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干(原本滴天髓簡注之七【下】)
(簡注:這一部分內(nèi)容極為重要,對十天干的分析非常詳細,而且穿插了很多細節(jié)性的內(nèi)容。對于這一部分的理解,一定要變通,有時候雖然文中是說某一個天干,其實其他的天干都在其中,這一點要靠讀者自己努力發(fā)掘,從個性中找出共性、理論性的內(nèi)容。)
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宕騎虎。地潤天和,植立千古。
原注:純陽之木,參天雄壯?;鹫吣局右?,旺木得火而愈敷榮。生于春則欺金,而不能容金也;生于秋則助金,而不能容土也。寅午戌,丙丁多見而坐辰,則能歸;申子辰,壬癸多見而坐寅,則能納。使土氣不干,水氣不消,則能長生矣。
簡注:甲木脫胎一說爭議較多,除了一般所講的春初得火可以發(fā)榮、仲春旺極而宜泄其精英之外,還應(yīng)當(dāng)與調(diào)候方面有關(guān)。木之脫胎,有“亥子丑”月之意,如此天寒地凍之時,宜火暖局。說此則其余干支天寒地凍之時調(diào)候亦在其中。甲木生春月極旺,非旺金不足以降服,甲木生在秋月則為絕地,土則生金,此為財重生起旺的官殺,而官太旺同于殺,甲木又為陽干,陽干忌弱,擔(dān)不起財官殺,則大不吉,故有“春不容金,秋不容土”之說?;馃雱t焚木,水蕩則漂木,此處明示焚木及漂木之條件,且不限于甲木,乙木亦相同。焚木之條件為:地支三會火局且天干又透丙丁火。漂木之條件為:地支三會水局且天干又透壬癸水。焚木之時宜坐辰,其實即為甲辰日柱,辰土為濕土,可以晦火培木。漂木時宜坐寅,其實即為甲寅日柱,寅木藏火土而納水,可以止水之浮泛。“地潤天和”一詞不僅適用于甲木,而且適用于其他九個天干,即金不銳、土不燥、火不烈、水不狂,此真乃一團和氣也。
乙木雖柔,刲羊解牛。懷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濕之地,騎馬亦憂。藤蘿系甲,可春可秋。
原注:乙木者,生于春如桃李,夏如禾稼,秋如桐桂,冬如奇葩。坐丑未能制柔土,如割宰羊、解割牛然,只要有一丙丁,則雖生申酉之月,亦不畏之;生于子月,而又壬癸發(fā)透者,則雖坐午,亦難發(fā)生。故益知坐丑未月之為美。甲與寅字多見,弟從兄義,譬之藤蘿附喬木,不畏斫伐也。
簡注:“刳羊解牛”一詞有爭議,除了一般解釋之外,其實丑未乃乙木之財,乙木雖為柔弱之木,但是仍然可以勝任、擔(dān)當(dāng)此財。言乙木,則其他陰干亦在其中矣。“跨鳳乘猴”一說也是為了表明陰干的另外一個特點,即只要食神傷官可以制住旺殺,雖然身弱亦是無妨。即只要食傷有氣,陰干不畏官殺重也。“虛濕之地”一句為一個特例,即乙木生在亥子之月,天干上沒有丙丁火和未戌之燥土,不僅僅天寒地凍,所以即使有午火存在,乙木也難以發(fā)生。末一句謂如果天干有甲木、地支有寅木存在,則幫身力量很大,不論什么月令,乙木都可以很好。此處為比劫幫身之情況,說乙木,則其他陰干也在其中。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jié)?;ⅠR犬鄉(xiāng),甲來成滅。
原注:火陽精也,丙火灼陽之至,故猛烈,不畏秋而欺霜,不畏冬而侮雪。庚金雖頑,力能煅之,辛金本柔,合而反弱。土其子也,見戊己多而成慈愛之德;水其君也,遇壬癸旺而顯忠節(jié)之風(fēng)。至于未遂炎上之性,而遇寅午戌三位者,露甲木則燥而焚滅也。
簡注:任鐵樵氏注釋曰:“泄其威,需用己土;遏其焰,必要壬水;順其性,還需辛金;己土卑濕之體,能收元陽之氣;戊土高燥,見丙火而焦坼也;壬水剛中之德,能制暴烈之火;癸水陰柔,逢丙火而涸干矣;辛金柔軟之物,明作合而相親,暗化水而相濟;庚金剛健,剛又逢剛,勢不兩立。”最末一句言地支之中雖有寅午戌,但是還沒有達到焰上的地步,這時如果再有甲木來生,則燥而焚滅。這一句言甲木而不言乙木,明示甲生丙火力量大,而乙木生丙火力量小,加上前文所講之庚辛壬癸,就可以看出天干作用時,陰陽同性之間生克作用力大,而陰陽異性之間生克作用力小,但是天干五合則反而體現(xiàn)了柔可以制剛的一面。
丁火柔中,內(nèi)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窮,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原注:丁干屬陰,火性雖陰,柔而得其中矣。外柔順而內(nèi)文明,內(nèi)性豈不昭融乎?乙非丁之嫡母也,乙畏辛而辛抱之,不若丙抱甲而反能焚甲木也,不若乙抱丁而反能晦丁火也,其孝異乎人矣。壬為丁之正君也,壬畏戊而丁合之,外則撫恤戊土,能使戊土不欺壬也,內(nèi)則暗化木神,而使戊土不敢抗乎壬也,其忠異乎人矣。生于秋冬,得一甲木,則倚之不滅,而焰至無窮也,故曰可秋可冬。皆柔之道也。
簡注:“柔中、昭融”即“旺而不烈、衰而不窮”也。乙為丁之母,辛為乙之殺,丁可以制辛,此為孝也;戊土為壬水之殺,丁合壬可以化為木,使戊土不能夠傷害壬水,此為忠也。“旺而不烈、衰而不窮”不僅僅是丁火之特點,其他陰干都有類似的特點,柔之道也,既難過分強旺而又綿綿不絕。末一句之嫡母為天干上之甲乙和地支中的寅卯,即印有強根之意,如此則四季皆可,都可以擔(dān)當(dāng),不僅丁火,其余陰干與之相同。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辟,萬物司命。水潤物生,火燥物病。若在艮坤,怕沖宜靜。
原注:戊土非城墻堤岸之謂也,較己特高厚剛燥,乃己土發(fā)源之地,得乎中氣而且正大矣。春夏則氣辟而生萬物,秋冬則氣翕而成萬物,故為萬物之司命也。其氣屬陽,喜潤不喜燥,坐寅怕申,坐申怕寅。蓋沖則根動,非地道之正也,故宜靜。
簡注:“中正”者,陽土之意也。其實萬物生于戊而藏于己,戊己合則為一土也。戊土生于春夏,火旺宜水潤之,則萬物可以發(fā)生,若無水則嫌其太燥,萬物因燥而枯也;戊土生于秋冬,水多宜火暖之,則萬物可以化成,若過于濕寒則萬物病也。艮坤二字,明示四長生之地皆不宜受沖,在地支六沖之中,四長生之地相沖最為嚴重,支中所藏,悉被沖傷。
己土卑濕,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鹕倩鸹?,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
原注:己土卑薄軟濕,乃戊土枝葉之地,亦主中正而能蓄藏萬物。柔土能生木,非木所能克,故不愁木盛;土深而能納水,非水所能蕩,故不畏水狂。無根之火,不能生濕土,故火少而火反晦;濕土能潤金氣,故金多而金光彩,反清瑩可觀。此其無為而有為之妙用。若要萬物充盛長旺,惟土勢深固,又得火氣暖和方可。
簡注:己土者坤土也,無為妙用之土。培木納水泄火潤金,萬物由此而生,有滋生不息之妙用。助幫二字,一為印,一為比劫。得丙火去其卑濕之氣,得戊土助其生長運化之力,則己土生生不息之能力將會更強。
庚金帶煞,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銳。土潤則生,土干則脆。能贏甲兄,輸于乙妹。
原注:庚金乃天上之太白,帶殺而剛健。健而得水,則氣流而清;剛而得火,則氣純而銳。有水之土,能全其生;有火之土,能使其脆。甲木雖強,力足伐之;乙木雖柔,合而反弱。
簡注:木為生氣,金為殺氣,庚金為陽金,則殺氣更重。壬水泄之有力,癸水則無力泄之,故說“得壬而清”,丁火克之有情,不像丙火于庚金以暴制暴,為無情之殺。生于春夏陽氣正盛之時,遇丑辰濕土能全其生;逢未戌燥土,反而脆金。最后一句明示天干五合,不僅僅庚金如此,其余陽干皆是如此。
辛金軟弱,溫潤而清。畏土之疊,樂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靈。熱則喜母,寒則喜丁。
原注:辛乃陰金,非珠玉之謂也。凡溫軟清潤者,皆辛金也。戊己土多而能埋,故畏之;壬癸水多而必秀,故樂之。辛為丙之臣也,合丙化水,使丙火臣服壬水,而安扶社稷;辛為甲之君也,合丙化水,使丙火不焚甲木,而救援生靈。生于九夏而得己土,則能晦火而存之;生于隆冬而得丁火,則能敵寒而養(yǎng)之。故辛金生于冬月,見丙火則男命不貴,雖貴亦不忠;女命克夫,不克亦不和。見丁男女皆貴且順。
簡注:辛為甲之君,為丙之臣,丙火焚甲木,丙辛相合化水來生甲木,此謂救生靈也,此間辛金調(diào)和甲與丙之關(guān)系,打通上下,故又為扶社稷也。其實此一性質(zhì)五行皆然,非獨辛金也。五行本來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體系,經(jīng)過復(fù)雜的生克合化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平衡,這才是關(guān)鍵之處。多在此處下功夫加以領(lǐng)會,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獲。“熱則喜母、寒則喜丁”一句大有深意,夏季火旺需要己土化火生金,冬季水旺則喜丁火暖局。仔細思考此一句,則在其他的天干上也會大有收獲。
壬水通河,能泄金氣,剛中之德,周流不滯。通根透癸,沖天奔地?;瘎t有情,從則相濟。
原注:壬水即癸水之發(fā)源,昆侖之水也;癸水即壬水之歸宿,扶桑之水也。有分有合,運行不息,所以為百川者此也,亦為雨露者此也,是不可歧而二之。申為天關(guān),乃天河之口,壬水長生于此,能泄西方金氣。周流之性,沖進不滯,剛中之德猶然也。若申子辰全而又透癸,則其勢沖奔,不可遏也。如東海本發(fā)端于天河,復(fù)成水患,命中遇之,若無財官者,其禍當(dāng)何如哉!合丁化木,又生丁火,則可謂有情;能制丙火,不使其奪丁之愛,故為夫義而為君仁。生于九夏,則巳、午、未火土之氣,得壬水熏蒸而成雨露,故雖從火土,未嘗不相濟也。
簡注:壬水泄金是與癸水相比較而言的,癸水柔弱,泄金能力當(dāng)然會差一些。申子辰全又透出癸水,則其勢泛濫,雖戊己土亦難止其流,必須用木來泄方可。最后一句明示丁壬合而化為木,木又來生火,可謂有情。若壬水從于火土則反而去其燥,有水火既濟之功效也。
癸水至弱,達于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合戊見火,化象斯真。
原注:癸水乃陰之純而至弱,故扶桑有弱水也。達于天津,隨天而運,得龍以成云雨,乃能潤澤萬物,功化斯神。凡柱中有甲乙寅卯,皆能運水氣,生木制火,潤土養(yǎng)金,定為貴格,火土雖多不畏。至于庚金,則不賴蜞生,亦不忌其多。惟合戊土化火也,戊生寅,癸生卯,皆屬東方,故能生火。此固一說也,不知地不滿東南,戊土之極處,即癸水之盡處,乃太陽起方也,故化火。凡戊癸得丙丁透者,不論衰旺,秋冬皆能化火,最為真也。
簡注:癸水講合化是為了說明整個天干合化的條件之一:逢辰則化,但是天干必須有相應(yīng)之陽干。如甲己化土在辰月,不拘哪一個天干有戊土透出,只要其他條件相符,即可以甲己合化土?;饎t為辰月透庚,化水則為辰月透壬,化木則為辰月透甲,化火則為辰月透丙。這一條除了講合化,另外又明示陰干易從弱,癸水泄金力量較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