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曾任鎮(zhèn)江、隆興、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一度入川,投身軍旅生活。后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居故鄉(xiāng)山陰。詩歌成就最高,為南宋四大詩人之首,共存九千余首,亦工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
【卜算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是中國古代最多產(chǎn)的詩人,一生共作九千三百余首詩,雖然清乾隆皇帝號稱比他作詩更多,但質(zhì)量顯然遠遠不能與之相比。陸游是“中興四大詩人”之首,在南宋詩壇上無疑可以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宋孝宗有一回問人:“當今之世,詩人還有跟唐朝詩仙李白一樣的人物嗎?”宮中的人舉出陸游為例,由此人人都呼陸游為:“小李白。”比起他南宋首席詩人的地位,陸游的詞無疑要稍遜風騷,盡管后人也稱譽他的詞作:“纖麗處似淮海,雄快處似東坡。”(楊慎《詞品》),其實帶個人偏好的夸大嫌疑。
傳說陸游的母親夢見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后才生了陸游,秦觀字少游,所以陸父給兒子取名游,字務觀。這種說法不甚可信,但名與字的相牽,倒無形中令陸游與“詞人”又結了一層緣分。他確實也有極其出色的詞篇,如上面所舉這首《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種堅韌的骨格,卻是“古之傷心人”的秦觀所不能及的。但整體而論,陸游的詞不論是數(shù)量(他做了九千三百余首詩,詞只有一百幾十首,詩與詞的比例為百分之十點幾)、還是質(zhì)量,在南宋詞壇能分得一席之地,卻無法奪得桂冠。這其中的原因,當然首先同他視詞為小道,不甚用心的思想有關。他晚年為自己的詞集作序,還說詞是文學體裁愈變遷愈淺薄的結果,“予少時汩于世俗,頗有所為,晚而悔之……今絕筆已數(shù)年,念舊作終不可掩,因書其首以識吾過。”認為作詞是一種“過”,甚至后悔自己曾經(jīng)俗不可耐的隨大流填詞,言語中流利出輕蔑和懊恨交織的復雜情緒,帶著這樣的成見去作詞,當然不可能保持水平的良好發(fā)揮了。
說到陸游的詞作,一般人很容易就會想到那一闋著名的《釵頭鳳》故事,據(jù)《齊東野語》記載,這首詞包含著陸游的婚姻悲?。宏懹稳⑵尢歧瞧淠傅闹杜?,夫妻相得,陸母卻不喜歡這個媳婦。在做婆婆的威壓下,又一出《孔雀東南飛》的家庭悲劇上演了。陸游雖然也作過反抗,將唐琬偷藏在外宅,卻無法避開嚴厲母親的偵察,這對恩愛的夫妻最終還是遭到拆散,勞燕分飛。唐琬改嫁了宗室子弟趙士程,陸游也另娶王氏夫人。事隔多年之后,他們在當?shù)匾粋€名叫沈園的風景名勝處春游時相遇了。唐琬征得后夫趙士程的同意,遣人給陸游送上了酒肴致意。陸游悵然久之,在園中粉壁上題下了一首《釵頭鳳》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故人重見,人事全非,昔日的恩愛夫妻,如今已成陌路,縱使尚有脈脈柔情,又奈此綿綿長恨何!悲劇的男主角面對此情此景,出于孝道不敢怨恨專制的母親,無法抱怨弄人的造化,只能發(fā)出無奈凄抑的悲嘆。女主角唐琬心中的隱痛,則更是難以言說。相傳她見了前夫的題詞,自己也和詞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陸游在詞中長嘆:“錯!錯!錯!”“莫!莫!莫!”恨的是自己無力抗拒家長嚴命而辜負“琴瑟甚和”的愛侶,但這種悔恨尚能說得出口,而唐琬身為女性,在當時女子被休棄已是最大的不幸,何況是已經(jīng)改嫁別人,在后夫面前如何能公然顯示出對前夫的眷戀不舍?她的處境比陸游更加尷尬痛苦,只能眼淚往肚子里咽,所以連呼:“難!難!難!”“瞞!瞞!瞞!”這樣壓抑的惡性情緒,使她柔弱的生命大大縮短,在這次沈園相會之后不久,她就“怏怏而卒,聞者為之愴然。”
這個凄婉的愛情故事流傳已久,自清代起就有文人將之譜成戲曲,搬上紅氍毹賺人熱淚,現(xiàn)代新編的越劇《陸游與唐琬》,經(jīng)過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改編與扮演,成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凡越劇愛好者無不知曉。然而據(jù)現(xiàn)代學者吳熊和考證,卻認為《釵頭鳳》一詞并不是陸游為唐琬而作,更可能是陸游在蜀地任職時的冶游詞。陸游的詞既然不是為了這樁愛情悲劇,那么唐琬的和詞就更不可無靠,實則唐琬的詞在南宋當時已經(jīng)只剩下“世情薄,人情惡”兩句,“惜不得其全闋”,到明代時才出現(xiàn)全篇,是否為后人補足偽托,也是很難斷言的一件事。另外,還有考證認為唐琬的父親并不是陸游的舅舅,也就是說,唐琬也并不是陸母唐老夫人的內(nèi)侄女了,相反的倒是她后來改嫁的趙士程,與陸氏有很遠的姻親瓜葛,趙是陸游姨父的表侄,如果要敘起親戚關系來,陸游和趙士程倒算是表兄弟。
其實,《釵頭鳳》詞是否沈園之遇時陸游為唐琬所作,并不需要如此較真,陸唐夫妻不幸的愛情故事,卻是真實的悲劇。沈園相遇時是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5),那時陸游正值而立之年,到光宗紹熙二年(1192),唐琬已死,陸游重游沈園,見到當年的題詞猶在,園林卻已三易其主,那個魂牽夢縈的身影更是久已湮滅。他愴然感傷,題了一首七律:“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寺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該詩小序云:“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一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說是“四十年前”,其實是舉其概數(shù)。到寧宗慶元四年(1199),陸游已隱居紹興的鑒湖之畔,每次入城,還是要到沈園旁的禹跡寺眺望園中風景,不勝情思,又為賦詩二絕:“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悵然。”“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一年陸游已是七十五歲的高齡,自知在人間的壽命已不久長,世間萬事本該都已看淡,卻始終不能忘懷這件畢生之憾。到八十一歲的時候,離他去世只有四年,可能因為年老題衰,再也無力游覽,卻在夢中又一次到了沈園,再次賦詩:“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這一場悲劇之中,唐琬付出了她所有的青春、生命和熱情,而陸游則報以一生一世的思念。男人與女人的愛情,畢竟不一樣,他不能如唐琬一樣將愛情視作生命,愛情遭到摧折,生命也失去了意義,他的心中,除了家庭,還有更廣闊的空間。這一生一世,也就是在心中給她留下了一個永遠的特殊區(qū)域,不能觸及、只能獨自靜思的內(nèi)心深處最隱微的情愫而已。
前面說陸游輕視小詞,也跟詞的出身有關,詞體最早起源于“燕樂”之調(diào),為花間尊前的娛樂消遣之作,陸游曾跋《花間集》,不客氣的批評詞集的作者:“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嘆也哉!或者亦出于無聊故耶?”他是個嚴肅的愛國詩人,對在五代時興亡紛沓、百姓流離的當口,士大夫們還醉生夢死的講究風月情濃的作風,自然十分不滿,連帶將承載這些風花雪月之作的小詞也看得輕了。其實作品的格調(diào)內(nèi)蘊,取決于足者本人的品格高低,怪罪文學體裁本身,卻是一種近乎無理的遷怒。就像陸游自己,一方面“汩于世俗”也寫過不少隨便的作品,但照樣也有同他所作的詩一樣,抒發(fā)自己志向的詞作,如《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候在萬里。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詞題中的“師伯渾”是陸游的一位友人,本來字渾甫,陸游《老學庵筆記》中說他:“既拔解,志高退,不赴省試;其弟乃冒其名以行,不以告渾甫也。俄遂登第。渾甫因以字為名而字伯渾。”因為本名被弟弟攘奪而改字為名,頗有點自我揶揄式的無奈,而陸游的早年經(jīng)歷也有與他同病相憐之處:陸游二十九歲時到臨安參加省試,這時是紹興二十三年(1153),恰值秦檜的孫子秦塤也來應試,靠著祖父的關系,本已內(nèi)定為第一,但主試官并沒有賣秦檜的情面,按才華將陸游取為第一,秦檜得知后大怒,次年在禮部殿試,主試又將陸游取中名列前茅,秦檜于是利用權力將陸游黜落。這一年的進士考試,秦檜雖然清掃了敢同孫兒奪省元的陸游,可是讓秦塤中狀元的愿望到底還是落了空,殿試的時候,宋高宗親自拔取著名詞人張孝祥為第一,秦塤降至第三。張孝祥由此得罪秦檜,險罹不測。而陸游與拔取陸游為省元的主試官,也差點遭到秦檜迫害,“幾蹈危機”。直到紹興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后,陸游才被推薦“善詞章,諳典故”而受到皇帝召見,賜進士出身,離他被秦檜黜落已經(jīng)整整八年過去了。
雖然經(jīng)受過壓制,初得進士出身的陸游,意氣卻仍然是樂觀昂揚的,他授進士出身后次年被任命為鎮(zhèn)江府通任,這時宋、金兩國已以淮河為交界,鎮(zhèn)江正當長江防線的要沖之地,素有報國之志的陸游,到此不免更激起一片雄心。他到任的這一年秋天,知府方滋邀請同僚登上北固山甘露寺內(nèi)的名勝多景樓游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甘露寺因昔年孫劉招親的故事而享名,此刻又成為江防要隘,登樓縱覽淮南江北,令人不禁而起蒼茫悲壯之感。
在陸游來到鎮(zhèn)江前三年,即紹興三十一年(1161),長江南北剛發(fā)生過一次著名的戰(zhàn)役,當時的金統(tǒng)治者完顏亮率兵南下,意欲“立馬吳山第一峰”,一舉吞滅南宋,從淮水到長江,從合肥到揚州,都成了烽火交戰(zhàn)之所,情勢十分險急。賴有南宋一方的將士積極抵抗,扼守長江一線,女真族內(nèi)部又產(chǎn)生分裂,最后在金方大軍無法得勝的情況下,不堪暴虐的金兵激變,在瓜洲渡將完顏亮殺死,結束了這場侵略戰(zhàn)爭。陸游當時在臨安城內(nèi),未曾親臨戰(zhàn)事,卻因此受到鼓舞,寫下多首詩篇記敘這場戰(zhàn)役。此刻自己到了這“京口瓜洲一水間”的地方,瓜洲渡的烽煙,剛剛散去不到三年。撫古感今,他賦下了一闋長調(diào)《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江左占形勝,最數(shù)占徐州。
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
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
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
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
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shù),遺恨黯難收。
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西晉名臣羊枯,字叔子,鎮(zhèn)守襄陽十余年,力圖東下滅吳、完成統(tǒng)一的版圖而未果,他平生喜好山水風景,閑暇時每登臨峴山置酒歌詠為樂,曾經(jīng)嘆息著對賓客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古來的賢達勝士,登山遠望,如我與你們的人多不勝數(shù),都已湮沒無聞,使人悲傷!若是人百年之后還有知覺的話,魂魄也猶自會登臨此山吧!”他死后襄陽百姓為之立碑于峴山,望見碑的人,思及羊枯生前遺愛,莫不流淚,因此稱此碑為“墮淚碑”。陸游詞中“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shù),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幾句,便是用了羊枯的典故。襄陽與鎮(zhèn)江,相隔千里,分居長江中游與下游,作者卻跨越時空將之聯(lián)結到一起,既是悲慨,也是以前賢的雄圖壯志來勸勉主人方滋,以及所有的在座者。“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他雖是一介書生,卻渴望著金戈鐵馬的生活,正如前面《夜游宮》詞中所說:“自許封候在萬里。”這種熱血精神,不僅是他,也是當時許多文人所共有的豪情,因此這一首慷慨蒼涼的《水調(diào)歌頭》,作成之后,便得到廣泛傳播與賞識,唱和者眾多,張孝祥特地為之寫了一篇文章《題陸務觀多景樓長句》,同詞作一起鐫刻在崖石之上,俯視長江,可謂垂千古而不朽了。
作者:
雨后微香陸游在沿江一線做通判官員的時間,只維持了三年,朝廷之上,宋孝宗一開始還有意北伐,但當張浚兵敗符離之后,便又動搖傾向于和議。因為主戰(zhàn)的觀點,陸游也被參劾,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免歸鄉(xiāng)。他本來是越州人,回去后開始卜居于鏡湖的三山,面對青山碧水,心情卻始終不能達到悠閑的境界。他在這時期寫過一首《鷓鴣天》詞以寄寓懷抱: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詞中描寫的是歸隱的生活,卻又是那么不肯安然伏帖。“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語氣中流露出憤慨不平之氣,可見他的歸隱決非“絲毫塵事不相關”,一遇機會,那顆以英雄自期的心還是會重新燃熱。果然在四年之后,陸游又獲起復,通判夔州軍州事后來又到南鄭前線任職。這一段“悲歌擊筑,憑高醉酒,此興悠哉。”的生活,成為他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事,以至后來將自己的詩集定名為《劍南詩稿》。他在軍旅生活中的情緒是極其樂觀昂揚的:“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他心中始終忘不了“封侯萬里”的志向,在夢中詩中詞中,不時回憶起這一段軍幕生活,《夜游宮》詞是如此,另一首更出名的《訴衷情》詞: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游年輕時被譽為“小李白”,在個人志向方面,他也的確與李白有相似之處,都是一心渴望著建功立業(yè),匡扶天下,有著強烈的“封侯”情結。只是李白大半生都在太平盛世,而陸游出生不久就遭遇戰(zhàn)亂,國家只剩下半壁江山,因此他的詩中對功名的渴望,便同憂國憂民聯(lián)系在一起,“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長歌行》)他從來不像李白那樣幻想著有一個出塵的世界,而是把眼光始終投注在這個苦難的人間。李白是不沾滯于物的,而陸游是執(zhí)著于萬事萬物的,這種九死而不悔、畢生不能忘懷的深厚感情,竟如他始終不能忘懷與前妻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一般的誠摯、深沉、纏綿,甚至更有過之——在愛情方面他畢竟選擇了屈服,而在愛國方面,他始終不曾拋擲和淡忘。
陸游的一生,“執(zhí)著”是他最本質(zhì)的個性,他對每一件事投注熱情的時候,都表現(xiàn)得強烈而持久,比如他十三四歲的時候,偶然得到一本陶淵明的詩集,一讀之下,欣然會心,到天黑家人呼喚他吃飯,他都充耳不聞。對詩歌的愛好如此,對愛情的懷念如此,對報國志向的堅持也如此。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有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弱點,就是勇于志而艱于行,不是不愿去行,而是無法對抗一切壓力、突破所有阻礙。當然,這也是不可抗拒的環(huán)境因素,不能對個人于苛責。
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陸游的成就極高,卻也不免由于作品過多而泥沙俱下,以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林黛玉之口批他淺俗;婚姻方面,他不能抗拒母親的嚴命而生生拆散伉儷,只能以一生的思念緬懷這段愛情;報國方面,雖然近代梁啟超贊他:“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但他也僅僅只做得到向往、贊揚“從軍樂”|而已,即使在前線軍幕中呆過,始終抱著收復中原的志向,他卻沒有機會、也未必有實力,真正領略戰(zhàn)場上生死搏殺、軍事上運籌帷幄的實境。他只能在夢中一遍又一遍的幻想戰(zhàn)爭,渴盼勝利。陸游集中記夢的作品特別多,夢中殺敵報國的情境也特別多,一方面是出于他那顆始終勃勃難消的愛國心,另一方面是否也可視作:他的理想畢竟無法禁得起現(xiàn)實的碰撞,只能在夢中尋找慰藉?
陸游對于軍事,不是全無見地,他在川陜宣撫使王炎手下做干辦時,曾經(jīng)預言將領吳璘之子吳挺不可帶兵,“就令有功,愈不可駕馭。”后來此人果然叛亂,印證了陸游的遠見卓識。但陸游到晚年的時候,本已退居在家,卻又被權臣韓侂胄拉攏出山,為他新筑的園林作記,引起時人譏評?!端问贰繁緜髡f陸游:“朱熹嘗言其能太高、跡太近,恐為有力者所牽挽,不得全其晚節(jié),蓋有先見之明焉。” 韓侂胄以外戚起家,發(fā)動北伐戰(zhàn)爭本來出于想建立功勛以鞏固個人地位的私心,當時有識之士沒幾個愿意依附于他,楊萬里就曾堅拒為他作園記,辛棄疾雖為他所起用,卻一直憂心忡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怕這場建立在私心基礎上的草率北伐要重蹈歷史覆轍而失敗。后來“開禧北伐”慘敗、韓侂胄“函首傳邊”的下場,無一不證明這場北伐實是缺乏戰(zhàn)爭基礎與戰(zhàn)略能力。陸游為他出山,雖然是真心當作可以為國出力,卻不免有點缺乏眼光,他的愛國心熱忱,卻也太過單純。
陸游臨終之前,作了一首著名的《示兒》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當時人認為這是他為了表白自己為韓侂胄出山的心跡而作,其實這完全是他真實的心聲,畢生的愿望??上r局不與,這個遺憾,不但在生前也在身后。到六十多年后南宋滅亡,中國的大版圖終于又復一統(tǒng),卻是一統(tǒng)于蒙古鐵騎之下。遺民詩人林景熙讀到陸游的詩集,凄然感慨,在這首詩后又題了一首絕句:“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歷史的悲劇,竟似黑色幽默,讓人欲哭無淚。
作者:
五岳尋仙不辭遠⊙轉(zhuǎn)藏我的貼子時把我的祝福也帶走!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和萬語,將默默的祝福你,祝你平安!祝你快樂!五象之鷹圖書館歡迎你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