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萬能險兩份,保費各5000元,要求退保
去年10月30日,陳阿姨在銀行柜臺投保了兩份某保險公司的萬能險。但隨著對萬能險的了解,現(xiàn)在想要退保的她卻陷入了無盡的煩惱。
57歲的陳阿姨家里條件并不寬裕,銀行戶頭上好不容易有了一點存款,打算儲蓄起來留著養(yǎng)老及應急之用。到銀行柜臺上,一位業(yè)務員的介紹卻打動了她的心。“業(yè)務員告訴我,這個萬能險每年的保底收益有1.75%,不扣利息稅,而且進出方便,什么時候要取現(xiàn)都可以,還附加了5萬元的保額,比銀行儲蓄要劃得來。我心里一比較,可不是更劃算么。”眼看著幾個朋友也買了該產品,陳阿姨當即決定將儲蓄換成保險,給自己和老伴各買了一份,每份5000元保費。
今年8月,陳阿姨從一位朋友處得知萬能險原來并不適合老年人購買,所謂1.75%的保底收益并不是針對全部的保費,只是進入投資賬戶的部分保費而言。如此平攤下來,1萬元的保費1年1%的利息都不到。心懷忐忑的陳阿姨有了退保的念頭,但保險公司的客服熱線卻告訴她,現(xiàn)在退保,1萬元只能退給她3500元左右。陳阿姨懵了,當初不是說可以“進退自由,提現(xiàn)方便”么,怎么半年多的時間錢卻縮水了60%多?她對業(yè)務員當初沒有如實告知氣憤不已,也對自己沒看清楚保險合同感到十分懊惱。
【診斷一】
萬能險是儲蓄替代品嗎
我們先來看需求。陳阿姨的需求十分明確,就是用來替代儲蓄,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要兼顧應急所需。
診斷分析:“萬能險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理財產品而不是保險產品”,這種定義在保險行業(yè)內并不鮮見。萬能險本身屬于投資型險種,其保底的承諾和投連險、分紅險相比,對有理財需求的市民而言確實很有吸引力。目前一般保險公司萬能險的保底收益都在年收益1.75%至2.5%,同時還提供一個投資回報率。即在保底承諾的前提下,還可能收益上浮。實際的情況是,目前各公司的萬能險收益確實表現(xiàn)不錯,一般都在3%以上,個別甚至達到4.4%。
這里需要著重注意的是,所謂年收益不是所交全部保費的收益,而是在扣除初始費用、保障成本之后進入投資賬戶資金的收益。以陳阿姨保單為例,交5000元保費后,保險公司要扣除各種費用,稱之為初始費用。這項費用并不是投資期或繳費期內平均分攤,而是按逐年遞減的方式收取。第一年繳費時扣掉60%,即3000元,第二年繳費時扣掉40%,到第六年開始繳費時扣掉3.5%。短時間看,這里的初始費用相當高,這意味著第一年最多只有2000元能計入陳阿姨的投資賬戶,才能享受1.75%的保底收益。但放長時間看,如果上了10年、20年,這筆初始費用平攤到各年就會減少很多,如繳費20年,平均不到10%。尤其是每年繳費超過5000元,超過部分只扣10%初始費用,這樣攤薄的力度更大。如每年1萬元繳費20年,扣除持續(xù)交費獎勵金累計3400元,初始費用年均比例只有5.075%。所以,所謂萬能險費用不高,是要在長期連續(xù)投資的情況下,才能實現(xiàn)。
此外,所謂“進出方便,提現(xiàn)自由”,也并不像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那樣簡單。因為投保人從萬能險投資賬戶(注意:是投資賬戶,而不是全部保費)提現(xiàn),一般要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手續(xù)費。如平安人壽,每年前兩次部分支取,不收手續(xù)費,以后每次支取,手續(xù)費20元;友邦保險每次支取收手續(xù)費25元。
診斷結果:單純將收益率與銀行利息相比,就得出萬能險比儲蓄合算,然后倉促投保是許多投保人事后后悔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從上述的分析來看,保險公司對萬能險的設計無疑體現(xiàn)了這樣一個思路:就是希望投保人將其作為一個終身產品,長期投資,不要退保。陳阿姨事前沒有對萬能險作具體了解,從該險種的特點來看,投資越高年限越長投保成本越低。但陳阿姨家庭并不寬裕,相對而言,投保成本會更高;而扣除成本之后,投資賬戶中的資金已經不多,用于應急會捉襟見肘。這樣看來,這份保險顯然未能滿足陳阿姨的需要。
啟示:作為一款側重理財?shù)碾U種,萬能險對于年輕人、中年人,家有閑錢打算長期投資者,無疑是不錯的選擇。但不管是誰,投保時一定要注意這樣一些細節(jié):銀保不等于儲蓄,選擇后者,要保障和收益,就可能損失一些資金的靈活性,所謂熊掌魚肉不可兼得;了解收益是預期還是保底,是針對全部保費還是部分;清楚保險現(xiàn)金價值如何計算,這關系到退保時自己能拿回多少錢;還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是偏重理財還是保障多一點。
【診斷二】
萬能險不適宜老年人
我們再來看年齡。陳阿姨已經57歲,老伴年齡更大。
診斷分析:前面提到,除了初始費用之外,還要扣除保障成本才能計入萬能險的投資賬戶,也就是保險公司額外承擔的身故風險,這部分風險相對應的成本。與傳統(tǒng)保單的費率計算方式不同,萬能險保障成本的費率計算依據“自然費率”,而不是“均衡費率”,即會根據風險發(fā)生的幾率而定。年紀越大,風險概率越高,要繳納的保障成本就會越多。
以陳阿姨的保單來看,女性38歲以前每千份危險保額不到1元,即5萬元保額的保障成本不超過50元。但隨著年齡增長,成本不斷提高,57歲時的每千份危險保額為6.66元,58歲時則要7.37元,即陳阿姨繳納保費的第一年就要付出333元的保障成本,第二年則要付出368.5元。由此可見,老人買萬能險并不合算。
診斷結果:扣除了保障成本,陳阿姨首次繳費真正計入投資賬戶的資金應該是:5000元-3000元-333元=1667元(不含繳費獎勵)。這意味著,她第一年退保的話,能退回的資金就是這個數(shù)了。但是以她現(xiàn)在的年齡繼續(xù)繳費的話,10年之后,她的保障成本將為912元,20年之后,達到2449元。即便初始費用在逐年下降,但由于保障成本增長迅速,實際上每年能進入投資賬戶的資金仍然不多。這種情況明顯有悖陳阿姨當初投保的初衷。當然,除非陳阿姨將萬能險的保額設定得盡量小些,以此減少保障成本,但這樣萬能險的保障功能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xiàn),陳阿姨也還需要購買其他種類保險來彌補不足的基本保障額度。
啟示:對年紀大的投保人來說,選擇保單時,不妨選擇一些傳統(tǒng)型的保單,如壽險和分紅險。而年紀尚輕的投保人買一份萬能險自然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樣既可以規(guī)避每年漸增的保障成本,也可以縮減保額和選擇在保障成本過高之前可以終止保單。而且終止繳費之后,保險公司也不再收取初始費用。
診斷手記
有種局面叫“尷尬”
就陳阿姨的情況采訪保險公司時,一位資深專家嘆息:她這樣的狀況比較“尷尬”,退也不是進也不是。所幸的是,在記者聯(lián)系之下,保險公司考慮到業(yè)務員確有誤導之嫌,而陳阿姨經濟狀況也不太好,退保時愿意雙方協(xié)商各自承擔部分損失。雖然教訓已經注定,但能有這樣的結果,陳阿姨已經感到可以接受。
盡管如此,整個并不復雜的事情當中,卻讓記者產生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尷尬。
陳阿姨的這份保單是尷尬。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投保人大呼買了“騙人保險”的情況,拋開非法保單等情況不計,大多數(shù)所謂“騙人保險”都屬于不合適的人買了不合適的險,從而造成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保險公司面對退保是尷尬。當初設計前低后高的保單現(xiàn)金價值,很大程度也是為退保建造一個高門檻,尤其希望讓投保時間不長者望而卻步。因為退保對于保險公司投資運作而言,很容易造成資產難以控制的情況。但就是這高昂的退保費用,令投保人更加感覺買錯了產品,悔青了腸。
保險業(yè)務員隊伍的良莠不齊最是尷尬。莫說有的代理人故意隱瞞保險條款,或者夸大事實來勸人投保;有的就算沒有故意之心,但面對復雜的保險條款,自己都沒搞清楚,更別說向客戶推薦合適險種了。像萬能險,由于設計靈活,情況更加復雜。此前本報記者曾經到銀行柜臺了解萬能險情況,雖然保險業(yè)務員需要考核上崗,結果仍有許多人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就是這樣許多的尷尬,讓一張張寫著“后悔”的保單產生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