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左右在河邊的燕郊某小區(qū)發(fā)生過一個老人跳樓的事件,小區(qū)鄰居傳的事情是這樣的:農村鳳凰男娶了城里的媳婦,父母當時為了完成兒子的婚事,傾盡所有的把老家的農房、土地都轉給了別人,湊了首付給兒子買了房完成了婚事。老家的房子都賣了,老人自然要跟兒子一起住了,也幫著帶孩子。孩子15歲的時候,兒媳婦突然對老人說:孩子長大了,不需要您老代看了,您回去吧??墒抢先死霞业囊磺胸敭a都處理干凈給兒子兒媳婦買房了,回去哪里還有家?老人想不開,跳了,人沒了!
昨天吃飯,我媽講了我們小區(qū)鄰樓的一件類似的事:男女雙方都是農村的,岳父岳母同樣是把農村老家的房子處理了給女兒女婿在北京通州買了房。沒想到在孩子快小學畢業(yè)上初中的這幾天,女婿突然一反常態(tài)的屢次嫌棄岳父臟,并明確的表達了孩子大了不需要父母照看了,希望老人回老家養(yǎng)老的意思。岳父去廚房盛了碗飯吃完,把女婿痛罵了2個小時后,岳父帶著岳母出門走了,去了哪里不知道,小區(qū)已經一周沒看見兩位老人了。
按照我們幾千年的傳統(tǒng)風俗,養(yǎng)兒防老是中國獨特的養(yǎng)老習俗。我們中國人在最能干的時候生下下一代并養(yǎng)育大,等自己老了再由兒子贍養(yǎng)自己,這些觀念上升到一種孝道文化,不孝被公認為最不道德的事情。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在西方獨立自由的影響下,孝道已經逐漸弱化了。城市養(yǎng)老也不在單獨依靠子女這一單一渠道,而是多依靠退休金、儲蓄、兼職收入、子女等共同來養(yǎng)老。
但是農村這種情況就要悲觀一些,由于農民本身沒有養(yǎng)老金,所以養(yǎng)兒防老在農村依然很有市場。在城鎮(zhèn)化快速推進的這30年里,由于房價的大幅上漲,導致農村子女進城在面臨買房時壓力山大,很多子女不得不向父母求贊助。
一些父母比較理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子女提高幫助,但總有一些不太理智的父母,對子女的幫助不設底線,甚至賣光所有財產支持子女買房,這也為后來的子女“趕走”父母留下了極大的風險。
因為未來子女一旦返回,父母將處于無路可走的境地:絕境。
這種逼的父母無路可走的事情,畢竟是小概率。但是這兩個身邊的活生生的案例卻應該引起美國老人的足夠重視。
愛子女無可厚非,孝敬老人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按照生物進化規(guī)律,愛子女遠勝過愛老人是人類的鐵律。
如果我們認為人人生而平等,那么就沒有一種愛值得不涉底線的傾其所有的去追求。
少數(shù)老人對子女不設底線的愛,只值得同情,不值得尊敬。
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更沒有能力去保護別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