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民初新舊之爭怎樣發(fā)展為向'文化'開戰(zhàn)、一體兩面的正本清源

導語:蓋五四運動本有廣狹兩義,一般所謂狹義的五四運動即指1919年的學生運動,而廣義的五四運動,常與新文化運動同義,有更寬的上下時限。通常單說新文化運動時,不致與五四學生運動相混;但若說五四運動,則又常指代新文化運動。

回顧五四愛國運動

甚或可以說,五四就是新文化運動的標識。那是一個蘊涵非常豐富的運動,李麥麥在1935年提出,''五四'運動自身是兩個歷史運動之攜手。'五四'運動,始終是中國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運動和'開明'(Enlightenment)運動之合流'。此所謂'開明運動',現(xiàn)在一般翻譯成'啟蒙運動',在歐洲與文藝復興并不同時。

新文化運動,也被稱為'東方的思想啟蒙運動'

兩者一前一后,相加約有四五百年之久(從14世紀到18世紀)。遠隔重洋歷時幾百年的外國精神移到中國,濃縮在幾年之間,想不擾亂視聽都不行。故他特別提醒說,'會合的歷史運動是很易混淆人們視力的'。

今天筆者先從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的關(guān)聯(lián)認識后者究竟是外來沖擊的反應還是自我的覺醒,繼考察民初新舊之爭怎樣發(fā)展為向'文化'開戰(zhàn),一體兩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壞與建設,以及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相互影響,希望能有助于形成整合性的認知。同時也通過檢視新文化運動的遺產(chǎn),去理解后五四時代。

一、革命的延續(xù):從辛亥到五四

五四新文化運動,就常被視為一場革命。《大公報》在1929年的五四紀念日發(fā)表社評,便說中國國民已'久在革命的輪回地獄中旋轉(zhuǎn)無已'。其不欣賞革命的口氣是明顯的,卻也看到了時代的特征,并反映出五四在時人眼中的符號意義。

《大公報》

民初有不少人把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關(guān)聯(lián)起來思考(盡管或見其異,或見其同),多少體現(xiàn)出泛革命觀的延續(xù)。辛亥革命不僅導致清廷的覆亡,也意味著幾千年帝制的終結(jié)。對于這樣的歷史大轉(zhuǎn)變,當時國際國內(nèi)都未曾予以足夠的重視。

部分或因那次革命顯得出人意料的容易,好像才剛剛開始,就已勝利結(jié)束了。黃遠庸當時就說,'革命以來,吾清潔高尚之國民,以愛國之熱誠,奔走于義師之下,此所謂人心革命,非一手一足之烈'。

蓋若不是全民人心所向,很難解釋這場革命何以能如此輕易便取得成功。不過這也揭示出民初的一股潛流,即從文化角度認識辛亥革命。中國讀書人向具超越意識,往往更關(guān)注那些相對虛懸而長遠的非物質(zhì)影響力。稍微高遠一點的名相,如'道'在中國,雖然也有具體的時空意義,更永遠有超時空的意義。

高一涵把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并聯(lián)思考

然而袁世凱以后的當政者并未將傳承文化列入其議事日程,故民初文化的延續(xù)更多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于是有后來李盛鐸眼中天崩地裂的文化丕變。同在1917年,《新青年》早期的主要撰稿人高一涵就把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并聯(lián)思考,以為'往歲之革命為形式,今歲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國人已明知而實行之矣;惟政治精神與教育主義之革命,國人猶未能實行',故應盡快從事其所說的精神革命。這里的形式革命和精神革命,很像黃遠庸說的手足革命和人心革命,但'人心革命'在1912年時是一種眼前狀態(tài)的觀察,幾年后卻成了即將采取的行動目標,折射出時人對辛亥革命認知的轉(zhuǎn)變———其不成功正在于人心未曾'革命',所以仍只是手足或形式的革命,而不是人心或精神的革命。

法國哲學家???/p>

福柯(MichelFoucault)曾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中世紀國王的腦袋被砍下來了,但在思想文化中仍然沒有被砍下來;亦即君主制雖然已經(jīng)被推翻,但此后文化上一系列的相關(guān)概念,仍來自帝制時代,需要繼續(xù)將其揭示出來,甚或進行'斗爭'。

圖為翟秋白先生

??氯舳形模憧蓮啮那锇椎谋硎鲋锌吹筋愃频囊馑?。五四前后,分享著那樣觀念的,不在少數(shù)。大體上,后人以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并論,甚至以為辛亥不如五四,既受鼎革之時輕視革命眼光的影響,也因泛革命觀念的吹拂。

蔣介石與戴季陶先生

從廣義的眼光看革命,仍會發(fā)現(xiàn)辛亥革命的不足。身與辛亥革命的戴季陶在五四當年就說,他的一位朋友以為,'革命幾次'并未顯出什么好的效果,而戴季陶答道,不一定要'炸彈、手槍、軍隊,才能夠革命,才算是革命'。實則'平和的新文化運動,這就是真正的革命',因為這是'大創(chuàng)造的先驅(qū)運動',如果不想亡國,就'只有猛力做新文化運動的工夫'。戴季陶所說的真革命,還是在為非暴力的新文化運動正名。

20年后,1916年出生的山東邊緣知識青年杜深如則說,因為'辛亥革命沒有成功,所以生在有總統(tǒng)的時代和有皇帝的時代沒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還是在歐戰(zhàn)期間展開的,這就是歷史上所謂五四新文化運動'。

梁漱溟:東西人教育不同

真革命所指謂的對象未變,但此時已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的對應語了。似此從廣義的革命觀看兩次革命而論其是否真革命,漸成一種思想套路。梁漱溟后來也說:'辛亥革命,自一方面說,固不同于過去之變化改制而止,但至多亦只算得中國禮俗丕變之開端。必待'五四'新文化運動,直向舊禮教進攻,而后探及根本,中國乃真革命了。'

與杜深如基本否定辛亥革命不同,梁漱溟初步肯定了辛亥之舉的革命性,但認為不夠,所以仍不能算真革命。而新文化運動之所以算得上真革命,即在于其探及根本直攻舊禮教,亦即其革命之真,恰表現(xiàn)在文化層面。

辛亥革命成功

辛亥鼎革是一次改朝換代的武裝革命,而新文化運動則是一場以文化命名的運動。把文化'運動'視為真'革命',并質(zhì)疑武裝革命是否夠'真',呈現(xiàn)出顯著的詭論意味,卻是當年很多人的共同特點。這樣的并論充分體現(xiàn)出近代中國革命的延續(xù)性和廣泛性,是泛革命時代的鮮明表征。也正因有廣義的文化觀的存在,新文化運動才可以被看成一場全面徹底的革命。

二、文化運動的延續(xù):沖擊反應與自我覺醒

'文化'正從一個并非共享的概念逐漸變?yōu)橐粋€眾皆分享的常用詞,這一進程大體與新文化運動同步(詳后)。本來中國古人一向以為政教相連,互為表里。但近代西潮沖擊帶來很多新思想和新觀念,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等。

五四運動中的學生群體

到這些外來范疇已經(jīng)廣為人知也廣為人用的時代,很多人受西方觀念影響,常把政治與文化區(qū)別看待,且多見其對立的一面。同時,盡管'革命'的涵義已不再與武力的改朝換代掛鉤,很多人心目中的革命仍與暴力密切關(guān)聯(lián)。

從那樣的視角看,即使偏向政治的五四學生運動,也與一般意識中的'革命'有較大區(qū)別,遑論一度有意要疏離于政治的新文化運動。因此,不少人以為辛亥革命是政治革命,而新文化運動側(cè)重文化思想;由于前一次革命的不徹底,后者才起而完成前者未能完成的任務。然而也正是文化的視角,提示人們新文化運動不僅可以看作辛亥革命的延續(xù),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文化努力。

陳獨秀在1916年年初就號召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覺醒起來,承擔民族更新的大業(yè):當此除舊布新之際,理應從頭懺悔,改過自新?!崛耸桩斠恍缕湫难?,以新人格,以新國家,以新社會,以新家庭,以新民族。必迨民族更新,吾人之愿始償,吾人始有與晰族周旋之價值,吾人始有食息此大地一隅之資格。

五四新青年

這明顯是梁啟超'新民'說的衍伸,其所新的面相有所擴大,而目的則更明確:即'與晰族周旋',并獲得'食息此大地一隅之資格',充分體現(xiàn)出西潮沖擊下中國讀書人的危機感。自從梁啟超以后,很多人都用器物、政制、文化三段論來詮釋近代中國對西方的認識以及中國自身的發(fā)展,一般都把新文化運動視為進入文化階段的表征。

這三次轉(zhuǎn)變的前提是中國讀書人先接受了以強弱(戰(zhàn)爭勝負)定文野的思路,故每次都是在中國的不成功后產(chǎn)生進一步外傾的覺悟。而其間還有一個差異,即前兩次轉(zhuǎn)變都是對外作戰(zhàn)(鴉片戰(zhàn)爭和甲午之戰(zhàn))失敗之后的'覺悟',但第三次卻不然。

除非是將文化階段提前到庚子后廢科舉和新政,否則新文化運動就更多是一次自我的'覺醒'。這就提示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新文化運動究竟是一個西潮沖擊下的反應,還是一個更多帶有自我意識的'覺醒'?

這樣,把新文化運動與辛亥革命關(guān)聯(lián)起來思考,可以有兩個方向,一是中國讀書人從很早就有了全面改變的意愿,一是到五四前后才首次脫離了對外戰(zhàn)敗的影響,甚至是受到西方因大戰(zhàn)而反省其自身文化的影響。

進而言之,究竟辛亥革命已是一場人心革命,還是它基本是一場政治革命,到新文化運動才轉(zhuǎn)向文化?或者如梁漱溟所說,辛亥革命已帶有文化革命的痕跡,但要到新文化運動才出現(xiàn)整體性的轉(zhuǎn)向文化?

如果把辛亥革命視為文化層面的人心革命,即使層次不深,就接近前一方向;如果把辛亥革命視為政治層面的手足革命,就傾向于后一方向。這牽涉到中國讀書人何時開始出現(xiàn)全面的'覺悟'及何時有了自我'覺醒',絕非小問題,而是一個重要差別,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思考和論證。

東南互保與庚子變法

梁漱溟借鑒了梁啟超的階段論,但又多從文化視角觀察。他也認為中國人在甲午海軍覆沒后有了新的認識,類似'興學校、廢科舉、造鐵路'等主張,以及庚子后的'變法之論',都是'他們想接受他們當時所見到的西方文化'。

光緒末宣統(tǒng)初多數(shù)'關(guān)心時勢的人,都以政治問題是最重要的;只要政治一改,便什么都改了'。而'到了革命事起,更是一個極顯著的對于西方化的接受,同時也是對于自己文化的改革'。

很多時人和后人都曾說過新文化運動的兩大任務就是引進西方文化和批判傳統(tǒng)文化,張東蓀的視角稍有不同,他是從這兩個方面思考運動的發(fā)生,即不僅把運動看作對西潮沖擊的反應,也視為自我反省的結(jié)果,得出一個相對'綜合'的見解。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把對外來沖擊的反應視為'正面的',而把針對內(nèi)部經(jīng)驗的自我覺醒看成'負面的'。

圖為張東蓀先生

這與張東蓀對當時文化與政治的關(guān)聯(lián)以及新文化運動本身的界定相關(guān)。要知道'文化'雖伴隨著新文化運動而興起,卻也多少因為時人將其對現(xiàn)實政治的失望與固有'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

文化運動不僅是'改革文化,就是推翻舊文化而傳播新文化',更是'思想的改新',也就是'從思想方面改革做人的態(tài)度,建立一種合于新思想的人生觀,而破除固有的一切傳說習慣'。而'所謂運動,就是要把這種重新做人的意義普遍于全國,使人人都沐化于其中'?;癯伤妆臼亲x書人的傳統(tǒng)責任,卻借文化運動而得到現(xiàn)代表述。要'化民'就必須'革政',所以從事文化運動不能放任政治。

當然,這也與新舊時代看待政與教的不同眼光相關(guān)。若據(jù)政教互為表里的傳統(tǒng)看法,政治與文化本是既可分又不可分的,兩者之間可以有差別,卻未必存在緊張。而從新引入的范疇看,文化與政治不僅確有差別,而且時常對立,故不能不有所區(qū)分。很多新文化運動的當事人,身處過渡時段,有時是新舊觀念兼具也兼用,有時則是用新詞語述說舊看法,需要據(jù)上下文小心辨析。

當胡適提出'國學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國文化史'時,他具體列出的'中國文化史'系統(tǒng)包括民族、語言文字、經(jīng)濟、政治、國際交通、思想學術(shù)、宗教、文藝、風俗、制度十種史。這樣一種廣義的文化觀與廣義的革命觀是相伴隨的,韓侍桁在十多年后總結(jié)說,'五四時代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整個革命的時期',涉及'經(jīng)濟、政治、社會、思想以及一切的學術(shù)的部門'。

變法維新六君子

如果戊戌維新就是一次文化運動,而辛亥革命亦然,則新文化運動與辛亥革命不同的,只是更多側(cè)重人心革命,因其伴隨著文化的興起,遂被視為文化的運動。但其特點究竟是尋求整套的文化改變,還是打擊文化的根本,也還需要辨析。從新文化運動的具體表現(xiàn)看,特別是一度提倡讀書人不參政、不議政,似乎更多是以整套文化的認識為基礎,有選擇地打擊其心目中文化的根本。因此,文化怎樣在新舊之爭中興起,并成為斗爭的目標,還需要簡略的考察。

三、文化在開戰(zhàn)中興起

前已提到,民初思想言說中文化的興起,與新文化運動相伴隨。更具體言,它首先和文學革命相關(guān)。在這次運動中,可以說文化是借文學而興,也可見一條從文學到文化的發(fā)展路徑。如韓侍桁所說,五四運動'以文學革命的標語為開端,無論是意識地或非意識地,實是選擇了最正確的途徑'。

因為文學包容較廣,'可以作為經(jīng)濟社會的表現(xiàn),可以作為政治的宣傳,可以拿它作為討論一切社會問題的工具'。而且,'文學'這名詞在中國歷史上向'未曾有過專門的定義,說是包容一切學術(shù)的總名,也未為不可'。

一張傳單引發(fā)的文學革命

文學革命的始作俑者所說的'文學',竟然與一般青年的觀念不同,最能說明文學革命雖使文學一詞流行,卻并未對何謂文學達成共識。'文學'在中國歷史上的確包容甚廣,直到清末,張君勱進入江南制造局的廣方言館,那時上課是'四天讀英文,三天讀國文'。

此中西兩'文',其實更多是中學與西學的代名詞。若說到'學',其在歷史上的包容之廣,又比'文'更勝一籌。從20世紀前二十年間士人的表述中,便可見一個明晰的從'中西學'到'中西文化'的發(fā)展進程。

'文化'一詞的流行,與1919年的學生運動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更為新文化運動本身所推進。據(jù)梁漱溟在五四后的觀察:'大約兩三年來,因為所謂文化運動的原故,我們時常可以在口頭上聽到,或在筆墨上看到'東西文化'這類名詞。'

這方面他自己有著深切的體會:他在1919年夏天寫《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導言時,曾說及'中國國民受東方化的病太深',要學會經(jīng)營現(xiàn)代生活,'非切實有一番文化運動辟造文化不可'。其中'文化運動'四字,'當時自疑杜撰'。但到1920年年初,不過六個月功夫,'文化運動'一詞'竟成腐語濫套'。

作為一個概念或名詞,外來的'文化'能取代既存的'教'或'學',表明使用者感覺到既存概念不足以涵蓋或表現(xiàn)他們想要表述的意思。這一方面體現(xiàn)出那時人們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有所不同,文化一詞更能表出其所欲言,確有應運而生的意味;另一方面,文化的興起本身也意味著梁漱溟后來清楚認識到的一個要點,即從虛體到實體的'中國',皆已幾乎不能自我表述了。

唯近代西方的學術(shù)以'獨立'為標榜,日益西化的'學術(shù)'概念因此而疏離了'道',于是又有'學術(shù)思想'一詞的出現(xiàn),多少帶有以'思想'來彌補'學術(shù)'之'失道性'的意味。'文化'一時取代'思想',便因它們那時多少都是同義詞。文化一旦興起,其革命的能力、目標和范圍都遠遠勝過文學。

自'戰(zhàn)國以后,這是孔子第一次受到重大的打擊'。就此意義言,''五四'時代的非孔運動',就是'戰(zhàn)國的哲人非孔運動之繼續(xù)'。以馬克思主義為武器的李麥麥,遂把隨之而起的整理國故視為'近代中國的第三階級復活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工商業(yè)的哲學表示'。

在過去的書籍分類里,儒家乃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論語》和《孟子》都是較晚才從'儒家'中升到經(jīng)典層次的。但在思想領域,自諸子學在晚清興起后,與儒學確實處于一種競爭的地位。而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存在的百家爭鳴,也可以視為其前導。這樣看來,新文化運動中的反對孔孟之道,不論是否回溯到戰(zhàn)國,至少也是晚清學脈內(nèi)在理路的延續(xù)。在梁漱溟眼中,這樣直搗黃龍式的戰(zhàn)斗,又更多是一種外力推動的劇變,不是'中國社會自己所能發(fā)生的'。若非'世界大交通,從外面引發(fā)他變,一而再,再而三,不會有此'。

所謂一而再,再而三,即是說新文化運動是從晚清各變革延續(xù)而來,但終究是'他變'而非'自變'。不過李麥麥所見略有不同,他以為,思想運動不管是怎樣為外鑠文化所影響,可是他在一開始時,總不得不把固有的先存的思想當作自己的出發(fā)點,不能不在自己固有的歷史中找出自己的譜系來。即使'五四'運動是完全的人工的'接生',但說接生仍不能不借助于先存的思想之根。

這就是說,新文化運動既有'外鑠'的一面,也有'自變'的一面。它不僅是外來沖擊的反應,也是一種自我的覺醒。李麥麥這一認識,有助于理解一個向文化開戰(zhàn)的革命性運動何以會出現(xiàn)看似溫和的'整理國故',并成為新文化運動一個重要而且持久的特色。

四、一體兩面的正本清源

先是胡適試圖為新文化運動定調(diào),提出了'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具體而言,研究問題與輸入學理是新思潮的'手段',主要針對現(xiàn)實人生社會的切要問題,并輸入西洋學理以為研究問題的參考材料;而整理國故是新思潮對于舊文化的'態(tài)度',再造文明是新思潮的'目的'。整理國故和反孔有一共性,即都是回向過去。李麥麥所謂以先存的思想為出發(fā)點,在固有的歷史中找出自己的譜系來,有今人所謂正本清源的意味。且回向過去既可以是戰(zhàn)斗,也可以是回歸,就看怎么理解,怎么推行。

有人可能在戰(zhàn)斗中不知不覺衍化為回歸,也可能本欲回歸者因看到了傳統(tǒng)的'丑惡'而轉(zhuǎn)向戰(zhàn)斗。時人和后人對新文化運動的觀感和態(tài)度,往往因此而產(chǎn)生歧義。余家菊很早就說:有甲午一役和庚子一役,國民對于本國武力之信念乃完全打破;有辛亥一役,國人對于本國政治制度之信念乃完全打破;有五四一役,國人對于本國之一切思想學術(shù)之信念皆完全喪失無余。

至此,國民自顧其身,乃無復絲毫昂藏之氣、自尊之概;與外人相遇,只覺自慚形穢,無一是處?!绱俗员┳詶壍拿褡澹€有立足于天地間之余地么?其所分階段與梁啟超的分段論大致相同,但判斷卻非常不一樣。尤其對五四的完全否定,帶有很強的文化民族主義傾向。

他正是看到了五四反傳統(tǒng)的一面,然所見過于偏頗,實無法解釋此后相當一段時間中整理國故的風靡。過去很多人都說,民初袁世凱當政幾年間有不少復古的舉措,是導致新文化運動反孔的直接因素。連后來很多研究者視為保守的杜亞泉那時也觀察到:'辛亥之革命,即戊戌以來極端守舊思想之反動;近日之復古,亦辛亥以后極端革新思想之反響也。'

這仍體現(xiàn)出那種把新文化運動和晚清舉措連接起來考察的思路,順延下去就可以說:此后反孔的文化革命,亦民初幾年復古之反響也。唯對于有新思想武裝的人來說,復古也可以是進步的。李麥麥就把整理國故視為'進步的復古'運動(因為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應像西方一樣復古)。

孔子自戰(zhàn)國以來第一次受到重大打擊,便與整理國故掛鉤。與余家菊的看法截然相反,在李麥麥眼里,整理國故和反孔不僅是有共性,幾乎就是一回事。而且他用'先生'稱國故,說'當時的思想文化中,除了賽、德兩位先生外,確還有一位國故先生'。

五四時以'先生'稱的通常只有民治(德)和科學(賽),整理國故能與其并列為三,地位就相當高了。在黃日葵眼中,整理國故表明一種新的覺悟和進步,即認識到了'以前的思想改造運動是借用歐洲思想為利器的,這種外來的思想根本就不能使有深根固蒂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明、傳統(tǒng)思想能夠得到澈底的改造'。

德先生與賽先生

現(xiàn)在是'從根本之根本的國民思想之所根據(jù)的國故下手做改造的工作',也就是'離開從前淺薄的改造運動,而從事于根本的改造運動了'。由于整理國故的字面義偏向中性,可能吸引更多的參與者,于是在反孔中逐漸減弱了斗爭性,甚或變成了一種對傳統(tǒng)的建設性整合。潘公展就認為,若從晚清以來的改革進程看,新文化運動的進步在于'采取西洋人研究科學之精神與方法,自動的研究一切自然界之現(xiàn)象及中國固有之學問',以'貢獻于世界'。在實踐層面,對于當時很多成年人來說,所謂國學其實是他們最為耳熟能詳且得心應手的領域,結(jié)果貌似'復古'的整理國故很快成了'最時髦'的活動。

看似詭論性的發(fā)展,卻也可能是運動的一種自然衍伸,雖有轉(zhuǎn)折,尚不離正本清源的初衷。讓保守者和趨新者同感不安的回向傳統(tǒng),恰表現(xiàn)出新文化運動那自我覺醒的一面。借用梁漱溟的術(shù)語,既然文化是在'開戰(zhàn)'中興起,則戰(zhàn)事一起,就不僅是一國一地的問題,其影響可能在戰(zhàn)斗中走向四面八方,出現(xiàn)各式各樣超出預想或根本未曾想到的發(fā)展,導致時人特別后人對新文化運動產(chǎn)生種種不同的認識。

本來新文化運動就不是一場謀定而后動的運動,故未曾想到的部分遠大于超出預想者。而其中最大的變數(shù),就是五四學生運動的爆發(fā)。要了解五四時代,先要認識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關(guān)聯(lián)。

五、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五四學生運動是現(xiàn)代中國史上劃分時代的一個界標,這是一般都接受的。不僅如此,即使縮小到新文化運動之中,它也曾起過類似分水嶺的作用。陳獨秀自己就坦承1919年的學生運動凸顯和確立了《新青年》在當時的主流地位。

在五四以前,'談文學革命、思想革命'刊物和報紙不過幾種;而到五四以后,'新出版品驟然增至四百余種之多'。不過羅家倫不僅看到了學生運動帶來的改變,他也注意到,學生運動就是新文化運動所孕育出來的。故'五四運動的所以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事前已經(jīng)醞釀許久了!

也因此,五四逐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標識。五四學生運動對新文化運動最明顯的改寫,應是走向'政治解決'的所謂轉(zhuǎn)向。卻也不限于此,如學生行為方式的套路化,就是一個不小的轉(zhuǎn)折。羅家倫觀察到,'當五四的時候,大家東謀西畫,都有一點創(chuàng)造的精神';此后則'一舉一動,都仿佛有一定的形式:有一件事情出來,一定要打一個電,或是發(fā)一個宣言,或是派幾個代表,而最無聊的就是三番五次的請愿,一回兩回的游街'。

運動有了套路,或表現(xiàn)出某種'成熟',卻也因此改變了風格,減少了'創(chuàng)造的精神'。對一個以青年為核心隊伍的運動來說,這樣的轉(zhuǎn)變多少也意味著朝氣的減退。實際上,梁漱溟就從學生在運動中的表現(xiàn)看到了他們與一般人的共相。

在這方面,參加運動的學生并不比普通民眾高明。也正因幾年來一些人經(jīng)常'借著'國民意思'四個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促成中國當時的狀況。梁氏最后一語非常值得體味,即新文化運動對學生的'培養(yǎng)'是多義的,既有思想方面的提升,也有行為方面不受約束的鼓勵。不僅如此,由于五四運動'實在成功太速',陡然把'學生的地位抬得很高,而各界希望于學生的也愈大',出現(xiàn)了學生'虛名過于實際'的現(xiàn)象。

尤其是6月3日軍警大批逮捕學生引動社會反應之后,'學生界奇軍突起,恍惚成了一個特殊的階級'。學生自己也產(chǎn)生出''學生萬能'的觀念,以為我們什么事都可以辦,所以什么事都去要過問','常常站在監(jiān)督和指導'其他人的地位,實際卻'什么事都問不好'。

一方面,學生和普通人一樣有'專顧自己不管別人'的毛病,另一方面,他們又因'虛名過于實際'而感覺'萬能',于是什么都要過問。其間的緊張是明顯的。很多年之后,還有人回憶起五四時的青年像'被春雷喚醒了的蟄蟲小鳥一樣,紛紛的在大地上活動,在溫暖的春風里跳舞';不僅自己要因應念書和救國的雙重要求,又要同時向舊禮教和帝國主義者進攻,還要'替被壓迫的同胞鳴不平',的確是什么都承擔在肩上,也什么都要過問。

不過,五四雖然帶來某種'蓬蓬勃勃的氣象',身為學生領袖的羅家倫自己卻不太樂觀,他聯(lián)想到中國在世界學術(shù)界明顯的'失語',醒悟到過去'中國的社會固然是毀壞學者',現(xiàn)在那種'忽而暴徒化,忽而策士化'的學生運動,也'一樣的毀壞學者'。故主張學生們應據(jù)性之所近有所'分工',一些人不妨繼續(xù)街頭行動,另一些人則可轉(zhuǎn)而側(cè)重于真正與思想相關(guān)的'文化運動'。

按少年中國學會雖醞釀于五四學生運動之前,成立實在其后,故常乃惪說其是'五四運動以后一個新興的學術(shù)團體'。且如他所說,學會一度成為'當時青年運動的中心'。重要的是,它最初是'一個純粹研究學術(shù)并從事社會活動的團體',故能把'當時青年界中的優(yōu)秀分子,差不多全網(wǎng)羅在內(nèi)'。后來學會也恰因不能兼顧學術(shù)與社會活動而分裂,那些走向街頭者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使少年中國學會成為中國許多'革新運動的發(fā)祥地'。

所謂《新青年》和《新潮》兩派人'眼光志氣不出于北京大學系統(tǒng)以外',雖不排除一些人確有此感覺,卻未必符合事實;但以其不能'網(wǎng)羅領導全國的優(yōu)秀青年'來論證少年中國學會在當時起到的凝聚作用,則看到了問題所在。

不過,正當新文化運動因?qū)W生運動的加持而如火如荼之時,為什么會缺乏中心?新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又何以能成為中心?都是必須反思的重要問題。

上述關(guān)于街頭行動和文化思想分工、分業(yè)的思路,顯然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少年中國學會本是兩者兼顧的。在某種程度上是否可以說,學生運動對新文化運動的改寫,不僅是在運動的方向上。學生運動對社會的沖擊促使新舊之爭進一步白熱化,最終迫使陳獨秀離開京城;它也引起師生兩輩人的反省,學生中出現(xiàn)了分工的思路,而老師輩也開始走向分裂。

結(jié)語:

簡言之,文化運動出現(xiàn)'轉(zhuǎn)換期',多少與學生運動相關(guān)。在老師方面,五四學生運動當年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號首次發(fā)表了試圖集大成而妥協(xié)的《本志宣言》,同期發(fā)表胡適的《新思潮的意義》、陳獨秀的《實行民治的基礎》以及王星拱的《科學的起源和效果》,顯然想要'以正視聽'。

但這樣的整合嘗試,僅取得了表面的成功。⑥就學生而言,在羅家倫所說'大家東謀西畫,都有一點創(chuàng)造精神'的時段,仿佛各行其是,卻都是為了相對一致的目標;到了運動出現(xiàn)固定的套路時,反而沒了主心骨,出現(xiàn)了困惑和迷茫,難以維系各處青年的思想。

于是少年中國學會應運而生,一時凝聚了相當廣泛的力量。學生運動的確改寫了新文化運動,但后來一些發(fā)展,也可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種自然衍伸,雖有轉(zhuǎn)折,卻不離初衷。正如回向過去的正本清源努力本有一體兩面的意味那樣,兩方面的結(jié)果都可能是歷史邏輯的正常發(fā)展,而不必就是什么轉(zhuǎn)變。在歷史記憶中,當時最受矚目的,后來不一定受人關(guān)注;昔年或只是'空洞'的口號,后日卻成了運動的標識。

引用:

《從科學與人生觀之爭看后五四時期對五四觀念的反思》

《歷史研究》

王鐵崖:《五四運動與新五四運動》

《北大半月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什么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是誰?
部編版初中歷史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課件】(27頁)
初中初二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教學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期末測試試題習題大全
中國近代史綱要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民國《國民新報》的主辦者——長陽先賢熊維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