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宋人絕句清賞

戴復古(1167-1248),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江湖派詩人。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臺道黃巖縣南塘屏山(明憲宗成化五年分黃巖南三鄉(xiāng)設立太平縣,即今之溫嶺市新河塘下)的一個窮書生之家。戴復古塑像他的父親戴敏才,自號東皋子,是一位”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yè),終窮而不悔”(樓鑰《戴式之詩集,序》)的硬骨頭詩人,一生寫了不少詩,但留下來的很少。曾寫過相當有名的《賦小園》詩,有:“人行躑躅江邊路”等名句,為《詩人玉眉》編者魏慶之所賞識,在當時東南詩壇上頗有聲譽。他在臨終前還對親友說:“我已病入膏肓了,不久將辭世,可惜兒子太小,我的詩將要失去傳人”可見他對詩真到了入迷的程度。戴復古不但繼承乃父的詩迷,也繼承了乃父的風格,并予發(fā)揚光大,儼然成一派首領。更可貴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舉子業(yè),寧愿布衣終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賣靈魂而求功名利祿,也與乃父一樣,終窮而不悔。據他的前輩、摯友樓鑰回憶,戴曾“一日攜一大編(詩稿)訪余,且言‘吾以此傳父業(yè),然亦以此而窮’。余答之曰‘夫詩能窮人,或謂惟窮然后工。子惟能固窮,則詩昌矣’” (樓鑰《石屏序》),戴復古的詩》“遠宗少陵,近學劍南”(《 黃巖新志》)。據樓鑰說,戴曾“登三山陸放翁之門,而詩益進”。戴復古以杜甫、陸游為師,并不僅是學習其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習其憂國憂民情懷和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除了拜師外,戴復古還“行萬里路”,在漫游中開拓自己的胸懷,汲取現(xiàn)實生活內容。曾三次漫游,時間長達四十年,一生的一半時間就是在全國各地度過的。元人貢師泰追尋他的行蹤,將其游蹤概括為:“南游甌閩,北窺吳越,上會稽,絕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嶷諸峰,然后放于淮、泗,以歸老于委羽(黃巖羽山)之下?!?《石屏集·序》)并涉足于當時與金人處于拉鋸狀態(tài)的北方邊界淮河流域。他的一些著名愛國詩篇如《頻酌淮河水》、《淮村兵后趴、《盱眙北望》等,皆是在這些地方完成的。在游歷中他也廣交詩友,切磋詩藝:“蹭蹬歸來,閉門獨坐,贏得窮吟詩句清?!迸c趙汝騰、包恢,土子良、鞏豐、趙蕃、曾景建、高翥、劉克莊、趙以夫、翁卷、孫季蕃等同期詩人,或結由社,或互相品評詩稿,在文壇中逐步形成了江湖詩派。樓鑰、喬行簡,魏了翁等高官與他時有唱和。
作為江湖詩人,戴復古作詩以苦吟求工,帶有四靈余習,然能在盛唐名家中轉益多師而自辟蹊徑。像永嘉四靈一樣,戴復古將創(chuàng)作精力放在了五律上,其《石屏詩集》中五律的數(shù)量占了一半。與四靈的五律多詠景物不同,他的五律多寫人情世事,大多采取白描手法,清健輕快,無斧鑿痕。
戴復古亦擅詞。其詞格調高朗,文戴復古筆俊爽,清健輕捷,工整自然?!蓖骱婪耪Z,錦麗是其本色。”-(況周頤語)。代表作為《柳梢青·岳陽樓》、《洞仙歌·賣花擔上》、《沁園春》(一)、《木蘭花慢》、《西江月》(一)、《望江南》(一)、《減字木蘭花》(三)、《賀新郎》([四]、[五])、《滿庭芳》(三)、《漁父》(二)、《臨江仙》、《鷓鴣天》([一]、[三])等,其中尤以《柳梢青·岳陽樓》和《洞仙歌·賣花擔上》兩首流傳最廣。
詩集有《石屏詩集》、詞集有《石屏詞》。

今浙江臺州戴復古塑像

這首《江陰浮遠堂》約作于南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戴復古一生幾乎在漫游中度過。一生共有三次,時間長達四十年。一生的一半時間就是在全國各地度過的。第一次在娶妻生子、學詩有成之后,前后達十年。第二次則是在還家后不久,“到底閉門非我事,白鷗心性五湖傍”?!?《家居復有江湖之興》)又離家出游,這次大約是從溫州、青田一帶西上江山、玉山,至豫章為落腳點,在江西長住了一段時間,并在贛江、袁江,撫河、信江之間走動,后來還到過杭州、福建、湖北、湖南、江蘇、安徽。約二十年后回家。這首詩即作于第二次漫游行經江陰之時。江陰,即今江蘇省江陰市,當時已是抗金前線,與金兵隔江對峙。浮遠堂,江陰風景名勝之一,取蘇軾《同王勝之游蔣山》詩中“江遠欲浮天”之意。此堂北臨大江,南望市區(qū),為登臨勝地。這首詩就是作者在登覽該堂時作,詩中抒發(fā)眺望中產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流露的就是對無法收復淪陷的北方國土的深切感傷。
通過登覽名勝來抒發(fā)憂國憂民情懷,是中國古典詩人常用的題材和手法。以戴復古仰慕和追攀的杜甫和陸游來說,就有杜甫的《登岳陽樓》、《登樓》、《閣夜》,陸游的《冒雨登擬硯臺觀江漲》、《過修覺山不果登覽》、《秋晚登城北門》、《登東山》等。但戴復古的這首登覽詩自有他獨特的選材、獨特的手法。下面略作簡析:
首先自然是選材的獨特。這只要與同時代、同題材的詩作做一比較即可看出。是戴復古的詩友之一吳漢英也有首同詩題之作《浮遠堂》: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孤山不動嬰潮怒,容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裴回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詩中也說到堂前的大江,描繪了江上的景色。自己在浮遠堂中的感受,最后以跳出世態(tài)炎涼、回歸月下滄浪的塵外之想作結。戴復古這首七絕的詩題也叫 “江陰浮遠堂”。但詩中沒有一句提到“江陰浮遠堂”,包括堂的開闊宏偉的架構,堂內的布置,乃至堂前的景色,而是遠眺所見:“橫岡下瞰大江流”。 橫岡:指浮遠堂所在的君山。一名瞰江山,此山突起平野之上,直至江邊。被稱為江南門戶。大江,即長江。如前所述,此時的大江已成為南北的界河,南宋抗金的前線。至于“江陰”更是前線重鎮(zhèn)。不僅宋金對峙期間如此,后來清兵南侵,明末抗清名將、時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1645)在此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余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幸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后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仆”,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被稱為“明末民間第一英雄”!由此可見,戴復古登堂觀覽,特意點出“江陰”、“橫岡”和“大江”,并非著意寫景,而是要抒寫對山河殘破的傷感和眼前形勢的憂慮。從詩意來看,也是為下句的“萬里愁”做好鋪墊。
第二是表達方式的獨特:古人眾多的登覽詩,多以關山阻隔,不見遠方思念之地來表達自己的閑愁和孤獨感,如王粲在異鄉(xiāng)湖北當陽登樓遠眺時寫的《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是說平原平野遼闊,本來是可以遠眺秦川故鄉(xiāng)的,無奈被高峻的荊山遮住了望眼。其它如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柳宗元《登柳州城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王安石《江南春絕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乃至戴復古同時代的詩人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也皆是“最苦有山遮望眼”,而戴復古卻倒轉波瀾,偏偏是“最苦無山遮望眼”。為何要“遮望眼”,不愿遠眺江北?第四句即作回答:“淮南極目盡神州?!边@里的“淮南”并非今日的安徽省淮南市,而是宋代管轄州府的一個行政區(qū)域單位。 “淮南路”在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淮南東路又稱淮左,淮南西路稱淮右?;茨蠔|路首府在今天的揚州,故而民間也稱呼其為揚州路。下轄10個州:揚州, 楚州,真州,通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宋高宗紹興年間金兵兩次南下,都是先占領揚州,將揚州焚掠一空后,再南下渡江的。紹興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與金于書面達成《紹興和議》,約定雙方以淮水為界,亳州、 宿州、淮陽軍、海州、泗州先后劃歸金朝?;茨衔髀返膶俚匕▔壑?今壽縣)、廬州、蘄州(今蘄春縣蘄州鎮(zhèn))、和州、舒州(今潛山縣)、濠州(今鳳陽縣)、光州(今潢川縣)、黃州等,在宋金之間互相易手,著名的采石之戰(zhàn)、符離之敗和朱仙鎮(zhèn)之役都發(fā)生在淮西。所以當時的一些愛國詩詞,都以淮南的揚州、符離集等地代表被金人占領的淪陷區(qū),以此表達自己收復失地的熱望和對山河破粹的感傷,如姜夔著名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戴復古的不忍望,也是因為浮遠堂北 淮南地區(qū)神州大地已淪入敵手,山河破碎了。如果在深入下去,可能還包括盡管“中原父老”還在翹首南望“翠葆霓旌”,但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本不圖恢復,這更讓詩人憤慨和傷感。但這是首僅四言的絕句,所以詩人只能把上述復雜的情感壓縮在“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和短短的十四字之中了。比戴復古稍早的愛國詞人張孝祥有首長調《六州歌頭》,倒是把被金兵占領的淮南一帶異族風情,以及對南宋朝廷不圖恢復、一味求和的憤慨描繪的和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shù),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至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順便說及的是,采用這種“最苦無山遮望眼”,不愿望淮南神州獨特表現(xiàn)方式的,還有同為江湖派詩人,也是戴復古詩友的劉克莊,他有首七律《治城》“斷鏃遺槍不可求,西風古意滿原頭。孫劉數(shù)子如春夢,王謝千年有舊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說昔人愁。神州只在欄桿北,幾度來時怕上樓?!鼻傲涞豕?,后二句轉入傷今。用怕上樓登覽望見北方,來表達自己對山河破碎的傷感。用的也是同一手法。戴復古自己也有首《盱眙北望》采取的也是這一手法:“北望茫茫渺渺間,鳥飛不盡又飛還。難禁滿目中原淚,莫上都梁第一山”。但無論是劉克莊的《治城》,還是戴復古自己的《盱眙北望》,都是將其隱情直白道出,似乎都不及這首《江陰浮遠堂》自怨自艾婉曲感人!

今日江陰浮遠堂俯瞰

戊辰即事 劉克莊

詩人安得有青衫,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初名灼,師事理學大師真德秀。寧宗嘉定二年(1209)補將仕郎,調靖安簿,始更今名。后知建陽縣,因詠《落梅》詩得罪朝廷,閑廢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佑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賜同進士出身,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景定三年(1262)授權工部尚書,升兼侍讀。五年(1264)因眼疾離職。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龍圖閣學士。第二年去世,謚文定。
劉克莊同戴復古一樣,是南宋江湖派代表詩人。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說當時人“言詩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為宋末文壇領袖。他早年與永嘉四靈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與江湖派戴復古、敖陶孫等也有交往, 早年詩歌創(chuàng)作受四靈派影響,學晚唐,刻琢精麗。后獨辟蹊徑,以詩謳歌現(xiàn)實,終于擺脫了四靈的影響,成就在其他江湖詩人之上。他的《南岳稿》曾被陳起刻入《江湖詩集》。劉克莊也是辛派重要詞人。他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難伸,使他的詞作風格沉痛激烈,豪邁激越,雖不及辛棄疾的英雄氣概,卻也自有一股抑塞磊落之氣。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詩5000多首,詞200多首,詩話4集及許多散文。詞集有《后村別調》。
劉克莊一生“前后四立朝”,但多數(shù)時間被貶斥出守外郡,這樣便擴大了眼界,接觸社會面較為廣闊,詩歌內容亦隨著豐富起來。南宋后期,政治更加黑暗,國勢江河日下,金人占領的淮河以北地區(qū)始終不曾收復,又逐漸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作為一個關心祖國命運而又在政治上屢受打擊的詩人,他只有”夜窗和淚看輿圖”(《感昔二首》),感慨”書生空抱聞雞志”(《瓜洲城》)。他有不少詩歌抒發(fā)憂時的孤憤:“憂時元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有感》)他痛心國土淪陷(《冶城》),悼惜大好河山遭受踐踏破壞(《揚州作》),同情遺民的悲傷(《書事二首》其二),關懷戰(zhàn)士的疾苦(《贈防江卒六首》)而向往于祖國的統(tǒng)一(《破陣曲》)。對于南宋王朝依靠”歲幣”換取茍安的妥協(xié)投降路線,他極為憤慨(《戊辰即事》);對于文恬武嬉的腐敗現(xiàn)象,他也作了深刻的揭露。如《繩伎》、《聞城中募兵有感二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有一組以邊防為題材的歌行體詩歌,明顯地模擬中唐“新樂府”,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辛酸與統(tǒng)治者的奢侈驕橫,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其中《賣炭圖》嘆息:“盡愛爐中獸,誰憐窯下人”,與白居易《賣炭翁》也極其相似。他對陸游、楊萬里很推崇,自述”初余由放翁入,后喜誠齋”(《刻楮集序》)。他晚年的不少詩活潑跳脫,就深得楊萬里”誠齋體”的旨趣。可是他學陸游不免才力不逮,學誠齋又不免流于質俚淺露,因而其詩瑕瑜互見。他也有《先儒》一類語錄式和《題何秀才詩禪方丈》一類頌偈式的詩歌,而且應酬疊和之作太多,率爾成章,不免疏于辭采,缺乏性情。

福建莆田一中劉克莊雕像

劉克莊晚年趨奉權臣賈似道。諛詞諂語,連章累牘,為人所譏。所以四庫館臣批評他“晚節(jié)頹唐,詩亦漸趨潦倒”(《四庫全書總目》) 但他年輕時代卻也仗義執(zhí)言,敢于抨擊時弊,彈劾權臣。因此胡適在其所著的《白話文學史》稱劉“有悲壯的感情,高尚的見解,偉大的才氣”。 這首《戊辰即事》則是證明。這首絕句就是抨擊當?shù)臋嘞囗n侂胄,指責他為邀功邀名,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匆匆北伐,造成開禧之敗,然后大量賠款,造成“今歲和戎百萬縑”,民窮財盡。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宰相韓侂胄當政,鼓動寧宗于第二年下詔北伐。當時的形勢是群情激憤,連曾慨嘆光宗時代“公卿有黨排宗澤,幃幄無人用岳飛”的陸游,也躍躍欲試,寫詩表態(tài):“中原蝗早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zhàn)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然而,陸游的高興實在太早了些。此時的南宋朝廷,已像一個身患沉疴的病人。寧宗用兵,實在是回光返照而已。加上韓侂胄是為了邀功要名,為了“立蓋世功名以自固”而草草出兵,結果大敗。隨著金兵的長驅直入,寧宗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只好學老祖宗的故伎,與金人“議和”, 其主要條款有五:一、宋帝與金帝由侄叔關系改為侄伯關系;二、宋增歲幣為銀、絹各三十萬兩、匹(原為二十萬);三、宋輸金犒軍銀三百萬兩;四、雙方疆界如舊;五、宋函韓侂胄、蘇師旦首至金,以易淮、陜被侵之地。寧宗照準,并下詔將韓侂胄破棺梟首,送于金軍。簽訂和約的這一年是寧宗嘉定元年(1206)即戊辰年,所以又稱“戊辰和議”。消息傳來,舉國嘩然,認為這是有史以來的奇恥大辱幾乎激怒了所有尚有正義感的南宋臣民。舉國上下,抗議之聲四起。當時為北伐興奮不已的陸游此時已經病危,臨終寫下絕筆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眲⒖饲f的《戊辰即事》即是寫于此時,而且是一種獨特的抗議方式。
“詩人安得有青衫”,這是詩的起句。表達方式是以疑問出現(xiàn),實際并不需要回答。因為這是“和約”帶來的必然結果。因為戊辰和議中就有賠償金國白銀三百萬兩,歲貢也增加到銀、絹各三十萬兩、三十萬匹。所以下句“今歲和戎百萬縑”并非夸張,而是實指。青衫,染成青色的絲織品長衫,為低級官員和士大夫服裝,所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說自己是“江州司馬青衫濕”。劉克莊在此也是借用白居易詩意,但更近一層:因為白居易尚有“青衫”可濕,今日的士大夫已無青衫了。再進一層:士大夫尚無青衫可著,平民百姓還有衣可穿嗎?這種寫法如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把“戊辰和約”帶來的災難一下聚焦放大到人們面前,使每個百姓和士大夫都能從中看到“戊辰和約”帶來的災難性后果。而且對每個人來說,都關乎衣食住行這類日常生活,因而帶有極大的壓迫性和緊迫感,因而更能引起人們的公憤和共鳴!
三、四兩句緊接上面內容,但手法卻改為挖苦和諷刺:“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 “無青衫”是因為無做青衫的絲帛,少絲帛就必須大力養(yǎng)蠶,要大力養(yǎng)蠶就必須廣種桑樹,這好像是一連串必然的推理。其實不然,這是詩人假設的偽命題。因為蘇杭一帶遍地植桑養(yǎng)蠶,蘇綢杭緞遍天下,怎么會供不起士大夫們的幾件青衫?這就迫使人們去思考,就又回到上句“今歲和戎百萬縑”這個導致的原因上來。因此從青衫落筆,矛頭所向仍是全國公憤的那個“戊辰和約”,因而也緊扣了詩題。至于結句“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更是一種挖苦,而且是含淚的挖苦。如上所述,既然“詩人安得有青衫”就必須大力“養(yǎng)吳蠶”,要大力養(yǎng)蠶就必須廣種桑樹,于是就合理地推導出西湖也不要種柳了,干脆該載桑樹吧!西湖是以柳樹聞名的,“柳浪聞鶯”就是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F(xiàn)在砍柳種桑,西湖還叫西湖嗎?南宋小朝廷還能“直把杭州做汴州”嗎?縱觀當時抨擊“嘉定和議”的詩文,都從小朝廷喪權辱國、政治顢頇腐敗入題,而此詩則揭露、抨擊“嘉定和議”的大量賠款、歲貢也會造成南宋的經濟崩潰,從這一點來說,作者的切入還是很獨特的。
但盡管如此,也必須指出,這首詩從表現(xiàn)的思想深度和作者的感情熱度來看,還不及同時代一些更為優(yōu)秀之作。詩人對批判現(xiàn)實的眼光是冷峻的,但卻是“客觀”的,好像沒有徹底地把自己也浸泡在現(xiàn)實生活的水火之中。清代著名古文家汪琬曾看出了這一點,他在評論劉克莊詩時寫道:“后村傲視四靈間,當與前賢隔一關。若向中原整旗鼓,堂堂端言讓遺山”。意思是說,劉克莊比起當時空談心靈的四靈詩派,自然高出一頭。但與親歷喪亂的元遺山詩作來,則要避讓三舍。元遺山即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金亡之際寫下的許多喪亂詩皆是錐心泣血之作,被稱為“詩史”。如著名的《岐陽三首》,寫岐陽被元兵攻破時的慘狀,其中的第二首描寫了岐陽之役的慘狀,控訴了蒙古軍的殘殺罪行。雄關險塞,一片荒涼,西望岐陽,音書斷絕,東流隴水,如泣如訴。尤其是第三聯(lián),作者賦予”野蔓”和”殘陽”以深沉的感情,使人讀后不禁心悸魄動。末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步步逼近的亡國慘禍、問天無路的郁結之情。被史學家們稱為“字字血淚”“ 悲憤從血性中流出”:

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
野蔓有情縈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元好問為南宋的對頭金國的名臣,《岐陽三首》寫的是金國面臨亡國時的慘狀。就是南宋與劉克莊同時代的陸游,在《戊辰和約》鑒定后簽訂后不久后的絕筆詩《示兒》,感情上也要慘痛的多。前面已經例舉,不再重復。
最后想說的是:從劉克莊年輕時代能寫出《戊辰即事》,挖苦朝廷、抨擊時政,到晚年趨奉權臣賈似道。諛詞諂語,連章累牘,為人所譏,可看出人生軌跡并非一直向前,有時甚至倒轉。其中,身居高位或旅遭挫折,可能是產生這種翻轉的主因。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江湖詩人
經典宋詩100首,每一首都值得閱讀和收藏(九)
千古文人愛梅花 卻被梅花累十年
陸游的后代在宋朝滅亡時可謂滿門忠烈
讀一首詩劉克莊《初冬》,人無憂慮,冬日已足可喜
冬雪皚皚,欣賞宋人幾首梅花詩,靜等花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