人參、黃芪、煅龍骨、煅牡蠣,山萸肉益氣斂汗;或用獨參湯煎服;兼見水飲內(nèi)停者,加葶藶子、五加皮、車前子、澤瀉等利水化飲;夾瘀血者,加丹參、赤芍、川芎、桃紅、紅花;兼見陰傷者,加麥冬、甘枸杞、玉竹、五味子;若心陽不振,以致心動過緩者,酌加炙麻黃、補骨脂、附子,重用桂枝以溫通心陽。
[水飲凌心]
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惡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
[證機]脾腎陽虛,水飲內(nèi)停,上凌于心,擾亂心神。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術甘湯加減,本方通陽利水,適用于痰飲為患,胸脅支滿,心悸目眩等證。
常用藥:澤瀉、豬苓、車前子、茯苓淡滲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陽化氣,人參、白術、黃芪健脾益氣助陽;遠志、茯神、酸棗仁寧心安神。
·若兼見惡心嘔吐,加半夏、陳皮、生姜以和胃降逆;兼見肺氣不宣,肺有水濕者,咳喘、胸悶,加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葶藶子、五加皮、防己以瀉肺利水;兼見瘀血者,加當歸、川芎、劉寄奴、澤蘭葉、益母草;若見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腫、尿少、陣發(fā)性夜間咳喘或端坐呼吸者,當重用溫陽利水之品,如真武湯。
[瘀阻心脈]
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證機]血瘀氣滯,心脈瘀阻,心陽被遏,心失所養(yǎng)。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代表方: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前方養(yǎng)血活血,理氣通脈止痛,適用心悸伴陣發(fā)性心痛。胸悶不舒,舌質(zhì)紫暗等癥狀,后方通心陽,鎮(zhèn)心痛,用于胸悶不舒,少寐多夢等癥狀。
常用藥: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素、香附、青皮理氣通脈止痛;生地、當歸養(yǎng)血活血;桂枝、甘草以通心陽;龍骨、牡蠣以鎮(zhèn)心神。
·若氣滯血瘀,加用柴胡、枳殼;因虛致瘀者去理氣之品,氣虛加黃芪、黨參、黃精;血虛加何首烏、枸杞子、熟地;陰虛加麥冬、玉竹、女貞子;陽虛加附子、肉桂、淫羊藿。絡脈痹阻,胸部窒悶,加沉香、檀香、降香;夾痰濁,胸滿悶痛,苔濁膩,加栝蔞、薤白、半夏、廣陳皮;胸痛甚,加乳香、沒藥、五靈脂、蒲黃、三七粉等。
[痰火擾心]
心悸時發(fā)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為夢,口干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證機]痰濁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擾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代表方:黃連溫膽湯加減。本方清心降火,化痰安中。用于痰熱擾心證,適用于心悸時作、胸悶煩躁、尿赤便結、失眠多夢等癥狀。
常用藥:黃連、山梔苦寒瀉火,清心除煩;竹茹、半夏、膽南星、全栝蔞、陳皮清化痰熱、和胃降逆;生姜、枳實下氣行痰,遠志、菖蒲、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寧心安神。
·痰熱互結,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心悸重者,加珍珠母、石決明、磁石重鎮(zhèn)安神;火郁傷陰,加麥冬、玉竹、天冬、生地養(yǎng)陰清熱;兼見脾虛者加黨參、白術、谷麥芽、白叩仁益氣醒脾。
【預防調(diào)護】
1.心悸每因情志內(nèi)傷,恐懼而誘發(fā);故患者應經(jīng)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wěn)定,避免情志為害,減少發(fā)病。尤其心虛膽怯,心火內(nèi)動及痰火擾心等引起的心悸,應避免驚恐及憂思惱怒等不良刺激。
2.飲食有節(jié):進食營養(yǎng)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飽、過饑、戒煙酒、濃茶,宜低脂,低鹽飲食。心氣陽虛者忌過食生冷;心氣陰虛者忌辛辣炙煿;痰濁、瘀血者忌過食肥甘;水飲凌心者宜少食鹽。
3.保持一定生活規(guī)律:注意寒暑變化,避免外邪侵襲而誘發(fā)或加重心悸。注意勞逸結合,輕證患者,可從事適當體力活動,以不覺疲勞,不加重癥狀為度,應避免劇烈活動及強體力勞動。重癥患者,平時即感心悸,氣短等癥狀,應囑臥床休息,待癥狀消失后,也應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
4.心悸病勢纏綿,應堅持長期治療:獲效后亦應注意鞏固治療??煞藚⒌妊a氣藥,改善心氣虛癥狀,增強抗病能力。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如胸痹、痰飲、肺脹、喘病、痹病等,對預防心悸發(fā)作具有重要意義。還應及早發(fā)現(xiàn)變證、壞病先兆癥狀,配合心電監(jiān)護,積極準備并做好急救治療。
心悸因體質(zhì)素虛(久病失養(yǎng)或勞傷過度),情志內(nèi)傷,外邪侵襲。三者互為因果,導致心、肝、脾、肺、腎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yǎng);或氣滯、瘀血、痰濁、水飲邪阻心脈,心神失寧而發(fā)病。其病位在心,根據(jù)病證的臨床表現(xiàn),應分辨病變有無涉及肝、脾、肺、腎,是病及一臟,抑或病及多臟,是心臟累及他臟,或為他臟病變影響心臟。心悸病機有屬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yǎng)之虛證者;有屬氣滯、血瘀、痰濁、水飲擾動心神之實證者。兩者常相互夾雜,虛證之中,常兼痰濁,水飲或血瘀為患;實證之中,則多有臟腑虛衰的表現(xiàn)。治療上,其虛證者,或補氣血之不足,或調(diào)陰陽之盛衰,以求氣血調(diào)和,陰平陽秘,心神得養(yǎng);其實證者,或行氣祛瘀,或化痰逐飲,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寧。因心中動悸不安為本病主要臨床特點,故可配合安神之品。心悸因虛者,常配以養(yǎng)血安神之品;因?qū)嵳?,多配用重?zhèn)安神藥物。故益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化痰逐飲,行氣祛瘀與養(yǎng)心安神、重鎮(zhèn)安神為心悸的主要治法。心悸的證候在一定階段表現(xiàn)為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及疾病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其病位,病性變化的復雜性,而形成證候的交叉或轉化的特征,因此,臨床上必須因人、因時、因證而異,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靈活掌握辨證論治。
【臨證備要】
1.中醫(yī)脈象變化與辯證的關系:觀察脈象變化也是心悸辨證中重要的客觀內(nèi)容,如脈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數(shù)脈,一息七至之疾脈,一息八至之極脈,一息九至之脫脈,一息十至以上之浮合脈。脈率過緩型心悸,可見一息四至之緩脈,一息三至之遲脈,一息二至之損脈,一息一至之敗脈,二息一至之奇精脈。脈律不整型心悸,脈象可見有數(shù)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之促脈,緩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之結脈,脈來更代,幾至一止,止有定數(shù)之代脈,脈來乍疏乍數(shù),忽強忽弱之雀啄脈。臨床應結合病史、癥狀,推斷脈癥從舍。一般認為,凡久病體虛而脈象弦滑搏指者為逆,病情重篤,而脈象散亂模糊者為病危之象。
2.中醫(yī)脈象變化與心率失常的關系:脈象的異常是心悸病證的重要表現(xiàn),臨床常見脈象有:遲脈,是一種脈率在40~50次/分之間的脈律基本規(guī)整的脈象,見于竇性心動過緩、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結脈,指脈率緩慢而伴有不規(guī)則歇止的脈象。見于Ⅱ度以上竇房、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nèi)傳導阻滯、多數(shù)過早搏動;代脈,指脈率不快而伴有規(guī)則歇止的脈象,多見于Ⅱ度竇房、房室傳導阻滯以及二聯(lián)律、三聯(lián)律等,以上遲脈、結脈、代脈多見于氣血陰陽不足,如《傷寒辨脈法》云“陰盛則結”,《素問·脈要精微論》:“代則氣衰”。數(shù)脈,是指脈律規(guī)整而脈率在100~150次/分之間的一種脈象,見于竇性心動過速;疾脈,指脈來疾速,脈率在150次/分以上而脈率較整齊的一種脈象,見于陣發(fā)性以及非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撲或房顫伴2:1房室傳導等;促脈,指脈率快速而兼有不規(guī)則歇止的一種脈象,多見于過早搏動。數(shù)脈,促脈多見于正虛邪實之證,古云:“陽盛則促”、“數(shù)為陽熱”,然張景岳曰:“暴數(shù)者多外邪,久數(shù)者必虛損”,邪實多見陽盛實熱或邪實阻滯之證。而促脈則多見于真陰重絕,陽亢無制。對以上三脈古人有“實宜涼清虛溫補”之訓。
3.心悸辨證論治體會:臨床對心悸患者應辨證論治,不可以一方一概治之。首辨虛實,以心氣、心陰、心陽虛衰為本,以痰瘀閉阻為標。初起表現(xiàn)心氣不足者常選用補氣之品,以炙甘草湯為基本方,可少佐溫陽之劑,如肉桂或附子,取其少火生氣之意。同時加用健脾滲濕,以資后天氣血生化之源,增加益氣藥的效應。若氣虛血瘀者用補陽還五湯加生脈散為基本方,氣滯血瘀者用血府逐瘀湯加生脈散為基本方,心陽不振者用真武湯加黃芪、桂枝、菖蒲、遠志為基本方,再隨證加減心陰虛者滋補陰血為主,如甘麥大棗湯、天王補心丹、黃連阿膠雞子湯等,應每于養(yǎng)陰藥中酌加溫通心陽之品,如桂枝、栝蔞皮、薤白等,以補而不膩,滋陰通陽。同時注意應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加用養(yǎng)血安神或重鎮(zhèn)安神之品,以護養(yǎng)心神。
4.心悸應辨病辨證相結合:心悸還應結合辨病,如辨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所致心律失常。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常所致,臨床以快速型多見。辨證多為氣陰兩虛,心神不安。以益氣養(yǎng)陰,重鎮(zhèn)安神為法,每每效驗。器質(zhì)性心律失常,臨床以風心、冠心、病毒性心肌炎為多見。“冠心”伴心律失常者以氣虛血瘀為主,常用七分益氣三分活血之法,再辨兼屬痰瘀者,配以豁痰化瘀之劑?!帮L心”伴心律失常者,同以“通”為主要治則;常以桂枝配赤芍加以活血化瘀通絡之品,桂枝為通心脈要藥,赤芍活血通絡,意在各展其長而又相得益彰。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者治療不可忽視“病毒”因素,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陽基礎上加用清熱解毒之劑,如大青葉、地丁草、苦參、黃連等。緩慢型心律失常病機主要為心氣虛弱,推動氣血運行無力,腎陽不足,不能助心陽搏動。治療應以補心氣,溫腎陽為法,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保元湯合生脈散加減為主。取炙黃芪、黨參、炙附子益氣補陽、細辛、麻黃、桂枝溫通心陽,配以活血通脈、滋陰斂氣之品,遵張景岳“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訓。
5.心律失常的急危重癥及處理:臨床上心律失常變化往往比較迅速。在猝死病人中大多數(shù)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如何防止心律失常患者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這是臨床工作中最重要的問題。首先是提高認識水平,再者掌握應急本領,做為應急準備,同時發(fā)揮中西醫(yī)特長。一般地說室性早搏較房性早搏病情嚴重,室性早搏中以下征象:多源性室早,頻發(fā)室早,兩個室早聯(lián)發(fā)以及早搏落在前一個心動周期的T波頂點上,均被認為是危險征象,必須嚴密觀察及時處理。室性心動過速及室性撲動是嚴重心律失常,必需立即處理以防室顫。室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為嚴重的情況,心臟已經(jīng)失去泵血作用,必須爭分奪秒給予除顫。對重癥心律失?;颊?,應采用綜合療法,如溫陽益氣,活血化瘀,養(yǎng)陰復脈等治法及西醫(yī)西藥的聯(lián)合應用,同時優(yōu)選給藥途徑及治療手段的多樣化(如抗心律失常藥的應用、心臟電復律、經(jīng)導管射頻消蝕、安裝起搏器等)。中西醫(yī)結合取長補短,協(xié)同作用,有助于療效的提高,已為各地醫(yī)家達成共識。
【現(xiàn)代研究】
心悸是臨床常見病之一,也可為臨床多種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之一,如胸痹、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病等均可能出現(xiàn)心悸癥狀,涉及到西醫(y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F(xiàn)就近年來中醫(yī)藥防治心悸的研究進展介紹如下。
一、臨床研究
1.辨證論治宋躍成認為心律失常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指心臟氣血或陰陽的虧損,標實則多指痰飲、血瘀、氣滯、寒凝、火邪之夾雜。本虛的治療,陰虛用六味地黃丸、生脈散、補心湯;陽虛用溫腎復脈湯、人參真武湯、附子理中湯、桂附八味丸、附子注射液;氣虛用養(yǎng)心湯;氣陰兩虛用炙甘草湯、歸脾湯、四物湯或生脈注射液;陰陽兩虛用金匱腎氣丸或參附湯加味。標實的治療,痰濁用加味溫膽湯、瓜蔞薤白半夏湯、苓桂術甘湯;血瘀用血府逐瘀湯、丹參飲加味、桃紅四物湯、丹參注射液;氣滯用四逆散加味;寒凝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或瓜萎薤白桂枝湯;火邪用清心湯(河南中醫(yī),1989,(5>:42--44)。
2.辨病治療 朱錫祺主張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辨病治療,如對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引起的心律失常,用生脈散合甘麥大棗湯,加百合、丹參、生龍骨、生牡蠣、磁石為基礎方}對冠心病的心律失常,治以七分益氣,三分活血,用黨參、黃芪、丹參、益母草、麥冬為主;對風心病的心律失常,以通為主,常用桂枝、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丹參、紅花、黃芪、桂枝;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律失常,基本方為生地、桂枝、麥冬、甘草、丹參、黃芪、大青葉、苦參,急性發(fā)作期去桂枝、黃芪,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醫(yī)雜志,1985,<7>:10~11)。韓明向綜述中醫(yī)藥治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的概況后認為,針對該綜合征的主要病機為陽虛,尤以心腎陽虛突出,臨床采用附子I號注射液、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等單一溫補方法進行治療;針對其病機為陽虛兼氣虛、陰虛、血瘀、痰濕等,采用溫陽益氣活血法或溫陽益氣養(yǎng)陰活血法等綜合治療措施。現(xiàn)代研究認為黨參、桂枝、附片、炙甘草、麥門冬、丹參、麻黃、五味子、當歸、黃芪、細辛、川芎、仙靈脾、干姜等藥為治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的常用藥物。其中益氣藥中尤以人參增率作用最為顯著(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86,(6>:37)。
3.搶救措施重癥心悸時應予心電監(jiān)護,中西醫(yī)結合搶救治療,常用搶救措施有:
①脈率快速型心悸選用參麥針、強心靈、福壽草總甙、萬年青甙、苦參針等;②脈率緩慢型心悸選用參附針或人參針、附子I號;③脈律不整型心悸,選用??┝只蚋鄄萜?中醫(yī)內(nèi)科急癥證治.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437~438)。
二、藥理研究
近年來國內(nèi)對抗心律失常中藥的藥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根據(jù)藥理的不同,中藥抗心律失常藥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阻滯心肌細胞膜鈉通道類苦參、常咯林、纈草、當歸、白菖蒲、山豆根、甘松、田七、延胡索、地龍、衛(wèi)茅等,能對抗烏頭堿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
2.興奮B受體類麻黃、附子、細辛、吳茱萸、蜀椒、丁香等,能對抗緩慢性心律失常。
3.抑制Na+_K+ATP酶類福壽草、萬年青、羅布麻、夾竹桃、鈴蘭、蟾酥等,大多具有洋地黃樣作用,可對抗室上性心動過速及控制快速房顫。
4.阻滯p受體類佛手甾醇甙、淫羊藿、葛根等能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并能降壓,緩解心絞痛。
5.主要阻滯鈣通道類粉防己堿、小檗胺等,可能主要是通過阻滯鈣通道而治療心律失常的。
6.主要延長動作電位過程類黃楊堿D、延胡索堿I、黃連素、木防己堿,通過延長動作電位過程,抑制異位節(jié)律點的自律性或消除折返而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