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臺北故宮博物院古畫珍品欣賞〗清代部分三(原圖免費發(fā)放)

      清代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由于入主中原的滿族統(tǒng)治者對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以及市民文化思湖和審美意識在生產(chǎn)恢復(fù)后的增長,加之西方文化的逐步傳入,使繪畫、書法等藝術(shù)門類均呈現(xiàn)出獨特的時代風(fēng)貌。清代繪畫繼續(xù)元、明的趨勢,文人畫日益占據(jù)畫壇主流,山水畫和水墨寫意畫盛行,畫派林立、風(fēng)格紛呈。

清 綿億 繪宜春呈瑞84.4cmX35.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綿億(1764-1815),乾隆皇帝孫、榮親王永琪第五子。綿億自幼熟讀經(jīng)史,擅長書畫。嘉慶四年(1799),晉榮郡王。月季,梅迎春盛開,花枝俯仰有致,花色自然典雅,小口筒式青釉瓶,短頸,溜肩,為直立式插花。瓶口以葉遮住,構(gòu)圖平穩(wěn),竹葉位置有創(chuàng)意。以松、竹、梅插瓶,旁綴水仙、玉磬、百合、柿子、如意,象征「平安吉慶、百事如意」。年節(jié)插花則是清宮例行陳設(shè)之一,本幅為典型歲朝清供作品,上有嘉慶七年(1802)御題詩。

清 綿億 繪宜春呈瑞84.4cmX35.7cm 局部

清 錢維城 仿黃公望秋山圖92.3cmX43.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1720-1772),字宗盤,號幼庵,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1745)狀元,官至刑部侍郎。山水師法元人、以四王風(fēng)貌為宗,后得董邦達指點,是乾隆朝重要詞臣畫家。依畫上辛巳年(1761)乾隆帝御題,此軸是乾隆二十六年七月,錢維城隨扈前往避暑山莊后作。畫中主山巖塊層疊向上,構(gòu)圖與王原祁仿效黃公望秋山圖略相通,但亦強調(diào)連續(xù)的山嶺,似乎已將隨侍所見融會其中。

清 錢維城 仿黃公望秋山圖92.3cmX43.5cm 局部

清 錢維城 寒林欲雪171.2cmX76.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寒林欲雪171.2cmX76.5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春花三種113cmX80.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約1720-1772)江蘇武進人。字宗盤,號茶山,晚號稼軒。乾隆十年(1745)狀元,入值南書房,官至工部侍郎。初從陳書(1660-1736)學(xué)花卉,后改習(xí)山水。繪春天盛開花卉,玉蘭、牡丹、海棠,用筆工細,著色秾艷。畫風(fēng)受鄒一桂(1686-1772)影響,屬于宮廷應(yīng)制畫。

清 錢維城 畫春花三種113cmX80.1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借山齋圖63.7cmX31.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1720 —1772)于第二次南巡時陪同南下,不但于蘇州繪「借山齋」一景,稍早經(jīng)過家鄉(xiāng)常州時,亦為乾隆皇帝繪制當(dāng)?shù)孛麆偬K軾「艤舟亭」,頗似御用的隨行寫生畫家。此作描繪蘇州虎邱一帶的景致,承續(xù)「四王」山水風(fēng)格,并揉合地貌與建筑,呈現(xiàn)出清代宮廷正統(tǒng)派山水畫的風(fēng)貌。乾隆皇帝于虎邱所題詩句「林泉印證真親切,秀麗從來說虎邱」,顯示出他以藝術(shù)品「即景印證」的習(xí)慣,并不囿于古代名跡,當(dāng)朝詞臣的畫作亦可添助游興。

清 錢維城 畫借山齋圖63.7cmX31.8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山水193.8cmX135.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畫山水193.8cmX135.2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天中瑞景112.3cmX58.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畫天中瑞景112.3cmX58.7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洋菊112.7cmX57.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1720-1772),江蘇武進人。字宗盤,號茶山,晚號稼軒。乾隆乙丑(1745)狀元,仕至工部侍郎。初從女畫家陳書(1660-1736)學(xué)花卉,后改作山水。本幅畫菊花五種,姹紫嫣紅,花形各異。用筆工致,穩(wěn)健有力,設(shè)色秾艷?;ㄐ狞c蕊如同畫龍點睛,尤顯精神。同時以色塊線條營造花瓣舒卷與葉片老嫩向背的視覺效果。雖師陳書,卻化古樸醇老為細勁靈活與鮮妍明媚,似受詞臣畫家鄒一桂(1686-1772)影響。

清 錢維城 畫洋菊112.7cmX57.5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御制雪中坐冰床即景36.5cmX194.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西元一七二○-一七七二年),字宗盤,號幼庵,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一七四五)狀元,繪畫遠學(xué)元四家,近學(xué)四王,得董邦達指點,入值南書房。此幅圖像呈現(xiàn)乾隆御制詩「雪中坐冰床即景」,以縝密的筆觸,描繪冬日里,侍衛(wèi)推挽乾隆乘坐的黃幄冰床,緩緩越過西苑太液池的景象,在冰封大地、細雪紛飛的白色詩意里,以細小的點景人物,襯托寬廣湖面及兩岸御苑房舍。

清 錢維城 畫御制雪中坐冰床即景36.5cmX194.3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畫豫省白云寺圖129.4cmX6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西元一七二○-一七七二年),字宗磐,號幼庵、晚號稼軒,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書法學(xué)蘇軾,供奉內(nèi)廷,為畫苑領(lǐng)袖,隨侍乾隆北幸南巡,很得賞識。乾隆庚午(一七五0)秋,巡視河南,經(jīng)過獲嘉縣,順道游覽縣治西北元代白云寺,并賦六絕句,歸后,命錢維城繪制紀游之作。畫中寺廟建筑、崎嶇階梯步道及層巖疊壑山勢,經(jīng)過畫家精心設(shè)計與描繪,將名山勝水濃縮呈現(xiàn)在畫軸之上。

清 錢維城 畫豫省白云寺圖129.4cmX62.5cm 局部

清 錢維城 江山覽勝圖高宗御題190.5cmX10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江山覽勝圖高宗御題190.5cmX100.8cm 局部

清 錢維城 梅茶水仙114.1cmX75.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梅茶水仙114.1cmX75.6cm 局部

清 錢維城 盤山圖高宗御題159.5cmX55.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盤山圖高宗御題159.5cmX55.6cm 局部

清 錢維城 棲霞全圖224.9cmX158.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錢維城(西元一七二○-一七七二年),江蘇武進人。字宗磐,號茶山。乾隆十年(一七四五)狀元,官至刑部侍郎。早年曾隨母陳書學(xué)畫花卉,后亦畫山水,師法元代王蒙和清初王原祁,并得董邦達指導(dǎo),為當(dāng)時宮中畫苑領(lǐng)袖。作品具備構(gòu)圖繁密,筆墨蒼秀的特質(zhì)。本幅寫江蘇棲霞寺全景。畫丘壑起伏,林木蔥郁,云霞流轉(zhuǎn),寺院村屋錯落其間,景致極為幽靜秀麗。

清 錢維城 棲霞全圖224.9cmX158.5cm 局部

清 錢維城 溪亭秋色79cmX36.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溪亭秋色79cmX36.7cm 局部

清 錢維城 夏山欲雨144.2cmX59.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夏山欲雨144.2cmX59.6cm 局部

清 錢維城 新韶如意圖105.2cmX55.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新韶如意圖105.2cmX55.9cm 局部

清 錢維城 雪浦歸帆圖114.9cmX64.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雪浦歸帆圖114.9cmX64.4cm 局部

清 錢維城 云峰蕭寺122.8cmX6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云峰蕭寺122.8cmX63cm 局部

清 錢維城 云壑鐘聲69.7cmX27.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維城 云壑鐘聲69.7cmX27.3cm 局部

清 錢載 畫墨梅御題78.6cmX139.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載 畫墨梅御題78.6cmX139.5cm 局部

清 錢載 靈仙祝壽圖185.3cmX79.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載 靈仙祝壽圖185.3cmX79.3cm 局部

清 錢載 寫玉田詞意137.7cmX68.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錢載 寫玉田詞意137.7cmX68.4cm 局部

清 清人 狻猊圖126cmX187.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清人 狻猊圖126cmX187.6cm 局部

清 沉振麟 牡丹蘭花189.4cmX78.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沉振麟 牡丹蘭花189.4cmX78.9cm 局部

清 石濤 畫山水154.7cmX47.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 畫山水154.7cmX47.6cm 局部

清 世鑒 畫夏山欲雨圖174.9cmX93.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世鑒 畫夏山欲雨圖174.9cmX93.4cm 局部

清 清世祖 畫鐘馗132.4cmX63.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清世祖 畫鐘馗132.4cmX63.6cm 局部

清 宋駿業(yè) 林亭煙岫116.3cmX5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宋駿業(yè) 林亭煙岫116.3cmX50.8cm 局部

清 孫祜 丁觀鵬合仿趙千里九成宮圖43.4cmX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朝的仿古畫亦常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此作即為一例,所仿的是本院所藏的趙伯駒〈漢宮圖〉?!礉h宮圖〉畫宮中仕女于殿閣園苑間的節(jié)慶活動,場景陳設(shè)多樣,描繪細膩,令人贊嘆。而孫祜與丁觀鵬的仿本則將建筑與擺設(shè)置換為清宮樣式,亦以細于發(fā)絲的線條描繪細節(jié),頗有與宋本爭勝的企圖。乾隆皇帝的題跋將其與唐代九成宮有關(guān)的諫官魏征與馬周的故實連結(jié)起來,將此作提升為蘊含規(guī)鑒意味的畫作。

清 孫祜 丁觀鵬合仿趙千里九成宮圖43.4cmX42.3cm 局部

清 孫祜 仿王維關(guān)山行旅圖170.9cmX92.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孫祜 仿王維關(guān)山行旅圖170.9cmX92.4cm 局部

清 孫祜 秋山樓閣159.8cmX98.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孫祜,江蘇人,乾隆時(西元一七三五-一七九六年)供奉內(nèi)廷。工人物、山水,師法王原祁(一六四二-一七一五)。曾與陳枚(一六九四-一七四五)、金昆、戴洪、程志道合繪〈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此幅畫溪山紅葉,院落梧桐。舟藏曲塢之中,牛出疏林之下。布局精工,可游可息,筆墨穩(wěn)健,唯妙唯肖。

清 孫祜 秋山樓閣159.8cmX98.6cm 局部

清 唐岱 仿范寬畫幅287.2cmX155.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1673-1752后),滿洲人,字毓東,號靜巖。因善畫只候內(nèi)廷,康熙(1662-1722在位)曾頒贈「畫狀元」。山水初師王原祁(1642-1715),但其用筆、著色并不似乃師。畫樹喜用夾葉,山石則以碎筆擦染,風(fēng)格纖秀細膩,更近于北宗畫法。本幅為全景式巨障山水,左下方自題「仿范寬法寫劉滄浪詩意?!棺饔谇×辏?741),時六十九歲。畫中山頂?shù)脑煨汀㈦s樹的布置與皴法的運用,均遠源于范寬(約950-1031間),惟山形過于圓整,略顯板滯。

清 唐岱 仿范寬畫幅287.2cmX155.2cm 局部

清 唐岱 仿范寬山水123.5cmX69.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1673-1752后),滿洲人,字毓東,號靜巖。因善畫只候內(nèi)廷,康熙(1662-1722在位)曾頒贈「畫狀元」。山水初師王原祁(1642-1715),但其用筆、著色并不似乃師。畫樹喜用夾葉,山石則以碎筆擦染,風(fēng)格纖秀細膩,更近于北宗畫法。本幅左下角自題:「乾隆八年(1743)孟夏仿范寬?!箷r唐岱七十一歲。畫中采全景式構(gòu)圖,主峰居中、山間寺觀錯落、水際作大石等元素,大抵遠承范寬(約950-1031間)〈溪山行旅圖〉;惟筆調(diào)規(guī)律,敷彩明麗,已屬清人面目。

清 唐岱 仿范寬山水123.5cmX69.3cm 局部

清 唐岱 仿倪瓚清閟閣圖119.6cmX47.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唐岱 仿倪瓚清閟閣圖119.6cmX47.1cm 局部

清 唐岱 倣范寬秋山瀑布157.5cmX63.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的仿古功力尤受乾隆皇帝重視和喜愛,其中仿范寬風(fēng)格的作品為數(shù)不少,此軸即為一例。畫中主山雄峙,中景嶺脊、山徑交叉,瀑布、柱石、林木參差其中,挺秀長松將前景坡坨與山石動勢連系起來,布置繁密且井然有序。全圖并非直接臨仿范寬真跡,而以小斧劈或較細碎的皴法畫山石,設(shè)色清麗為本作增添一份明凈之感。乾隆皇帝在畫上書「神」字,視之為中國繪畫中的最高等級。

清 唐岱 倣范寬秋山瀑布157.5cmX63.8cm 局部

清 唐岱 倣王蒙山水179.3cmX98.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1673-1754),滿洲正黃旗人。字毓東,號靜巖。善畫山水,康熙皇帝特賜「畫狀元」之銜,歷仕康、雍、干三朝。畫秋山瀑布群峰突起,煙靄環(huán)繞山腰,蒼松高聳。結(jié)合王蒙、王原祁樹石筆墨皴法,以細碎線條繪出層巒,空間縱深增加,構(gòu)圖富有變化。此畫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

清 唐岱 倣王蒙山水179.3cmX98.3cm 局部

清 唐岱 畫歸隱圖86.2cmX48.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西元一六七三-一七五二年尚在),滿州人。字毓東,號靜巖,又號知生、默莊。畫山水師法王原祁,官內(nèi)務(wù)府總管,以畫只候內(nèi)廷,康熙賜「畫狀元」。本幅畫幽巖架屋,秋色滿林,石磴盤空,泉流縈抱。用筆細致,山石多用干筆,帶皴帶擦,特重山勢向背??钍穑骸缚滴趿辏ㄒ黄叨埃┒蚂o巖唐岱」,故知此畫乃其四十八之作。

清 唐岱 畫歸隱圖86.2cmX48.4cm 局部

清 唐岱 松陰撫琴圖32.5cmX2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岱(1673-1754)滿洲正藍旗人。康熙皇帝曾賜「畫狀元」,雍正朝供奉內(nèi)廷。乾隆皇帝在青宮時期便十分喜愛唐岱的作品。此幅則為雍正十一年(1733)春日為寶親王所畫,詩塘有少見的寶親王親筆書跡,至為珍貴。

清 唐岱 松陰撫琴圖32.5cmX29.4cm 局部

清 唐岱 孫祜等繪慶豐圖393.6cmX23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高祖劉邦本是豐邑(江蘇豐縣)人,稱帝后定都長安。由于父親思鄉(xiāng),于是將長安的街道改建成豐的樣子,并命豐的居民移居于此,以滿足太上皇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幅畫由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家唐岱(一六七三-一七五二以后)、孫祜(十八世紀后半)、丁觀鵬(一七三六-一七九五)等合作,以繁縟而精工的技法,描繪新建的豐邑市街景象,殿宇宏偉,街市井然,色彩妍麗,是典型的清代院畫風(fēng)格。

清 唐岱 孫祜等繪慶豐圖393.6cmX234cm 局部

清 汪承霈 畫菊133.4cmX6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汪承霈 畫菊133.4cmX62.5cm 局部

清 汪承霈 繪御制詩意百福繁生圖129cmX62.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汪承霈(?-1805),字春農(nóng),號時齋、蕉雪,浙江錢塘人。乾隆十二年(1747)舉人,歷工部左侍郎、兵部尚書,嘉慶十年(1805)奏請回籍,卒于途中。善詩詞,能書,工畫花卉。柏樹、稻穗插瓶諧音「歲歲平安」,流云紅蝙蝠紋花瓶,幡旗置于花座旁,取其雙關(guān)諧音,寓意「洪福齊天」。笙、戟音同「升級」,祝頌加官晉爵;另有青銅斗與扁壺,寓意「日進斗金」。柏音同百、蝙蝠、幡旗、笙組成「百福繁生」,象征幸福好運。

清 汪承霈 繪御制詩意百福繁生圖129cmX62.2cm 局部

清 王炳 畫澄波月泛167cmX7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炳 畫澄波月泛167cmX72cm 局部

清 王炳 畫天平山景145.9cmX5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為王炳(生卒年不詳)所繪,圖像與張宗蒼〈萬笏朝天〉十分相近,無論山勢、路徑,甚至前景向左傾倒之松樹都照樣摹畫,惟尺寸略大,并改為綾本。王炳原為張宗蒼宮中弟子,乾隆皇帝頗看好他,曾于詩中提到「王炳為畫院學(xué)手中可造就者,惜才成藝而歿?!鼓涎蚕嚓P(guān)的各地圖像,如董邦達對西湖十景的詮釋、張宗蒼對蘇州山水的描繪,在乾隆皇帝支持下不斷被復(fù)制,儼然已成為皇家詮釋地方視覺形象的權(quán)威版本。

清 王炳 畫天平山景145.9cmX59.4cm 局部

清 王炳 山村煙雨71.5cmX71.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炳 山村煙雨71.5cmX71.5cm 局部

清 王炳 松路仙巖134cmX62.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炳 松路仙巖134cmX62.1cm 局部

清 王鐸 山水121.2cmX43.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鐸 山水121.2cmX43.8cm 局部

清 王翚 仿李營丘江干七樹圖96.4cmX54.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翚(西元一六三二-一七一七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又號烏目山人、劍門樵客。江蘇常熟人。山水得王時敏指授,為清初四大家之一。江岸七樹,松柏居中,兩側(cè)畫枯樹五株,高低偃仰,錯落有致;步騎三人,且語且行,隔岸作遙浦遠山。本幅布局一河兩岸出自元人,山石用披麻皴法則學(xué)董巨,而筆法皆出于自運,僅左側(cè)兩樹作枯枝下偃學(xué)蟹爪,略存李郭遺意而已。

清 王翚 仿李營丘江干七樹圖96.4cmX54.6cm 局部

清 王翚 仿趙大年水村圖155.5cmX5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翚 仿趙大年水村圖155.5cmX56cm 局部

清 王翚 仿趙孟俯春山飛瀑89.5cmX37.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翚 仿趙孟俯春山飛瀑89.5cmX37.7cm 局部

清 王翚 臨范寬雪山圖187.7cmX115.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翚(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劍門樵客、清暉主人。少即善畫,后又得王鑒、王時敏指授,并隨之閱覽各地珍藏,借機臨摹名跡,因能筆參古今,貌含南北,畫技之精熟為清代第一。本幅為王翚六十七歲之作,結(jié)構(gòu)、用筆、布局皆一本原作。惟稍有增益,如幅右遠山,中間忽成兩疊。最右一山,為原畫所無,蓋定稿后所添,并非初臨時的原意。

清 王翚 臨范寬雪山圖187.7cmX115.5cm 局部

清 王鑒 仿黃公望山水78.8cmX38.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鑒(1598-1677),江蘇太倉人。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染香庵主。崇禎六年(1633)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人稱王廉州。此軸采三段式構(gòu)圖,近景以巖塊堆壘組成,上方以高大樹叢連接中景主山,透過中央層層疊加、向后延伸的山體,在有限的畫幅中表現(xiàn)出全景山水的氣勢。用筆簡約,多以花青、藤黃、汁綠施染,僅以側(cè)筆干擦部分山石,加以小橋、村屋、漁舟點綴其間,傳達出山間隱居生活悠然自適的情趣。

清 王鑒 仿黃公望山水78.8cmX38.8cm 局部

清 王鑒 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134.9cmX78.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鑒(1598-1677),江蘇太倉人。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染香庵主。崇禎六年(1633)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人稱王廉州。本幅主景偏于左側(cè),以扭動、崢嶸的山勢連貫畫面近、中、遠三景,用濕潤的皴染配以赭石、花青、汁綠,賦予畫面清雅明亮的氣息。畫中綿延堆疊的山勢與茂密的樹木,凸顯出大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與大癡山水「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意相合。

清 王鑒 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134.9cmX78.9cm 局部

清 王鑒 花石盆蘭159.2cmX71.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玲瓏石上置天藍釉色盆器,下有同色盆托。蕙蘭集生種于盆中,花萼直立,一莖數(shù)朵,淺黃綠色,香氣濃郁。下用奇石為花臺,月季花、萬壽菊、剪秋羅等諸種秋卉雜生,呈現(xiàn)園林野逸生趣。春花為蘭,秋花為蕙。明清時期蘭藝栽培進入興盛時期,品種不斷增加,成為大眾觀賞之物。畫上款署「甲戌(1634)夏日寫,王鑒」,并鈐「知如、王鑒之印」。與清初「正統(tǒng)派」畫家王鑒同名,但畫風(fēng)不同,作者生卒年無可考。上為乾隆三十六年(1771)御制題畫詩,內(nèi)容貼切,表現(xiàn)出緊密的詩畫關(guān)系。

清 王鑒 花石盆蘭159.2cmX71.1cm 局部

清 王鑒 畫秋山圖111.1cmX48.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鑒 畫秋山圖111.1cmX48.3cm 局部

清 王鑑 溪山深秀161.7cmX6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鑒(1598-1677),江蘇太倉人。字圓照,號湘碧,自稱染香庵主。為王世貞(1526-1590)之孫,曾官至廉州知府。精山水,亦通畫理,被譽為清初「四王」之一。本幅為全景式山水,畫疊嶂回溪,山腰并有煙嵐彌漫,一派蒼郁之氣,溢乎絹素。右上方自題:「仿范華原」,此作主鋒居中鼎立,山頂灌木叢生,布局固遠承自范寬(約950-1031間),但易以青綠重色,且筆致工細,能于姸麗纖秀當(dāng)中,不失高雅的書卷氣息,已屬王鑒(1598-1677)自家面目。畫成于丙辰(1676),時七十九歲。

清 王鑑 溪山深秀161.7cmX62.5cm 局部

清 王敬銘 畫山水158.8cmX84.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敬銘 畫山水158.8cmX84.6cm 局部

清 王敬銘 畫山水159.3cmX69.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敬銘(1688-1721)畫學(xué)王原祁,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南巡時,進詩畫稱旨,供奉內(nèi)廷。此作雖不如王原祁(1642-1715)蒼渾混融,然筆畫細秀規(guī)矩,敷色精謹,反倒契合乾隆皇帝的喜好。畫中近中景以長披麻皴畫溪岸坡坨,其上林木蓊郁,追法黃公望;遠景巨大山體雄據(jù)云嵐之上,山頂?shù)\頭攢聚,祖述巨然。全作有典有源,結(jié)構(gòu)明晰,設(shè)色清麗,秀腴閑遠,乾隆皇帝特在幅上書一「神」字,以示嘉賞之情。

清 王敬銘 畫山水159.3cmX69.4cm 局部

清 王時敏 仿王維江山雪霽133.7cmX60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時敏(1592-1680),江蘇太倉人。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西田主人、偶諧道人等。性資穎異,淹雅博物,為清初四王之首。此幀作于戊申年(1668),王氏時年七十七歲。畫崇山深壑,雪林新霽。根據(jù)幅上題識,王氏曾見王維的〈江山雪霽圖〉和〈江干雪意〉長卷,認為二者的用筆運思,皆出于天機,參乎造化,后遂追憶其意以為此圖。通幅的構(gòu)景和用筆皆穩(wěn)厚,山坳樹隙色用重綠,畫法甚古。

清 王時敏 仿王維江山雪霽133.7cmX60cm 局部

清 王時敏 畫山水115cmX46.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時敏 畫山水115cmX46.8cm 局部

清 王圖炳 畫荷花133.2cmX35.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圖炳 畫荷花133.2cmX35.3cm 局部

清 王武 花鳥167.2cmX58.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武(西元一六三二至一六九○年),江蘇長洲人。字勤中,號忘庵,自稱雪顛道人。精鑒賞,見宋元明名跡,往往心摹手追,務(wù)得其遺法,故所繪花卉禽鳥,皆筆墨清雅而生意俱足,脫盡院畫習(xí)氣,時人以之比擬惲壽平。本幅作于康熙乙丑(一六八五年),時王武五十四歲。寫仲夏湖濱景致,鸜鵒棲于楊柳枝梢,湖石周遭,另有榴花、蜀葵、萱花相傍叢生,掩映成趣。

清 王武 花鳥167.2cmX58.7cm 局部

清 王幼學(xué) 畫瑞樹圖339.1cmX197.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幼學(xué) 畫瑞樹圖339.1cmX197.8cm 局部

清 王原祁 春山圖99.7cmX42.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春山圖99.7cmX42.7cm 局部

清 王原祁 春云出岫124cmX7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一六四二—一七一五)是清代「四王」正統(tǒng)派畫風(fēng)的宣揚者??滴蹙拍辏ㄒ涣逴年)考取進士后,即開始活動于宮廷,影響清代宮廷畫風(fēng)深遠,許多文臣學(xué)習(xí)他的山水風(fēng)格,曾參與《佩文齋書畫譜》的編纂。本作品未記年,是畫在絹上的作品,使畫面上的設(shè)色效果有更多光透感。山脈的構(gòu)筑,引用了元代黃公望的圖繪方式,但更為復(fù)雜。

清 王原祁 春云出岫124cmX7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丹山碧樹111.7cmX49.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丹山碧樹111.7cmX49.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北宋人山水軸106.5cmX6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北宋人山水軸106.5cmX60.5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筆意85.2cmX4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近景描繪水平向右突出的水岸,有高大的樹叢將近景連貫至后方主山,山體層層堆疊、延伸扭轉(zhuǎn),合于王原祁畫論講究的「氣勢」。用筆精要簡約,以干筆勾畫樹石山體后再作皴擦,較少暈染。題識:「大癡畫,由淡入濃,以意運氣,以氣會神,雖粗服亂頭,益見其嫵媚也。作者于行間墨?,得幾希之妙,若以跡象求之。便大相徑庭矣。」此軸作于1707年,構(gòu)圖及物象布排與另一幅同年巨作〈仿黃公望秋山圖〉近似,或出于同稿。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筆意85.2cmX44.7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筆意104.4cmX54.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筆意104.4cmX54.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秋山圖81.3cmX50.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康熙庚戌(1670)進士,歷官少司農(nóng)。與祖父王時敏、王鑒與王翚合稱「四王」。山間云氣繚繞,屋舍錯落,礬頭與平臺點綴其間。近景畫橫向坡岸,上端聳立的樹木將近景串聯(lián)至中景斜向堆疊的主山。右半布置大片水域,隨水岸往右后方遠景逐漸延伸,最后與遠山山腰的白云連成一氣。樹石與山脈對應(yīng)水域和云氣,形成兩股虛實相映、交相作用的視覺力量。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秋山圖81.3cmX50.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05.4cmX50.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康熙庚戌(1670)進士,歷官少司農(nóng)。與祖父王時敏、王鑒與王翚合稱「四王」。此幅以溪水分隔遠近兩岸,近景坡岸由右下延伸至左側(cè)上方形成尖峰,隔著中景水域與造型崢嶸的遠山遙相呼應(yīng),在畫面上形成不穩(wěn)定的動勢。山體輪廓淺淡,質(zhì)面多用干擦而成,再以側(cè)筆點苔于山頂巖縫間。題識:「大癡畫。經(jīng)營位置。可學(xué)而至?;穆噬n莽。不可學(xué)而至。思翁得力處。全在于此。此圖余仿其意?!?/p>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05.4cmX50.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06.5cmX60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用披麻皴與側(cè)筆擦染山石,多處直接以赭石、汁綠、花青暈染,鮮麗的色彩對比帶給畫面生意盎然的氣息。前景兩組高大喬松引發(fā)兩股山體運動:一支由左下至右中并延伸至右側(cè)主山;另一支則由左下至左中山脈、最后再由遠山山脊延伸往右上主山。透過橫向汀渚、房舍、小橋、土坡聯(lián)結(jié)左右兩脈山勢。流水從右下引入,隨著兩道山勢左右回蕩、似斷實連,導(dǎo)向遠方水岸與天際融成一體,將山體環(huán)抱在水天相連的構(gòu)圖之中。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06.5cmX60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22.4cmX58.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122.4cmX58.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李營丘筆意47.3cmX66.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西元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年)字茂京,號麓臺,一號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滴醭援嫻┓顑?nèi)廷,鑒定古今名畫。善畫山水,學(xué)黃公望淺絳山水尤為獨絕。著有「雨窗漫筆」、「掃花庵跋」行世。本幅作于五十八歲,水墨畫雪景自謂仿李成,為王原祁傳世作品中較鮮見。畫中山石層疊,松林枯木參錯,森森郁郁,蒼涼荒率,一派嚴冬景象。

清 王原祁 仿李營丘筆意47.3cmX66.4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米芾云山圖100.3cmX57.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米芾云山圖100.3cmX57.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倪黃山水93.9cmX48.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倪黃山水93.9cmX48.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64.3cmX4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64.3cmX4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69.6cmX4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69.6cmX4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97.2cmX45.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一六四二-一七一五),江蘇太倉人,時敏之孫。字茂京,號麓臺,康熙庚戌(一六七0)進士,歷官少司農(nóng)。畫由家學(xué),遠邁時倫,為清四大家之一。老境蒼茫,益趨沉郁。跋中曾謂,倪(瓚)黃(公望)有相通處,而此幀筆墨,倪黃外實別有沙彌(吳鎮(zhèn))蹤跡。故雅韻之中,饒沉酣意趣,為七十一歲時作。

清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97.2cmX45.9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筆意93.5cmX4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筆意93.5cmX4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筆意100.5cmX45.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筆意100.5cmX45.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山水41.3cmX28.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山水41.3cmX28.4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山水97.9cmX53.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王蒙山水97.9cmX53.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仿趙孟俯仙山樓閣141.1cmX76.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仿趙孟俯仙山樓閣141.1cmX76.7cm 局部

清 王原祁 華山秋色115.9cmX49.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王時敏之孫。繼承家法,學(xué)元四家,然能自出心裁,為清初四王之一。此幅為畫家游歷華山歸來之作。畫中壘石成山,而不覺細碎,蓋用墨渾厚,足以總攝全體。云煙迷漫,是黑中求白,實里求虛。遂使近山益形突出,背山漸淡、漸簡、漸小,因之層次井然。全圖重在筆情墨趣,與華山實景并無關(guān)聯(lián)。從畫風(fēng)看來,應(yīng)為王氏五十二歲以后所畫。

清 王原祁 華山秋色115.9cmX49.7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川煥采圖144.7cmX77.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西元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年),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王時敏之孫。畫由家學(xué),遠邁時倫,為清四大家之一。岡巒起伏,云嵐繞山,分流曲澗,江村錯落。本幅構(gòu)景繁而不亂,布局細而不碎。章法精妙,虛實相發(fā),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畫山畫樹,狀似草草,而筆墨精練,實從錘煉中出也。

清 王原祁 畫山川煥采圖144.7cmX77.7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1)64.7cmX47.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1)64.7cmX47.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2)54.4cmX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2)54.4cmX3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3)54.3cmX32.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原題簽作〈高宗御題王原祁山水〉,《石渠寶笈三編》則著錄為〈王原祁畫山水八軸之二〉。畫秋山紅樹,曲徑通幽。山頂作礬頭密林,皴筆細若雨點,凡此皆遠承自范寬(約950-1031間)家數(shù)。右上方自題「擬范中立」,幅左及上方各有乾?。?736-1795)題詩一首。下方另有蔣溥(1708-1761)、汪由敦(1692-1758)、嵇璜(1711-1794)、梁詩正(1697-1763)等臣工題詩,并裱成書畫合璧的長軸。此一系列作品當(dāng)年應(yīng)深受高宗所喜愛,并長期懸壁觀賞,導(dǎo)致畫心遭到蟲蝕,殘損嚴重,殊屬可惜。

清 王原祁 畫山水(3)54.3cmX32.9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4)50cmX32.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4)50cmX32.8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5)54.2cmX3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5)54.2cmX33.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6)54.1cmX33.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6)54.1cmX33.1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7)54.2cmX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7)54.2cmX33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山水53.9cmX32.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山水53.9cmX32.8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溪崦林廬95.7cmX5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畫溪崦林廬95.7cmX5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畫中有詩圖97.8cmX43.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原祁(1642-1715),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王時敏之孫,生于繪畫世家,為清四大家之一。此軸作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此年元夕,友人江天遠、張穉昭、吳歷坐船來訪。故友佳節(jié)重聚,作圖紀其事。筆墨精妍,設(shè)色雅澹,滿紙靈秀之氣,為其中年精心之作。

清 王原祁 畫中有詩圖97.8cmX43.4cm 局部

清 王原祁 江山清霽123.8cmX53.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江山清霽123.8cmX53.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秋山圖74.3cmX41.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軸左側(cè)描寫「實」的樹石、坡岸、房舍及主山,對應(yīng)到右側(cè)大片留白產(chǎn)生「虛」的廣大河面。透過近景坡岸樹叢聯(lián)結(jié)中景山體,加以斜向堆疊的山勢引導(dǎo)觀者視線移動。借著與山體并排的曲折水域,由右下往左中、接續(xù)轉(zhuǎn)折右上的流動,與實體山石形成兩股相互呼應(yīng)的運動方向。此作以干筆界定山體樹石輪廓,再用側(cè)筆干擦增添物象質(zhì)感,以花青與朱砂作苔點及紅葉。自識:「康熙壬午(1702)長夏。仿黃子久秋山于京師邸舍?!?/p>

清 王原祁 秋山圖74.3cmX41.2cm 局部

清 王原祁 山村雨景148.4cmX5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山村雨景148.4cmX55cm 局部

清 王原祁 山村雨景148.4cmX5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 山村雨景148.4cmX55cm 局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臺北故宮博物院古畫珍品欣賞〗清代部分一(原圖免費發(fā)放)
宋、元|臺北故宮珍貴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古畫珍品欣賞 宋代部分(一)
宋勾龍爽山水軸40.8x29.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王原祁《仿黃公望山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蔡襄《入春帖》《貧賢帖》《思詠帖》《陶生帖》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