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年的歷史,而且作為一種象形文字,漢字還是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我們如今所使用的漢字,依稀還有當年甲骨文的影子,一些甲骨文字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史知識,只要是懂漢字的人,大概都能猜出它們的意思。
象形文字或者表意文字有一些表音文字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比如它可以傳達價值觀,傳達文化,比如“愛”字,什么是愛?古人顯然認為用心的愛才是愛。這樣的富有深意的文字不勝枚舉。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字——國,也是如此,直到建國之初,國字的寫法依舊有40種,這些寫法都傳達著不同的價值觀。
我們都知道,最初的“國”是“口”中加一個“或”(國),“或”是“域”字的古代寫法,那時候人們的理解顯然是有了地盤才能有國家。但是,這么一來,筆畫就太多了,書寫起來很不方便,于是到了后漢,就有了簡化版的國——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國中的字并不是“玉”,而是“王”,意思大家也都能猜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朝。這個字的出現(xiàn),顯然伴隨著封建制度的成熟。太平天國的“國”就是這個“囯”,而且它的“天”并不是上短下長,而是上長下短,這也是出于他們對神,對天,對王權的認識。
魏晉年間,還曾出現(xiàn)過一種國,這個國的口中并不是“王”,也不是“或”,而是“民”,也就是這個樣子——囻。這個思想毫無疑問來自孟子那里,孟子和孔子一樣,都強調社稷和百姓,孔子說“君君”就是君王要像個君,臣子才像個臣子。孟子進一步發(fā)揚了這一思想,提出了“民為重,君為輕”的思想。這不得不說是諸子百家政治理念中非常超前的地方。這個“囻”是和“囯”針鋒相對的。
還有一種國,它的寫法來自“造字大王”武則天,武則天不僅造了一個日月凌空的“曌”字,還造過一個國,這個國的寫法用電腦是打不出來的,它是一個口,里面有一個“武”,這就是家天下的思想的體現(xiàn)。不過,她的大臣告訴她,陛下這不是把自己關起來了嗎?武則天才換了一個寫法。后來人們甚至直接用“口”作為國的簡化字,但是很顯然它太容易和“口”混淆。
到了建國之后,漢字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副主任郭沫若在全國40多種“國”的異體字中最后挑選了現(xiàn)在的這個國,意思是國家美好如玉。從前的“囯”、“國”、“囻”,“口”,都被取消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