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亦稱姑蘇,古為吳地,自昔繁盛。千百年的煙水,養(yǎng)成了它詩文儒雅的樣子。一年四時,蘇州人皆“節(jié)物遨游”,春游園林,夏訪太湖,秋過天平,冬探香雪,蘇州的日子,因時而別,在一年的季節(jié)中變換著。每至秋冬,湖蟹香,楓葉黃,人情長。人間已秋,誤入蘇州。
蘇州之城,自宋以來,文風日盛,雅士云集,形成了淵藪的文化,至明清之時,吳風已鼎立于江南之地。先有范仲淹興建府學,文脈始播;后有明四家筆端煙云,震爍東南。由清至今,蘇州之城,依舊是人們向往之地,平居人家,依小橋流水,居白墻黛瓦;達官之族,擇奇石異卉,筑園林池館。秋冬時分,蘇州城中,山更迤邐,水更溫柔,市井街巷,糕點面湯,足以讓人念念不忘。
每至晚秋,賞楓必不可少,天平山,便是這一城的浪漫所在。清人袁景瀾所寫蘇州天平山之景:“郡西天平山,楓林最勝。當九鐘奏響,青女隕寒,萬葉露鮮,幾于珊瑚灼海?!?又有李果《天平山看楓葉記》云:“泛舟從木瀆下沙河,可四里,小溪縈紆,至水盡處登岸,穿田塍,行茅舍村落間。縱目雞籠諸山,楓林遠近,紅葉雜松際,冒霜盡赤,天氣微暖,顏色明麗可愛。”天平山的楓葉,是蘇州人的心心念念,千枝萬葉,如霞似錦,人們等了一秋,也醉了一秋。
姑 蘇 城 里
知 己 恰 逢 秋
蘇州自古文士云集,人間交游之事,自然多了幾分風雅。秋冬人閑,最宜相聚,以書以茶,或敘或談,此乃人生清福。正如陳繼儒所言:“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茗碗爐煙?!鼻飼r樂事,莫過于邀約三五好友,暢懷清談,或共賞一本書,或觀一幅畫,或臨一行字,君子之交,就寄寓在這清風月白之間,它雖無聲,卻顯得彌足珍貴,如伯牙知遇子期,亦如東坡夜尋懷民,正是“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與知己交游,樂在無窮也。
沈朝初《憶江南》詞曰:“蘇州好,酒肆半朱樓,遲日芳樽開檻畔,月明燈火照街頭,雅座列珍饈?!碧K州的茶肆面館林立,依街而列,室內(nèi)或懸書畫,或陳長物,當然,也少不了時令花木的插貯。姑蘇橋蘇式面館,便靜靜地立在古城之中,與北寺塔臨街相望。姑蘇橋蘇式面館,依照“不時不食”的信仰,守候這一城的煙火。春吃雪菜肉絲面,夏嘗三蝦面,秋拌禿黃油,冬藏羊肉面,一年四季,換著花樣,續(xù)寫著生活的詩意。
蝦仁腰花
蘇州人吃面,恰似生活的日常。每逢秋日,姑蘇橋的師傅,便用一只古法蟹釀橙,或是一碗蟹黃面,酬慰這柔軟的秋。三五知己,坐而雅賞,吃一碗面,喝一口湯,蘇州人就在這閑慢的日子中,臨窗,品茗,賞花,不僅能飽享口幅,也能受用眼福,生活如詩亦如畫。
香青菜團子
“揚州驛里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秋時,蟹腳正癢,楓葉正黃,不妨邀約三五好友,去一趟蘇州,在斜陽黃昏的日子里,誤入此城,湯面與糕點的余溫,正可告慰你一路風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