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印寺,市城區(qū)三塔路寺院,俗稱"血印和尚廟",已破敗;門前保存有石牌坊一座,上有司憲字祥,系明正德年間(1506-1521)立,原在城內(nèi)碧漪坊,后移至此地重建。牌坊西柱為花崗巖(與牌坊非原配),上有一紅褐色圖形若僧影,人稱"血印柱"。
據(jù)清康熙《嘉興府志·藝文》"血印禪僧傳"記述: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占領(lǐng)嘉興時(shí),搶掠?jì)D女?dāng)?shù)十人囚于岳王祠中,祠中和尚仗義營(yíng)救,被清兵綁于石柱,亂箭射死,血沁入石,留下痕跡。
清代中期以來,在俞樾等人所著筆記小說中,將故事背景寫成在明嘉靖年間倭寇擾犯時(shí)。
有人在血印柱旁搭草棚,置塑像,奉祀血印僧。
民國(guó)14年(1925)建血印禪院,并勒碑贊頌血印僧反抗倭寇的不屈精神。
民國(guó)35年,詩人易君左來此憑吊,留下一副對(duì)聯(lián):
川流不息,挺一身保數(shù)百人安全,縱遭慘死何妨?智仁勇信真兼?zhèn)?
血印猶存,修三塔留千萬年業(yè)績(jī),早自破空飛去,貪嗔癡愛了無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