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是先天已定的,不能爭,運勢卻是可以改變的。而且,有時運勢的好壞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对鰪V賢文》中“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且看《醒世恒言》中的“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是怎么講述王勃一夕千里,千古傳誦的《滕王閣序》是如何一揮而就的。
話說大唐高宗朝間,有一秀士王勃,幼有大才,通貫九經(jīng),詩書滿腹。王勃十三歲時,隨舅舅外出游歷,準備從金陵去往九江。
船到馬當山時,忽然風濤亂滾,船幾乎就要傾覆,滿船的人都很恐懼,虔誠禱告江神,許愿保護。惟有王勃端坐船上,毫無懼色,朗朗讀書。大家都感到很怪異,王勃卻笑道:“我命在天,豈在龍神!”遂取紙筆,吟詩一首,擲于水中。須臾風平浪靜。其詩曰:“唐圣非狂楚,江淵異汨羅。平生仗忠節(jié),今日任風波。”
少頃,船停在馬當山下,大家都上岸游玩。王勃獨自閑游,見一古廟,上面朱紅漆牌寫著:“敕賜中原水府行宮。”王勃吟詩一首于壁上,詩曰:“馬當山下泊孤舟,岸側(cè)蘆花簇翠流。忽睹朱門斜半掩,層層瑞氣鎖清幽。”詩罷,走入廟中,焚香祝告。正欲歸舟,見一老叟,貌若神仙。王勃見而異之,與老人作揖。老叟道:“我早上聽你在船內(nèi)作詩,義理可觀。你有如此清才,何不進取,身達青云之上呢?”王勃答道:“家境窘迫,流落窮途,有失青云之望。”老叟接著告訴他:“來日重陽佳節(jié),洪都閻府君欲作《滕王閣記》。子有絕世之才,何不竟往獻賦,可獲資財數(shù)千,且能垂名后世。”王勃道:“此到洪都,有幾多路程?”老叟道:“水路共七百余里。”唐朝時候的交通狀況,可不是今天的交通可比的,這七百多里水路,一日功夫是無論如何也到達不了的??衫羡艆s道:“你上船就是,我當助你一臂之力,讓你明日早達洪都。”并告訴王勃,他就是中源水君。王勃拜謝。不一會果然有一舟至,老叟令王勃上船,但見祥風縹緲,紅光罩岸。王勃駭然回視江岸,老叟不知所在,已失故地矣!
頃刻天明,船頭一望,果然已到洪都。
是日正是九月九日,王勃直達帥府,正見本府閻都督果然開宴,遍請江左名儒,士夫秀士,俱會堂上。太守開筵命坐,請各處來到名儒,分尊卑而坐。這些客人,大都是文詞超絕,當世名儒。王勃年幼,坐于座末。少頃,閻公說明主題,是想請才高者作《滕王閣記》,刻石為碑,留萬世佳名,使不失其勝跡。
閻都督此次宴客,本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吳子章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很是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文章寫完后,遍示諸儒,一個個面如土色,莫不驚伏,不敢擬議一字,王勃之名由此直達天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