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始于隋唐。唐初,形成了一種新的詩體。這種詩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格律規(guī)定,是一種格律詩,唐人稱之為今體詩或近體詩,后人沿用唐人的說法,多稱為近體詩。同近體詩相區(qū)別的一種詩體,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詩。它產生于近體詩之前,唐人稱之為古體詩,后人多沿用唐人的說法,稱古體詩。古體詩,在唐以前就有了,唐以后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即絕句和律詩。近體詩用于韻腳的字不能重復;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整首詩都只能用平聲韻。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余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全首詩可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它韻;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于韻的字可以重復;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且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