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臾的醫(yī)案
案一、外感發(fā)熱
朱××,男,53歲。
初診:1983年6月3日。
主訴:患者于2個月前,因洗澡受涼而發(fā)熱,迄今未得控制,體溫在38~39℃之間。初起熱無定時,不惡寒,近1月來,發(fā)熱有定時,中午起,入暮退,伴有耳聾、目眩、口苦、咽中干熱,脘腹及左下腹作脹,胃納欠馨,無惡心嘔吐,二便正常。曾有肝硬化、脾切除史。
診查: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辨證:證屬少陽陽明合病。
治法:治擬大柴胡湯出入。
處方:銀柴胡12g 炒黃芩10g 炒知母10g 炙甘草4g 制川大黃6g 北沙參15g 麥冬10g 茯苓12g 碧玉散18g(包) 鮮蘆根30g 4帖
二診:6月6日。服藥后發(fā)熱已平2天,耳聾轉(zhuǎn)輕,余恙如前,并見左脅下脹痛。苔薄舌偏紅,脈弦數(shù)。藥已對證,仍擬前法出入。
前法加天花粉15g 赤芍、白芍各12g。4帖。
三診:6月9日。熱仍未發(fā),諸證均減。舌紅苔少,脈弦?guī)?shù)。據(jù)前方改白芍為24g 改柴胡為9g 加生曬參9g(另墩兌入) 4帖。
案二、夜咳
劉××,男,56歲。
初診:1983年3月24日。
主訴:素有痰飲,兼感外邪。初起寒熱咳嗽,經(jīng)治熱退而惡寒未罷,頓咳,咯痰不爽,咳則胸悶氣促脅痛,口渴引飲,納便正常。
診查:脈浮小滑,舌尖紅,苔灰黃邊白。
辨證:表邪雖解未徹,熱飲內(nèi)阻。
治法:擬越婢加半夏湯加減。
處方:凈麻黃4.5g 生石膏20g(先煎) 炙甘草4g 制半夏15g 光杏仁9g 木防己15g 生米仁、熟米仁各15g 冬瓜子12g 桃仁泥9g 干蘆根15g 2帖
二診:3月28日。頓咳夜間較減,咳痰不暢,帶有血絲,左胸痛,口渴引飲,尿多,大便量少。苔黃膩而干,脈弦小滑。惡寒已減,表邪漸化,痰飲化為痰熱,肺失清肅。再擬清肺化痰。
處方:桑葉桑皮各10g 南沙參12g 光杏仁10g 木防己15g 海蛤粉18g(包) 全瓜蔞15g 炒枳實9g 云茯苓12g 生、熟米仁各15g 冬瓜子15g 炒黃芩9g 桃仁泥9g 鮮蘆根1支 3帖
三診:4月1日。頓咳痰多得減,但仍痰黃帶血,咳時左胸引痛,口渴多飲。苔薄,雖黃膩但左前半得化,脈弦小滑。邪痰雖減未徹,肺絡(luò)震傷,再擬清肺化痰補絡(luò)法。
處方:桑葉、桑皮各9g 南沙參15g 地骨皮15g 云茯苓10g 炒黃芩9g 海蛤殼24g 光杏仁9g 天花粉10g 赤芍、白芍各9g 佛耳草20g 冬瓜子15g 茅根、蘆根各30g 茜草根15g 生、熟米仁各15g
上方加減服藥14帖,病愈出院。
案三、嘔吐
董××,女,65歲。
初診:1983年3月14日。
主訴:患者于1982年10月起見脘腹部脹痛,嘔吐苦水,脘中煩懊不舒,不思納食,食后即吐,1983年1月起嘔吐發(fā)作轉(zhuǎn)頻,迄今未止,其間曾迭進(jìn)多種中西藥物施行針灸治療未效。經(jīng)X光攝片,擬診為胃竇炎(無惡性病變)。
診查:脈沉細(xì)帶弦,舌質(zhì)淡紅,苔薄,大便2日1次,量少頗艱。
辨證:此屬胃虛作吐。
治法:擬大半夏湯加味。
處方:太子參12g 姜半夏12g 生姜4.5g 蜂蜜20g(沖入) 炒吳茱萸1.2g 炒川黃連1.6g 3帖
二診:3月17日。藥后嘔吐旋止,中脘煩懊亦舒,已能納食,大便2日1次,仍欠暢。脈細(xì),舌淡紅苔薄。再擬養(yǎng)胃潤腸以善后。
處方:太子參12g 制半夏9g 炒黃連1.6g 炒吳茱萸1g 蜂蜜30g 生谷芽12g 火麻仁10g(研) 4帖
案四、呃逆
殷×,女,50歲。
初診:1983年5月12日。
主訴:患者有呃逆病史10余年,每因情志不樂而發(fā)作。上月已發(fā)3次,今又作。曾行胃食道鋇餐檢查,未發(fā)現(xiàn)器質(zhì)性病變。
診查:頃診,呃逆噯氣頻作,甚則嘔吐,胸臆痞悶不舒,口干,脈細(xì)滑,苔薄。
辨證:證屬肝氣橫逆,脾胃受制。
治法:擬平肝和中降氣法。
處方:沉香片1.2g(后入) 降香4.5g(后入) 制香附9g 旋覆花9g(包煎) 代赭石18g(先煎) 炒枳殼9g 制半夏12g 太子參10g 云茯苓10g 白蒺藜10g
二診:5月16日。服藥4帖,呃逆得減,胸臆見舒,嘔吐未作。余證同前,治守前法。
前方加白芍12g,郁金6g。4帖
三診:5月20日。呃逆已止,口干得減,胸臆稍有不舒,余無異常。舌脈如前,前方調(diào)整以鞏固。
處方:沉香片1.2g 廣郁金6g 枳殼6g 旋覆花9g(包) 半夏10g 太子參15g 云茯苓10g 白蒺藜10g 逍遙丸10g(吞) 7帖
案五、脾心痛
戚××,男,46歲。
初診:1983年5月6日。
主訴:患者有慢性胰脾腺炎病史10年,1982年起腹脹加劇,左上腹隱痛。1982年9月剖腹探查,未見惡性病變。口干,便難如粟,量少。
診查:舌苔白膩而干,脈沉滑有力。
辨證:證類脾心痛,考之胰腺炎以結(jié)、熱、滯居多,病雖久,脈舌癥均屬實證。
治法:擬小承氣湯加味。
處方:生川大黃10g(后下) 川厚樸9g 枳實12g 火麻仁12g 當(dāng)歸12g 紅藤20g 敗醬草30g 生米仁30g 檳榔12g 生山楂12g 赤芍、白芍各12g
二診:5月11日。服4帖藥大便暢行,日2~5次,便時稍有腹痛,暢后腹部覺松,但胃納欠旺,口干苦。舌潤紅,苔白中兼黃而干,脈細(xì)滑。腑氣尚未盡暢,再擬行氣疏腑兼以和中。
處方:炒枳實12g 川厚樸6g 廣木香6g 青皮、陳皮各6g 當(dāng)歸12g 赤芍、白芍各12g 花檳榔12g 清炙甘草4.5g 生大黃6g(后下) 敗醬草30g 蒲公英24g
三診:5月15日。前用行氣疏腑之方藥,便日行兩次,但脘腹脹仍未除,胃納欠旺,口中干苦。舌質(zhì)紅,苔中薄黃,脈細(xì)滑。此為肝胃不和,再擬泄木疏土,以和中州。
處方:炒柴胡4.5g 赤芍、白芍各12g 青皮、陳皮各4.5g 川楝子12g 炒枳實12g 川樸9g 連皮檳榔12g 炙甘草6g 當(dāng)歸12g 生大黃6g(后入) 敗醬草20g 雞內(nèi)金9g 4帖
四診:5月19日。大便日行兩次,質(zhì)軟,腹痛已平,唯于食后稍候,苔膩十化八九。濕熱漸撤,再擬前法出入,改為緩攻。
處方:炒柴胡4.5g 赤芍、白芍各12g 枳殼9g 炙甘草3g 制川大黃6g 大腹皮12g 川厚樸6g 青皮、陳皮各4.5g 紅藤15g 敗醬草20g 焦山楂、六曲各9g
案六、虛損
馬××,男,31歲。
初診:1983年6月20日。
主訴:患者1976年5月曾發(fā)熱一月,熱退后白細(xì)胞減少為2000/立方毫米左右,延至今仍未恢復(fù)正常。近二三年來?;几忻?,甚則三四天即發(fā)一次。發(fā)則咽痛,頭痛,鼻塞,頭暈乏力,口苦。外院檢查診斷,免疫功能低下。
診查:口舌經(jīng)常碎痛,舌質(zhì)淡紅,苔薄,脈細(xì)弱。
辨證:證屬氣陰兩虧,衛(wèi)外不固,津血不足,則生內(nèi)熱。
治法:擬調(diào)補氣陰。
處方:太子參12g 生黃芪15g 炒白術(shù)9g 炒防風(fēng)9g 北沙參10g 大麥冬10g 生地12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川石斛15g(先煎) 炒白芍12g 炒銀花12g 7帖
二診:6月27日。服藥后感冒未發(fā),但咽紅痛及舌邊碎痛依然。氣陰兩虛,內(nèi)熱上炎,仍守前法出入。
前方去桑白皮,炒銀花;加京玄參10g 炙鱉甲15g;改生地為15g。7帖。
三診:7月11日。上周血檢:白細(xì)胞3200/mm3。咽紅微痛,頭暈倦怠,口瘡已瘥。脈弦細(xì),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白細(xì)胞減少已7年,服藥后,3周感冒未發(fā)。氣血兩虧,內(nèi)熱挾濕,再擬扶正驅(qū)邪。
處方:太子參12g 制熟地12g 桑椹子12g 生黃芪15g 玄參10g 墨旱蓮草12g 當(dāng)歸12g 丹皮9g 仙鶴草30g 漢防己12g 云茯苓12g
上方加減服21帖。
四診:10月24日。服藥以來,感冒未發(fā)。脈細(xì)弱,舌淡紅。復(fù)查白細(xì)胞4200/mm3。頭暈時作,乏力。仍擬調(diào)補氣陰。
處方:黨參15g 生黃芪18g 淮山藥15g 當(dāng)歸10g 大白芍12g 仙鶴草30g 生、熟地(各)20g 制首烏12g 炒丹皮10g 大紅棗10枚 糯稻根須24g 7帖
上方加減40余劑后,體虛癥狀消失,白細(xì)胞數(shù)一直正常。
案七、心悸
黃××,男,50歲。
初診:1985年9月26日。
主訴:患者心悸不寧已三四年。經(jīng)心電圖檢查示:頻發(fā)室早,呈三聯(lián)律、四聯(lián)律。近半年來,心悸發(fā)作轉(zhuǎn)頻,伴胸悶,頭昏,動輒汗出。疊投益氣養(yǎng)心安神之品,藥效罔然。近周來,心煩,艱寐夢憂,神??诟伞?br> 診查:舌邊尖紅,稍有裂紋,苔薄,脈細(xì)虛弦結(jié)代。
辨證:心肝陰虛,內(nèi)熱上擾,心神失養(yǎng),擬養(yǎng)陰清熱。
治法:理血安神,金匱酸棗仁湯加味。
處方:炒棗仁12g 炒知母6g 炒川芎6g 云茯苓12g 炙甘草9g 麥冬12g 生地、熟地各15g 熟附片(先煎)6g 五味子6g 磁朱丸10g(包煎) 刺白蒺藜12g 生蒲黃12g 龍骨24g(先煎) 7帖
二診:10月3日。本周內(nèi)心慌、汗出明顯得減,胸悶亦輕,精神較振。苔薄少,舌偏紅有裂紋,脈細(xì)、偶有結(jié)代。仍從前法出入。
前方加佛手12g。7帖。
三診:10月10日。證同前,行走稍急仍有心慌、氣短不續(xù)。苔脈如前。仍宗前法出入。
處方:熟附片6g(先煎) 生地、熟地各15g 麥冬5g 五味子6g 炒棗仁12g 赤芍10g 益母草20g 丹參15g 生黃芪15g 淮小麥30g 北沙參15g 炙甘草9g 磁朱丸12g(包) 7帖
四診:10月17日。本周內(nèi)心悸又增,精神欠振,懶言,夜寐易醒,心煩,納便均可。舌偏紅、裂、苔薄,脈細(xì)結(jié)代(四聯(lián)律)。仍宜酸棗仁湯加味。
處方:炒棗仁12g 肥知母6g 炒川芎6g 茯苓15g 當(dāng)歸9g 炙甘草9g 生黃芪20g 磁朱丸12g(包煎) 麥冬12g 生地、熟地(各)15g 赤芍、白芍(各)10g 丹參15g 茶樹根30g 生龍齒30g(先煎) 7帖
五診:10月24日。早搏得減,夜寐向安,精神見振,心慌亦輕。舌苔如前,脈細(xì),結(jié)代略減。仍守前法。
前方加太子參15g。7帖。
案八、奔豚氣
騰××,男,34歲。
初診:1976年9月29日。
主訴:下腹作脹,時有冷氣上沖胸膈,腰酸,右脅稍有脹痛,饑而不欲食,便軟。
診查:舌苔白滑,脈弦細(xì)。
辨證:仲景所稱奔豚氣也,系腎虛水氣上逆。
治法:桂枝加桂湯主之。
處方:川桂枝4.5g 炒白芍6g 炙甘草3g 煨生姜3g 大棗3枚 肉桂3g 紫石英30g(先煎) 防己12g 云茯苓12g 7帖
二診:10月6日。下腹作脹,冷氣上沖,藥后即平,納食亦增,唯右脅時有隱痛,腰酸足軟。苔白滑已化,脈細(xì)尺弱,舌轉(zhuǎn)嫩紅。水氣上逆雖平,腎虛未復(fù),肝氣郁滯,再擬滋腎泄肝。
處方:制熟地9g 淮山藥15g 五味子4.5g 菟絲子餅15g 補骨脂12g 桑寄生12g 茯苓9g 川楝子9g 潼蒺藜、白蒺藜(各)9g 7帖
案九、眩暈
李××,男,59歲。
初診:1985年2月19日。
主訴:患者于1982年底突發(fā)眩暈,頭昏如轉(zhuǎn),劇作一天后,眩暈雖減未止。平素常覺頭目不清,步履不穩(wěn),泛惡納差,精神萎頓,并有臍腹部作脹隱痛,大便稀溏。
診查:刻下腹痛雖減,余證仍在。脈象濡滑,舌邊紅,苔薄。
辨證:證由煩勞過度,肝腎精血耗傷,不能上榮于腦,又因脾胃失調(diào),氣虛亦顯。
治法:治擬調(diào)補肝腎兼理脾胃。
處方:太子參15g 滁菊花6g 明天麻6g 潼蒺藜白蒺藜各10g 炒川芎12g 制半夏9g 生谷麥芽各18g 炒當(dāng)歸10g 粉葛根12g 干荷葉20g 鉤藤15g(后下) 全蝎1g(研吞) 5帖
二診:2月29日。今經(jīng)X光攝片檢查,頸椎C4、C5、C6中度肥大。頸項活動仍欠利,頭暈脹,間或胸悶泛惡,腸鳴不痛,大便成形日2次,兩目干澀。脈濡滑,苔薄白。胃腸病有好轉(zhuǎn)之象,宜調(diào)治頸椎為主。
處方:葛根15g 炒川芎15g 云茯苓15g 明天麻6g 制半夏(竹瀝5g拌)10g 炒當(dāng)歸10g 炒赤芍、白芍(各)6g 潼蒺藜、白蒺藜(各)10g 佛手片12g 地鱉蟲6g 炙姜蠶9g 花粉12g 谷芽、麥芽各18g 3帖
三診:3月12日。胃腸病已趨向穩(wěn)定,腹已無脹痛,頭暈,胸悶欲惡,步履欠穩(wěn)等癥仍未見好轉(zhuǎn),口苦干粘。脈虛弦細(xì),舌邊淡紅,苔薄白,病屬頸椎肥大,證屬正虛痰瘀阻絡(luò)。改為病證結(jié)合同治。
處方:生黃芪15g 全當(dāng)歸10g 炒川芎15g 炒赤芍、白芍各9g 藏紅花6g 炙地龍6g 云茯苓12g 制半夏10g 明天麻6g 炒茅術(shù)9g 炒枳實9g 潼蒺藜、白蒺藜各10g 嫩鉤藤15g(后入) 谷、麥芽(各)18g 7帖
四診:3月24日。依病癥結(jié)合同治法治療,無副作用,暈脹略減,大便成形,腹未脹痛。舌邊淡紅,苔薄白,口粘干稍減,脈細(xì)小。仍守原法調(diào)治。
處方:生黃芪20g 當(dāng)歸12g 炒川芎15g 炒赤芍、白芍各9g 藏紅花6g 炙地龍6g 云茯苓15g 制半夏12g 明天麻6g 炒茅術(shù)9g 枳實9g 佛手片9g 谷芽、麥芽各15g 白蔻仁3g(研后入) 7帖
五診:3月1日。投補陽還五湯加味,尚覺舒適。脈細(xì)弱,舌邊淡紅,苔黃膩??诟煽嗾?,煩勞過度則倦怠頭暈,四肢發(fā)麻,活動欠利。擬守前方增損。
處方:生黃芪20g 藏紅花6g 瓜蔞皮12g 谷芽麥芽各18g 炒當(dāng)歸12g 炙地龍6g 綿茵陳18g 炒川芎15g 云茯苓15g 炒枳實9g 炒赤芍、白芍(各)9g 制半夏9g 佛手片9g 14帖
另:參三七1.5g 麝香0.09g 炙僵蠶1.5g 以上作1天量,研細(xì)和勻裝膠囊,每日服2次,服20天。
案十、腎虧
張××,男,57歲。
初診:1984年10月4日。
主訴:今年8月起,兩足脛浮腫,按之凹陷。尿頻,淋瀝不暢,無刺痛,并有目胞微浮,腰部酸楚。
診查:脈虛細(xì)數(shù),兩尺部均弱,舌質(zhì)淡紅,有齒印。
辨證:證屬腎虧,泌尿失常,水濕流積于下,過勞心君亦傷。
治法:擬心腎同調(diào)。
處方:鮮生地15g 云茯苓12g 生黃芪18g 淮小麥30g 淮山藥18g 炒丹皮10g 炒白術(shù)9g 麥冬12g 山茱萸肉6g 漢防己15g 炒棗仁15g 枸杞子10g
二診:10月13日。七劑后尿頻略減,尚爽利,足脛仍腫。訴脈象夜間較快,在95次/分以上。頃診脈虛細(xì)遲弱,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證由煩勞失度,心腎俱傷,心血傷則營衛(wèi)周行乏濟(jì),心神失寧,故夜脈數(shù),證已有日,不易驟復(fù)。仍守原意增損調(diào)治。
處方:生地、熟地各15g 云茯苓12g 生黃芪30g 炒棗仁15g 淮山藥20g 丹參18g 漢防己15g 柏子仁10g 山茱萸肉9g 炒白芍18g 炒白術(shù)12g 青龍齒20g 麥冬12g 琥珀片10g(分吞) 生曬人參6g 7帖
三診:10月27日。足脛腫退,目胞微浮亦平,腰酸楚得正,脈數(shù)亦平,心率80次/分左右。頃診脈虛小尺弱稍轉(zhuǎn)有力,舌質(zhì)淡紅胖。心腎兩傷已見好轉(zhuǎn),宗前方出入,鞏固療效。
處方:白術(shù)12g 煨益智9g 枸杞子12g 生曬人參6g(另煎) 桑寄生15g 生黃芪30g 淮山藥15g 山茱萸肉9g 仙茅15g 山楂12g 防己12g 生地、熟地各15g 云茯苓10g 棗仁10g 蛤土膜油5g(另煎)
案十一、痹證
胡××,女,49歲。
初診:1983年4月5日。
主訴:4年來經(jīng)常低熱或高熱,高熱時體溫可達(dá)38~40℃。熱前先有兩肩惡寒,無汗。形體消瘦,體重由60公斤減至40公斤。右肢及肛肘腫痛,便秘口渴,肘膝關(guān)節(jié)稍變形(血沉100mm/小時,風(fēng)濕乳膠試驗陽性),外院擬診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診查:脈細(xì),舌光紅。
辨證:證由腎氣素虛,肝血不足,初則感受風(fēng)寒,久則郁而化熱,由筋入骨,以致關(guān)節(jié)變形。
治法:目前虛實寒熱夾雜,擬扶正驅(qū)邪法。
處方:制川烏9g(先煎) 生甘草9g 桂枝3g 大生地15g 生軍4g(后下) 肥玉竹12g 赤芍、白芍各15g 炒知母9g 忍冬藤15g 絡(luò)石藤15g 漢防己12g 丹參15g
二診:4月12日。前以寒溫并用,肘膝關(guān)節(jié)疼痛稍減,舌雖光紅而有津,但大便仍干結(jié)量少,目赤如鳩。藥后陰液稍增,血熱未去。再擬前法加清血之品。
前方去忍冬藤,加生川大黃6g(后下),炒丹皮9g,木賊草12g。7帖。
三診:4月19日。右膝左肘關(guān)節(jié)腫痛已退,低熱亦減,便秘已轉(zhuǎn)間日一行,兩目干澀,唇燥口干,納食稍增,肩冷雖除,但后項仍有冷感。舌紅邊帶灰,干糙已轉(zhuǎn)潤,脈沉細(xì)。寒熱錯雜之邪得閏,正虛津液未復(fù)。再擬調(diào)陰陽,生津液,活血通絡(luò)。
處方:仙茅12g 仙靈脾12g 炒知母6g 炒黃柏6g 當(dāng)歸10g 鮮生地15g 肥玉竹12g 金石斛15g 大麥冬10g 赤芍、白芍(各)12g 忍冬藤12g 絡(luò)石藤12g 生川大黃6g(后下) 4帖
四診:4月24日。肘膝關(guān)節(jié)痛止未發(fā),但目眥干澀(眼科診斷為結(jié)膜炎);便秘已通,口角碎痛。舌紅少苔,脈細(xì)弱不數(shù)。邪熱雖去,陰液耗傷仍在,再擬滋養(yǎng)陰液而和血脈。
處方:川石斛18g(先煎) 鮮生地15g 京玄參10g 大麥冬10g 炒白芍15g 炙甘草6g 丹參15g 天花粉12g 菟絲子12g 枸杞子10g 鮮首烏20g 火麻仁15g(研) 7帖
五診:5月3日。肘膝腫痛低熱均退,但舌紅絳而光,口渴目糊干澀稍減,肩部仍感惡寒,便艱。脈沉細(xì)。據(jù)脈證,腎氣不足,陰陽俱虛,以陰液損傷偏重。再擬滋陰為主佐以養(yǎng)陽調(diào)治。
處方:生地、熟地各10g 淮山藥12g 北沙參12g 天冬、麥冬各9g 川石斛18g(先煎) 枸杞子10 菟絲子12g 仙茅10g 絲瓜絡(luò)9g 炒杜仲12g 火麻仁12g 鮮首烏20g 7帖
案十二、胸痹
徐××,男,74歲。
初診:1985年5月30日。
主訴:有動脈硬化性心臟病5年,高血壓10余年,目前血壓穩(wěn)定。動輒胸悶發(fā)作,悶久則痛,頭昏,時有胃脘隱痛不適,甚或泛惡,口粘膩,心慌艱寐,納呆,腰酸耳鳴。
診查:舌紅偏暗,苔白膩,脈弦小滑,兩尺弱。
辨證:心腎兩虧,痰濁內(nèi)阻。
治法:擬養(yǎng)心益腎化痰,十味溫膽湯出入。
處方:孩兒參15g 熟地15g 制半夏10g 陳皮10g 茯苓15g 炒枳實10g 炒竹茹6g 瓜蔞皮10g 石菖蒲6g 炙遠(yuǎn)志6g 郁金10g 丹參15g 生蒲黃12g(包) 7帖
二診:6月6日。藥后苔膩見退,夜寐向安,胃脘不適得減。舌紅苔薄脈細(xì)。宗前法出入。
處方:炒黨參15g 生地、熟地各15g 制半夏9g 炒竹茹6g 麥冬12g 生黃芪18g 全瓜蔞15g 郁金9g 炒枳實10g 丹參15g 熟附片9g(先煎) 苦參片9g 炒川黃連2g 7帖
案十三、胸痹
徐××,男,74歲。
初診:1985年2月28日。
主訴:有冠心病心絞痛史10年。近日胸痛動輒發(fā)作,面浮跗腫,氣促。面紅升火時作,并自覺胸中有氣上沖咽喉,四肢欠溫,口不渴。
診查:舌紅潤,苔薄膩、中光剝,脈細(xì)。
辨證:心臟氣陽不足,病久陽損及陰。
治法:治擬陰陽同調(diào)。
處方:熟附片6g(先煎) 炙生地15g 炙甘草9g 炒黨參15g 生黃芪20g 全當(dāng)歸9g 麥冬12g 丹參15g 交泰丸3g(分吞) 生山楂15g 紫石英20g(先煎) 7帖
二診:3月7日。升火減,面浮附腫亦瘥。行走稍促時仍有胸悶胸痛發(fā)作,然程度已減輕。脈虛細(xì),舌紅偏紅,苔薄中剝。仍守前法出入。
前方去交泰丸,加小川黃連3g 肉桂1.5g 生蒲黃12g(包)。7帖。
案十四、吳××,男,72歲。
初診:1985年1月10日。
主訴:有心絞痛史近12年,高血壓史16年。近3月心絞痛發(fā)作頻繁,每發(fā)于活動時,休息片刻或含硝酸甘油片可緩解。寐短神疲,形寒便爛。
診查:舌淡紅,邊有瘀斑,苔花剝,脈濡細(xì)。
辨證:高年心腎陽氣不足,勞傷心臟,絡(luò)有留瘀。
治法:擬溫陽益氣,化瘀止痛。
處方:熟附片9g(先煎) 川桂枝6g 炒黨參15g 炙甘草6g 麥冬12g 丹參20g 失笑散12g 當(dāng)歸12g 川芎9g 赤芍、白芍各9g 瓜蔞皮10g 廣郁金9g 7帖
二診:1月17日。心絞痛發(fā)作已得輕減,偶因活動而有隱痛,不含硝酸甘油片亦可緩解。脈沉細(xì),苔花剝得減。仍守前法出入。
前方去失笑散,改熟附片為15g,加干石菖蒲6g。7帖。上方加減服藥至2月13日。
三診:2月14日。胸痛雖減未已,痛時心慌不寧。經(jīng)24小時心電圖檢測,胸痛發(fā)作時心率偏快,并有房性早搏與室性早搏發(fā)生。面紅升火時作,便軟,日3次,無腹痛,舌偏紅,脈沉細(xì)小弦。心腎之陽漸復(fù),心陰受損。轉(zhuǎn)擬益氣養(yǎng)陰為治。
處方:炙甘草9g 大白芍20g 炙生地20g 炒黨參15g 生黃芪20g 炒白術(shù)12g 云茯苓12g 嫩黃精20g 淮山藥20g(打) 炒酸棗仁12g 炙遠(yuǎn)志6g 干石菖蒲6g 紫石英20g(先煎) 14帖
四診:2月28日。證情穩(wěn)定,偶有心慌,多動則胸悶,行走稍快時仍有左胸隱輕發(fā)。血壓偏高(170/110mmHg),目花,指麻,舌干。舌偏紅,苔薄白,脈細(xì)。肝陽偏亢,心臟累傷難復(fù),擬增入平肝潛陽之品。
處方:炙甘草9g 大白芍20g 炙生地20g 生黃芪20g 嫩黃精20g 炒棗仁12g 柏子仁12g 炙遠(yuǎn)志6g 云茯苓12g 淮山藥20g 羚羊粉0.6g(分吞) 夏枯草20g 生牡蠣20g(先煎) 7帖
上方加減服3月余。
五診:6月13日。胸悶胸痛基本不發(fā),偶因疾走而有輕度胸悶,片刻即止。納便可,夜寐安。舌淡紅偏暗,苔薄白,脈細(xì)小弦。病去十之八九,擬散劑善后。
處方:參三七18g 生曬參45g 沉香粉14g
上三味共研末,一日3次,每次吞服1.2g。長服無虞。
四月后隨訪,停藥3月多,胸悶胸痛未發(fā),行動一如常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