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
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若不需磨礪心智自然高潔,不需倡導仁義而自然修身,不追求功名而天下自然治理,不退居江湖心境自然閑暇,不疏落氣血而自然壽延長久,沒有什么不忘于身外,而沒有什么不懼于自身,只要內心寧靜淡然,心智不滯留一方,美好的東西自然隨之而來,這才是天地的永恒之道,這也是圣人無為的無上之德。
人生逍遙不在于外物,而在于自己的內心,只要心有逍遙之念,外在事物自然無困擾之結,修行也不必刻意的追求詩和遠方,只要內心舒適,內心淡然,一切自有清明。
在生活中,很多人拘束于世俗瑣碎的根源,正是因為自己主觀意念對于世間的執(zhí)念,而結局越是執(zhí)念,人生越多了些許煩惱與痛苦。
只有經(jīng)歷過世俗,歷經(jīng)過低谷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計較的一切,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
人生不必過度拘泥于任何繁瑣當中,一切隨心,一切隨性,便是最好的姿態(tài)。
蘇軾的《定風波》之中吟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時的蘇軾經(jīng)歷了少年得意,二十出頭的時候就經(jīng)歐陽修等人舉薦,在京城名聲大噪;但也經(jīng)歷了人生低谷,在人生中年的黃金時期被人陷害,被貶黃州,此時正是人生低谷之中。
人只有在極度痛苦的時候,才有一種對于生命通透的感悟,而蘇軾也正是如此,他的《定風波》這一句詩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
“一蓑煙雨任平生”,披一身蓑衣,任憑一生風雨,“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信步歸去,人生既無風雨,也無天晴。
這才是對于人生最好的一種釋然,而人生最妙的姿態(tài)也不過如此。
《菜根譚》中說: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這本身是一種美德,但是過于認得太真,把自己弄得有些太苦,更無助于調試心情,也失去生活的樂趣。
淡泊寡欲本是高尚情操,但是過于逃避社會,也無法對人有所幫助。
人生所有的認得太真,都不能讓自己找到一個適度的狀態(tài),這樣的人生談何舒適呢?
即便世俗緊迫,也要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雅致,拋卻自己的私心雜念,靜下心做人生喜歡的事情,找到一種安貧樂道的自由與安定。
東晉的大詩人陶淵明,就是因為厭倦仕途而歸隱田園,夫人和他志同道合,兩人“夫耕于前,妻鋤于后”,過著樸素而自然的生活。
陶淵明特別喜愛菊花,在家的四周籬笆旁邊都種上了菊花,正所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是出自于陶淵明之口。
每逢朋友來訪,飲酒必醉,無論富貴貧賤,家中有酒,必然與人豪飲一番。
對酒當歌,共唱人生幾何,而且醉時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這樣的境界需要多少的淡泊,明志,清靜,淡然,而陶淵明全都做到了。
人生欲念,是人生進取的根源,但是欲念太強,自然無法懂得什么是生活,只有真正的靜下心,用心感悟,才能看透這世間人生的奧妙。
內心淡薄,心無雜念,才會感受到真正簡單寧靜的生活,心性安靜的人自然有如水一般的人生,這便是道。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國學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樣的感悟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