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瀛璐
稱“尊號”煩瑣,稱“皇帝”沒有創(chuàng)意,謚號、廟號皆為身后領(lǐng)域,為了不失尊貴又能抵達(dá)天聽,歷朝歷代人們都怎么稱呼帝王呢?
“后”,是有文獻(xiàn)可考的華夏族“天下共主”的第一個正式稱謂。在古代文獻(xiàn)中,夏啟又稱“夏后啟”“夏后伯啟”等。以“后”為代表,“王”“天子”“君主”“皇帝”等作為主流稱謂流傳千古。商湯始稱“王”,周王稱“天子”?!疤熳印?,意指君王君臨天下,受命于天?!抖Y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倍偈嬲Z:“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卷第十五·郊義》) “天子”偏向強(qiáng)調(diào)君權(quán)神授,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直截了當(dāng)稱呼皇帝的名字是萬萬不得的,避諱制度早就在中華帝王圈根深蒂固。那么在各個場合總要提及最高統(tǒng)治者,為了避免尷尬,人們想出了許多“昵稱”私下指代皇帝。如西漢時稱為“縣官”,是“朝廷”的代稱,司馬貞《史記索隱》:“縣官謂天子也?!睎|漢稱“國家”。晉代稱“官家”,《漢書》蓋寬饒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稱‘官家’猶言帝也?!彼逄品Q“大家”“圣人”,宋代又稱回“官家”,明清用“萬歲”。唐朝時,萬歲還是一種用于皇帝的祝愿,后來日益演變成為皇帝的代稱。明代宦官專權(quán),劉瑾和魏忠賢江湖人稱“九千歲”,以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如“今上”,憑字面意義便可知道,是一種諱莫如深的敬稱。
永定陵神道兩側(cè)石像生
類似于“萬歲”這樣“動聽”的稱呼,人們自然樂于當(dāng)面取悅,皇帝本人也是喜聞樂見。最長久的莫過于“陛下”。從秦漢到明清,陛下流行于各大場景?!氨荨奔吹け?,原意為皇宮殿前的臺階。蔡邕《獨(dú)斷》:“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 執(zhí)兵陳于陛側(cè),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示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dá)尊之意也。”古代臣子向帝王奏事,不能直接呈述,必須由階下之近臣轉(zhuǎn)達(dá),故臣子說話前要先呼“陛下”以示自身的卑下,同時襯托帝王之尊貴。秦以后“陛下”的稱呼急轉(zhuǎn)彎,成為人們當(dāng)面稱呼皇帝的慣用語,甚至流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笆ド稀薄盎噬稀苯杂型刃Ч?/p>
皇帝也肯定不會自稱“我”,如果看到“朕”“予小子”“予一人”“寡人”“孤”“不穀”的字樣,多是皇帝在以第一人稱發(fā)表感言。人們最熟悉的莫過于“朕”,先秦時,這是人人都可享用的自稱,到了秦始皇時代才升級成皇帝專用?!坝枰蝗恕睘樯讨芴熳映S米苑Q,“一人”是君主自謙之詞。同為謙辭的還有“不穀”“孤”“寡”,老子《道德經(jīng)》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眳^(qū)別在于,“不穀”在某種情況下特指楚國君主,“孤”多用于春秋諸侯,“寡人”也自春秋開始成為帝王自稱的常用語,有一種唯我獨(dú)尊、高處勝寒的傲氣。
聯(lián)系客服