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jié),賞楓正當時。你此刻如果到賞楓勝地,登高極目四望,便可一攬楓葉流丹、層林盡染、滿山云錦、如爍彩霞的美麗景色。
蘇州的天平山,就是這樣的一個賞楓的極好地方。這里與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長沙岳麓山齊名,是我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天平山的秋色和楓葉,非常艷麗漂亮,我們每年都要去看一看。
2019年11月20日上午,我們坐上動車行駛不到15分鐘,便到達了蘇州站。之后再換乘地鐵和公交,很快就來到了天平山下。
在蘇州工作的小妹妹一家,早已在景區(qū)大門囗等待我們的到來。
天平山景區(qū)的門票真不算貴,每人只需30元,而且我們還享受了半價優(yōu)惠。
走入景區(qū),只見樓堂廊榭依山而筑,山石、池水、花木點綴其間,盡現(xiàn)山林之趣。
顧名思義,因為景區(qū)內(nèi)的這座山的山頂,比較平整,遠遠看過去,幾乎跟天一樣平,所以蘇州人便稱之為“天平山”。
登上天平山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座山實際上就是用奇形怪狀的巨石堆積而成的,一個奇妙無比的天然大盆景。
這是一塊碩大無比的“飛來石”,傲然挺立在絕壁之上。
從古至今,人們逢秋必登高。雖然天平山不高,海拔只有 201 米,但它卻是一座極為陡峻且怪石密布的山。
你看,這個“一線天”的隘口,七十多度的陡坡,體形稍胖的人,會被兩旁的巨石卡住,根本無法上下通行。
這里還有一個“二線天”,由于險石的隔斷,使得登臨天平山,充滿了探索和冒險的精神。但無限風光在險峰,只有不怕艱險登上頂峰的人,才能領(lǐng)略到絕美的風光哦。
今天秋日正好,正可登高望遠。過了“三線天”之后,你便可感受到“一攬眾山小”的豪情,看到“青山一脈舞彩綢”的美麗畫卷。
天平山自古以來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勝地,白居易、范仲淹、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乾隆等人,在這里留下了眾多的詩詞、游記和遺跡。
這是進入景區(qū)后,遇到的第一座牌坊,上書“高義園”三個繁體字,這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手跡。據(jù)說乾隆在位時,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來到了天平山。這三個字,是乾隆第一次到天平山時留下的。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與天平山的歷史淵源最深。
范仲淹的祖籍是陜西邠州,他在任蘇州知州時,將其曾祖父、祖父及父親的墳?zāi)?,都遷移到了天平山安葬。
按規(guī)矩,這事需要上報朝廷。北宋的仁宗皇帝得知后,特意恩準,還一并把天平山賞賜給了范仲淹。
在景區(qū)里,除了范仲淹家族的歷史遺存之外,還建有規(guī)模不小的范仲淹紀念館等設(shè)施。
天平山景區(qū)面積不小,占地近百公頃,景點以“紅楓、奇石、清泉”最為著名。
天平山的奇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水乳交融,造就了名聞遐邇的天平勝景。
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正是紅楓隆重登場,展現(xiàn)其“紅于二月花”的最佳時刻。
北方的強冷空氣,幾度強勢南下之后,楓葉開始變幻顏色,江南己經(jīng)到了賞楓的最佳窗口期。
此時此刻,天平山“楓染山醉”,每天從早到晚游人如織。
人們對楓葉獨有情鐘,因為秋天把紅色送給了楓葉,楓葉像一把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到天平山賞楓,最吸人眼球的網(wǎng)紅明星,當屬若干棵樹齡已達400多年的楓香樹了。
這些年代久遠的楓香樹,是范仲淹的第17世孫范允臨當年親手栽種的。
萬歷43年(公元1615年),范允臨在天平山上,栽下了380棵楓香樹苗。
經(jīng)歷四百年的風云動蕩,當年的380株楓香樹,現(xiàn)在還幸存152棵。
這152棵楓香樹,現(xiàn)在都長成了直插云霄的參天大樹。
它們飽經(jīng)風霜雨雪,歷劫雷霆烽火,有的滿身“突瘤”,老態(tài)龍鐘。
有的枝干盤曲,蜿蜒如虬?!盎蛲ど⑷缟w,或屈控若弩”。
初春,這些老樹發(fā)出新枝,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盛夏,它們綠蔭如蓋,郁郁蔥蔥。深秋,楓葉經(jīng)霜,由綠轉(zhuǎn)紅。
它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默默地在這里看著滄海桑田的變幻。
它們都是十分珍貴的活化石,給人間送來了四季的美麗景致。
除了這些古楓樹之外,景區(qū)里每年都添栽紅楓,楓林規(guī)模十分壯觀。
每年秋末冬初,江浙滬一帶的人們便紛至沓來,到這里看望古紅楓,欣賞層林盡染的美景。
此時此刻的天平山,色彩斑斕,猶如上帝打翻在人間的調(diào)色板。
另外,天平山之所以能夠列為四大賞楓勝地之一,這與天平山紅楓的樹葉很有關(guān)系,因為這里的楓葉,是最正宗的楓葉。
似五彩飛蝶,更有山間祥光環(huán)繞,恍如仙境。
在經(jīng)歷風霜雨雪之后,才漸變?yōu)榱私裉爝@片紅色。
千百年以來,楓樹和楓葉一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意最重的一片葉子。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中,就濃墨重彩地寫了蘇州的楓樹和紅葉: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當然了,寫楓樹和楓葉最著名的,還數(shù)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七言絕句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雖然這首詩寫的不是天平山,但詩情畫意與天平山如出一轍。
人們之所以這樣贊美楓樹和楓葉,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它們體現(xiàn)了一種人們所需要的精神風貌。
你看,紅楓如一團團燃燒著的火焰,凝聚著激情,升騰著自信。
盡管季節(jié)變換,有風雨寒霜,但相侵無怨,芳華依然。
楓樹始終隨遇而安,隨機應(yīng)變,樸實無華,漫山流丹。
在秋風的勁吹下,這些葉子不久之后,都將枯萎凋零,飄然落地并化作泥土。
但是,在生命結(jié)束之前,這些楓葉它仍然要笑的如此燦爛無比。
即使落葉時,曾經(jīng)的絢爛不再,也要盡力完成它生命最后的優(yōu)美舞姿。
只要在天地間坦然走過,即使是一枚落葉,也能使寒季傾倒。
楓葉牽動了我遙遠的遐思,想起了那位《岳陽樓記》的作者。
我的心不禁被他的高風亮節(jié)所握緊,耳畔似乎也響起他抑揚頓挫的聲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十景塘”是天平山景區(qū)的中心水景觀,背靠天平山,前有荷花池和放生池。
池上有橋,名為“宛轉(zhuǎn)橋”,天平十八景之一的“曲橋荷風”,就源于此地。
每至夏日,池內(nèi)荷花盛開,碧葉紅花,清香飄遠;秋日紅楓,山水相映,引發(fā)睿思。
這里是標準的小橋流水人家,和有濃郁特色的江南園林景色。
為了不負滿眼的秀麗秋色,我們在這里,以“十景塘”和天平山為背景,拍張照留個念吧。
紅葉是美麗的化身,是成熟的標志,是收獲的贊歌,是思緒的結(jié)晶。
一眼望去,楓樹多姿多彩,有的綠中帶紅,有的紅中帶黃,有的呈紫紅色,更加嬌艷迷人的是金黃色的葉子,好像金箔一般,閃閃發(fā)光。
大大小小的楓樹,翻飛著斑斕的葉子,那些丹紅的,絳紫的,還有金黃夾雜殷紅色的楓葉,色彩最為燦爛。
望著那些被秋風吹動的葉子,像彩蝶狂舞,如綺云赪霞,滿目璀璨。
實事求是講,許多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楓葉,總有一點感傷色彩。
例如“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就連李煜思念故國山河,望斷“一重山,兩重山”,也只能是對著紅葉訴說綿長的相思:“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此時,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發(fā)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由衷贊嘆。
也是一幅攝人心魂的風景畫,更是一支動人心弦的交響曲。
人們欣賞紅葉,品味紅葉,實際上是在欣賞和品味人生。
人生猶如楓葉,該到改變現(xiàn)狀時,就要懂得舍棄,從而迎來新的美好。
人生之秋,只要有楓葉的執(zhí)著,也一定會紅到天際,紅成燃燒的火焰。
不要為人生之秋而傷感,今后的每一天,都要為秋的紅艷而努力。
我愿化為一片楓葉,在秋天里高歌,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激情燃燒。
我贊美秋天,我贊美楓葉,我對美好未來,充滿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