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之美麗情歌
莫礪鋒
古往今來,愛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歌詠的永恒主題。唐朝的詩人也以他們的獨(dú)特方式來吟詠愛情,如今人們還津津樂道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成語,就是出自唐詩;人們用來形容心心相印的“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的經(jīng)典詩句,也是出自唐詩;人們表達(dá)刻骨相思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是出自唐詩。那么唐代的詩歌里究竟體現(xiàn)出怎樣的愛情觀呢?我們現(xiàn)代人又如何從唐詩的愛情主題里去領(lǐng)會愛情的價值呢?
要講唐朝的愛情詩,我想先從唐朝人關(guān)于愛情和婚姻的一些觀念講起,就是先來看看唐朝人是怎樣理解愛情的。
中國的古人說起媒人時,有兩個傳統(tǒng)的名稱,一個叫“冰人”,另一個叫“月老”,就是“月下老人”的簡稱。但是我們現(xiàn)在只說“月老”這個詞了,“冰人”的名稱好像已經(jīng)很少用了。這是為什么呢?“冰人”的名稱產(chǎn)生在晉朝,有一個叫令狐策的人,一天夢見自己站在冰上,跟一個在冰底下的人對話。他感到很奇怪,這個夢是什么意思啊?他就去向索請教。索是一個善于詳夢的人,索就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你站在冰上跟冰下的人對話,這是勾通陰陽的事,你一定要為人做媒了。后來令狐策果然替人做成了一次媒。按理說“冰人”這個詞產(chǎn)生很早,而且是做媒成功的故事,可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知道它了。其實即使在古代,也主要是文人墨客才用這個詞,民間是很少用的。民間用得最多的是“月下老人”。即使到了現(xiàn)代,“月老”這個名稱還是家喻戶曉的?!霸孪吕先恕钡拿Q產(chǎn)生在唐代,它體現(xiàn)了唐朝人對愛情與婚姻的態(tài)度。
“月下老人”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千兩百年以前,它的年代是很準(zhǔn)確的,就是公元807年,它的地點(diǎn)在現(xiàn)在河南省的商丘市,當(dāng)時不叫商丘,叫做宋城。
有一個青年書生叫韋固,出生在官宦人家,書香門第,但是他父母雙亡,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急著要成婚,因為古人要傳宗接代的嘛。但是韋固的婚姻高不成低不就,總是不成功。他到了婚配的年紀(jì)了,卻老是娶不到妻子。一次有人跟他說:有一個姓潘的朋友,做著“司馬”的官,潘司馬家有個女兒跟你蠻般配的,請人給你介紹介紹吧。韋固一聽很高興,他問那我們約在什么地方見面呢?古代的男女雙方在婚前是不見面的,新郎要在婚禮上揭開紅蓋頭才能見到新娘。韋固不是說要跟女方見面,是問跟那個介紹人見面的事。雙方就約定在宋城,宋城城邊上有一座廟,到某月某日這天的天亮?xí)r分到廟門口見面,再具體地商談這樁婚事。韋固很高興,到了這一天,他一大早的就趕去了,他性急嘛,他的婚事老是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天不亮就跑去了。韋固跑到廟門口,月亮還掛在天上。在月光下面,有一個白發(fā)老人,坐在廟門前的臺階上,正在那里翻一本書,身旁放著一個布口袋。韋固一看,跟他約好的人沒來,只有一個老頭,他就湊上去看看,老頭在月光下面看什么書啊?韋固的學(xué)問很好,讀了很多書,他還學(xué)了外語,唐朝最主要的外語不是英語、法語,是梵文,印度的文字,跟佛教一起傳進(jìn)來的,韋固也懂梵文。他湊過去一看,那本書上的字一個都不認(rèn)識。這就怪了,我讀了那么多書,梵文我也認(rèn)識,怎么這本書上的字我一個也不認(rèn)識?他就問那個老人,你讀的是什么書,我怎么一個字都不認(rèn)識???老人說,這又不是你們陽間的書,是陰間的書,你怎么會認(rèn)識呢?韋固一聽是陰間的書,就好奇地問,那么你這本書上記的是什么內(nèi)容?老人說這本書是記天下婚姻之事的,就是天下某個男人跟某個女人將來要結(jié)成夫妻,都記在這本書上。韋固又問,你身邊的那個布口袋里放的是什么東西呢?老人說布口袋里放著一根紅繩子,凡是某個男人跟某個女人有緣的話,我就拿這根紅繩子一頭系在這個男人腳上,另外一頭系在那個女人的腳上,只要我這根紅繩子一系好,哪怕他們兩個人的地位是一貴一賤,一個家里地位很高,有人做大官,另一個只是普通老百姓;或者是一貧一富,一個很有錢,一個很窮;哪怕兩個家庭原來有仇,雙方的父母是冤家對頭;哪怕他們兩個人分在天南海北,只要他們的腳上系上我的紅繩子,兩個人就再也逃脫不了,他們一定會成為一對夫妻的,一定會結(jié)婚的,我這本書上記著他們的名單呢。韋固就說,有人馬上要給我介紹一個潘司馬的女兒,你給我查查看,這樁婚事成功不成功,書上有沒有記。老頭把書一翻,說不會成功,書上沒有記。再一看,說:“有了,書上記著另外一個女人呢,你的妻子已經(jīng)有了,但不是這個潘司馬的女兒?!表f固又問那人究竟是誰呢?老頭一看,又說:“哎呀,這個小姑娘今年才三歲?!表f固又問,我能不能見到這個人呢?老頭說:“巧了,她就在附近,過一會兒你就能見到她了?!?
過了一會兒,天亮了,到了韋固跟人家約定見面的時間了,結(jié)果對方?jīng)]有來,那個人失信了,就是介紹潘司馬女兒的事情黃了,吹掉了。老人不是說韋固命中注定的妻子就在附近嗎,韋固就說,那就讓我看看這個小姑娘吧,她在哪里呢?老頭說你跟我來。寺廟附近就是個菜市場,過了一會兒,一個老太太走過來了,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太。她來干什么?來賣菜,她拎了一筐菜來賣,一手牽著一個小女孩,才三歲。賣菜的老太太當(dāng)然比較窮困,穿著破衣爛衫,小姑娘也是破衣爛衫,具體的情形書里沒有寫,我估計她的臉上也許還拖著鼻涕,反正就是一副邋遢的樣子。韋固一看,這個人就是我的妻子?。坑门f小說里的話說,韋固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頓時就氣憤起來了。他想:我出身書香門第,是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我的妻子怎會是一個賣菜人家的女兒,這么窮酸?而且她才三歲,我要等她到什么時候?老人說書上記著呢,她到十七歲才會嫁給我,就是說我還要等她十四年。韋固太生氣了,就對老頭說,我不想娶她做妻子,假如我把她殺掉,不就行了嗎?殺掉了,沒有這個人了,難道我還要跟她結(jié)婚?老頭說,那怎么行,你殺不掉她的。這個人命中注定將來要嫁給你的,她要跟你一起享受富貴的,你怎么可以殺掉她呢,殺不掉的!老頭說完,忽然就不見了。
韋固回到家里,實在氣憤,他左思右想,就產(chǎn)生了一個罪惡的念頭。他磨快了一把小刀,殺小女孩不用寶劍,只要一把小刀就行了。他把磨快的小刀交給一個仆人,說明天早上那個老太太肯定還要來賣菜,她還會牽著小女孩來的,你去把小女孩殺了,殺掉以后我會重賞你。仆人貪錢,第二天清晨就帶了小刀到菜市場去刺殺那個小姑娘。沒想到菜市場上人很多,大家買菜賣菜,熙熙攘攘,仆人剛把刀刺向小姑娘,小姑娘就大叫起來,其他人也大喊起來。仆人本來想刺小姑娘的胸口,心里一慌,刀尖才在她眉心劃到一下,就趕快逃跑了。那個仆人顯然不是武林高手,他臨時去承擔(dān)這個任務(wù),卻沒有完成,沒有殺掉小姑娘。韋固當(dāng)然跟著仆人一起逃跑了。從那以后,韋固的婚事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轉(zhuǎn)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經(jīng)做官了,他來到一個叫相州的地方,做一個副職的官。當(dāng)?shù)氐拈L官,就是相州的刺史,非常喜歡韋固,覺得這個書生很有才華,辦事也很好,就說把我的女兒嫁給你吧。韋固很高興,就結(jié)婚了。結(jié)婚以后,韋固發(fā)現(xiàn)新娘花容月貌,心里很滿意。但是這個花容月貌的新娘有個奇怪的舉止,她的眉心中間總是貼著一個小首飾,唐人叫做“花子”,就是一個薄薄的貼片,總是貼在眉心,洗澡都不肯拿下來。韋固覺得奇怪,問她為什么眉心總是貼著這個花子?新娘就說,我十四年前在菜市場上被一個暴徒刺了一刀,眉心留下一個小小的瘢痕。韋固又問,你到底是誰家的女兒呢?妻子說,你如今的這個老丈人實際上是我的叔叔,不是我真正的父親。我的父親當(dāng)年在宋城做官,不幸死在任上了,不久母親也死了,家里沒有其他人了。我的奶媽,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太,她靠賣菜養(yǎng)活我,那時我才三歲。幾年以后,我的叔叔才來把我領(lǐng)走,他也就是我現(xiàn)在的父親,是他把我嫁給你的。韋固聽了恍然大悟,這個妻子就是十四年前在宋城菜場上見到的那個臟兮兮的小女孩,她命中注定要做他的妻子。這就是月下老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當(dāng)然是編造出來的,它是小說,雖然人物有名有姓,情節(jié)有時間有地點(diǎn),但是它是虛構(gòu)的。不過這個故事依然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是什么啟發(fā)呢?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唐朝人關(guān)于愛情和婚姻的一些觀念。你看,唐朝人認(rèn)為命中注定的婚姻是不講門第的,只要有緣分,哪怕是貴賤貧富天差地別,男女雙方有著不同的地位,不同的階層,甚至兩家原來有仇,都不要緊。哪怕是天南海北,一個住在大城市,另一個住在偏僻的農(nóng)村,也都不要緊。只要有緣分,就能成就美滿的婚姻。所以這個月下老人,這個月老,他在做著撮合人間一對對男女的工作,他用一根紅繩子把天下有緣的男女牽到一起去。對于從前那種結(jié)婚一定要講求門當(dāng)戶對的觀念來說,月老的婚姻觀念顯然有了很大的進(jìn)步。
“月下老人”的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種至今流行不衰的婚姻觀念,就是一男一女為什么會結(jié)為夫妻?原來是前生注定的姻緣。然而,月老雖然可以把千里姻緣一線牽,但是有時候也會亂點(diǎn)鴛鴦譜,有些結(jié)為夫妻的男女之間并沒有真正的愛情,命中注定的姻緣并沒有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幸福。所以真正的愛情不能坐等月老來往你的腳上系紅線,而應(yīng)該自己去尋找,去爭取。那么,唐詩中是如何描寫人們的談情說愛的呢?唐代的詩人是如何歌唱真正的愛情的呢?
我覺得唐詩中描寫愛情的那些好的篇章,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詩人所描寫的民間的愛情,唐代的詩人大多是士大夫,是知識分子,但是他們也善于觀察民間的情況,民間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他們的愛情是什么樣子的?唐代的詩人有非??陀^的記錄,非常細(xì)膩的描寫,這是唐詩中的第一類愛情詩?!短圃娙偈住防镉腥自娛菍懨耖g愛情的,說來也巧,它們的標(biāo)題是一模一樣的,都叫《長干行》?!伴L干”是一個地名,“行”就是歌行,“長干行”就是長干這個地方的歌曲。長干是什么地方呢?是南京市城南的一條街,叫做“長干里”,那個地方現(xiàn)在還叫長干里。在唐代,實際上從魏晉南北朝的南朝開始,在長干里一帶產(chǎn)生了很多民歌,尤其是情歌。為什么長干里會產(chǎn)生很多情歌呢?簡單地說,是因為那個地方靠著秦淮河,又離長江很近,住在那里的人很多都是經(jīng)商的,或者是搞運(yùn)輸?shù)?,大家都在外面跑生意,流動人口比較多。人口一流動,男女之間就容易發(fā)生愛情的故事。而且長干里的居民主要是商人和市民,他們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比較少,他們不大遵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古訓(xùn),所以少男少女們追求愛情時比較勇敢。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三首《長干行》。前面兩首是一個詩人寫的,是一個叫崔顥的詩人寫的。這兩首詩很短,都是五言絕句,就是五個字一句,每首四句話。第一首說:“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彼木湓挾际且粋€女子說的話,她問:您家住在哪里?又自我介紹說:小女子我住在橫塘。古代的女子稱呼自己是“妾”,就是小女子的意思。“橫塘”是南京西南方的一個小鎮(zhèn),也在秦淮河邊上。三、四兩句的意思是:我把船往岸邊靠一靠,停下來借問您一句,說不定咱倆還是同鄉(xiāng)呢。
這顯然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在詢問一個年輕的男子,這四句詩里有沒有愛情呢?我不敢說一定有,但是多半是有,不過寫得不明顯,那種欲言又止的情愫隱藏在字里行間。一對青年男女素不相識,姑娘卻停下船來問一聲,您家住在哪里?我是住在橫塘的。那個小伙子又沒問你住在哪里,你主動告訴他自己住在橫塘干什么?本來并不需要告訴他,所以多半是姑娘對那個男子產(chǎn)生好感了,萌生愛情了,所以主動上前搭話。
第二首也是四句話,是那個男子回答這個姑娘的。“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cè)。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彼f,我家就住在長江邊上,“九江”就是指長江下游的那一段,因為有很多很多的支流,古人說多就是九,所以叫九江。又說,我來來往往都是沿著長江的,大概他是做生意的,或者是撐船的。又說,我們都是長干這一帶的人,本是同鄉(xiāng),但是從小就不相識,從來沒見過面。兩首詩就完了,就是這樣的一問一答,一個姑娘問了四句,一個小伙子回答了四句,非常樸素,也沒有說明后來還有什么故事,兩個人的關(guān)系后來有沒有進(jìn)一步發(fā)展,他們有沒有相愛,有沒有結(jié)婚,詩人都沒說,就寫了這短短的八句話。我覺得這就是兩首動人的情歌,展示了一個優(yōu)美的愛情主題。那種朦朦朧朧的對愛情的追求,見到中意的異性后內(nèi)心的沖動,青年男女之間還帶有幾份羞澀的表達(dá),姑娘勇敢、爽朗的個性和小伙子老實、誠懇的人品,都表達(dá)得恰如其分,語言是這么樸素,感情是這么真摯,真是優(yōu)美絕倫的民歌風(fēng)調(diào)。我真愿時光倒流,好祝福這兩位一千年前的青年男女,祝愿他們結(jié)為幸福的一對!
另外一首《長干行》是一首五言古詩,它一共有三十句,是大名鼎鼎的李白寫的。這首詩比較長,所以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他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呢?李白說有這樣一對小兒女,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從小住在長干里,兩人是鄰居。兩個人從小就在一塊玩兒,相處得親密無間。他們長大以后,姑娘就嫁給了小伙子。結(jié)婚以后男的去經(jīng)商,駕著船到長江上游去做生意,要路過三峽,非常危險,他的妻子在家里非常想念他,盼著丈夫快回來。她說:你快點(diǎn)回家來吧,你什么時候回來,請先告訴我一聲,我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去迎接你。故事就是這樣的,情節(jié)相當(dāng)簡單。但是故事雖然簡單,詩卻寫得非常優(yōu)美,非常動人。我們沒有時間講全部的三十句,我們先看看前面的幾句,它是以一個小女孩的口吻說的,姑娘是這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所以她也自稱為“妾”,就是小女子。第一句是“妾發(fā)初覆額”,“初”就是初始、剛剛的意思?!案差~”,就是覆蓋在額頭上面。全句的意思就是我的頭發(fā)還垂在額前,這是一個小女孩的打扮。第二句是“折花門前劇”,“劇”就是玩耍的意思,說我折了一枝花在我家門口玩耍?!袄沈T竹馬來”,那個郎,那個小男孩,就是我的那個年輕的boyfriend跑來了。他是怎么來的呢?他騎著一個竹馬跑來了。然后是“繞床弄青梅”,這個“床”不是家里睡覺的床,是井欄桿,古人管井欄桿叫井床。就是我們兩人繞著井欄桿在那里奔跑,在那里玩兒。請大家看一看,“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就是男孩與女孩很小的時候就在一起玩兒,就有感情,這叫做青梅竹馬。再下去的兩句,又出現(xiàn)了一個成語:“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蔽覀兌甲≡陂L干里,兩個人都是小孩,沒有什么猜疑。是什么方面的猜疑呢?就是性別的猜疑。因為在封建社會里,男孩女孩長大以后,就必須要分隔開來,“男女授受不親”嘛,不能再在一起玩兒。小的時候,天真爛漫,還不懂得sex這個詞是什么意思的時候,他們才能在一起玩兒,所以叫“兩小無嫌猜”。請看,這首詩才寫了六句,已經(jīng)有兩個成語創(chuàng)造出來了,一個是“青梅竹馬”,一個是“兩小無猜”??偟恼f來,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故事本身沒有什么特別曲折的情節(jié),但是詩寫得非常優(yōu)美。插一句話,這首詩也是最為外國讀者所喜歡的唐詩。我曾經(jīng)問過一位美國的教授,我說你們西方人好像不怎么喜歡唐詩?。克f也不盡然,至少有一首唐詩,美國的讀者人人都喜歡。我一聽,民族自豪感就升起來了,趕快問他是哪一首。他說就是李白的《長干行》,這首詩在美國也是家喻戶曉。我當(dāng)時就明白美國的讀者肯定不會學(xué)了中文在那兒讀《長干行》,他們多半是讀了翻譯成英文的《長干行》。一問,果然是這樣。盡管那個英文譯本有許多錯誤,比如第一句被譯成“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意思是我的頭發(fā)被剪得平平的披拂在額前。其實唐代的小姑娘怎會有這樣的發(fā)型?中國的古人是不剪頭發(fā)的,因為《孝經(jīng)》里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勿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古訓(xùn),唐代的男子都不剪頭發(fā),一個小姑娘怎么可能剪這種發(fā)型?又比如把“竹馬”譯成bamboo stilts,就是竹子做的高蹺,也是望文生義。但是總的說來,這首《長干行》的英譯本非常優(yōu)美,它是由一個名叫龐德的美國現(xiàn)代派詩人親自翻譯的,這首英文的《長干行》已經(jīng)被選進(jìn)美國的經(jīng)典詩歌選本里頭,很多美國讀者幾乎不知道這是中國唐代的李白寫的詩,還以為就是龐德寫的愛情詩呢??梢娞拼娙穗m然不常描寫愛情主題,但他們一旦動手來寫,就寫得如此的成功。正因為李白的《長干行》是寫愛情主題的,又有一個情節(jié)基本完整的故事,詩又寫得如此優(yōu)美,所以深得西方讀者的喜愛。
千百年來,當(dāng)人們形容青年男女天真無邪的純潔感情時,總會說到“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可見李白的《長干行》是多么受讀者喜愛。而且這首詩還漂洋過海,贏得了西方讀者的普遍喜愛,唐代的愛情詩對后世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于此可見一斑。唐朝還有一首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的愛情詩,這首詩的作者遠(yuǎn)沒有李白那么有名,卻也因為這首詩而名垂千古。那么這位詩人是誰呢?這首詩究竟記載了怎樣的一段愛情呢?
上面談的三首《長干行》,描寫的都是民間的愛情,詩人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詩中只有客觀的敘述而沒有主觀的抒情。下面我要介紹一首寫詩人自身愛情經(jīng)歷的詩,這就是崔護(hù)的《題都城南莊》。崔護(hù),是中唐的詩人,說實話,這個人生平?jīng)]有做過什么值得紀(jì)念的事情,他除了這首詩以外也沒什么好詩,他在《全唐詩》里一共有六首詩,其他幾首詩都不夠好,而且其中有三首是跟別的詩人重出的,就是又見于別人名下的。只有這首《題都城南莊》,短短的四句話,使崔護(hù)名垂千古,使他在唐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崔護(hù)的這首詩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這得益于他在某年的清明節(jié)的一段遭遇。我先把這四句詩念一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币馑己芮宄喝ツ甑慕裉欤@扇門里面,一個姑娘的臉跟一樹桃花交相輝映,兩者都是紅紅的,都是很嬌嫩、很美麗的,正當(dāng)妙齡的紅顏和嬌艷欲滴的紅花互相映襯,光輝相照。如今重到這扇門外,卻不看見姑娘的那張紅彤彤的臉,只有一樹桃花依舊在春風(fēng)中含笑盛開。這四句話很簡單,大家一聽就懂了。在唐末人所寫的一本叫做《本事詩》的書里記載著這首詩的發(fā)生背景,就是詩的背后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怎樣的呢?我簡單地講一講。
說崔護(hù)這一年到長安去趕考,結(jié)果名落孫山了,沒有考上,他心里當(dāng)然比較失落。到了清明節(jié)這天,清明是踏青的季節(jié),崔護(hù)獨(dú)自出城去踏青,他走到長安南郊,隨意漫步,看看春光。他來到一個村莊,看到那兒花木繁茂,桃花怒放,但是那扇大門卻關(guān)著。崔護(hù)渴了,想討一杯水喝,他就敲門,門里有一個姑娘出來答應(yīng)。姑娘說:“誰呀?”請大家記住,姑娘就說了這兩個字,在整個故事中,姑娘從頭到尾就說了兩個字:“誰呀?”崔護(hù)說我叫崔護(hù),我路過這里,口渴了,想討一杯水喝。姑娘就把門打開了,然后走進(jìn)去端了一杯水出來,又端了一張椅子來,請崔護(hù)坐下喝水,她自己站在桃樹旁邊,看著崔護(hù)喝水。崔護(hù)看到姑娘長得很美,有點(diǎn)動心了,想跟她交談幾句,姑娘卻不回答。在古代,陌生的男女之間是不能隨便說話的,“非禮勿言”嘛,所以姑娘一句話也不說,就默默地站在那里。這下崔護(hù)也沒法再說下去,喝完水以后,把水杯還給姑娘,崔護(hù)就走了。第二年清明節(jié),崔護(hù)又到城南去了,他又走到那個地方,一看,那扇大門上掛了一把鎖,這說明家里沒有人。再看看圍墻里面,桃花依舊怒放,還是那樣的鮮艷。崔護(hù)悵然若失,就在門上題了這首詩,題目就叫《題都城南莊》。當(dāng)然,《本事詩》里記載的故事后面還有一段情節(jié),就是崔護(hù)在門上題完詩就走了,過了幾天,他心里放不下,他還想再去看一看,他又去了。崔護(hù)一走到那里,正好從大門里面走出一個白發(fā)老頭,老頭問:“你是誰?”崔護(hù)說:“我是崔護(hù)?!崩项^一把把他揪住,大叫:“就是你殺了我的女兒!”崔護(hù)大吃一驚,就問是怎么回事???老頭說:“我女兒從去年清明節(jié)以來,一直精神恍惚。前幾天我?guī)鲩T去了,她回家來看到大門上題的詩,進(jìn)屋后就生病了,飯也不肯吃,覺也不肯睡,現(xiàn)在已經(jīng)咽氣了。我只有這個女兒,要想靠她養(yǎng)老的,現(xiàn)在不幸死了。這不是你害死了她嗎?”崔護(hù)大驚失色,心想這下可不得了,把人家好好的一個姑娘給害死了!他非常悲痛,就進(jìn)屋去痛哭,說:“我在這里??!”崔護(hù)這一哭,真是感天地,動鬼神,那個姑娘居然睜開了眼睛,她又活過來了!老頭大喜,就把女兒許配給崔護(hù),兩個人成就了一段姻緣。
這個故事很有戲劇性,所以元朝人、明朝人、清朝人都把這個故事改寫成劇本,在舞臺上演出,久演不衰。明朝人改編的劇本,名字叫《桃花人面》;清朝人改編的劇本,名字叫《人面桃花》。不管是《桃花人面》也好,還是《人面桃花》也好,它的基本情節(jié)是一樣的,就是崔護(hù)在那個清明節(jié)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一樹桃花交相輝映,第二年又到老地方去,姑娘不見了,就題了一首詩,然后成就一段姻緣。說實話,我一直懷疑這個故事根本就是寫《本事詩》的孟棨編造出來的,這故事是子虛烏有的。只有崔護(hù)在那一年的清明節(jié),到長安城南去,偶然碰到一個陌生的姑娘,第二年又去,題了這一首詩,這些內(nèi)容是真的。崔護(hù)和那個不知名的姑娘偶然相逢,匆匆一面,大家注意,姑娘只跟他說了兩個字:“誰呀?”后來再也沒說過話。姑娘的行為也只是給崔護(hù)喝了一杯水,崔護(hù)《題都城南莊》詩意圖(清.吳友如繪)就這么簡單的一段交往,兩個人就各奔東西了,就勞燕分飛了,再也沒有下文了。但是,愛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兩顆年輕的心已經(jīng)碰撞了,他們已經(jīng)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愛情就是這樣的,它的最初起源就是一見鐘情。尤其是在古代,在封建社會里,在封建禮教的勢力非常強(qiáng)大的時候,青年男女之間除了一見鐘情之外,就談不上什么愛情了。有些年輕人不喜歡傳統(tǒng)戲劇中的愛情戲,說情節(jié)千篇一律,總是一見鐘情。要知道生活在封建社會里的青年男女,除了一見鐘情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即使到了今天,恐怕很多青年朋友戀愛的最初開端也是一見鐘情,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偶然相逢,怦然心動,兩情相悅,這就產(chǎn)生愛情了。崔護(hù)的這首詩好就好在把這種難以言狀的情感惟妙惟肖地描寫出來了,就憑這一首詩,崔護(hù)就足以不朽了!說起唐朝的愛情詩,我們必然會想到情詩圣手李商隱。李商隱的愛情詩感情真摯,尤其善于表現(xiàn)深曲細(xì)膩的感情,在唐代詩壇上獨(dú)樹一幟。他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等名句,早已被古往今來的青年男女視為愛情的箴言??墒且灿腥苏f,李商隱的愛情詩比較難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李商隱的愛情詩呢?換句話說,李商隱的愛情詩究竟是不是愛情主題的千古絕唱呢?
說到唐代的愛情詩,大家最關(guān)心的肯定是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詩中寫愛情主題的作品既多又好。但是,我不想在這里多講李商隱的詩,因為李商隱的愛情詩里的內(nèi)容是說不清楚的。李商隱年輕時,有一個名叫柳枝的姑娘因讀其詩而心生愛慕,但那段戀情還沒開始就結(jié)束了,我們只能從《柳枝五首》的小序中知其大概。至于以《無題》詩為主體的李商隱愛情詩,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詩中到底是寫的什么,那些愛情詩都是朦朧詩,它朦朦朧朧的,它吞吞吐吐的,他不告訴你具體的細(xì)節(jié),他只說他愛了,他愛上某個女性了,兩個人之間有刻骨的相思,兩人分別以后很痛苦,深受相思的煎熬,但是他不說她是誰,他們兩個人之間到底怎么了,他一句都不說。李商隱根本不愿意告訴我們具體的戀愛過程,他只想說他心中的那一份感情,只想說他心中由于相思而造成的痛苦。所以他說來說去,就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我的身體不能像鳳凰那樣產(chǎn)生一對翅膀,所以不能飛到你那里去跟你相會,但是我的心跟你是相通的?!办`犀”就是犀牛,犀牛頭上的那個角上面有一條白線,從頂端一直通到根部,古人認(rèn)為這是兩心相通的一種象征,所以李商隱說“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他又喜歡寫相思的痛苦,他愛了,但是沒有辦法跟她相會,更沒有辦法跟她結(jié)合。怎么辦呢?他思念她,他深受相思之苦的煎熬,他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贝禾斓男Q兒,它一個勁地吐絲,吐個不盡,直到把絲吐完,它的生命才結(jié)束,因為結(jié)成繭、變成蛹了嘛?!敖z”,它的諧音就是思念的“思”,蠶吐絲就像人思念對方,蠶綿綿不絕地吐絲,人綿綿不絕地在那里相思,一直到生命結(jié)束?!跋灳妗本褪窍灎T,蠟燭一經(jīng)點(diǎn)燃,就不停地流蠟淚,要到整根蠟燭都燒盡,變成一堆灰燼,蠟淚才流完。人也一樣,受著相思的煎熬,一輩子都在那里相思,一輩子都在痛苦著,沒完沒了,直到生命終止。李商隱告訴我們的僅僅是這些,他告訴我們他心中的愛情是多么熱烈,他的相思之情是何等纏綿,但是他到底是怎么愛的,他愛的是誰,他一個字也不肯說,我們也沒有辦法猜。有一個長壽的老學(xué)者,老作家,叫蘇雪林,她寫了一本書叫《李商隱戀愛事跡考》,她聲稱把李商隱一生中的戀愛故事都考證清楚了。據(jù)蘇雪林說,李商隱一生中愛過很多女子,我記不清到底是多少個了,反正是兩位數(shù)的。哇,簡直是個戀愛專家!可是我覺得蘇雪林的考證是不嚴(yán)密的,她的考證結(jié)果是不可信的。她后來自己把那本書的名字改成《玉溪詩謎》了,“玉溪生”是李商隱的號,意思是把李商隱的詩當(dāng)謎語來猜。盡管蘇雪林聲稱她猜出了很多謎底,但畢竟只是猜測而已。因為李商隱本人根本不愿意把他心中的秘密告訴別人,后人又從何猜起!盡管如此,盡管李商隱的愛情詩確實像一個個的啞謎,但是大家都喜愛那些詩,因為他實在寫得很動人,寫得很美麗。盡管他的話說得吞吞吐吐,撲朔迷離,但那完全是出于至誠的真心話,他抒寫的完全是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
大家讀李商隱的愛情詩的時候,可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有的時候我們會嫌他寫得太朦朧了,他為什么不寫得稍微明白一點(diǎn)呢?我們讀了以后不知道他愛的是誰,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當(dāng)然,這可能是他的一個缺點(diǎn),是李商隱愛情詩的一個缺陷,這個缺陷是由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造成的。李商隱是唐代人,是一個生活在封建時代的士大夫,在當(dāng)時,封建禮教,封建觀念,在社會上是占壓倒地位的。不但是社會上的其他人會限制你,而且封建禮教的觀念在詩人的內(nèi)心也鑄就了一道心靈的枷鎖。如果你自由戀愛了,你自己就覺得這是不正當(dāng)?shù)?,這是不合禮教的,你會想:我怎么能隨便和異性交往呢?這不符合禮教??!詩人自己壓抑自己,就產(chǎn)生了想愛又不敢愛的猶豫、遲疑,就產(chǎn)生了壓抑和痛苦。所以李商隱的愛情詩都寫得朦朦朧朧的,愛情的表白也是吞吞吐吐的,我們現(xiàn)代人讀了會替他著急。但是反過來說,把愛情詩寫成這樣的風(fēng)格,也有它的合理性。這個合理性就在于,愛情本來是兩個人之間私下的感情,它不是一種可以公之于眾的情感。我和誰戀愛了,嚷得滿世界都知道,愛情不是這樣的。愛情是在很隱秘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兩個人心心相印,既不需要第三者的參與,也不必要咨詢別人的意見。所以愛情必然是委婉的,必然是柔美的,必然是溫柔的,必然是隱微的。愛情的表達(dá)方式也不該是直截了當(dāng)?shù)?,不該是直露坦率的。兩個人戀愛了,他們在花前月下竊竊私語,即使是男的一方,表白愛情的話也不能說得太豪放。愛情是不能豪放的,愛情詩的風(fēng)格也不能豪放,一豪放它就不像愛情詩了。為了要說明這個問題,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舉一個例子。李商隱寫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名句,其實“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這個比喻,是李商隱從民歌中學(xué)來的。民歌是藝術(shù)的寶藏,民歌里有很多民間的天才創(chuàng)造。南朝樂府,就是在南北朝時候的南朝,在長江流域產(chǎn)生的很多民歌。那些民歌大多是情歌,其中有一首叫《作蠶絲》,里面就有這個比喻。它說:“春蠶不應(yīng)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币馑际谴禾斓男Q還沒有老,它日日夜夜都在吐絲,它的身體里面全都是絲,“絲”就是“思”的諧音,就是思念。這條蠶毫不顧惜自己小小的身體都要耗盡了,它吐出來的絲細(xì)細(xì)長長的,就像對人的思念之情一樣,纏綿不絕,無窮無盡。李商隱的詩就是從這里來的,大家讀了這首民歌,肯定會覺得它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情歌,把愛情描寫得非常生動,非常細(xì)膩。
與此相反,到了北方,情況就不同了。北方人性格豪放,尤其是當(dāng)時的北朝,是以游牧民族為主的,游牧民族放牧打獵,騎馬射箭,性格非常豪放,他們的民歌也很豪放。豪放的民歌里當(dāng)然也會產(chǎn)生很多好詩,但是表達(dá)愛情就不太理想。我們舉一個例子。當(dāng)時北朝有一個社會問題,就是社會上男女比例失調(diào),這個男女失調(diào)跟我們今天不一樣,我們今天是男多女少,那個時候是倒過來,是女多男少。因為北方戰(zhàn)爭連綿不斷,青年男子都去當(dāng)兵了,很多人戰(zhàn)死在沙場,結(jié)果社會上女性太多了,很多女性到了婚嫁的年齡,成了大齡未婚女青年,卻怎么也嫁不出去,因為男人太少了!所以就產(chǎn)生了一個社會問題,而且很快就反映在民歌中間。有這樣的一首民歌,我把后面的兩句念給大家聽一下:“老女不嫁,踏地喚天!”就是女性已經(jīng)到了婚嫁年齡了,卻老是嫁不出去,她們用腳跺著地,朝著天空大聲叫喊。這首民歌到這句就完了,沒有說她們在叫喊什么。我想,她們可能是在大叫:“我要嫁人!”但是她們嫁不出去,因為社會上缺乏婚齡男子。這樣的題材是不是婚姻愛情的題材?當(dāng)然是,但是它的風(fēng)格太豪放了,“踏地喚天”,像一首好的愛情詩嗎?不像,愛情詩應(yīng)該寫得委婉一點(diǎn),應(yīng)該寫得朦朧一點(diǎn),朦朧、委婉,才可能優(yōu)美。所以我們今天讀唐代的愛情詩,尤其讀李商隱創(chuàng)作的那些愛情詩,有的時候確實覺得它有點(diǎn)晦澀,有點(diǎn)朦朧。你們問我李商隱的無題詩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敢講,因為講不清楚,說不明白,但是我承認(rèn)它優(yōu)美,承認(rèn)它動人。愛情詩一定要優(yōu)美,唐詩中凡是描寫愛情的詩篇,不管是客觀地描寫民間愛情的,像前面說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愛情,還是寫士大夫身份的詩人自身的愛情,像“人面桃花”,都非常優(yōu)美。優(yōu)美才是愛情詩應(yīng)該具有的美學(xué)風(fēng)格,優(yōu)美的愛情詩才能動人。換句話說,唐代的詩人寫愛情詩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寫出下面這樣的句子,什么句子呢?“就像老鼠愛大米”!
現(xiàn)代文閱讀指導(dǎo)與訓(xùn)練分類大全
2012級學(xué)生語言訓(xùn)練及佳作展示系列(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