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而茶文化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所以在我國有很多人比較喜歡喝茶。尤其是綠茶,在夏天綠茶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喜歡泡茶的朋友都知道,綠茶的沖泡方法有很多,投茶法就是其中之一。明代張源的《茶錄》中就明確的指出:春秋兩季則用中投法,夏季則用上投法,冬季則用下投法。
雖然說是同一款茶,但是也要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用不同的投茶方法,才能泡出一壺好茶,其實這個季節(jié),實際上就是根據(jù)我們的季節(jié)氣溫,人為地來進行調(diào)控泡茶時的水溫。眾所周知的,泡綠茶時對水溫度特別敏感。那么我們今天來看下這個三個的投茶法,怎么泡才能泡好一壺好的綠茶。一起看下吧。
一,下投法
相信很多茶友都喜歡用這個下投法,因為操作比較簡單。先將適量的茶葉投入杯中,再沿著杯壁注入適溫的水至七分滿,然后慢慢搖動茶杯,以使茶葉完全濡濕,靜待其自然地舒展。不管是用玻璃杯子,蓋碗還是用茶壺泡茶,茶汁容易浸出,茶香透發(fā)完全,而且整個杯中的茶湯濃淡均勻。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但是有一個不足地方,我們都知道一些傳統(tǒng)的玻璃杯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進行茶水分離,如果用下投法,沖泡細(xì)嫩而不耐高溫的茶。就會破壞其中營養(yǎng)成分。所以現(xiàn)在市場上也根據(jù)消費者使用習(xí)慣,設(shè)計出的合理的玻璃茶具,一是可以過濾其中的茶葉,做到茶水分離,二是玻璃茶具泡茶,可以觀察到茶在水中緩慢舒展的過程,展示出綠茶茶湯的明亮嫩綠,十分雅致。而且茶水的濃度可以自由控制,特別是辦公出差時,也可以用到,非常方便。
二,中投法
我們先在杯子中加入三分之一的開水,因為泡綠茶不可以開水沖泡,所以我們先讓水溫降至80℃左右后,再將茶葉投入杯中,用手握杯輕輕的搖動,讓茶葉充分地浸潤,待其慢慢的舒展,然后再高沖注水至七分滿即可,此時茶葉隨水翻騰起舞,茶香開始彌漫,稍后即可品飲。其實這個投茶方法比較適合沖泡一些扁平形或嫩度為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高檔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
所以這個方法比較少人用,因為操作起來比較繁瑣。但是比較好的一點就是,解決了我們泡綠茶的水溫控制。所以很多喜歡喝茶的朋友,家中都會備上側(cè)把茶具,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側(cè)把茶具。而隨著一些使用習(xí)慣,現(xiàn)在市面上的不管是側(cè)把,還是玻璃茶壺的設(shè)計創(chuàng)作也不斷強化,越來越人性化,不僅耐高溫,還防燙。
三,上投法
這個投法就是,我們在杯中加入熱水,切記這個水溫最好能控制在80℃,然后再投入茶葉,讓茶葉慢慢舒展開,也是為了避免水直接沖擊茶身,所帶來的物理傷害。而且這樣子避免茶葉因水溫過高而被燙壞,還能完整地欣賞茶葉吸水后,游動,舒展和變幻的過程。在輕輕搖動我們的杯子,使杯中茶葉和水混合均勻,即可品飲。這個方法比較適合特級黃山毛峰,特級碧螺春等。
除了一些茶葉的投法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茶葉儲存,我們都知道,綠茶是最適合放在冰箱儲存的,但是這個一旦操作不當(dāng),后期所泡出的茶湯也是會給毀的。特別是我們冰箱雜物多,異味重,直接把茶葉放在冰箱里,就會吸附冰箱的異味了,等我們再次泡茶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難喝。
所以我們最好能用一個專門裝茶葉的密封茶罐,把茶葉裝起來再放冰箱,這樣子做才能保證茶的本香。其中紫砂茶葉罐一直被業(yè)內(nèi)人士叫做“存茶的神器”。確實,相比其他材質(zhì),紫砂茶葉罐具有更好的透氣性,不管存放什么茶葉都合適。特別適宜存放普洱茶、白茶等,利于茶葉的后期轉(zhuǎn)化。
好了,以上三種投茶的方法只是小編平時的一些做法,僅供茶友們參考。不知道你平時是怎么投茶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